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家将那一部电视剧好看些呢
《杨门虎将》是原版的,苏友朋主演
《少年杨家将》是众多偶像主演,情节有改过,两部都好看,还有一个是《杨门女将》,这三部是同题材中最好的!
望采纳:...
2. 忠烈杨家将评价
在观影前的预期上,估计影迷、媒体、影评人、业内人士大概会有共识,那就是《忠烈杨家将》的故事上不会创新,整体流程肯定是找个理由,迫使七子出征,制造障碍陷七子于危难绝境,然后便是七子中的六子相继惨烈牺牲。影片最大的卖点,必定是这型男们饰演的六子,以一种更加有型的方式死去。把偶像往惨里整,赚取粉丝的眼泪,是近几年华语片屡试不爽的招数。我们需要比较的,正是在设计偶像最后瞬间时的方式方法。换言之,对于《忠烈杨家将》而言,几场重头戏的细节处理,决定了成败,而非整体故事、逻辑等等。
《忠烈杨家将》能够在近几年“卖惨”偶像片中脱颖而出,最大功臣是导演于仁泰和武术指导董玮。于仁泰导演全片放弃了煽情,没有用专门的镜头和配乐,去凸显牺牲的壮烈,反而让每场牺牲的到来都如迅雷一般,自然凌厉无可抗拒。这就避免了因为刻意煽情,而让本来同情心被勾起来的观众突然脚下一空。可以说,单凭对牺牲的描述性处理上,《忠烈杨家将》胜了《十月围城》一筹。
我们都料到《忠烈杨家将》的豪华型男阵容会十分养眼,没想到养眼的方式是这样的。董玮的武打设计,完全凸显打斗的真实感和硬朗特质。也就是说,在打戏中,我们只看到了打,而很少看到刻意地给偶像们的POSE镜头。唯一得到了两三个镜头照顾一下帅脸的,七子中只有周渝民有这份幸运。而其幸运的根源不是于仁泰、董玮、观众们更喜欢他这张脸,而是因为他的武器是弓箭。其武器特性上来讲,就必须要有瞄准时的静态镜头而已。
3. 杨家将的影视作品
1981年香港无线电视剧集《杨门女将》
1982年台湾电视公司杨丽花歌仔戏《杨家将》
1984年台湾电视公司连续剧《铁血杨家将》
1985年香港无线电视台庆剧《杨家将》
1989年中华电视公司《一门英烈穆桂英》
1991年中国山西电视台电视剧《杨家将》
1994年香港亚洲电视剧集《碧血青天杨家将》及《碧血青天珍珠旗》
1998年香港亚洲电视剧集《穆桂英》
2001年唐人电影制作有限公司《杨门女将—女儿当自强》
2004年北京超新星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制作连续剧《巾帼英雄穆桂英》
2005年北京天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制作连续剧《杨门虎将》
2006年上海唐人电影制作有限公司和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合资制作中国电视剧《少年杨家将》
2011年陕西杨家将影视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制作连续剧 《杨家将》
2011年金牌制作有限公司制作中国电视剧《穆桂英挂帅》 1972年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十四女英豪》
1983年香港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五郎八卦棍》
1984年中港合作电影《杨家将》
中国电影《杨家将智斩潘仁美》
2011年北京和颂世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电影 《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
2011年中港合作电影 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有限公司 《忠烈杨家将》
4. 求与杨家将有关的所有电视剧和电影
1.电影<杨家将》于2012由郑少秋,徐帆,古天乐,郑伊健,吴尊,付辛博,林峰,冯绍峰,周渝民演出(我很期待呢)
2.1986年吴镇宇,黄日华,刘德华,梁朝伟等《杨家将>(没看过,不知道好不好)
3.1994年张晨等演的杨家将(演员很复杂)
4.2006年何润东,陈龙,胡歌,彭于晏,刘诗诗,林家宇,翁家明等明星主演的《少年杨家将》(帅哥美女很养眼哦,演的也很深情,后面几集只要是看的人都哭惨了呢)
5.2011年有本大陆的,具体不清楚
差不多这些吧
5. 杨家将的电影有哪些
系列电视电影版《杨门女将》。
《杨家将(1984年版)》。
主演:聂建国、杨守林、王键。
内容简介:北宋年间,宋军在金沙江与辽军大战。宋军副帅杨业受*臣潘仁美陷害,兵败身亡,几个儿子也先后命丧沙场,七郎更是惨遭潘仁美毒害致死。见此情形,五郎心灰意冷,遁入空门,上五台山当了和尚,修炼武功。潘仁美贼心不..
观看地址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CzHa8OMbQ9I/
《杨家将之十四女英豪》。
观看地址http://v.ku6.com/special/index_3648649.html
《杨家将之五郎八卦棍》。
观看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Q5OTQ5MDQ=.html
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是2010年拍的应该也快上映了 有张柏芝 任贤齐 郑佩佩等人 可以期待下
电视剧的有
《碧海青天杨家将》《少年杨家将》《杨门虎将》
6. 忠烈杨家将挺好看的啊 为啥票房这么低 我觉得应该至少都是过亿的 哎
《忠烈杨家将》票房的惨淡是投机的结果,用明星来夺人眼球,吸引观众的做法早已在影视圈为人诟病。
对于《忠烈杨家将》的剧情简陋,很多网友吐槽说,这是七个葫芦娃争先恐后赴死的故事,最后七个死了六个,剩下一个抱着爹爹的尸体“回来”了。
剧情介绍:
影片根据民间传奇故事改编,讲述了北宋年间杨家名将保家卫国的感人故事。当时,杨家名将可谓一口金刀八杆枪,令辽兵闻风丧胆,对宋朝可谓居功至伟。
怎奈奸臣当道,潘仁美大奸大佞,杨家名将遭到严重迫害。 辽国皇帝约请太宗,赴金沙滩 “双龙会”,暗藏杀机,兵困行宫。声声怒吼,阵阵击鸣,战车交错,刀光血影。大郎、二郎、三郎、四郎和五郎战死,七郎被潘仁美万箭射死。
7. 以杨家将为题材的电视剧那部最好看(包括香港)的
《杨门女将》(后半部分穆桂英的戏份还不少),TVB的老版《杨家将》阵容相当强大,TVB几乎全台出动,无线五虎、周润发、夏雨、陈玉莲、张曼玉、赵雅芝、周海媚、杨盼盼等等等等都有参演
8. 电影《忠烈杨家将》好看吗《忠烈杨家将》影评!
因为电影绝非电视剧,短短两个小时的限定就只能将精华提炼出来,像李仁港的《鸿门宴传奇》就用的是此法。 杨家将的传奇不止一次被搬上荧幕,电视剧也有很多同类题材的涉及,但于仁泰的这部《杨家将》主打的是硬汉战争,影片中的几位主角们往往全是手持重磅冷兵器以一敌十,各有本人贴身绝技,当杀得血花四溅,喊声震日时,足以有空间展示他们的肌肉线条美,堪称《男人装》电影版。不知影院里会有多少女性观众会为吴尊露出一身肌肉,周渝民的一个放电的眼神而尖叫,也不知会有多少男性观众为了主角的牺牲,浩南哥时光穿越搏杀战场而感触,无论哪一个群体,总会在电影中找到属于本人的菜。 不过归根结底《杨家将》还是定位于一部战争片,必然要有战争片的叙事主题,即使是古装战争片也流行和热衷于对战争残酷性的探讨,比如七子带领爹杨业在突围过程中一个接一个战死,这样的设计或许会让人感到似曾相识,但无论是借鉴还是致敬,营救战争本来就存在共通性,因而电影采用好莱坞战争电影类模式化的叙事方式也是骤然成立的,更何况能表现出型男们身上大无畏的男子气概、英雄主义和有情有义的兄弟情。 从电影角度而言,导演于仁泰采用的是曾经香港电影最为擅长的三条线索并行发展的方式创作本片,如杨家将的殉国,分为了主观(如佘赛花家中苦盼)和客观(如潘仁美的陷害与耶律原布下蚕食阴谋)的角度来共同阐述,从而让影片的悲怆显得更有力量。若说电影的遗憾之处,在于编剧在写辽宋战争、潘仁美与杨业的恩怨因果背后的历史问题是刻意淡化了的,其中的纠葛竟变成了源自杨家和耶律原、潘仁美的私人恩怨,或许电影要打入国外市场,毕竟外国观众对于这段历史不理解,但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这样的设定未免显得有一些草率和儿戏,也使得影片中的几场大战和牺牲戏稍显刻意。 身体有残缺的于仁泰坚持拍片数年,本身就是铁汉的代表,《杨家将》是他本人为圆梦的一部影片,因而他也在电影中投入了很多个人化色彩的东西,包括镜头运用,还有他一贯擅长的心理描写,甚至连精神核心全是很硬朗的,当然这是针对男性观众而言。而对于女性观众来说,如果会忽视掉这点的话,电影还有养眼的男星可以一饱眼福。因为从爹杨业到七子,扮演者郑少秋,郑伊健
9. 《忠烈杨家将》好看吗
儿时的二郎经常和大郎打架,打伤大郎的故事;变阵抛酒囊火攻的时候,周渝民在部队后握箭,列兵指挥弓箭部队放箭;二郎看懂七子去,六子回的意思,回来救大郎;大、二、三、四、五郎的打斗场面,都没有完整在内地版出现。内地版剪得太多,与香港版对比,少了20多分钟,所以显得打斗、受伤太突然和仓促,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至于佘太君摸着七郎的脸部,一个分镜剪接到出阵前,摸着大郎,其实这个是导演的风格。七郎问娘亲皇上批准我们了吗(大概是说批准他们七子出兵救父)?一个剪接,佘太君还是那个佘太君,但摸着的是大郎,七子穿上盔甲就像军人列队站在厅中,这里已经回答了七郎的问题,没有婆妈台词,反而聚集在出战前,母亲和儿子离别前的互动。我非常喜欢这个剪接,真的很不错。导演整部戏几乎都是用欧美手法去制作,如果看不明白,你就会觉得导演杂乱无章乱剪,叫导演重新剪过。出战前的昏黄天空和环境,那种色感、色彩氛围是在表达杨家将出征救父的沉重情绪,并不是说润色差,拍摄差,导演不会拍。出战的日出和将近结束的日落,承上启下和前后呼应,开始的日出是七子出战的故事开始,日落是六郎完成任务,也是应验了七子去,六子回的预言。最后徐帆的佘太君望着六郎,她表达得很愕然,她没有问六郎其他的儿子去了哪里,她大概顿时明白预言是什么意思。她抱着杨业的头,对六郎说“我们~~~~~回家”结尾式语句,这是六郎和自己失去亲人的慰籍,也同样是给观众而说的。给触碰到敏感处的观众填补脆弱心灵的止痛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