❶ 《肉与灵》:性冷淡风的超现实怪诞爱恋,肉与灵的爱情思辨
近几年,性冷淡风格的电影越来越被影迷接受并喜爱,冷色调为主的画面、极简主义的布景、少台词重意象的表现形式、舒缓静谧的配乐以及荒诞另类的剧情成为这类电影独特的标签,其中以欧洲国家的导演最为擅长。比如瑞典大师级导演罗伊安德森的代表作《寒枝雀静》、《二楼传来的歌声》,法国的《心房客》、《处子之山》等。这些电影往往聚焦个人或群体的孤独、欲望,常常探讨关于人性的哲学或社会疾病,极简克制的形式下留给观众巨大的思考空间来自行解构。
我这次想推荐的这部电影——《肉与灵》便是走这一路线的,它把“肉欲vs灵魂”这一老套的爱情课题用性冷淡风的形式呈现了出来,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情感体验。
《肉与灵》由匈牙利著名女导演伊尔蒂科·茵叶蒂执导,是一部穿梭于梦境和现实之间的超现实爱情电影,主要讲述了年轻貌美的肉联厂女质检员玛丽卡和中年财务总监安德之间的怪诞爱恋。
男主角安德是一家肉联厂的财务总监,左手残疾,中年独居。他性格较孤僻,有强烈的自尊心,虽然独身多年,但仍然对爱欲有所向往。
女主角玛丽卡是这家肉联厂新聘的质检员,外表清纯文静,性格木讷耿直,有严重的社交障碍和强迫症,心智似乎还停留在孩童阶段,抗拒被触碰,对爱情一无所知。
起初,安德不自觉的被玛丽卡美好的外表所吸引,主动与她搭讪却总以尴尬告终。但安德仍然默默的关注着这个被同事们视为异类的女子。随着交配粉事件的发生,两人终于产生了实质性的交集。
由于交配粉(专用于动物的催情交配)被偷,警察安排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肉联厂的每一位职员进行心理检查和梦境分析。在询问过程中,心理咨询师惊讶的发现安德和玛丽卡两人的梦境居然完全一致便找来两人谈话。得知这一情况的安德和玛丽卡从此开始真正了解彼此。
在梦里,他们都梦见一片静谧空灵的森林雪地和一雄一雌两只鹿,它们时而互相寻觅、互相追逐,时而和谐友好的一起觅食休憩。在现实中,两人仿佛找到了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震惊又欣喜,并逐渐确立男女关系。在经历了几次情感波折后,安德和玛丽卡终于从梦境中的“神交”进阶到现实世界里的肉体交欢,而两人的梦境世界也由此消隐不见。
纵观全片,导演并没有直白地去阐释她对“肉与灵”这一电影主题的理解和观点,而是通过随处可见的“对位”、“象征”来构建“肉欲”与“灵魂”的辩证关系。这也许就是这部电影能够打败芬兰电影大师阿基·考里斯马基的《希望的另一面》拿下第6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的原因之一吧。
影片通过设置“梦境”与“现 实”、“牛”与“鹿”、“鹿”与“人”这三组关系来不断深化主题。“梦境与“现实”的交替象征“肉”与“灵”的对立,空灵澄净的梦境世界对应纯粹无欲的灵魂交流,而物欲横流的琐碎现实则对应着对肉体欢愉的追求。“牛”与“鹿”也和“肉”与“灵”相对位,肉牛被架在冰冷血腥的肉厂作业流水线上被机械分割象征着纵情肉欲的麻木贪婪,而圣洁神秘的鹿则象征着灵魂相契的纯洁美好。
“鹿”作为影片最重要的母题在片中共出现了9次,它是安德和玛丽卡在梦境中的对位。雄鹿代表安德,雌鹿代表玛丽卡,梦中两只鹿的各种状态都对应着两个人在现实世界中的关系进展。而影片结尾,当安德和玛丽卡发现自己不再做梦,两只鹿也在阳光中渐渐消失了,这一开放式结局给了观众无限的空间来猜想男女主人公未来的可能性。
你可以认为安德和玛丽卡是因为彼此在现实世界中认定了彼此、两副孤独的皮囊找到了避风港而不再需要精神世界的交流也可以幸福美满的携手到老;也可以认为他们终有一天会因精神交流的空白失去最初互相吸引的特质而分道扬镳。我们对这场超现实爱情的结局的认定,就体现了我们自己对“肉”vs“灵”这一爱情课题或统一或对立的观念和选择。
❷ 国内的大陆的同志的电影有哪些
艾草、孤火、其实日本也有很多好看的通知电影比如爱的言灵、恋爱诊所1、至不知何时得你、Boys Love、春风物语、激动青春等,还有一部特别好看泰国的,我就是因为这部爱上通知电影的叫暹罗之恋。
❸ 最近时间很充足,想看一些大陆电影,有哪些精彩的电影值得推荐
可推荐的电影太多了,这里就大概列举几部:
1、《我不是药神》
经典语录:“学着过点老百姓的日子,别总想着跟他们过不去。”八十年代居然可以拍出这种尺度的影片,无论政治上的还是情感上的,让人叹为观止。怀念那个年代。到如今看,依旧是一部牛逼闪闪的片子!刘晓庆美的不成活,男女间的情爱也自然真实不装逼。最后送给大家那句话:要像牲口一样活下去!别人践踏你,你不能也作贱自己。
❹ 24.谁说三级片,就是露骨又露肉
朋友,你看过三级片吗?
相信此时此刻的你一定连忙摆手——“不不不,别乱说,没……看过”。先别那么急着撇清,其实按照严格的分类,帮王家卫获得第50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春光乍泄》和横扫第3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踏雪寻梅》都算不折不扣的三级片,就连我们小时候在电视上看到公开播放的《古惑仔》系列电影,也算三级片。
可见,三级片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么咸湿,除了以上提到的这几部之外,还有不少三级片的艺术造诣很高,获得了业界的承认。那么,电影到底咋分级呢?本期就让我们来研究一下电影的分级制度。
你知道电影是怎么分级的吗?
一般而言,电影的分级是根据观众的年龄进行分级,其出发点是为了保护少年儿童尚未发展完全的心智。因为少年儿童对于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且缺乏一定的判断标准,容易受到媒体的宣传影响。因此,在电影开始前浮现的分级表其实是给监管人看的,告知监管人电影中是否有不“健康”的台词和画面。
美国作为电影大国,最早开始采用分级制度来指导电影内容。早在1922年,美国就成立了美国电影制片人和发行组织,也就是现在的美国电影人协会,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限制电影内容的行业规范——《电影制作规范》,又因为当时的主席是威尔海斯,这部规范也被称为《海斯法典》。
这部《海斯法典》具有浓重的清教主义特色,对电影表现犯罪、性、粗俗、舞蹈、种族关系、民族情感、宗教以及所使用的语言、影片片名等方面作了近乎苛刻的详细规定,很大方面制约了艺术的发展。因此,美国电影界推动了变革,就有了现在我们常看到的现行电影分级制度。成型于1968年,确立于1990年的美国电影分级制度将电影分为G、PG、PG-13、R、NC-17五个级别。
简要而言:G级片无伤大雅,PG片小小引导,PG-13多加小心,R级片需要监护,而NC-17级别就是我们常说的少儿不宜,成人专享啦。
但所谓成人专享,其实不一定就是我们想的那么赤裸。有粗口或暴力也算,按照这个标准,唔,幸亏《猫和老鼠》诞生之初电影分级制度还没诞生,要不然的话恐怕也得是NC-17。
而我们口中常说(不是)的“三级片”,其实是一种香港说法。1988年11月10日,《1988年电影检查条例草案》才正式生效,“三级制”正式开始实行。效仿英美国家的分级制度,香港地区将电影也分为全年龄人士均可观看的Ⅰ级;儿童不宜观看的Ⅱ级以及只准成人观看的Ⅲ级。需要注意的是,即便Ⅱ级片是儿童不宜,但对于此类影片,成年人对于未成年人只有劝喻义务,没有强制禁止观看的权力。
后来,随着内地与香港的文化交流日益频密,大量香港电影流入内地,“三级片”作为宣传的噱头,成为了所谓的“黄色电影”的指代词,这实在是委屈了“三级片”,它的领域其实广得多也深得多。由真实社会新闻改编的《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带有裸露镜头的《春光乍泄》和描述暴力血腥的《黑社会》,分别将黄秋生,梁朝伟与梁家辉捧上了金像奖影帝的宝座。可见,“三级片”也并非粗制滥造,只靠露肉博人眼球。
所以,以后在聊“三级片”时,你也可以大方的承认:对,我看过三级片,有几部还特别喜欢。
❺ 今年卖肉最多的电影
女生宿舍
2014年上映|103分钟|内地|国语
导演:梁婷
主演:温心成毅尹正赵多娜赵美彤
类型:惊悚|悬疑
❻ 大陆伦理 电影有哪些
《左右》张嘉译。《颐和园》也许不算吧。但是也许合你的口。
❼ 有没有好看的带肉的电影
久追影视 这果狠哆大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