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觉醒年代人物介绍
陈乔年饰演于和伟,陈独秀次子,革命烈士,中国党员。五四运动总司令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26岁的李大钊饰演张彤。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革命烈士。24岁的北京大学教授朱刚日尧饰演胡适。蔡元培饰演马少华,民主进步者,曾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创新北京大学,开创学术和自由之风。
电影《觉醒时代》讲述了民国初期中国从封建帝制社会到民主社会的演变过程。剧中以陈独秀的第一视觉为主线,讲述了他从第一次民主革命后被通缉后再次出山,然后在北京大学工作,创办了《新青年》、《每周评论》等时尚杂志,用文章激发了中国人的思想,后来,为了抵制北洋政府在法国和会上的不平等条约。
《觉醒时代》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1921年的壮丽历史画卷,讲述了觉醒时代的社会风情和各种生活。在此期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毛教员、吴豪、陈延年、陈乔年、赵世炎等都出现了许多大人物——先忧天下,后乐天下。
❷ 《中流击水》成黑马,全国收视率第一,能否赶超《觉醒年代》
《中流击水》收视第一能够被称为黑马的都不是简单角色。最近有一部剧已经有这个资格了,因为收视率已经到第一了,而且剧情也特别不错。能够在央视上面播出的剧一般都是口碑不错的,《温暖的味道》就在这边播出。口碑就特别好,然后收视也相当可以。这部虽然不错,但是还不算是最好的。
真的是好些年都没有看到他的新作品了,所以这次我肯定会支持一下的。哪怕只是为了看他都是值得的,何况除了他以外还有不少的老戏骨都在其中呢,因为是大制作。这里我就不一一介绍了,但是肯定是有你们喜欢的。建议大家还是去看一看,能够有这么高的收视率,也不是没有原因的。看完之后,可以互相交流一下,应该是可以学到不少东西的。
❸ 如何评价高分电视剧《觉醒年代》
今年是我国建党的一百周年,所以今年播出了很多关于爱国建党的一些电视或者电影。我觉得这样的宣传方式很好,他可以让我们更加的了解当时的历史,了解那些伟人们为了拯救我们的国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而在今年播出的影视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一部剧就是《觉醒年代》,可以说是这部剧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爱。虽然在刚开始播出的时候关注的人很少,但是到了后面,慢慢关注的人就变多了,而且这部剧真的非常好看,将我们国家建党的过程和艰辛都很好的展现出来了,让我们可以铭记这些为了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
所以,我觉得可以多拍一些这样的影视作品,让我们更加的了解我们的祖国。
❹ 《觉醒年代》:一部激荡思想的历史文化大剧,你错过了吗
让无数个前史课本上的人物变得鲜活起来。作为“庆祝我国共产党树立100周年优异电视剧展播”著作之一,《觉醒时代》调集建党风云人物,杰出展现了我国共产党改造前驱的崇高理想和卓越贡献。《觉醒时代》在央视开播并登陆优酷等网播渠道后,口碑持续发酵,该剧的豆瓣评分高达9分。更可贵的是,该剧收成了大批年青粉丝,并在交际渠道持续带动论题升温,甚至还引来了不少年青观众弹幕催更。
鲜活饱满的人物形象引发情感共振除了在用隐喻蒙太奇表现前史社会情状、人物精神风貌上,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以外,剧中还爆宣布许多“金句”,让观众看得热血沸腾。一些关于思想改造的观念、文明思辨的经典阶段,能逼真表现出人物的性情特征和思想意识,比方李大钊对留日学生说的“已然现已到了国亡人死之际,便再无瞻前顾后之忌惮,我们应该有背水一战之决计”表达了其对北洋政府卖国行径的气愤和立志救国的决计。
毛泽东的“勇于尽力救国之新青年,筋骨强,方能力气雄”等台词尽管朴素却掷地有声,言语中包含的道理以及蕴藏的情怀传达了爱国爱党、艰苦奋斗的正能量,引发当代观众的情感共振。在尹鸿看来,“作为一部前史正剧,前史深度是这部电视剧的重要价值。电视剧用两代人的选择奉告我们,在那个时代,唯有勇士断腕、移风易俗才是我国的出路。这部剧表现了前史唯物主义的发明心境,正是这种心境确立了电视剧的前史深度。”
《觉醒时代》在力求恢复时代风骨中,让观众愈加逼真地感遭到那个时代的青年“为六合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矢志情怀和敢为人先的改造质量。
❺ 《觉醒年代》掀起收视热潮,它能火出圈的原因是什么
《觉醒时代》能够火起来,是因为这部电视剧不仅中老年人喜欢看,也真的更适合我们现代的年轻人观看。觉醒时代的每一句台词,以及拍摄画面和背景头尾音乐都是非常优秀的细节,另外还有剧情的推进,场景的写实,也是一般电视剧中非常吸引人的地方。其次就是题材,革命事迹为背景,演绎了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是中华走向崛起,国家走向昌盛,人民走向美好未来的心路历程。是缅怀,是信仰,是渴望,可以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
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人,绝大部分三观也在逐步的健康完善,人生追求也在不断的提高,除了美好的生活,还有崇高的精神信仰,所以有这样的电视剧,必定会成为年轻一代人最愿意去追捧领悟的一类电视剧题材,也必将会成为又一部深入人心的精良之作。
❻ 从《山海情》到《觉醒年代》,为什么年轻人开始爱看主旋律了
现在的人们好像有一个误区,认为90后只会吃喝玩乐,享受生活,认为我们担不起祖国的未来。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年轻人的心中仍有熊熊燃烧的梦想,仍有为了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永不言弃的豪情。
《觉醒时代》同样如此,当代年轻人看着那些从历史课本活过来的伟人们在年轻时,以救民于水火改善中国现状为己任,不畏强权,努力奋斗,探索新出路。如今的我们怎么能不被这一群理想飞扬的热血青年演绎出的澎湃岁月而感动、而折服呢?
在物欲横流、烂片肆虐的现在,《山海情》《觉醒时代》等主旋律影视剧化为一股清流,滋润着年轻人贫瘠的精神世界,也养育着祖国的未来。
感谢观看,请大家相信我们,放心把祖国的的未来交给我们,我们会接下历史的交接棒的!
❼ 觉醒年代观后感300字
觉醒年代观后感300字
觉醒年代观后感300字,觉醒年代讲述了先人们建国的种种艰辛,这部电视剧的呈现让人们窥视到先人们建国的不容易,在看完这部电视剧以后相信很多人都有所感悟,下面我整理了觉醒年代观后感300字。
在这个漫长而又短暂的暑假,我观看了一部电视剧《觉醒年代》,使我的内心无比的激动,想到里面的人物我就感到回味无穷。
《觉醒年代》讲述了新文化所处的那段时代的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该剧展示了100年起中国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的不断追求真理并且慢慢摸索,摸索着就中国的道路。五四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五四运动拯救了民族危亡,捍卫了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这是一条当时中国唯一的道路,也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使命,需要一代接一代的人不懈努力和奋斗。
在这部剧中,我最喜欢陈独秀这个人物。因为他在《《爱国心与自觉心》中发表:“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国无自觉心者,其国必殆。二者无惧,国必不国。”所以青年人要把“爱国”二字镌刻在心间,流淌于血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立志报效国家。
作为21世纪的新中国青年,我们应该以学为本,提高综合素质,不断培养自己报效国家,社会和人民,在其境中体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五四运动的精神绽放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让复兴之路在新的无数青年脚下越走越长。
电视剧《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诉了觉醒年代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该剧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艺术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出生在和平年代,无法体会剧中所展示的那个年代的感觉,但能感觉到那段历史时期真的是乱,保皇党,革命党,军阀势力,犬牙交错,轮流上演,三年两复辟,拿着马尾当辫子,剪了又续上,续上再剪,真是一个动荡的年代。
剧中辜鸿铭是一个保皇党,他在剧中的有句台词我印象很深,他说:“我的辫子在脑上,看得见,有人的辫子在心中,看不见。”辜鸿铭,号称“清末怪杰”,精通九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在那个年代,竟然能有如此渊博的学识,着实让人震惊。看来,无论外部环境怎么样,修身,提高自身能力,都是有一定可能的。
另外一个感想是,万事万物都有其发展的趋势,逆着趋势的势力在大势面前都会被碾压的粉碎,虽然经历了两次复辟,但终归还是走向了民主,这是大势所趋。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无论是处于什么样的境地,实事求是,从自身实际、和历史趋势出发,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
胡适因为一篇《文学改良刍议》得到了陈独秀的关注和赏识,邀请他做了《新青年》杂志的同人编辑,在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过程中,两个人的思想观念也都是比较统一的,到了剧末,却分道扬镳,只能徒呼奈何。人各有志,如果在前行的路上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应当双手欢迎,携手同行,当某一日志趣不在同步,我们能做的不是强迫别人跟自己有一样的想法,而是相拥而别,愉快的向对方道一声:“珍重,有你陪我走的这一段路,很快乐,谢谢你。”
最近观看《觉醒年代》,真的让人感慨万千,特别是一些文人,让人肃然起敬,如李大钊、鲁迅、陈独秀、蔡元培等等,如今央视终于出了一部《觉醒年代》,犹如高山流水,让人赏心悦目,实乃三生大幸!《觉醒年代》无疑是给观众带来一场极其盛大的“历史盛宴”,有电影的质感,年代感画面感极强,清晰勾勒出大时代的人们的现实生活与精神风貌,剧中所有大人物刻画得非常真实和生动。展现了那个时代文化人之风骨,为天下苍生之担当,不畏牺牲,追求真理,着实令人钦佩不已!反思当下我等众生,物富思空,望尘莫及,勿忘历史,永留初心!
该剧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艺术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
张桐扮演李大钊,于和伟扮演陈独秀,侯京健扮演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强大的演员整容,本身就有很多看点!
开头几集,于和伟扮演的陈独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激情却不用力过猛,有气场却不虚张声势,既展现了先知先觉者的深邃的思想和澎湃的激情,又有普通人的无可奈何情感纠葛。使得人物有温度有情感,看起来可信而有感染力。
陈独秀的儿子陈延年、陈乔年,两个年轻人演的非常好:他们热情满怀,又嫉恶如仇;他们善良厚道,又坚持原则……在父亲面前,又是一个让老父亲常常下不了台的刺猬孩子。两个年轻演员的演技棒棒哒!
个人觉得,《觉醒年代》整部剧的灵魂人物,堪称一代国士的蔡元培,北大之校长非他莫属!北大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北大,就是有那些先哲大师们的'存在,如:文学巨匠——鲁迅,扛“科学民主”大旗,一呼百应的《新青年》创始人——陈独秀,还有敢为人先,为人民发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伟大革命家,思想家——李大钊,后来北大还聚集了胡适、刘半农、辜鸿铭、刘师培、周作人,梁漱溟、徐悲鸿等这些学术权威性人才。
《觉醒年代》是好看的,这几集,断断续续出场了好一些学术大师,钱玄同、刘半农、刘师培、鲁迅、胡适……,还有一些现在在台词中可能之后会出场的,梁漱溟、吴虞、杨昌济、蒋梦麟、徐悲鸿……,那些学术名人们,一个一个出现在观众面前,他们或英姿焕发,或朝气蓬勃,或傲骨凛然,就算是顽固派辜鸿铭,也有着自己的学术风骨。
看《觉醒年代》就像在读历史,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剧中太多的人物一出场便让人肃然起敬,根本分不清到底谁是主角。有故事,有启蒙,有思想,有现实,有理想,有情怀,有教育。个人觉得,《觉醒年代》整部剧的灵魂人物,堪称一代国士的蔡元培,北大之校长非他莫属!北大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北大,就是有那些先哲大师们的存在,如:文学巨匠——鲁迅,扛“科学民主”大旗,一呼百应的《新青年》创始人——陈独秀,还有敢为人先,为人民发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伟大革命家,思想家——李大钊,后来北大还聚集了胡适、刘半农、辜鸿铭、刘师培、周作人,梁漱溟、徐悲鸿等这些学术权威性人才。
我们只有看清历史,才能放眼未来,更加坚定自己脚下的路该怎么走,该怎么好地爱自己的国与家。
也有人说,剧中人物不尽然是光彩照人传播正能量的英雄人物,也有投鼠忌器的“小人”,争议最激烈的便是襄助张勋复辟,欲将中国历史走向倒退的辜鸿铭,剧中的辜鸿铭让人讨厌至极,在个人看来,也不尽然。
当时北大的文科可真是群星璀璨,大师云集啊,简直像是风云际会,精彩万分!像辜鸿铭、黄侃及刘师培这样,性格刁钻,脾气古怪的人,太正常了,现在的老头不也都是这样吗?还常常被人误以为是“迂腐”,“老顽固”。
不要看人物片面之行为,就草率给他盖棺定论,就否定了他为国家所做的贡献,否定了他整个人,这样做就大错特错了,身为后辈的我们最是没有资格说那些守旧顽固派迂腐,他们大多数人往往都是大学问家,大思想家,有大智慧的大师级人物,往往深藏不露,平时看他哪哪都不顺眼,行事风格往往让常人无法理解,但在关键时刻,可以一鸣惊人。
辜鸿铭这个人物不简单啊,生于南阳,学于西洋,成名东洋,服务北洋,“老古董”级大师,精通9国语言,学贯中西,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奇才,号称清末之怪杰。说实话,讲洋文,当时恐怕没几个比得过他辜鸿铭,论学术造诣,他的境界无人质疑。他的资质,的确够得上北大教授,国学大师的称呼。
但是他走错了一步,襄助张勋复辟,民愤四起,作为清朝培养出来的人才,辜鸿铭的做法可以理解,但是当时是民国,决不能逆天而行。有才无德,任何时候都无法受人尊敬,更不会让他委以重任。搞学问,做研究,教书育人,学术水平要看,立场与原则问题更是重中之重。
好在他是真才实学,让北大师生有幸看他对“中国人的精神”的演讲,他留着长辫子,也许在学生们看来,他封建,他保守,他迂腐,但辫子在他心里就是爱国,中国优秀文化的象征。而那个时候,很多从国外归来的思想家、文学家大力推崇国外的各种制度,免不了会出现部分人走极端,失去对中国甚至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
而辜鸿铭论“中国人的精神”,犹如高山流水,石破天惊!警醒中国人中华文化之重要性,并立誓用其一生将中国人之精神和民族之文化发扬光大,辜老的狂傲,透着一种精神力量,有着旧知识分子应有的风骨,一番高论,无一人反驳,无愧于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当然,刘师培、黄侃等人皆是如此,中国处于探索阶段,每个人都在苦苦寻找强国之路,思想有分歧是必然的。
剧中,除了辜鸿铭,还有一个人物值得一说,那就是后来投海的易白沙,都说他是一个悲剧人物,其实不然。
剧中的易白沙抱着陈独秀大哭,声泪俱下,在今天看来,有些人多少会觉得肉麻,现实生活中,很少看到一个大男人这样哭,因为他们这一代人正是太热爱这个国家,爱得深沉,那个时代,爱国早已刻进他们的骨子里,真正心怀天下的人才会哭得如此绝望,像失去亲人般,哭得肝肠寸断。在屏幕前的我,好像被他的哭感染了,顿时感到鼻子好酸,看得人真是心痛啊。
或许感觉现实的无能为力,才如此悲观,前路渺茫,虽说他最后投海,但他的死有种力量,犹如屈原投泪罗,深感国之无望,于是他想要用自己是生命来唤醒国人。
忧国忧民的易白沙,视死如归的易白沙,你若问我: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这个国家爱得深沉!
看这些人物事迹,就像翻看一页页历史书,剧中每一个人都不是无名之辈,每一个人都了不起,忠于人民,热爱国家,追求真理,是我辈之楷模,有人说,《觉醒年代》是中国影视近十年来的一部精品之作,,这部片确实属于不可多得的经典良心之作,觉醒时代——充满黑暗的年代,同时也充满光明与智慧的时代。
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中国革命的先知先觉者。没有他们,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成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成立……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的发起人、缔造者,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急先锋!
满屏正能量,一点一滴皆是历史,这部电视剧的题材很多都可以直接纳入学校教材给学生们看,好的作品就应该流芳百世,因为这部剧可以激励人心,洗涤灵魂,让后辈们知道,多少先贤先烈们前仆后继,用他们的鲜血与生命换来了一个崭新的中国。
❽ 《山海情》、《跨过鸭绿江》、《觉醒年代》接连拿下豆瓣高分,秘诀在哪
去年以来,一批重大主题电视剧先后见于荧屏。有描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跨过鸭绿江》《觉醒时代》,有记录过程的时代报告剧《在一起》,有展现脱贫攻坚的《山海情》,也有将镜头对准小人物的《装台》。这些带有主旋律色彩的剧集,几乎都实现了叫好又叫座。
能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观众。在这些演员们忘我的演绎之下,剧中人物不只是英雄,也成了普普通通的你我他,让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情力,从而思考“如果是自己,是否会做同样选择”的问题。有人评价:“虽然时代在变,但每一个时代的人向上奋进的决心,是不会改变的。从这个角度看,《跨过鸭绿江》能够将历史照进现实,是一部应时代之名、人民之需而作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