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影《开国大典》主要剧情
《开国大典》剧情介绍: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后,西柏坡军民欢庆胜利。三大战役的胜利使蒋家王朝摇摇欲坠,蒋介石(孙飞虎 饰)发表“新年文告”、推出李宗仁(邵宏来 饰)任代总统,导演了一幕假隐退真操纵的丑剧。
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由汤恩伯(叶庆林 饰)、蒋经国(陈国典 饰)等陪同,最后一次登上中山陵,之后又在其老家奉化溪口主持了高级军事会议,妄图阻止解放军过长江。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4月,毛泽东(古月 饰)与朱德(刘怀正 饰)。
总司令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强渡长江,攻占总统府,南京胜利解放。5月24日,蒋介石逃往台湾。5月26日,上海解放。随后,全国大部分地区和城市都获得解放。毛泽东先后在中南海会见了国民党起义将领和各界民主人士。开国大典迫在眉睫。
(1)开国大典电影好看视频下载扩展阅读
《开国大典》创作背景:1980年,李前宽、肖桂云夫妇在拍摄《佩剑将军》时接触并了解了许多解放战争英雄的事迹,对他们为共和国的诞生所付出的血的代价有了真切的感受。从那时起,李氏夫妇与编剧张天笑就萌生了把从三大战役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段历史搬上银幕的愿望。
另外,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认为自己有义务为领导人民走向光明的党及其缔造者留下历史的记录。为此他们努力了八年,其间参加了多部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筹备工作,积累了创作经验。
⑵ 跪求好心人分享开国大典(1989)下集古月主演的高清视频在线观看求免费分享谢谢
链接:https://pan..com/s/1dqaEUKnYPh_Dc9eqJyQ2vg
导演:李前宽/肖桂云
编剧:张天民/张笑天/刘星/郭晨
主演:古月/孙飞虎/黄凯/邵宏来/刘怀正/更多...
类型:剧情/历史/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1989-09-21(中国大陆)/2019-10-18(中国大陆重映)
片长:171分钟
又名:TheBirthofNewChina
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后,西柏坡军民欢庆胜利。三大战役的胜利使蒋家王朝摇摇欲坠,蒋介石(孙飞虎饰)发表“新年文告”、推出李宗仁(邵宏来饰)任代总统,导演了一幕假隐退真操纵的丑剧。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由汤恩伯(叶庆林饰)、蒋经国(陈国典饰)等陪同,最后一次登上中山陵,之后又在其老家奉化溪口主持了高级军事会议,妄图阻止解放军过长江。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4月,毛泽东(古月饰)与朱德(刘怀正饰)。总司令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强渡长江,攻占总统府,南京胜利解放。5月24日,蒋介石逃往台湾。5月26日,上海解放。随后,全国大部分地区和城市都获得解放。毛泽东先后在中南海会见了国民党起义将领和各界民主人士。开国大典迫在眉睫.
⑶ 盘点好看的国家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百度网盘资源
好看的国家电影,免费高清资源在线观看
剧名:翻译风波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⑷ 为什么开国大典的视频只留下4分钟
我找到了十一分钟的原视频,在http://video..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19&rsp=2&word=1949%C4%EA%BF%AA%B9%FA%B4%F3%B5%E4&fbl=1024
至于从头到尾的……
因为——开国大典的胶片失火焚烧了
拍摄开国大典纪录片的是斯大林派来的纪录电影摄影师。那是刘少奇访问莫斯科时,斯大林主动热情提出来的。
苏联摄影师的干劲很大,开国大典那一天,从头到尾一直开着摄影机拍摄,他们从毛泽东讲话、升国旗、阅兵、游行,一直拍到晚上五颜六色的礼花在夜空中闪烁,然后他们才兴高采烈地抱着几十本沉甸甸的胶片盒子,回到所下榻的东华门大街的翠明庄宾馆里。这个宾馆在北平解放初是中共中央组织部的招待所。他们的这些珍贵的底片都堆放在宾馆的一个房间里。
胶片是易燃品,偏偏开国大典后没几天,这个堆放胶片的房间起了火灾!
几十本胶片几乎全烧光化成了烟。好不容易抢出来几本胶片也残碎不堪,无法再用。这几个年轻人在宾馆前失声跺脚痛哭。
天呐!开国大典只能有一次呀……
据说,他们回国后受到了斯大林严厉的斥责与处分,被送到西伯利亚去了。
周恩来听说底片都给火烧了,在“啊”了一声之后,难受得有好几分钟都沉默着没有说话。
还有,你可以看电影http://video..com/v?word=%BF%AA%B9%FA%B4%F3%B5%E4&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1024
⑸ 开国大典电影要怎么下载
下载迅雷一切OK
先下载一个迅雷然后在右上角有一个搜索,写上电影名字就OK了
或者去无极电影论坛下载,选择1024分辨率的下载效果相当棒了
无极电影论坛网址:http://bbs.btwuji.com/thread.php?fid-24-search--page-15.html
⑹ 《开国大典》
4开国大典
一、教材说明
本课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
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
本课重在表现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成立感到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而要体会到这一点,对今天的学生来说,又是一个难点。
在记叙大会开会前这一部分,课文先交代了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典礼的人员和人数,然后描述了会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的场面。虽然典礼还没开始,但我们从参加会议的人员、人数,主席台的布置,会场上群众队伍的场面,分明感受到了这个典礼的盛大和隆重,也感受到了参加典礼的人们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那些从“老远”的长辛店等地坐火车清早到了北京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的铁路工人,那些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赶”来的郊区农民,显然就是参加典礼的三十万人的缩影。就是会场上“挺立”的电动旗杆,似乎也是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屹立在世界东方的象征。
从记叙大会开始,这种激动、兴奋、自豪的感情表达得更加强烈。
当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时,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这显然表达了对领袖的无限热爱,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
当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之后,课文用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壮的声音……”这样两个长句子,表达了全场三十万人以及全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欢欣鼓舞的心情。
当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时候,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五星红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激动、自豪的感情溢于言表。
如果说,叙述典礼的部分主要表达的是热爱新中国,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兴奋的心情的话,那么,记叙阅兵式的部分,除表达这种激动、兴奋的心情外,更侧重于表达为人民军队的出色表演而感到自豪的感情。你看,“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战士们挺着胸膛”“像钢铁巨人一样”,“‘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这些描述,无不渗透着对人民军队的赞美,和为人民军队感到自豪的感情。
二、学习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典礼、协商、汇集、宣布、电钮、瞻仰、旗帜、选举、领袖、徐徐上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写出课文梗概。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4.领悟本课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建议
1.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是本组课文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同时,对学生来说又是一个难点。
怎样引导学生体会本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呢?
首先,可布置学生在课前阅读一些描写近百年来中国人民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奴役的事例的书籍、文章,还可组织学生观看《开国大典》等电影,以使学生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激发学生热爱新中国的感情。
其次,要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把心放到课文中去,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关于这一点可参看本组的读写例话《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第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朗读本课,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把握全课的基调,又要注意各个部分语调的变化。从全课来讲,感情的基调是兴奋、激动、自豪,但各个部分的侧重点不同,语调也略有变化,如,第一自然段适宜用庄重而平直的语调。二是要抓住重点词语,特别是那些感情强烈的词语,要把这些词语饱含的感情读出来。如,“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的“挺立”,“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中的“直奔”。三是要注意把一些感情色彩强烈的句子读好,如,“这庄严的宣告……一齐欢跃起来。”
2.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开国大典的经过,是本课表达上的一个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第二题的主要意图是,通过写课文概梗,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同时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导学生做这个题,可先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思路:会前→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再让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然后让学生按顺序说说课文主要内容,再写下来。至于字数,题目的规定只是一个原则的要求,一般说来,写一二百字、二三百字均可。以下梗概供教师参考。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天安门广场举行典礼。下午三点整,典礼开始,首先奏国歌,接着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然后,升国旗。升旗以后,毛泽东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受检阅的有海军、步兵、炮兵、战车、骑兵,还有人民空军的飞机。阅兵式之后,开始了群众游行。直到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天安门广场。
3.教学本课,要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准确用词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如,“直奔”会场比“走向”会场更能反映人们参加开国大典的急迫、兴奋心情;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比“朝着”、“看着”主席台更能反映人们热切盼望见到新中国的缔造者毛主席的心情。课文“思考·练习”第三题列出的两个句子,只是举例性质,目的是引导学生从课文里再找出一些类似的句子加以分析,从而体会遣词造句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再如,“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中的“挺立”如果换成“立着”,就难以表达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自豪感情;“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如果说成“两支游行队伍分头向东城、西城走去”就表现不出游行队伍声势之大,场面之壮观。类似的句子还有不少,可放手让学生找出来展开讨论交流。不过,涉及到一些比喻句时,教师不必讲比喻这个术语,只要让学生体会到这样写好在哪里即可。
4.“思考·练习”的选做题,目的是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给学生提供一个小练笔的机会。可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做,并把他们所做的向大家展示,但不必要求每个学生都做。
5.本课的生字词较多,应要求学生做到会读会写,至于词语的意思,大多应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专用名词,教师可适当解释一下。下面的解释,仅供教师参考。
开国大典:创建国家的重大的典礼。
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如,开学典礼,开业典礼。
城防部队:守卫城市的军队。
观礼台:被邀请参观典礼的看台。
擎:举。
五更天:大约早晨四五点钟。
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肃立:恭敬、庄严地立着。
瞻仰:恭敬地看。
四、参考资料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政协,它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1949年9月举行了第一次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制订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其他法律制度,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央人民政府,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但仍是中国共产党联系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54门礼炮代表我国54个民族(我国现有56个民族。54个是根据当时的统计数字),28响标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28年。
⑺ 怎么评价电影《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以其恢宏的视角完美再现了伟大祖国建国的历程,全剧收放自如,恢宏大气,伴随着凯旋的轻松节奏将一幕幕震撼人心的场景展现。绝对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战争影片。
该剧有三大亮点,让人不得不说:经典场景渲染至极,典型人物塑造无解,情节推动节奏带感。
电影在情节的处置上干脆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该删减则删减,保留重要节点,完全掌控力故事主脉络,开国。开国不仅仅是军事上胜利,更要有政治上的优势。电影既没有一味偏向军事斗争三大战役,也没有过分搞政治忽略军事,而是让政治军事两手抓,相辅相成,让人看的更有味道。军事的每一次成功都是政治的促进,政治的优势累积又吹响了军事的胜利号角。不吹不擂实实在在,让人沉浸在其中,与伟人共创历史。
电影越老越弥坚。这样的电影,最有代入感,也最让人带感情。看完,回味无穷。
⑻ 电影开国大典的梗概
电影《开国大典》剧情简介:
1948年年底,毛主席、党中央在河北省西柏坡村指挥了举世闻名的 三大战役 。除夕夜,解放了的西柏坡,乡亲们在欢庆胜利。毛主席、朱德、刘少奇等领导人来到乡亲们中间。我军在三大战役中不断取得胜利,国民党军队连连受挫,蒋介石迫于形势,推出李宗仁作代总统。
为了保护古城北平,毛主席、党中央多次做国民党将领傅作义的工作,希望他率军起义,和平解放北平。经过大量的工作,傅作义终于认清形势,顺乎民意。蒋介石宣布下野,凄然地飞离南京。但他完全抛开了李宗仁,对重要文件和人员进行了安排。
受斯大林派遣的特使米高扬秘密访华,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的热烈欢迎。一个月后,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我党政机关迁移北平后,蒋介石更加不安。接着周恩来与张治中开始了国共和谈,进展甚微,毛主席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打响了渡江战役。
南京解放,人民解放军占领了总统府。邓小平和陈毅进入南京,并制定了《入城守则》。蒋介石最后一次拜别蒋母墓,一家老小登上太康号,悄然离开了大陆。进入北平后,毛主席在中南海会见了起义将领程潜,也接待了湖南来的老乡,为开国大典做了最后的准备工作。
9月30日,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10月1日下午3时,毛主席在神圣的礼炮声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人们欢声雷动,整个广场沸腾了。
(8)开国大典电影好看视频下载扩展阅读:
一、影片介绍
《开国大典》,由李前宽、肖桂云执导,由黄凯、卢奇、古月、孙飞虎等主演的电影,于1989年上映。
影片用纪实的手法展现了开国大典这一历史的瞬间,再现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蒋介石、宋庆龄等100多位历史人物的风貌。
二、获奖记录
1、1990年“第1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最佳故事片:《开国大典》,获奖。
最佳导演:李前宽、肖桂云,获奖。
最佳剪辑:吴方海,获奖。
最佳编剧:张天民、张笑天、刘星、郭晨,获奖。
最佳男配角:孙飞虎,获奖。
最佳男主角:古月,提名。
最佳录音:李振铎,提名。
最佳化妆:郭珍、刘晓红,提名。
2、1990年“第1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
最佳故事片:《开国大典》,获奖。
最佳男主角:古月,获奖。
最佳男配角:孙飞虎,获奖。
3、1990年“1989-1990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
优秀故事片:《开国大典》,获奖。
4、1990年“第12届长影“小百花”奖”
优秀故事片:《开国大典》,获奖。
优秀故事片男主角:古月,获奖。
优秀故事片男配角:孙飞虎,获奖。
优秀故事片编剧:张天民、张笑天、刘星、郭晨,获奖。
优秀故事片导演:李前宽、肖桂云,获奖。
⑼ 请问谁有《开国大典》、大决战之淮海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这几部电影高清版的下载种子啊
没有的。
因为没有出版发行过真正的高清版,所以就没法有网上真正的高清D版。
⑽ 关于开国大典的电影或电视剧有哪些
《开国大典》 还有《建国大业》也有开国大典的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