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楚原执导过那些电影
楚原,原名张宝坚,一九三四年生于广州,曾在中山大学化学系读了三年。其父张活游是著名粤剧与电影演员,其妻南红亦是著名的粤语片明星。一九五六年,楚原在父亲影响下,对电影制作发生兴趣,投身粤语电影编剧工作,笔名秦雨。一九五八年,他协助当时著名导演秦剑拍摄《紫薇园的秋天》;楚原第一部执导的电影乃《血染相思谷》,但较为人知的是《湖畔草》,自任导演。楚原的成名作首推一九六零年执导的《可怜天下父母心》。
到六十年代末期,粤语电影衰落时,楚原已经导演了七十馀部粤语电影,累积丰富的经验。一九七零年,楚原在国泰公司编导他第一部国语武侠片《龙沐香》,初具浪漫、唯美风格,引人注目。《火并》(1971)是楚原加盟邵氏后的第一部作品,邵氏提供优越的拍片条件,使他打响名号。一九七二年拍摄了奇情武侠片《爱奴》(何莉莉、贝蒂、岳华主演),更加艳丽奇诡,风格独特,被认为是楚原最佳代表作之一,在香港和英国均获得好评。该片是描述一名弱质少女双亲遇害,自己被卖入妓院,此后就以美色和奇特武功报仇,将仇人逐一杀死,最后却因一念之仁,亦被垂死的鸨母所杀。结局是十分吻合楚原式文艺与典型,就是爱恨交错的纠缠悲剧。
一九七三年是香港粤语电影再度复兴,楚原改编战前话剧而拍成粤语喜剧片《七十二家房客》,以讽刺社会为题材,当时刷新香港票房纪录。同年,他还拍摄文艺片《舞衣》,表明楚原对文艺片与粤语片都是难以忘怀。这种文艺/浪漫气质,使他终于与古龙的新式武侠小说一拍即合。古龙的奇诡武侠小说成了楚原最佳选择。自一九七六年的《流星.蝴蝶.剑》起,楚原和古龙有了多次的合作。它为楚原电影,也为整个武侠电影打开一扇新的大门。此后楚原对自己奇情风格才较为注重,自觉地将唯美情趣与文艺气氛溶入其中,逐渐成为较瑰丽,也较统一的电影风格。同时,也发展出不同于张彻、胡金铨的武侠路线。自一九七六年至一九八零年,楚原共拍了二十二部电影,除《辞郎洲》(1976)及《蝶仙之阴灵》(1980)外,有二十部是武侠电影。其中根据金庸小说改编的《倚天屠龙记》(上下集)(1978)与据王鹰原著改编的《无翼蝙蝠》(1980),除外都是由古龙小说改编。楚原改编古龙小说的新派古装奇诡武侠片,打破了不重情节与人物关系的武打公式,在港台影视掀起了奇情武侠热潮。
在一九七六至八一年短短的五年时间,楚原共拍了二十多部电影,大多改编自金庸及古龙的作品,有《倚天屠龙记》(上下集)、《书剑恩仇录》、《楚留香》等。其后的《天涯.明月.刀》(1976)等影片,风格更加突出,技法更加成熟,为影坛带来一股「三段片」(指片名分为三段)的新风。而《多情剑客无情剑》(1977)中的小李飞刀成为家喻户晓的武侠英雄,以至于后来午马又此为题材拍摄了《小李飞刀》(1979,与鲍学礼联合导演,台湾南强公司出品),而「楚千万」则再次拍摄《飞刀,又见飞刀》(1980,新世纪出品)。楚原第一部根据古龙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星.蝴蝶.剑》,在一九九三年由麦当杰重新再导的《新流星.蝴蝶.剑》,可见影响不仅广大,而且深远。
一九七九年,他执导《孔雀王朝》获第二十五届亚洲影展最佳动作片导演奖。
楚原不仅是杰出导演,也是出色演员,司仪……现虽较少在香港的荧幕出现,但至今仍间在加拿大的电视台幕前耕耘。
在第十七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中,楚原获颁「专业精神大奖」。
㈡ 《三少爷的剑》:古龙玩票;楚原玩才;尔冬升玩砸
一
古龙写《三少爷的剑》的时候是1975年。一般来说,此时的古龙还处于巅峰期。楚留香,萧十一郎的影响尚在。他的武侠故事被邵氏公司全部买走,自己则被邵氏供着,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三少爷的剑》对古龙,最初是宏伟计划的一部分,当时他在构思一个江湖人的主题,而《三少爷的剑》则是这个主题下的第一部。但写着写着,随着楚原电影版的同步拍摄,这个故事约莫等于玩票了。
所以,《三少爷的剑》的读者,基本能够在小说的开篇和结尾取得一致看法,那就是棒。但是中间,就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了。一部分,是个人喜好问题,一部分,就是古龙的心态问题了。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三少爷的剑》在古龙读者圈内名声不弱,但出了圈子,其实少有人知晓的原因。
二
香港导演楚原拍《三少爷的剑》时,古龙刚好写到一半。当时邵氏公司对这部电影的拍摄是鼎立支持。旗下一大波明星纷纷客串。
凌云,余安安,谷峰,樊梅生,陈萍,狄龙,姜大卫,罗烈,顾冠忠……毫不夸张的说,这部《三少爷的剑》就是当时邵氏的群英会。
众星捧月,饰演主角谢晓峰的,是当年初出茅庐的尔冬升。成长于演艺世家的尔冬升,自小就星光环绕。爸爸是尔光,妈妈是红薇,姜大卫和秦沛是他哥哥。初中毕业就被邵氏签下。等到主演《三少爷的剑》,他20岁都还不到。
实话实说,虽然演技上还是稍显稚嫩,但英气逼人的外貌,让尔冬升成为40年来,三少爷谢晓峰的最佳银幕饰演者。
其实,这部电影开拍时,古龙的书还没写完。所以,反过来,《三少爷的剑》小说的后半部分,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参考了电影的剧本。
古龙是有才之人。拍古龙,最难的不是拍的像。而是拍的有才。楚原则是少有的拍武侠之有才之导演。
楚原(左)
古龙在小说里说情。人在江湖是情。归隐江湖也是情。楚原稍微一变。说名。所有人都在逐名。三少爷成为没用的阿吉,是不想要自己的名。傅红雪成了黄山上的无名樵夫,也是不想要自己的名。还有去名的燕十三。
最经典的结尾。古龙小说里是燕十三在和谢晓峰决斗时从夺命十三剑里悟出毁天灭地的第十五剑,但不想让这无情之剑存于世,故而自杀。谢晓峰割去双手大拇指,归隐江湖。楚原则是谢晓峰故意战败,报了燕十三的救命之恩。
为名,为情,两个结尾都在最后达到了异曲同工的统一。
之所以说楚原是玩,因为他在这部《三少爷的剑》里放入了本不属于小说的华佗后人,傅红雪,甚至九阴真经!虽然乱入,但你不得不佩服,他敢玩,还玩的好看。
三
某种程度上,尔冬升和谢晓峰是相互成就的。很多读者之外的人知道谢晓峰,是因为尔冬升。尔冬升在谢晓峰之后,也演了不少古龙武侠电影,《多情剑客无情剑》,《圆月弯刀》……奠定了自己在电影圈的地位
很难想象,对这样一个成就自己的角色,这样一部成就自己的电影,尔冬升竟然会在40年后亲手把这个角色,把这部电影毁掉。
首先是故事。谢晓峰为何成为没用的阿吉,影片从头至尾都没有说清。林更新饰演的这版谢晓峰,既不完全为情,也不全为名所困。他的所作所为,更像是寻死。他不愿用武,是觉得会此举会杀人。这样的偏执以至于让他正邪不分。直到燕十三“一语点醒梦中人”。“你可以击伤他们,但是不用杀死他们啊”。
谢晓峰,你是负责搞笑的吗?
另外,影片让燕十三取谢晓峰代之成为主角,算是一次创新。尽管造型夸张,何润东饰演的燕十三却有几分真性情。但结尾的设定却是燕十三技不如人,面对谢晓峰使出的杀招面露惊惧之情,最后战死。这样的设定,既简单粗暴,也完全毁掉此前影片对燕十三这一英雄人物的铺垫。
至于故事逻辑上的细节问题,已无深究必要。
其次,武侠设计。影片特意设计了燕十三传授谢晓峰夺命十三剑的段落。但事实上,这个段落不仅毫无必要,也是一大败笔。因为此处展现燕十三的绝学,但之后便再无下文。谢晓峰既没有对燕十三的教学有所反应,也没有在决战之时展现这段经历对他有任何裨益之处。完全浪费。
燕十三,你是负责自嗨的吗?
在古龙小说中,最神秘的就是功夫。李寻欢的小李飞刀,丁鹏的圆月弯刀,陆小凤的灵犀一指……等等,没有出处,没有技法。均是以最普通一招现最无敌之力。这可以说是古龙武侠和金庸的一大区别。楚原版电影中,一招一式虽较为粗糙,但精妙之处在于最致命的杀招永远是不经意的出手。这其实和古龙是不谋而合的。而尔冬升版里,在结尾大战中还用升格镜头对动作进行细致展示,看似精致,实则是本末倒置。
本片最辣眼睛的,当属场景设计。这部《三少爷的剑》里有很多句雷人台词,但是有一句说对了。这精妙剑法,重神不重形。这也是对古龙小说的极好概括。
这也是为什么楚原的老版电影,虽然看上去粗糙,但能让人回味,因为他抓住了古龙的精髓,没有刻意模仿。
对尔冬升来说,他最失败的地方,恰恰就是走到了重神不重形的反面。用大量不成熟的,动画式的CG特效,来营造场景,制造意境。结果,小说深远的意境硬是被尔冬升扭成了非主流的笑话,自取其辱。
翻拍古龙,需要才情。最怕无才之人翻拍有才之作。迄今为止最好的古龙电影,应该是王家卫导演的《东邪西毒》吧,看似是金庸的壳,实则是古龙的魂。
㈢ “香港武侠电影开山鼻祖”导演楚原病逝,生前出演过哪些作品
著名导演楚原的病逝,引得很多明星发文悼念,他的一生执导佳作无数,初期的《流星蝴蝶剑》,之后楚原和古龙多次合作。几年间,拍摄电影作品达到22部,其中18部由古龙小说改编。楚原也把自己的风格注入其中,从而形成了楚原统一的武侠电影风格。得到了《英雄无泪》、《楚留香》、《孔雀王朝》、《绝代双骄》等佳作。,在港台影坛掀起了奇情武侠热潮。
但是楚原饰演的好好先生之类的角色,均能得到观众的普遍认同。像《壹号法庭》中饰演宣萱老爸的大法官程乐天,明理又可亲,有一种让人信服感,而在《金装四大才子》中,又饰演了京城六艺馆主沈周,一位可爱的小老头,塑造了一种完美的形象,幽默风趣,又善解人意。在《谈判专家》中饰演身患绝症的老人,在影片中感悟到人生的真谛,也是让一众演员受益匪浅。在《陀枪师姐》中饰程守忠,忠厚善良的好好先生,但是在剧中与马海伦是一对,家有恶妻的典例。另外,其楚原还在《西游记》中塑造的如来佛祖一角,荧幕角色非常丰富精彩,让人印象深刻。
㈣ “武侠电影鼻祖”楚原因病去世,生前执导过哪些作品
2022年2月21日,港媒报道出了令人伤痛的一个消息,是武侠小说电影的“鼻祖”楚原导演去世,享年87岁。楚原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他具体执导过120多部电影,比如《楚留香》、《三少爷的剑》等,是香港武侠电影的开创者最早的人之一。
武侠电影中就是说了一个地方称 “江湖”,楚原的电影之道告诉了我们:江湖中有各种门派,有各种奇闻各种的事情,也有形形色色不同的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既然有人,自然就分三六九等,有些是英雄侠客,有些是乱世枭雄,有些人的成功是误打误撞,有些人机关算尽也是一场空。那在这么多形形色色的人中,哪些是至高境界,能让我们心怀向往,哪些又是真实人性,让我们无法摆脱,他的电影应该是想告诉我们他知道理想的人格是什么样的,但也知道在尘世中理想的人格无法存在,于是,你必须低头,但这低头不是失败者的低头,是树枝在风中的低头、是河流遇到石头的低头,他靠本能生存,最后靠的缺失道德如何来守住底线。
㈤ 香港武侠片“祖师爷”楚原逝世了,他生前有哪些优秀的作品
楚原外形温和、可亲故其饰演的大都是好好先生之类的角色,得到了观众的普遍认同。其也尝试过反面人物的塑造,比如在《警察故事1》中就是大反派,可惜效果不佳
自1976年执导《流星·蝴蝶·剑》开始,楚原和新式武侠小说家古龙有了多次的合作,先后拍摄了18部古龙作品改编的电影,他作品中的文艺浪漫气质与古龙武侠小说中的奇诡完美融合,从此在影坛掀起奇情武侠热潮
㈥ 古龙武侠电影有哪些
1、《萧十一郎》评分6.9分
这部电影楚原自编自导,狄龙、井莉、刘永、徐少强等主演,阵容上讲都是武侠片的常客,狄井是默契的荧幕情侣,徐少强也是一代云飞扬大侠。狄龙扮演的萧十一郎虽然被胡渣包裹着依然抵挡不住透露着帅气,女一号井莉中规中矩,正如张彻电影中的角色功效,倒是女二号文雪儿比较有特色,邪灵之气是演员本身与生俱来的优势。另外值得说的是元彪也有露脸,只是还是一个跑龙套的。
2、《楚留香之蝙蝠传奇》评分7.1分
1977年楚原拍摄了电影《楚留香》,票房250万,是当年香港电影市场票房榜单第五位。第二年,楚原自然就开拍了这部续集《蝙蝠传奇》。故事承接神水宫后回到中原,为换取解药而发生了一系列的阴谋故事。不过和第一部遵照原著相比,续作改编的比较多。留白变成了实打实的打斗,密室杀人连环套接连上演,值得一看。
3、《三少爷的剑》评分7.2分
古龙原著《三少爷的剑》是1975年创作的,两年后就被搬上了大银幕。不过男主角不再是狄龙,而是尔冬升。年轻时尔冬升就是朝着武打小生的方向发展的,经过几部作品的历练后通过《三少爷的剑》一举成名,对于初当男主角的尔冬升来说是莫大的幸运。另外《三少爷的剑》阵容也很强大,邵氏的大牌几乎都来客串了。狄龙饰演傅红雪、姜大卫饰演慕容金龙、徐少强、岳华、罗烈、樊梅生、谷峰也都在其中。
4、《多情剑客无情剑》评分7.3分
对于大多九零后而言提及小李飞刀李寻欢这个角色,大概都会想到焦恩俊的剧版。焦恩俊是古装美男,塑造李寻欢自然不在话下。不过看了狄龙的小李飞刀一角分外觉得是上天的安排,玉面冠巾,宝蓝色长袍衬托出一个玉树临风的翩翩公子,不笑显贵笑而更迷人。尔冬升的阿飞也完全驾驭得来,如果不是彼时的姜大卫面肥圆润,狄姜双生的组合或许会更般配。
5、《明月刀雪夜歼仇》评分7.5分
这部电影改f编自古龙的《边城浪子》,讲述的是天下第一快刀傅红雪寻仇破案的离奇故事,在楚原奇情武侠片里《明月刀雪夜歼仇》也算是上乘的作品,这也是对传统武侠习武下山报仇的故事的升华,生死迷局贯穿其中,简单点说就是不再是直白的阐述报仇,悬念跌出的剧情让观赏性更足。
6、《天涯明月刀》评分7.5分
印象里《天涯明月刀》应该是楚原改编古龙武侠作品的开山之作,由此片开始、狄龙、楚原和古龙就成为了武侠铁三角。狄龙塑造的傅红雪冰冷如霜,可是就是那么帅,比起原著里苍白冷峻的少侠,年前的狄龙透露着的还是青春的活力。除开狄龙,《天涯明月刀》的选角也都恰如其分的好,还是要夸一夸罗烈,一脸的恶人相貌,张彻中如是,到了楚原作品还是不改。片尾的美臀也让人印象深刻。
7、《白玉老虎》评分7.5分
原著是古龙先生晚期创作的武侠小说,楚原在拍成电影时运用的简单的电影技法,为了将自己猎奇的故事得以说得通,故事本身因而也做了不小的改编。在邵氏改编的24部古龙电影里,《白玉老虎》算是二等水平。重点说一下此片饰演反派的尔冬升,当年也只有楚原的魄力让新人参演,后来尔冬升就成了主角并且凭借《三少爷的剑》走红。
8、《楚留香》评分7.6分
谈及楚留香,估计多半人脱口而出的是香帅代言人郑少秋,毕竟其出演的《楚留香传奇》、《香帅传奇》剧集太经典了。殊不知狄龙的《楚留香》电影同样是经典,温润如玉又带着一丝俏皮,完美的还原了香帅。他出演过《楚留香》、《蝙蝠传奇》、《幽灵山庄》三部曲,其中以1977年的《楚留香》评价最高。
㈦ 电影《天涯明月刀》及导演楚原的介绍及评论
楚原,原名张宝坚,一九三四年生于广州,曾在中山大学化学系读了三年。其父张活游是著名粤剧电影演员,一九五六年,楚原在父亲影响下,对电影制作发生兴趣,投身粤语电影编剧工作,笔名秦雨。一九五八年,他协助当时著名导演秦剑拍摄《紫薇园的秋天》;同年开拍《湖畔草》,自任导演。到六十年代末期,粤语电影衰落时,楚原已经导演了七十余部粤语电影,累积丰富的经验。
一九七0年,楚原在国泰公司编导他第一部国语武侠片《龙沐香》,初具浪漫、唯美风格,引人注目。《火并》(1971)是楚原加盟邵氏后的第一部作品,邵氏提供优越的拍片条件,使他打响名号。一九七二年拍摄了奇情武侠片《爱奴》,更加艳丽奇诡,风格独特,被认为是楚原最佳代表作之一,在香港和英国均获得好评。该片是描述一名弱质少女双亲遇害,自己被卖入妓院,此后就以美色和奇特武功报仇,将仇人逐一杀死,最后却因一念之仁,亦被垂死的鸨母所杀。结局是十分吻合楚原式文艺与典型,就是爱恨交错的纠缠悲剧。
一九七三年是香港粤语电影再度复兴,楚原改编战前话剧而拍成粤语喜剧片《七十二家房客》,以讽刺社会为题材,当时刷新香港票房纪录。同年,他还拍摄文艺片《舞衣》,表明楚原对文艺片与粤语片都是难以忘怀。这种文艺/浪漫气质,使他终于与古龙的新式武侠小说一拍即合。古龙的奇诡武侠小说成了楚原最佳选择。自一九七六年的《流星.蝴蝶.剑》起,楚原和古龙有了多次的合作。它为楚原电影,也为整个武侠电影打开一扇新的大门。此后楚原对自己奇情风格才较为注重,自觉地将唯美情趣与文艺气氛溶入其中,逐渐成为较瑰丽,也较统一的电影风格。同时,也发展出不同于张彻、胡金铨的武侠路线。
作品年表:(肯定不全,部分而已)
作为导演:
1. Li Xiangjun 李香君 (1990) The Legend of Lee Heung Kwan
2. Xiao tou a xing 小偷阿星 (1990) Sleazy Dizzy
3. Daai jeung foo yat gei 大丈夫日记 (1988) Big Husband's Diary (literal English title)
4. Ou ran 偶然 (1986) Last Song in Paris
5. Daai hap sam sing yi 大侠沈胜衣 (1983) Big Hero Sink Able to Wear Clothes (literal English title)
6. Feng kuang ba san 疯狂八三 (1983) Mad Mad 83
7. The Enchantress 妖魂 (1983)
8. Huan hua xi jian 浣花洗剑 (1982) The Spirit of the Sword
9. Ri jie 日劫 (1982) Descendant of the SUN
10. Liu xiao feng jue zhan qian hou 陆小凤之决战前后 (1981) Duel of the Century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11. Shu Jian en chou lu 书剑恩仇录 (1981) The Emperor and His Brother
12. Ying xiong wei lei 英雄无泪 (1981) Heroes Shed No Tears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13. Cha chi nan fei 插翅难飞 (1980) Iron Chain Assassin
14. Die xian 碟仙 (1980) Haunted Tales
15. Mo jian xia qing 魔剑侠情 (1980) Return of the Sentimental Swordsman
16. Wu yi bian fu 无翼蝙蝠 (1980) Bat Without Wing
17. Kong que wang chao 孔雀王朝 (1979) Murder Plot
18. Xiao lou can meng 小楼残梦 (1979) The Forbidden Past
19. Bian fu chuan qi 蝙蝠传奇 (1978) Legend of the Bat
20. Xiao shi yi lang 萧十一郎 (1978) Swordsman and Enchantress
21. Xiu hua da 绣花大盗 (1978) Clan of the Amazons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22. Yi tian tu long ji 倚天屠龙记 (1978) Heaven Sword and Dragon Sabre
23. Chu liu xiang 楚留香 (1977) Clans of Intrigue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24. Pai yu lao hu 白玉老虎 (1977) Jade Tiger
25. San shao ye de jian 三少爷的剑 (1977) Death Duel
26. To ching chien ko wu ching chien 多情剑客无情剑 (1977)
27. Liu xing hu die jian 流星蝴蝶剑 (1976) Killer Clans
28. Tien ya, ming yueh tao 天涯明月刀 (1976) The Magic Blade
29. Wu tian luo 五毒天罗 (1976) The Web of Death
30. Da jie an 大劫案 (1975) The Big Holp
31. Xin ti xiao yin yuan 新啼笑因缘 (1975) Lover's Destiny
32. Wu yi 舞衣 (1974) Sex, Love, and Hate
33. Xianggang qi shi san 香港73 (1974) Hong Kong 73
34. Zhu men yuan 朱门怨 (1974) Sorrow of the Gentry
35. Qi shi er jia fang ke 七十二家房客 (1973) The House of 72 Tenants
36. Xiao za zhong 小杂种 (1973) The Bastard
37. Ya yu xia yang 烟雨斜阳 (1973) Haze in the Sunset
38. Ai nu 爱奴 (1972) Intimate Confessions of a Chinese Courtesan
39. Bi hu 壁虎 (1972) The Lizard
40. Da sha shou 大杀手 (1972) Sacred Knives of Vengeance (USA)
作为编剧:
1. Ou ran 偶然 (1986) Last Song in Paris
2. Pai yu lao hu 白玉老虎 (1977) Jade Tiger
3. San shao ye de jian 三少爷的剑 (1977) Death Duel
4. Xin ti xiao yin yuan 新啼笑因缘 (1975) Lover's Destiny
5. Wu yi 舞衣 (1974) Sex, Love, and Hate
6. Xianggang qi shi san 香港73 (1974) Hong Kong 73
7. Zhu men yuan 朱门怨 (1974) Sorrow of the Gentry
8. Qi shi er jia fang ke 七十二家房客 (1973) The House of 72 Tenants
9. Bi hu 壁虎 (1972) The Lizard
作为演员:
1. Yuk lui tim ding 玉女添丁 (2001) Dummy Mommy, Without a Baby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2. Jing zhuang nan xiong nan di 精装难兄难弟 (1997) Cho Wood Yau
3. Heung gong fa yuet ye 香江花月夜 (1995) Small LeeFragrant River Flower Moon Night (literal English title)
4. Pi li huo 霹雳火 (1995)
5. Xin nan xiong nan di 新难兄难弟 (1993)
6. Qian mian tian wang 千面天王 (1992)
7. Shuang long hui 双龙会 (1992)
8. Haomen yeyan 豪门夜宴 (1991)
9. Kei bing 奇兵 (1990)
10.Lie xue feng yun 烈血风云 (1990) A Bloody Fight
11.Meng gui hu li jing 猛鬼狐狸精 (1989) Return of the Evil Fox
12.Qiji 奇迹 (1989) Black Dragon,Miracle
13.Xiao xiao xiao jing cha 小小小警察 (1989) Little Cop
14.Ging chaat goo si juk jaap 警察故事续集 (1988) Jackie Chan's Police Story
15.Lan ying xiong 烂赌英雄 (1987) Born to Gamble
16.Yuan Zhen-Xia yu Wei Si-Li 原振侠与卫斯理 (1986) Dr. Yuen and Wisely
17.Ging chaat goo si 警察故事 (1985) Jackie Chan's Police Force
18.Xue er 雪儿 (1984)Cher, Last Victory
武侠人生:楚原、古龙和狄龙的铁三角传奇
楚原在华语电影界的地位,相比于邵氏时期的其他大导演,如同一年代的胡金铨、李翰祥和张彻,名号显然不如前三者响亮,这其中主要的原因,大概是来自其电影高峰所在的特定时期以及个人的作品风格所造成的。
楚原的第一个电影高峰期在粤语片时代,可以说是香港上世纪60年代粤语电影最重要的衣钵传人,至60年代末期粤语电影衰落,他共执导过70多部作品,虽然其中不乏《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样的经典之作,但如果从整个粤语电影历史来看,地位就显得不够举足轻重了。而从1969年他加入国泰转拍国语片,到1971年加入邵氏的武侠时期,虽然自创新派武侠风格,但作品的成就只是在商业套路的拓展上,并没有像胡金铨那样以武侠之名达艺术禅学电影的高度;也不似张彻开创出阳刚一派,使男星制影响整个香港电影拍摄规则的深远。
因此楚原电影的观赏乐趣,确切来说,是一种以最灵巧、全面的电影技法来将最通俗的类型拍出惊喜的新意,展示个人独特的电影美学,例如其早期粤语片对香港现实的控诉以及对下层人民的同情;而后期的商业时代,更是以奇情诡异题材,拓展香港武侠电影前所未有的空白。如果胡金铨和李翰祥的电影是壮阔的大山大水的话,那么楚原的作品仿佛是蚀化的石林,有种怪异另类的奇观式美感。楚原片中经常出现诸如残阳冷月、小桥流水、红枫白絮这些与其作品风格具有相通意境的画面,以其独具一格的特色创新了武侠片的新路线,为刀剑武侠片在华语电影历史中的发展延长了生命。
楚原改编了二十几部古龙小说,在银幕上构成了“古龙、楚原、狄龙”三位一体的铁三角。
楚原电影根据其创作的时间历程和类型,很容易就可以看出一个泾渭分明的两个时期,第一时期就是粤语片时期的现实剧,另一个就是国语片时期的新派武侠片,至于两个时期哪一段成就更高,则很难下结论了。
正剧:香港新现实主义
楚原的成名作,应该就是1960年的《可怜天下父母心》,而更难得的是,这只是他独立执导的第二部作品,该片曾入选1999年香港评选的“十大香港电影经典”之一。
楚原的父亲是香港粤语片明星张活游,他进入片场,并不像当时的许多导演是从片场弟子一样一步步从底层做起,而是以大学生的身份直接参与电影的制作,因此早期作品更具文艺青年的味道,注重电影的文艺性和技巧美学,也更注重电影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主题,从《可怜天下父母心》开始,楚原电影的一贯主题就奠定了基调,就是对社会的批判意识以及人在群体社会中的责任感。
在这部影片中,楚原以极其朴实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本来温暖祥和的家庭,因为父亲的失业,被饥饿和病痛所困陷入绝境的悲剧故事,楚原将这个悲剧的责任归咎于社会的不合理,并将其放大于银幕之上,在手法上反映现实但不完全写实,增加了电影的观赏性。这个主题,在后来的《含泪的玫瑰》、《春蚕化未落》以及《七十二家房客》等作品中也有相应的体现,甚至在1993年由陈可辛执导的《新难兄难弟》中,也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台词向楚原的粤语片致敬。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粤语电影渐渐跟不上时代脚步,楚原的社会剧也慢慢减产,失去了创作激情,后期的《香港73》、《新啼笑因缘》等作品皆属失败之作,而《黑玫瑰》等游戏式的商业片却大受欢迎,于是楚原开始转入纯粹的国语商业片的创作,迎来了他的另一个电影高峰。
邪典:新派奇诡武侠
楚原的第一部武侠片是1970年的《龙沐春》,虽然是牛刀小试,但曲折的剧情与流畅清爽的技法拍出了与主流电影完全不同的趣味,令人刮目相看。其后,以《爱奴》一片,震撼了当时的整个影坛,无论是题材(加入了当时少见的同性恋元素),还是气氛与节奏的营造(影片开场以黑白片方式表现,雪花从天井飘落至尸体上,随后官差进入,整个段落寒意逼人,拍出了神秘莫测的韵味),在当时的港产电影中几乎是前所未见的。这种对武侠题材的探索式发挥,使楚原成为与胡金铨、张彻鼎立的武侠电影作者。
后来的《流星蝴蝶剑》、和《天涯明月刀》,楚原式的奇情、诡异以及文艺气氛,终于因古龙小说而找到最契合的载体,武侠电影再不是从前那种以武功高下决定江湖地位的老套路,“斗智”与“斗志”成为其中最引人入胜的元素,浓厚的悬疑色彩和变幻莫测的电影技法变成制胜法宝。
例如以他改编得最为出色的《天涯明月刀》来说,原著并非十分出色,古龙曾说这是他一生最受挫折时期写下的作品,主角傅红雪的悲剧宿命,他真正的敌人,其实是他自己的命运,如果按原著来拍,影片会非常压抑,或者导演可以将其拍摄得相当“艺术”,但观赏性也会大打折扣,经过楚原的再创作,主演狄龙一身赛尔吉奥·莱昂内电影中的“独行侠”装扮(披风),摇身一变成了东方的伊斯特伍德,结合武侠迷们所熟知的古龙是十足莱昂内影迷的趣事,楚原将东方的武侠与西方的西部电影进行了港式融合,开了一个令影迷无比痛快的玩笑,据说这令古龙都相当叹服,而片中漂亮但不泛滥的动作设计和环环紧扣贯穿始终的悬念阴谋,也令人欲罢不能。此后,楚原一口气拍摄了二十几部古龙小说改编的电影,加上永远是古龙侠客第一主角的狄龙(除傅红雪之外,狄龙还饰演了楚留香、小李飞刀、萧十一郎等人物),正式成为“古龙、楚原、狄龙”三位一体的铁三角,虽然后来有些作品因陷入公式化而称不上佳作,但楚原绝对可以称得上拍摄古龙奇情武侠题材的第一导演,创造出华语影史的一段佳话。
《天涯明月刀》(Tien ya, ming yueh tao)IMDB编号:0075329
评分:
类型:动作 / 剧情
发行年代:1976
导演:楚原
编剧:倪匡 / 古龙
其他影片别名:The Magic Blade
演员表: 罗烈
谷峰
元彪
元华 .... (uncredited)
狄龙
片长:86
国家/地区:香港
对白语言:粤语
混音:Mono
级别:Australia:M
上映日期:香港:1976-10-07
剧情梗概:
天下“第一快刀”傅红雪(狄龙)击败燕南飞(罗烈),成为武林第一。其后,两人被杀手追杀。名妓(恬妮)介入再掀起一场风波。傅、燕两人加入到对天下七大武器之首的“孔雀翎”的争夺之中。燕南飞被杀,傅红雪追查真相,一番苦斗后,傅红雪撕下对方人皮面具……
㈧ 《三少爷的剑》不怎么地嘛!
果然,新版《三少爷的剑》还真挺难看的。而且是各种难看。
无论角色设置剧情还是3D场面与特效,影片基本没有一个部分让人满意。
当然,古龙的小说都不好拍,因为台词总是太装逼。角色永远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然后缓缓从牙缝里挤出几句装逼的台词。
写在书里可能很有意境,放到电影里总会觉得别扭。
就好像《三少爷的剑》里的谢晓峰,也是典型的傲娇装逼派。明明都天下第一剑了,却还是觉得不痛快,非认为自己被声名所累,最终化名没用的阿吉,隐姓埋名,过起了盲流的生活。
出名真烦恼啊,我还做普通人吧。
然而,盲流是你想当就能当的么?你不在江湖,江湖却少不了你的传说。隐居的生活也没法长久,还是要被逼出来的。
最终还是要感叹,原来,想做一个平凡的人是这么的难。
当然,新版《三少爷的剑》可能还不是台词的问题,因为这片哪方面都不太行。
剧情从当年的落魄大侠三少爷与燕十三的大战,再次变成了一个搞对象的故事,对,永远是搞对象的故事,阴谋与爱情,永恒的主题。
你爱我,我爱他,他又爱着她的多角纠结,总之,一切的祸根都是得不到的爱情。
而即便有徐克帮忙做3D,本片的3D特效及动作场面还是没什么大意思,尤其是那股子浓浓的特效味,让本身的动作戏大打折扣,缺乏看点。
总之,这部新版《三少爷的剑》让人相当失望。
当初期待这部片,一方面是由于童年的武侠情结,而另一方面,则是对邵氏电影的迷之爱恋。
从来不否认对那些邵氏老电影的爱,即便经常特别呆、经常烂、各种糊弄与穿帮,却一直看的很有趣。总觉得邵氏电影都是非常适合放松的电影,不用脑,特别好。
看多了邵氏,邵氏那些导演和演员也越来越熟,包括新版三少爷里有老版的徐少强和顾冠忠,也是一眼就能看出来,尤其是顾冠忠,估计很多人还挺难找到他的。
说到邵氏的古龙电影,就一定要说起楚原。楚原爱拍古龙,也擅拍古龙,古龙的大部分小说其实都让楚原拍了去,什么陆小凤、绝代双骄、楚留香、小李飞刀、傅红雪,反正你能想到的很多古龙,人家都拍过
《三少爷的剑》也算楚原改编古龙电影中的名作。因为古龙的这本小说本就很有趣,落魄的三少爷,以及他与燕十三的宿命之战,多少都有点反英雄的味道。而旧版的另一个看点,则是它的男主角——“小宝”尔冬升。
截图转自豆瓣本片相册
年轻时候的尔冬升好像也没啥好说的,就是帅嘛!现在叫小鲜肉,那时候则是不羁小少爷,颜值确实高,形象也真是好,新版的林更新跟他没法比。
嗯!
翻拍《三少爷的剑》,其实没人比尔冬升更适合了。当年是主演,如今是导演,很好玩的身份转换。据说,当年尔冬升想找张国荣和竹野内丰,让张国荣演燕十三,让竹野内丰演三少爷,真是梦幻一样的组合,可惜没有实现。
结果一路周折,就成了林更新和何润东
如果说当年楚原版带着邵氏诡异的杂糅风(傅红雪、叶棠都出来了,姜大卫还错练九阴真经),看起来好像一个笑话。
那么,尔冬升这部新版三少爷还不如看个笑话。
古龙小说里的角色总有种落魄感,你会觉得他们经常活得挺累,即便有好与美人,却也常是落魄英雄,怎么都不痛快。《三少爷的剑》的谢晓峰也是这么一位(虽然,谢晓峰这种角色更让人感觉是钱多烧的。)
放着好好的天下第一剑不当,非要给自己找痛苦,这里有一种宿命般的绝望。
不过,人家即便活得很苦,却也是个敢作敢当,除暴安良的大侠,这是老版比较难得的地方。
回忆一下,当初喜欢看香港武侠片,还是喜欢其中那些快意恩仇的大侠,性格里有种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豪放,就像那个年代的香港电影,豪情万丈、充满激情,总觉得没有什么办不成的事。
就好像当初看《笑傲江湖》,配上黄沾的沧海一声笑,那是豪放与狂妄, 才像个英雄与侠客的世界。
而现在的武侠片,总是有种说不出的小气:故事小气,角色小气,纠结的东西也小气。可能还是时代的原因吧,这个时代的人活得都太憋屈了,太谨慎又太慌张,很难再有当年的豪情万丈了。
新版的《三少爷的剑》也小气。原版无论怎样,终究还是一个侠客的故事,关于他内心的挣扎以及与燕十三的那场对战
而到了新版,感觉也只剩下些儿女情长八点档的剧情了。
然后就是特别俗套的,20年前TVB一样的老套剧情,感觉20集的剧情莫名其妙就压到100分钟放了。几个人爱着爱着就恼羞成怒,干了起来。
此外,片中还有个特别雷的角色,叫竹叶青,万恶的豆瓣连张剧照都找不到。这是一个特别扭曲的反派,问题是,他做的很多事连起码的合理性都没有,本是一个莫名其妙的小配角,突然就成了大反派。毫无征兆的就超级厉害,还特别有势力,虽然,也是稀里糊涂就被一刀切了。
而本来很有意思的燕十三也变成了一个可怕的角色,外形弄得跟个鬼一样
老版的燕十三无论怎样也还是个大侠,新版这个活脱就是个厉鬼嘛,黥着面的黑眼怪
老版燕十三
当然,形象归形象,何润东去也是本片难得一个演技在线的演员。其他人就……
归根到底,还是对当下的武侠片太失望,可能是社会心态变了,你也很难看到真正的侠。搞来搞去,不是些纠结爱情的小家子气,就是面容可憎的妖魔鬼怪。表演一塌糊涂,剧情莫名其妙。除此之外,还有什么?难道你想看那浓浓特效味的3D打斗?
算了吧!
㈨ 有什么好的邵氏电影推荐分享呢
我是 邵氏影迷 ,现在还经常看老的邵氏经典,真是 邵氏出品,必属佳片 。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于1958年在香港成立,由邵逸夫担任总裁,邵氏已生产超过一千部电影;1958年,邵逸夫与邵仁枚成立"邵氏电影公司",在香港制作电影,邵逸夫任总裁。1961年,位于九龙清水湾的邵氏影城于12月6日正式启用。1970年代,邵氏兄弟踏足当时发展迅速的电视行业,与无线电视合作,培训艺员。
邵氏电影为什么能称霸亚洲半个世纪,号称 东方好莱坞 ?主要原因是金牌导演、优秀编剧和演员。
四大金牌导演李翰祥 :开创黄梅调电影
李翰祥在邵氏的创业阶段进入公司,当时他力主拍摄黄梅调电影,选用林黛担任主演拍摄出影片《貂蝉》,影片于1958年上映,随即打破了国语片在香港的票房纪录。李翰祥随后拍出了《江山美人》,李翰祥的黄梅派电影渐渐成为邵氏出品影片中的一大支。
胡金铨 、 张彻 :确立新派武侠片风格
与李翰祥不同,胡金铨和张彻则以拍摄武侠片闻名,他们的风格被人定义为新派武侠电影,确定这一派的开山之作是胡金铨1966年起用岳华、郑佩佩主演的《大醉侠》,次年,张彻的《独臂刀》上映,成为第一部票房超过百万元的影片。
楚原 :最古龙的武侠片导演
楚原拍摄的影片多以古龙的小说为蓝本,他的《流星。蝴蝶。剑》等都是这类超现实武侠片的代表作。经常在楚原的影片中出现的演员是狄龙,当年,人们习惯地把楚原、古龙和狄龙三人称为铁三角。
金牌编剧倪匡,原名倪聪,字亦明,1935年5月30日出生于上海,籍贯浙江宁波,著名小说家。与金庸、黄沾和蔡澜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 。
1960年代末,香港武侠影片兴起,倪匡转而从事剧本创作十多年间,倪匡编写的电影剧本超过四百部,代表作有张彻导演的《独臂刀》。据他自述,他在高峰期时曾一天写下二万字,十二份报章刊登其作品。
倪匡写了四、五百套剧本,其中拍出三百套电影。他称自己当年创作力惊人;三、四天可以写好一套剧本,同时还在写七、八篇连载小说。
邵氏培养班TVB建立造星工厂,全面培训新人,垄断明星资源,1971年开办艺员训练班;包括梁朝伟、周润发、周星驰、赵雅芝、袁咏仪、胡杏儿等明星。
总结:邵氏电影是亚洲电影奇迹,创造了几千部经典,特别是武侠电影,无人超越。
邵氏电影的确好看,他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武侠, 历史 ,恐怖,科幻,桃色风月等等。。。。
1.十八般武艺。
集中国武术兵器之大成,武打戏份非常的足,刘家良加入了诙谐的武侠影响后来的成龙,其动作设计与我打水平也登峰造极。影片讽刺义和团伪科学,清政府阴谋论,最后以狭义止干戈。神打坛金钟罩、茅山坛傀儡术、术士坛瞳术、三岔口精髓的巷战、铁猴的暗器衬衫、十八般兵器破解法都非常精彩。
2.新独臂刀。
开篇用了个亢龙有悔。兄弟之间情谊相惜用的也很好,正是这才是得潜龙升天。狄龙施展双刀真是帅极了,棕色皮坎肩也英姿飒爽,大战群寇出彩被拦腰斩断既让人感慨又觉悲剧有余。结尾,白衣独臂长桥大战,为兄弟之情泣泪重出江湖也是紧接着的亮点,一手三刀的绝杀更秒。
3.风月奇谭
李翰祥的风月民俗题材非常有趣,这个片子特别推荐。三段式嵌入叙述主线。色欲情迷的香艳故事中充斥着见血的讽刺、极致的荒诞。《捉奸记》女人听铁匠打铁以自我安慰,风箱借指性交,淬铁戒指射精,很精彩。《畸婚记》民俗房中术蔚为大观,映射人情炎凉,连小孩子也满肚花肠。《偷情记》充气娃娃前卫十足,整蛊故事贵在有趣!
七十二家房客
7.4
胡锦/岳华/井莉/中国香港/喜剧/1973-09-22
楚留香
7.7
狄龙/岳华/苗可秀/中国香港/剧情/1977-05-03
陆小凤传奇之绣花大盗
7.3
刘永/岳华/凌云/中国香港/动作/1978-02-19
无翼蝙蝠
6.5
井莉/尔冬升/欧阳佩珊/中国香港/武侠/1980-12-11
风雨双流星
6.4
王羽/成龙/蓝毓莉/中国香港/武侠/1976-08-21
我爱HK 开心万岁
6.9
曾志伟/梁家辉/吴君如/中国香港/剧情/2011-01-31(中国大陆)
天蚕变
6.6
徐少强/万梓良/刘永/中国香港/动作/1983-09-30
水浒传
6.9
姜大卫/狄龙/陈观泰/中国香港/剧情/1972-03-17
天官赐福
6.7
尔冬升/王祖贤/汪禹/中国香港/喜剧/1985
五毒
7.7
郭追/孙建/江生/中国香港/剧情/1978-08-12
花田错
7.4
乐蒂/张仲文/丁宁/中国香港/剧情/1962-03-14
1、《生死门》导演: 张彻、主演: 傅声、郭追、 罗莽、林珍奇、刘慧出演。上映时间:1978年4月26日。
2、《楚留香之幽灵山庄》是由楚原执导,狄龙、顾冠忠、戴良纯等主演的功夫片,上映时间:1982年
3、《叉手》导演: 张彻、主演: 郭追、钱小豪、江生、朱客,上映日期: 1981年05月15日。
说几个代表人物:狄龙、姜大卫、陈观泰、尔冬升,有邵氏黄金配角“谷峰”参演的都是经典的武侠片
上海滩十三太保,血洒天牢,十二道金牌,双侠,保镖,独臂刀姜大卫版,独臂刀王羽版,独臂刀王,天下第一拳,太多了记不住了
1.《唐朝豪放女》
即便步入没落,但邵氏毕竟是邵氏,它的古装片在诗词沉墨上的写意已然是界内难以逾越的高峰,无论坠落淫香的场面,亦或流乡别景的难情,它好像就生活在那过往的时代,讲述着那时的男男女女与 社会 间的种种联系,仿佛在以雅缓的节奏记下卷卷史册,供日后阅者了解彼时政局。我想,这也是邵氏不朽的原因之一
2.《风月奇谭》
思路广,欢乐多。好有趣好精致的片子,让人捧腹之余还要赞叹一下编剧的巧思。 服装、布景都好精致,对白更是妙处横生,演员长得漂亮,演技也妙。尤其是第三个故事中的当铺老板娘,那个眼神真是太勾魂了。
3.《邪》
虽然对恶魔和怪谈多有模仿,但却是非常成功的本土化改编,叙事节奏好,细节铺垫自然,演员的表现也很不错,即使现在上映也算是佳作了。
4.《新独臂刀》
狄龙和姜大卫少年时期真乃绝代双骄,张彻很敏锐很穿越地洞悉到两位秀色可餐的正太是香港武侠史上难得罕见的BL素材,于是将兄弟情描写得堪比爱情又胜似爱情,即使这么多年过去,仍可以满足广大腐女的无限遐想。
5.《十八般武艺》
太过瘾,各种兵器和硬桥硬马的集中展示。C叔讲解涨姿势,梳理了刘家良及更早期功夫片的 历史 脉络,分享了大量的影视资料,电影本身就很有趣,各种周边知识太好玩了。这次之后基本我对功夫片就有个系统的印象了。每个演员都处于体能正好的年代,打得又美又充满想象力。美术也做得不错,充满喜感赏心悦目
6.《五毒》
五人各自的功夫对应其性格和处事作风:灵蛇擅游走,头脑灵活;蛤蟆修气功,豪爽刚直;蝎子尾后针,隐藏心机;壁虎腾空攀附墙壁,变通不羁喜助人。功夫设计精彩,联手破功也是奇观。
7.《倾国倾城》
“倾国倾城”加上李翰祥的大名乍听容易让人误以为是一部制作精良大牌云集的风月片,没想到是宫闱 历史 戏,亦是李氏第一部清宫戏,美术场景的华丽在记忆中觉得超出了垂帘和火烧,香港导演的魅力就在于能在狭小的棚里制造奇迹与幻觉,当在故宫实景拍摄时,反倒凸显不出李翰祥这个独特的长处了。
8.《三少爷的剑》
楚原拍的最好最有格调的武侠片;属于邵氏必看片之一,配角阵容很强大,当时邵氏大牌几乎一个不落全来客串了一把,可以数星星玩;男主尔冬升英气逼人,完全把狄姜二人给比没了。女主余安安也很靓;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王墨镜的东邪西毒。
9.《五遁忍术》
张彻出品,虽然情节编排比较老套,但是贯穿全片的忍术还是给了我很多看片的乐趣。这么多年过去了,无论是电影的拍摄手法、导演的构思水平还是演员演技的锤炼都胜过了当年,不过为什么现在的片子思路就那么狭窄呢,无非警匪、黑帮、爱情、亲情,总觉得不如当年的电影内容涉猎那么广。
简直不要太多,但邵氏电影给今天观众的感觉,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武侠片, 历史 片和风月片。
特别是后者风月片,金瓶双艳,大军阀等为代表的,就是最有价值和意义的电影。
现在的观众去看邵氏电影,最大的两个疑问,一是里面的香港演员为什么呢都是说的普通话呢?而且有的人明明现在讲的不怎么标准,但是那个时候反而讲的很好呢?
二是里面的布景是怎么做出来的?特别是江山美人,倾国倾城等反映晚清 历史 题材的电影,为什么看起来的室内布景能够以假乱真,栩栩如生呢?
因为解放前后,很多上海的电影人和文化人都到了香港,他们对于内地和上海的印象还停留在旧时代,他们及其后代的母语自然是普通话。只是随着20世纪70年代粤语片的兴起,这种以前的普通话慢慢没有人看了。
所以能听出来当时明星的普通话即便比后来的港普好很多,但也和现在的普通话有不小的差异了。
记忆中的邵氏武侠
香港电影
开创黄梅调电影,
确立新派武侠片风格......
片头片尾的一句“邵氏出品,必属精品”让人终身难忘。
那个年代的人们,还很淳朴,
以为这句话是一句自吹自擂的广告,
如今和过去做比较。仅仅通过影片中简单的道具的对比,
我们应该不再将邵氏电影的那句口号当广告了,
而是视其为“自我勉励”——邵氏电影自始至终有精品意识。
在商业片时代,还坚持做精品电影的制作人估计也只剩邵氏了。
片名排版从右到左,是不是儿时记忆中的样子?
看起来很亲切,而且这个片名还有点互联网特色。
《风流断剑小小刀》剧照
1976年的《天涯明月刀》是香港邵氏公司根据原著改编的电影,
故事描写天下“第一快刀”傅红雪击败燕南飞
成为武林第一。其后两人被杀手追杀,合力追查真相的故事。
《西厢记》由邵氏公司于1965年出品。这是深受欢迎的中国传统戏曲之一,多次被搬上银幕,大受观众欢迎。而这部《西厢记》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
《梁山伯与祝英台》被视为1960年代极其重要的电影之一,邵氏有古典美人之称巨星乐蒂饰演祝英台,原本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一带演厦语片的凌波首次反串演出男主角梁山伯,一举成名。
李翰祥把曹雪芹先生的《红楼梦》中那段至死不渝的爱情悲剧,
香港邵氏电影比较让人欢喜,它情节鲜明,武打精练,故事简单,内容该复杂时复杂,该简单时简单,剧情老少皆宜!
㈩ 名导演楚原离世享年87岁,作为武侠电影的鼻祖,他的哪些作品被视为经典
有名的导演楚原的病死,引起了很多明星的追悼文。 他一生佳作无数,早期《流星蝴蝶剑》,此后楚原和古龙多次合作。 这几年,拍摄的电影作品达到22部,其中18部是由古龙小说改编的。 楚原也注入了自己的风格,形成了楚原统一的武侠电影风格。 得到了《英雄无泪》、《楚留香》、《孔雀王朝》、《绝代双骄》等佳作。
此外,《双龙会》、《奇迹》、《小偷阿星》等视频中也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自己最喜欢的事业,2018年满84岁的他可以说获得了终身成就奖。 虽然名副其实,但他谦虚地说自己很不好意思。 楚原导演了很多电影。 但是,楚原不仅是优秀的导演,也是优秀的演员,很多电视剧电影中都有他的身影。 但是,作为国际知名的大导演,他可以急流勇退,在导演序列的同时,也成为了普通演员,在电影中扮演了大大小小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