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什么好的资金融危机的美国电影推荐呢
1:《大空头》,评分:8.5
有人在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但也有人在金融危机中获利颇丰。
这部剧讲的就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华尔街几位眼光独到的投资鬼才在2007年美国信贷风暴前就看穿了泡沫假象,通过做空次贷而大幅获益,成为少数在金融灾难中大量获利的投资枭雄。
把枯燥和专业的金融题材,用各种花哨的方式给你讲明白,帮助你理解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怎么产生的。
2:《商海通牒》,评分:7.9
这是一部很真实的电影。用很冷静的方式展现了这个行业的冷酷,惨烈和欺诈。
没有太多的你侬我侬,没有太多的情感纠葛,更没有俗气的男女温情故事。有人认为搞金融的,都是骗子,但影片中大boss的一句话说得很准确:我们只是在此时此刻的公允价值下出售给那些愿意买的买家罢了。世界上所有的正常交易的完成都依赖于买卖双方的估值不同。
一部电影说尽了资本市场的浮世绘
3:《亿万》,评分:8.9
对冲基金高手亿万富豪艾克斯罗德被怀疑存在欺诈交易行为,在政界的拥有野心与道德心的罗兹,与艾克斯罗德之间形成了激烈的碰撞与摩擦。
经典的双雄对战,但是背后人性的纠葛,利益的诱惑
想要大致地了解了解“交易员的日常”,又需要足够的趣味性,那这部剧绝对值得一看。
4:《跨国并购》,评分:8.2
这是一部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
《跨国并购》特别节目内容覆盖了跨国并购的大部分领域。
从如何破解政治法律障碍到如何降低并购风险,
从如何面对文化差异到如何实施人事整合,
从如何制定并购战略到如何运用中介机构,再到如何抓住中国经济的机遇,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国内外跨国并购领域的基本面貌。
节目还采访了美国副国务卿罗伯特·霍马茨、美国副财长沃林、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并走进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第一次向观众全面展示这家神秘部门,究竟如何掌握美国跨国并购的生死大权;
第一次系统介绍美国律师事务所、公关机构、媒体、私募基金如何在跨国并购中发挥出看不见的力量;第一次报道企业在赢得并购成功背后,不为人知的商业谋略。
Ⅱ 炒股必看的电影都有什么
华尔街(1987年)
拜金一族(又名大亨游戏,1992年)
颠倒乾坤(又名交换身份、交易所,1983)
开水房(又名锅炉房、股票分析员、抢钱大作战,2000年)
硅谷传奇(又名硅谷海盗、微软英雄,1999年)
可口可乐小子(又名可口可乐少年,1985年)
发达之路(又名成功的秘密,1987年)
大公司小老板(又名优势合作、公私密友,2004年)
巴塞罗那(1994年)
甜心先生(又名征服情海、缘分难猜,1996年)
上班一条虫(又名办公室一条虫,1999年)
解构企业(又名大企业,2003年)
惊爆内幕(又名内幕新闻、知情者,1999年)
影子大亨(又名金钱帝国,1994年)
反垄断(又名反托拉斯行动、夺命连线、IT狂迷,2001年)
魔鬼营业员(1999年)
抢钱世界(又名金钱太保,1991年)
败露(又名桃色机密,1994年)
男人百分百(又名倾听女人心,2000年)
门口的野蛮人(又名登龙游术,1993年)
大空头(又名大卖空、沽注一掷,2015年)
金钱永不眠(又名金钱万岁、金融大鳄、华尔街Ⅱ,2010年)
华尔街之狼(又名华尔街狼人,2013年)
利益风暴(又名商海通牒、利益召唤、追缴保证金,2011年)
大而不倒(又名大到不能倒,2012年)
监守自盗(2010年)
合伙人(2011年)
死亡密码(又名圆周率、盛开的数字、π,1998年)
安然,房间里最聪明的人(2005年)
套利交易(又名收购风云、情欲华尔街,2012年)
银色快手(1986年)
当幸福来敲门(2006年)
大腕(2001年)
成为沃伦·巴菲特(2017年)
社交网络(又名社群网战、脸书狂潮,2010年)
血钻(又名血腥钻石、滴血钻石,2006年)
狱中的家政女王(2005年)
一个购物狂的自白(2009年)
资本之战(2012年)
Ⅲ 《商海通牒》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什么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纽约的华尔街,时间是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刻。更确切地说,故事的发生在一家投资银行的内部,时间是他们要宣布破产声明的前24小时。在检阅完所有的资料后,年轻的分
析师皮特·苏利文突然间意识到公司的财产评估有着巨大的漏洞。也就是说,一个错误的,或者说计划好的商业决定使得公司举步维艰:这件投资银行大量购买了一种有价证券,但是现在发行这些证券本身变得不值钱了),即将导致银行的破产。
发现了这点后,公司的高层连夜举行会议,希望能研究出策略来挽救公司。富有经验的股票经纪人、山姆·罗吉斯、他的老板贾德·科恩、金融危机分析师萨拉·罗伯特森都来到了会议现场。乃至是公司的老总约翰·图尔德也坐着直升飞机赶了回来。会议决定,银行要以极低的价格抛售这些一文不值的证券。
公司的高层对这些即将到来的金融界的危险既无所畏惧,也不知羞耻。他们在第二天股市一开盘的时候,就抛出所有的“不良资产”。 这样一来,虽然投资银行能得到暂时的安稳,但却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厄运还是会降临到这些投资银行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