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被拍成电影的励志小说有哪些
小说是大家喜欢看的,经常被小说中的情节吸引,所以很多好看的小说被拍成电影,你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关于被拍成电影的励志小说有哪些,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被拍成电影的励志小说介绍
被拍成电影的励志小说1.《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改编的电影【布拉格之恋】
【布拉格之恋】改编自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1984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昆德拉的才华得到集中体现的一部作品。昆德拉从一两个关键词以及基本情境出发构成了小说的人物情节。他以一个哲人的睿智将人类的生存情景提升到形而上学的高度加以考虑、审查和描述;由此成功地把握了政治与性爱两个敏感领域,并初步形成了“幽默”与“复调”的小说风格。
被拍成电影的励志小说2.《洛丽塔》
《洛丽塔》改编的电影【洛丽塔】
【洛丽塔】改编自小说《洛丽塔》(1955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洛丽塔》是作者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流传最广的作品,叙述了一个中年男子与一个未成年少女的恋爱故事。小说最初未获准在美国发行,于1955年首次被欧洲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1958年终于出版了美国版,作品一路蹿升到《纽约时报》畅销书单的第一位。
被拍成电影的励志小说3.《活着》
《活着》改编的电影【活着】
【活着】改编自小说《活着》(余华)
余华想告诉读者: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
被拍成电影的励志小说4.《英国病人》
《英国病人》改编的电影【英国病人】
【英国病人】改编自《英国病人》(迈克尔·翁达杰)
迈克尔·翁达杰是一位以诗闻名的加拿大作家,但使他跻身国际知名作家行列的,还是那部获得布克奖的富有如梦如幻般魅力的小说《英国病人》。
被拍成电影的励志小说5.《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改编的电影【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改编自小说《傲慢与偏见》(1797 简·奥斯汀)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最早完成的作品,她在1796年开始动笔,取名为《最初的印象》,1797年8月完成。她父亲看后很感动,特意拿给出版社,但对方一口回绝,使得他们十分失望。后来,她重写了《最初的印象》,改名为“傲慢与偏见”,于1813年1月出版。
被拍成电影的励志小说6.《理智与情感》
《理智与情感》改编的电影【理智与情感】
【理智与情感】改编自小说《理智与情感》(1811 简·奥斯汀)
《理智和情感》是简·奥斯汀的第一部小说,但写作技巧已经相当熟练。故事中的每一个情节,经作者的巧妙构思,表面的因果关系与隐藏在幕后的本质缘故均自然合理。
猜你喜欢:
1. 必看的十部励志电影
2. 大学生必看的20部励志电影
3. 十大经典励志电影
4. 十大经典励志电影
5. 最值得看的十部经典励志电影推荐
6. 创业者必看的十部经典励志电影
『贰』 你们见过哪些适合拍电影的小说呢
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可以拍成电影,而且非常具有教育意义。
『叁』 有哪些著名小说被拍成了电影
我现在还深刻的记着《情人》这部梁家辉出演的电影,的确让人为之惊艳,然而在电影的背后,有一部更加惊艳的小说。杜拉斯的这部作品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了一名贫穷的法国少女与富有的华裔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有人说,杜拉斯的作品语言碎片化,读起来不流畅,有点像意识流小说。但这部半自传的作品,可以称得上是引导世界女性文学的作家之一。
『肆』 被改编成电影的经典小说推荐
经典的小说依旧历久弥新,随着电视行业的发展,有一些世界经典小说被改编成电影,你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关于被改编成电影的经典小说推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被改编成电影的经典小说
被改编成电影的小说1. 《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改编的电影【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改编自系列小说《哈利波特》(J.K.罗琳)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被翻译成近七十多种语言,在全世界两百多个国家累计销量达四亿多册,位列史上市场销售类图书首位。罗琳这个富有想象力的魔法妈妈带给了无数人欢笑与泪水,更带给了全世界的哈迷一个美丽的梦。
被改编成电影的小说2. 《别让我走》
《别让我走》改编的电影【别让我走】
【别让我走】改编自《别让我走》(石黑一雄)
《别让我走》是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的新小说,承袭了作者一贯的典雅文笔,也阐明了人性的脆弱与希望,巧妙地融合了推理、悬疑、科幻与爱情。
被改编成电影的小说3.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改编的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改编自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1941 茨威格)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由奥地利的著名作家茨威格创作的,是其代表作之一,讲述的是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
被改编成电影的小说4. 《挪威的森林》
《挪威的森林》改编的电影【挪威的森林】
电影【挪威的森林】改编自小说《挪威的森林》(1987 村上春树)。
1987年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以《挪威的森林》为书名,写了一本青春恋爱小说,这是一部动人心弦的、平缓舒雅的、略带感伤的、百分之百的恋爱小说。
被改编成电影的小说5. 《卧虎藏龙》
《卧虎藏龙》改编的电影【卧虎藏龙】
【卧虎藏龙】改编自小说《卧虎藏龙》(王度庐)
王度庐于1938-1942年间创作了“鹤-铁”五部曲:《鹤惊昆仑》、《宝剑金钗》、《剑气珠光》、《卧虎藏龙》和《铁骑银瓶》。以言情小说的笔法创造了武侠小说的一个新的天地。
猜你喜欢:
1. 2017小说改编的励志电视剧有哪些
2. 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推荐大全
3. 2018的由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推荐
4. 2017小说改编的励志电视剧推荐
5. 恐怖小说排行榜前十名
6. 十大必读的外国名著
『伍』 有哪些改编成电影的小说要国内的
《花季雨季》(郁秀的《花季雨季》)
《玉观音》(海岩的《玉观音》)
《我爱你》(王朔的《过把瘾》)
《天下无贼》
还有几个改编自王朔的
《阳光灿烂的日子》 (王朔的 《动物凶猛》)
《甲方乙方》
《我是你爸爸》
《看上去很美》
《永失我爱》
『陆』 中国有哪些你觉得适合拍成电影的奇幻小说求推荐
钱莉芳的《天意》,它虽没有刘慈欣王晋康这些大神那么硬科幻,但它将科幻安排到历史中去,用另一种方式重新编排历史,重新解读,读起来十分刺激。
『柒』 爱伦坡有哪些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啊 在准备毕业论文
爱伦坡的小说改编成电视剧的很多,但是改编成电影却很少,为了我的回答更有针对性,我只说改编的电影。
《地狱病院》(2014)改编自爱伦坡短篇小说《塔尔博士和费瑟尔教授的疗法》
《勾魂夺魄》(1968)改编自爱伦坡的三篇短篇小说,《该死的托比》《威廉威尔逊》《门泽哲斯坦》
《魔鬼双瞳》(1990)改编自爱伦坡短篇《双凶眼》
《红死病》又叫《红死魔的面具》(1964)改编自爱伦坡同名小说
《厄舍古屋的倒塌》(1928)改编自爱伦坡同名的心理恐怖小说
《深坑、钟摆和希望》(1984)改编自爱伦坡《陷阱与钟摆》
《鄂榭府崩溃记》(1981)改编自爱伦坡同名小说
《辛普森一家》(1989)中的第三章节乌鸦的内容,改编自爱伦坡短诗《乌鸦》
《泄密的心》(2009)改编自爱伦坡同名小说
如想了解每部电影的详细内容,可网络☺
『捌』 许多文学被改,然后拍摄成电影800字议论文
1、论文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2、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
3、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但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
4、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5、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6、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
7、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玖』 十部高分小说改编电影
小说一直是影视改编的宝库,有些经典电影就是通过高分小说改编而来的。这十部电影每部在豆瓣上评分都超过9分,都是可以充实自己的好作品。
1、《追风筝的人》-2007
该剧改编自卡勒德·胡赛尼同名小说。由马克·福斯特执导,赫立德·阿卜杜拉、阿托莎·利奥妮、肖恩·托布、萨伊德·塔格马奥等人主演。
影片讲述了发生在两个阿富汗少年阿米尔和哈桑身上的故事。梦魇一样的经历使阿米尔移民美国,当他面对一个抛开罪恶感,重新找回那个善良纯真的自我的机会,会如何选择。
原著小说讲述了两个阿富汗少年关于友谊、亲情、背叛、救赎的故事,小说不仅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还对阿富汗种族问题和宗教问题有深刻的反映。这部小说在评论界获得广泛好评,但同时也在阿富汗国内引起巨大的争议。
2、《转山》-2011年
导演:杜家毅主演:张书豪李晓川。
根据谢旺霖同名畅销小说改编,真人真事为蓝本。原著记录了作者谢旺霖骑行2000多公里到达西藏的旅程,这个崇尚自由的流浪故事令无数年轻人向往。
这不仅是一次身体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这不仅是一本关于旅行的书,更是一部关于成长的书。
原著讲述了一个24岁的年轻人,在寒意渐生的10月,独自踏上从丽江到拉萨征程,并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勇敢和伟大,而是“在相信与怀疑之间摆荡”,但最终决定走下去,因为哪怕失败,他也应该在失败面前看见自己究竟是如何就范的”。
夜间骑行几乎掉下悬崖,在藏獒与野狗的夹击下狼狈脱险,由于食物中毒而整整两天上吐下泻……艰险的旅程只是表象,而作者表述的核心是面对自己的软弱。从最初的防范戒备到最后与藏民共食糌粑,作者的变化或者说成长清晰可见:“从内向转化外放,从寡言变多话”,“我在创造另一个新的可能的自我”。
这不仅是一次身体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这不仅是一本关于旅行的书,更是一部关于成长的书。
3、阿甘正传
著名励志电影,以一个智障儿童的视角,一面凭借自身努力挤入成功人士行列,一面也在暗自嘲讽现实社会的一些不平现象。
4、《穿条纹睡衣的男孩》-2008年
根据爱尔兰新锐作家约翰·伯恩2006年出版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剧情电影。由马克·赫曼执导,阿沙·巴特菲尔德、维拉·法梅加和鲁伯特·弗兰德等联袂主演。
影片讲述二战期间,八岁的布鲁诺是集中营德国司令官的儿子,他与集中营围栏的另一边的一个犹太男孩结下了友谊,从而发生了许多令人意料不到的事情。影片于2008年11月7日在美国上映。
5、《嫌疑人X的献身》-2007年
西谷弘导演,福田靖编剧,福山雅治、柴崎幸、堤真一、松雪泰子、北村一辉等主演的一部悬疑剧情片,于2008年10月4日上映。
该片由一宗被发现的男尸体引起,带出帝都大学物理学教授汤川及数学天才石神哲哉之间的不断斗智斗勇的故事,并涉及了男女之间的爱情,以及惺惺相惜的友情。
《嫌疑人X的献身》是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长篇推理小说,也是"伽利略系列"的第三本小说,是东野圭吾的巅峰之作,是东野圭吾发表作品迄今被翻译成最多语言的作品。
同时获得直木奖和本格推理小说大奖,更受到评论界、媒体和广大读者的如潮好评,创造了日本推理小说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同时摘得"这本小说了不起"、"本格推理小说Top10"、"周刊文艺推理小说Top10"三大推理小说排行榜年度总冠军。
6、《朗读者》-2008年
改编自1995年本哈德·施林克所创作的小说《朗读者》,由史蒂芬·戴德利导演,凯特·温丝莱特、大卫·克劳斯、拉尔夫·费因斯等人主演。
故事讲述一名20世纪五十年代的德国少年米夏和一名中年女子汉娜展开的一段忘年恋,但汉娜不久不告而别。米夏后来成为年轻律师,再度见到汉娜时,她由于她在战争后期中担任一个集中营警卫时的行为成为一名因战争犯罪受审的被告。
米夏知道汉娜一直有一个比她以往纳粹时代更糟的秘密,这个秘密足以推翻对她的指控。但米夏一时的犹豫铸就了两人终身的遗憾。该片于2008年12月12日在美国上映。
7、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电影《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改编自安德烈·艾席蒙的同名小说,由卢卡·瓜达格尼诺执导,提莫西·查拉梅、艾米·汉莫、迈克尔·斯图巴主演的爱情电影,讲述了24岁的美国博士生奥利弗在意大利结识了17岁的少年艾利欧,两人从而发展出一段暧昧的关系,该片于2017年1月22日在美国圣丹斯电影节上映。
小说《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是一本绝佳的小说,描述地中海夏日感官的光芒,与充满欲望的日日夜夜,同时也是本美丽与智慧兼具的书,分毫不差地以既轻盈又凝缩的谨慎,写作其戏剧场面每一刻的精确真实。
8、《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2016年
本片如实反映了伊拉克战争对美国社会的撕裂,可谓无远弗届,即使久别团圆的家庭餐桌也不能幸免。人们不知道为什么打这场仗,不知道战争何去何从,更不知道这种撕裂何时终结。
这是美国日常生活的一天。谈论战争与真实的战争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出现在这一天的B班既是众星捧月的战争英雄,又是这场战争的局外人。他们在战场上取得了胜利,却在真实的'祖国那里饱受挫败,以至于灰溜溜地落荒而逃,逃回战场上去。
那是一片死亡之地,又是他们保持尊严的存活之地。影片上映后最引起热议的是李安使用的3D实拍、4K分辨率、120帧率三者的结合,他打破观众只能坐在台下观看的模式,既打破“第四堵墙”,重新定义了观众与表演之间的关系,观众不再是被动者,我们可以直接走进表演空间,去选择自己的所到之处和所见之剧。
大量的主观视角,景深极强的画面,超高清的视听效果,将战争的残酷和军人的无助统统嫁接到观众的亲身感受上——交战时的激烈,贴身肉搏时的恐惧,看着战友死去时的痛苦,回到喧嚣世界时巨大的孤独……此时的观众不再只是坐在屏幕前的旁观者,而是化身为千千万万个同在战场的比利·林恩。
《漫长的中场休息》是美国作家本方登的长篇小说。比利·林恩所在的B班士兵,在伊拉克赢得了一场3分43秒的短暂胜利。一夜间,他们成了美国的英雄。每个人都说着“感谢你们”,记者、好莱坞导演蜂拥而至。他们甚至还被邀请参加超级碗的中场秀。
绚丽的烟花在耳边炸响,伴舞身上的亮片在身畔旋转,战争仿佛无比遥远。小说格局宏大,情节扣人心弦,文风细腻却又令人捧腹。展现了不亚于《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繁华而虚假的美国梦,充斥着肥皂泡沫似的绚烂和瑰丽,一场场辉煌的视觉感官盛宴。
人们沉浸于表演式的英雄主义,人人都自诩爱国,爱英雄,但仅仅停留在语言和表演。
唯有语言的狂轰滥炸,煽情渲染,才能维持这场战争。没有人会像比利那样思考——“有没有一个临界点,有没有一个死亡人数能把祖国梦炸得粉碎?”本·方登通过一位参加伊拉克战争的19岁少年的眼睛,对战争和纸醉金迷的美国梦进行了辛辣有力的讽刺。正如比利林恩自己所言,“这感觉其实很奇怪,为这辈子最糟糕的一天得到表彰”。
9、《萨利机长》-2016年
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导演。故事发生在2009年1月,切斯利·萨利·萨伦伯格在成功的迫降了一架因操作失误的飞机后,迅速成为美国的英雄,他成功的挽救了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
“很明显,写这本书是为了彰显萨利的荣誉——这部电影的预告片中的人物比小说中的描写多了很多人性的纠结。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和影帝汤姆汉克斯的搭配,和这部影片简直是太搭了。”
原著为2009年威廉莫洛出版社《最高职责》,作者机长切斯利·“萨利”·萨伦伯格和杰弗里·扎斯洛。
10、肖申克的救赎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改编自斯蒂芬·金《四季奇谭》中收录的同名小说,由弗兰克·达拉邦特执导,蒂姆·罗宾斯、摩根·弗里曼等主演,曾10项奥斯卡大奖提名,2项金球奖提名。全片透过监狱这一强制剥夺自由、高度强调纪律的特殊背景来展现作为个体的人对“时间流逝、环境改造”的恐惧,于1994年9月23日正式上映。
小说《四季奇谭》共有四篇故事,被公认是斯蒂芬·金从事写作三十余年来非恐怖小说类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其所收录的四篇中篇小说有三篇被改编为电影,分别为《肖申克的救赎》、《纳粹追凶》、《总要找到你》。
『拾』 对于小说改编成电影这一现象的评论
对于越来越多小说被改编成电影这一现象,从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国民素质的提升等方面来说,都是有益的,我个人也表示非常支持。。这样的方式给人们带来无数场视觉上的盛宴,而且通过影片这种新颖的视角,可以让人们更加直观快捷的了解小说的背景,内容和情感。在进行改编的时候,大部分导演都会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对一些用现代影视技术无法做到的情节进行删减和增加。
1994年张艺谋导演的《活着》,改编自余华的《活着》。影片露出一股悲悯情怀和伤感的黑色幽默。他将历史浓缩为个人命运,而命如蝼蚁般的个人命运,只能是枉自兴叹的生命之痛。本部影片真挚而有深度的表现了小说想要表达的主题: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是不幸的,生命只能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丝孤零零的意味。
1995年由李安导演的《理智与情感》,改编自1811年简.奥斯汀的小说《理智与情感》。李安执导的这部电影节奏把握得当,细节疏密妥贴,每场戏的取舍和长度都非常电影化。同《铁皮鼓》,《卧虎藏龙》,《日瓦戈医生》,《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一系列由小说改编的电影一样都是非常成功的。
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从来不少见,但近年似乎特别多,不但有畅销小说也有经典名著。如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但是没有让人想到的是,最先翻拍的竟然是韩国人。还有《我想念我自己》,《莫特德柴三部曲》,《布鲁克林》,《性本恶》等多部作品也被改编成了电影。中国在这方面也从来都是不堪落后的。像饶雪漫的《左耳》,郭敬明的《小时代》,还有《何以笙箫默》,《花千骨》,《琅琊榜》,《那一曲军校恋歌》,《他来了,请闭眼》等一系列小说也被搬上了银屏。
但是在小说如此高频率的被搬上荧屏时,也有一些反对的声音出现。反对理由有三:其一,有些导演在改编过程中,为了追求所谓的商业利益和收视率,迎合大众口味,在影视中加入了很多低俗趣味的东西,像婚外情,婆媳矛盾,使改编后的电影与原著小说相差甚远。二是由于小说太长,短短100多分钟的电影无法展示全部剧情,就只能对其进行删减,但是有些影片对剧情把握不当,造成影片混乱。列如最近改编的《左耳》这部电影,剧情混乱俗套,进展太快,莫名其妙。有网友呼吁应该把心思放在情感的传达上,而不是一味地推情节。三是影片表达不了人们对小说的期许。在小说中无论是英俊帅气或高贵冷峻的男主角还是高贵优雅或可爱浪漫的女主角,影片对人物的特性表现不可能有小说那么彻底,对于表现人物的神韵方面也有很多不足。这些影片满足不了观众在小说中得到的满足。
中国现多改编比较经典,好看的言情小说,但是由于影片达不到人们的预期,主角和小说里面的形象相差甚远,甚至有些拍的很烂。所以有网友不断喊停,甚至有些网友呼吁不要再糟蹋好看的小说了,不要再让明珠蒙尘。而且改编的大部分都是言情小说,有深刻内涵,丰富历史印记的经典名著却涉及得很少,对于提升国民素质和丰富精神世界方面还有些许欠缺。像《大话西游》,《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等一系列以《西游记》为原型改编的电影,影片很少表现《西游记》想要表达的内涵和主题,大都是以搞笑为目的,失去了原著的精髓和思想。
小说改编成电影或是电视剧,使小说以一种新颖的视角走进人们的视线,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对于一些不喜欢看书的人来说,影片满足了接受文化的快捷性和直观性。但是受到商业利益的驱使,使这一形式在某些方面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但是也不能因此否认小说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的积极性和正面性。希望在把小说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的过程中,守住商业和文化良心,继续以这新颖的形式打造出国民的精神食粮。拍出更多的既喜闻乐见又有知识涵养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