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吴彦祖好看的电影推荐
《美少年之恋》是由杨凡执导,张艾嘉监制,冯德伦、吴彦祖、舒淇领衔主演的同性题材电影,于1998年8月14日在中国香港上映。该片讲述了两个男生Sam与Jet之间的爱情故事。Jet在偶遇Sam后被他的气质所吸引而一直无法忘怀,后主动与Sam交往并坠入了爱河。1998年,杨凡凭借该片提名第3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艺术指导。
《游园惊梦》是由杨凡执导,由宫泽理惠、王祖贤、吴彦祖共同主演的爱情电影,于2001年4月6日上映。该片取材于昆剧《牡丹亭》中的《游园》及《惊梦》两段折子戏,而宫泽理惠和王祖贤两位主角的原型是京剧名伶顾正秋的谊母顾剑秋与启蒙老师吴继兰。此片讲述了嫁入荣府的歌妓翠花与家族表亲荣兰之间的情感故事。2001年,该片作为第25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以及第10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幕影片。
⑵ 游园惊梦的《隔尾》用现代语言概述
人生在世如春梦,且自开怀饮几盅。白先勇先生的小说《游园惊梦》以一幅繁华热闹、流光溢彩的宴客图,展现一位昔日梨园女伶如今已丧失青春年华与富贵社会地位的奇女子的所忆所见。在精致的外表下蕴含着无尽的苍凉与悲哀,抚今思昔,感慨万千,对过往的缅怀和喟叹,显示出在永恒的时间流逝中,人生的无常、人世的沧桑,从而传达出一种历史的苍凉感。
一、似水流年
蓝田玉,“蓝田日暖玉生烟”,但这块软玉没能保持住永远的光泽,钱夫人入窦公馆前厅,站在一株“万年青”前面照镜子的一幕,头发乱了,身上的绸缎似乎失去了光泽,镜中出现的是一块已经黯然失色了的蓝田美玉。
蓝田玉原是秦淮河畔的昆曲名伶,因一曲《游园惊梦》而被花甲之年的钱将军看中,一夜间成了将军夫人,享尽了荣华富贵。钱将军死后,她成了落魄夫人,在台南伶仃度日。宴会女主人窦夫人桂枝香,在南京时是次长窦瑞生的偏房,出面请客都没份儿,连三十岁生日酒都是蓝田玉替她在钱公馆请的。现在,窦瑞生官做大了桂枝香也扶了正。窦公馆气派非凡,桂枝香也打扮得雍容华贵,宴会来客层次很高,宴会热闹而风光。十三天辣椒蒋碧月也比从前更加标劲,更加佻挞。此情此景,勾起她一生回忆,想起她过去在南京梅园新村钱公馆宴客的款式哄动了整个南京城,单就替桂枝香请生日酒那天,梅园新村的公馆里就一摆就是十台。在南京,蓝田玉风华翩迁,筵席之间,十有八九的主位是她占先的,但现在,她却在台南孤苦伶仃,门庭冷落,坐一次主位都脸红了。别人都是坐官家汽车来赴宴,她却坐计程车前来,衣服颜色款式也不合时。
小说采用了第三人称的视角,从深度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为了创造‘旧事重提’或‘过去再现’的印象效果,作者在小说里大量运用了‘平行’技巧。”此时窦夫人的宴会情景跟当年钱夫人在南京为其做生日的盛宴情景,十分相似:今日落魄的钱夫人即昔日的窦夫人,昔日享受富贵荣华的钱夫人即今日的窦夫人;标致、泼辣、风骚的蒋碧月抢夺过姐姐的情人,钱夫人的亲妹妹月月红与蒋碧月的性格做派如出一辙;而陪伴钱夫人的善解人意的程参谋仿佛就是昔日钱夫人深爱着的郑彦青,蒋碧月和程参谋的暧昧亲密恰恰正如从前的月月红和郑参谋……人物关系和活动场景之间的过度巧合的对应、吻合,很容易造成人生如戏的感觉,似乎历史是一个剧本,不同的是由不同的人去演绎,昔日的台上人变成了如今的台下人而已。
在小说中,展现钱夫人对往昔的眷恋与缅怀的处处可见:“她总觉得台湾的衣料粗糙,光泽扎眼,”“哪里及得上大陆货那么细致、那么柔熟”,她认为“台湾的花雕到底不及大陆的那么醇厚,饮下去终究有点割喉”。钱夫人虽然生活在现在,但她更生活在过去,记忆是她曾经活过的唯一凭据。时间的流逝是永恒的,而人类也终究无法留住时间,曾有过的繁华随时间消散,如今留下的也不过是几个回忆的片段。时间是单向的,如果在遥远的将来能够实现双向的,也许谁也不会去回忆、不会去珍惜了。小说勾勒出一幅青春幻灭、爱情破碎、生命消亡、荣华尽褪的颓败图景。
二、意识流动
小说《游园惊梦》的成功在于将意识流手法的完美应用,在今昔的交错与对比之中突出往昔的可恋,现在的悲凉,从而将人生的无可奈何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蓝田玉在众人的劝说下脸红心跳地坐上了主位时,她不禁回想到了钱鹏志当年对她的照顾,为她摆的大场面,那时确是享尽荣华富贵和气派尊严,而如今风华已逝,自己无力镇住场面,确是今非昔比,失落和惆怅已成必然。
当蓝田玉目睹着蒋碧月蛮横耍泼的姿态饮下一杯花雕时,由一句似曾相识的“到底是不赏妹子的脸”勾起,意识流入桂枝香生日酒的时空,那时妹妹月月红明艳动人,仗着年轻气盛,也是说着这般话为难着她。而昔日的情人郑彦秋竟也顺势胡闹,弯着身敬酒,柔柔地叫夫人,全然无所顾忌。月月红正如今日的蒋碧月,都抢了姐姐的男人,还要在姐姐面前耍尽威风,要足面子。她们也都喜欢穿的那样鲜艳,洋溢着光华,想要吸走众人的目光。窦夫人今日的宴会和当年她的生日宴又构成了一组对比。
小说以第三人称蓝田玉的人物视角叙事,仿佛在积蓄力量,当酒力上来,钱夫人的感情也蕴积到相当程度时,完全中断窦公馆宴请宾客唱昆曲的现实线索,在钱夫人意识流动中回到当年在南京酒席清唱会的情境中去:时而是钱将军充满怜爱的话语,时而是郑彦青的柔声低唤,时而是瞎子师娘的无限叹息,时而是妹妹的肆意嘲弄,时而是自己与情人的纵情交欢,时而是妹妹与情人的轻柔浅语。
由于听到《游园惊梦》,触景生情,心理上又重新经历了一次她一生中最痛苦的经验……以往经验和眼前情境所形成的合力唤起并且推动了钱夫人的意识流动。钱夫人意识流动使眼前的窦公馆故事和当年钱夫人在南京酒筵清唱会上故事的重叠。两个时间横断面上的两个故事,在钱夫人意识流中重叠在一起。
钱夫人的意识流将情绪引向高潮,在文本中自然地形成了跌宕起伏的效应,一个圆熟、和谐并且具有波澜之美的艺术品就这样臻于完成了。蒙太奇、时空跳跃、自由联想等意识流技巧的交替使用,使现实与幻觉相互交织,构成一个时空错乱、斑驳离奇的世界。
三、戏梦人生
小说的题目出自《牡丹亭》改编的昆曲《游园惊梦》,小说巧妙地将蓝田玉游园赏戏与昆曲《游园惊梦》结合起来。《游园惊梦》与钱夫人的命运维系在一起:当年钱将军为蓝田玉所唱的《游园惊梦》而痴迷,才将其娶为夫人,蓝田玉因此由一个地位卑贱的戏子跃身成为高贵的将侯夫人。一次《游园惊梦》的清唱会上,她发现自己的妹妹月月红郑彦青有了私情,急怒之下,哑了嗓子,再不能登台演唱。多年后的今天当她参加窦夫人的宴会,似曾相识的情景和《游园惊梦》的唱段再次勾起了悲痛的回忆,蓝田玉再次失声。《游园惊梦》是钱夫人人生的“关键词”,而钱夫人艺术生命的衰竭同时也象征着昆曲这种传统艺术的式微。小说中多处运用了戏剧穿插,将古典戏剧的情节、气氛与小说主人公的内心处境和悲剧命运相互对照。钱夫人彻底沉浸在戏曲营造的氛围之中,她的意识流动、情绪起伏都与《皂罗袍》《山坡羊》等曲牌的唱词、节奏相关。读者捕捉了昆曲的旋律,领悟到唱词的意蕴,也就可以洞悉到钱夫人纷繁复杂的心理世界。
人生在世如春梦,再好的梦终归有醒的时候,但梦醒时分,我们又在哪里?春梦了无痕。一切变得那样的陌生,仿佛从没有发生过一般。
窦夫人宴请的客人大多是从大陆瓢泊到台湾来的将领及家属,对大陆有着深刻的留恋,对台湾有着矛盾而复杂的心理,台湾再好也不过是被人赶过来的。蓝田玉作为这些人的一个缩影,一方面极力描写当年在南京时的无限风光,风华翩迁,宴席华丽,另一方面展现今日在台湾的伶仃、荒凉。在今昔对比,今不如昔,繁华已逝之中,感慨人生无常,岁月无情。历史的舞台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演绎,钱夫人的三十年河东已经过去,窦夫人的三十年河西在登台,但能持续多久?历史似乎是喜新厌旧的,谁也不能永不下场。可惜万年青只是一株树,万年欢只是曲牌,时间会洗去一切。
时间能冲去一切,曾经的繁华如烟一般流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世事沧桑,时间会湮没曾经的成功、曾经的辉煌,在无声无息中已经离去。
“钱夫人在宴会进行过程中,跌入了旧梦。钱夫人过去享受的那种富贵荣华,今日回想起来,好比一场梦。窦夫人的盛宴,其富丽堂皇气派,其辉煌鲜明色彩,在今日台北的现实狭窄环境和污染空气里,简直好像不可能存在。”
这些从大陆飘过来的异乡人,在听着昆曲中寻找一丝陶醉,麻木无知的生活型态,在如梦一般虚幻无常的人生里,却执迷不悟地贪恋荣华富贵和儿女私情。
不可能每一个梦都成真,正如许多人期盼着田园牧歌,无论你如何努力,因为很多是背离着时代的发展方向。人生如梦如幻,但我们是活在当下的。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人生又是无常的,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当梦醒时,你还会失落吗?
⑶ 游园惊梦观后感
这部影片中,翠花的命运无疑是最悲惨的,但也最幸运。悲惨的是早年为歌妓,沦落风尘,在那个年代,这一行是不好做的,但幸运的是,她非常热爱昆曲,而且还遇到了知音。当她嫁入荣府,她就注定孤独寂寞,这和她以前生活完全相反!以前的生活永远回不去了,特别当她的丈夫、荣兰的表哥死了之后,她更加寂寞。
荣兰,一个新时代的女性,也对昆曲相当热爱,而且她是教师,热衷于像男人一样报国。她们两人将昆曲《游园惊梦》唱得那么入情,两人分别化身杜丽娘和柳梦梅,这种戏曲中的感情也渐渐被移入了现实生活当中。 刚开始,这段同性之恋很难为我所理解,可是想了想:一个失去丈夫成天被关在大院里的女人,一个一心想像男人一样报国、不甘屈于男人之后的女人,她们都有共同的爱好以及十分相似的命运。她们是相互依存,没人能够理解她们。她们就像影片《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对段小楼一样,他是完全入戏了,是完全将自己当成虞姬了,将自己所有的爱毫无保留地给了霸王。最后,他死在戏台上,和真正的虞姬一样。
可以说他对戏曲的热爱接近于疯狂了吧! 两个男人将这两个女人从自我陶醉的状态中拉了出来,这时她们醒了,原来那份同性之情只是在缺乏温暖时来自姐妹之间深深的理解和安慰。她们虽然醒了,可也不能避免爱她们的人走了,永远地走了,再也回不来了!我想她们不会后悔,因为曾经拥有!
《游园惊梦》这部电影的主人翁是:荣兰和翠花。那是一个黑暗的社会,在那样的环境下,这两女人有很大的不同,但有些方面也表现出相同。
翠花是一个相对柔弱的女人,她是那个时代大部分女人的缩影,不出家门,不入世,只是单调的活着,但是他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憧憬。她希望有个依靠,荣兰是他的依靠。同时她也充满了希望,她把希望都放在惠儿身上,希望惠儿能够学到知识,能够步入社会,并且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
荣兰是一个比较先进的女人,他步入社会,接触社会。但是作为一女人,她和翠花一样也希望有一个依靠,后来遇到了邢志刚,他同样也把希望寄托在惠儿这一代的孩子身上。
无论社会如何黑暗,是不能磨灭人们对美好的渴求,不能磨灭人们对禁锢的挣脱,不能磨灭对身心栖息地的渴望。
另外这部电影选背景也非常好,苏州园林是旧时代的产物,可以很好的表现文章的主题,同时苏州园林加以昆曲,是美的结合,让人在更好的体会电影主题的同时也能够有美的享受。
凤泊鸾飘别有愁,三生花草梦苏州。——龚定庵
生在你这片水土的若是男人,便是金圣叹、倪云林、徐文长,满腹才华放任自流,心是已灰木,身如不系舟;
生在你这片水土的若是女人,则是柳如是、陈圆圆、董小宛,色艺俱佳相逢意气,拼将一生休,尽君今日欢。
苏州,苏州。
昔日文徵明设计的拙政园里,棂窗古井的细雨绸缪依旧,只是寒山寺的钟声,却已同虎丘曲会上的评弹丝乐一同,悠悠飘过了千年的岁月。
曹雪芹让他的林妹妹出生在你的襁褓。新婚燕尔的沈三白,与芸娘诗酒唱和于沧浪亭。
自暴自弃的奢华,精雕细琢的厌世。你的眉眼流盼缺乏让人与天与地斗的理由,只能成为暴发户们的后代,千金散尽、一晌贪欢的归宿。
苏州的荣家大院,身处乱世的没落大家,反而成为世间最稳妥适意的大观园,让人随着时代一起陷入这甜蜜的沉堕。吴侬软语间的麻将牌细碎、浅斟低唱中的鸦片香袅缭,绫罗锦缎、古玩书画,一道空自寂寞。
得月楼里的古翠花,从声色犬马转到裙钗鬓影中来。苏绣上的花鸟固然温婉自足,却也成了她被禁锢的命运的写照。
歌残舞罢锁长门,卧氍毹夜夜伤神。
男人,又怎如女人纠缠纷呈的那颗心。
幸好,她还有兰,知其音而赏其貌——“早就想劝你别吸烟,可是烟雾中的你是那么的美,叫我怎么劝得下口呢。”
京华的女子是瓷质的,釉与彩的图案雍容大方泾渭分明,白底如心,蓝印似情;
江南的女子是玉琢的,翡与翠的纹路绸缪纠缠烟视媚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魏宁格偏激地认为男人不是天才就应该去自杀,放在女人身上,利缰名锁,才华也不过是身外之物,最真切的,终究还是那点美。
只是太过美丽的女人,这美貌,用了便是“君子不器”,无法浅尝辄止,不用,却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流逝殆尽。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生与旦,连脸上胭脂都要同调,以期情意的深浅一般浓淡。而处于eros中的红尘众生,又怎能在时间守护那“最好的时光”。
《皂罗袍》、《山桃红》、《步步娇》。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是侬愁。
她躺在床上,缓缓点燃了鸦片烟,清唱的是两人初逢时的《懒画眉》。
黄碧云《她是女子,我也是女子》中,遭许之行抛弃的叶细细,亦是这般,“心如宋明山水,夜来在暗夜里听昆曲,时常踩着自己细碎的脚步声,寂寞如影。”
是人生如戏么?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
到晚明方至鼎盛的昆曲,仿佛是注定要成为一面镜子,映射出末世文化的玉山倾颓。
“北字多而调促,促处见筋;南字少而调缓,缓处见眼。”它只顾自娓娓道来,说浮生若梦、言年华似水、云人生无常。纡徐绵眇,流丽婉转,疏于叙事而把感情施之藻绘,扩其波澜,使人“飘飘然丧其所守而不自觉”。
贾母眼中才子佳人、金榜题名、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圭臬过于荒诞,那是富贵美满人家不懂得的失意之人清醒的自欺欺人。你看那牡丹亭满台的繁华,空照出几世的苍凉。
如张爱玲所言,“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首最悲哀的诗。
杨凡的这部《游园惊梦》,虽然不乏薄弱难圆的叙述、莫名其妙的对白和不尽如人意的身段程式,却仍能品出一丝低回顾影的绸缪来。
人与世衰,音随代舛。面临了邢志刚式的他者诱惑的我们,在经历了这一个世纪的全盘西化后,可还记得家中翠花那一曲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式微?
回头皆幻景,对面知是谁。
游园惊梦是一部很美的片子。缠杂不清的暧昧迷离,藕断丝连的深情蜜意。两个女人,两个男人,两个女人。爱和不爱都已经成了默契,不用说,眼神就好。离别和聚首,纠缠和放手。女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
一个是女人中的极品女人,一个是女人中的极品男人。王祖贤,我一直认为,除了林青霞,在没有人可以超越她女扮男装的魅力。她的美丽本就特别,与生俱来的英气和媚力,交织而成一个特别的女人。在这里面,她穿女装不多,虽然好看,但是远不及她的男装有味道。那么暧昧的眼神,我在林青霞的眼睛里看到过,在刘嘉玲的眼睛里看到过,在尼可基曼的眼睛里看到过,都那么痛苦和压抑,又放纵和流连。这是个为爱很坚决的女人,无论对谁,爱和不爱,同样坚硬而充满锋芒。只有在对小翠尽那一份守护和关怀的责任的时候,她才柔软的象个女人。
音乐,很足。我第一次看到一部片子用国乐配器。虽然很多都是用现成的昆曲配乐,但是因为天衣无缝,所以弦弦掩映声声思,让人有一弦一柱思华年的感觉。听那些地道的昆曲配乐,才知道古人把这些乐器称为“丝竹”的妙意。清冷绝尘。曲如其人。
电影中出色的昆曲配唱,功不可没。这便是昆曲的好,教你感动,让你揪心,甚而流连忘返。人与人之间也是这样任性,明知道两个女子相亲相爱是不妥的,也唯有一路错下去,固执地错下去。
⑷ 有哪位大神看过《豪门惊梦》
我知道的和你说的差不多,但也有差别,女二是女主的好朋友,女二和女主喜欢的男二在一起,却没想到男二喜欢的是女主,但那时女主已和男主在一起了,女二仍喜欢着男二,但还有一个男二(女主同父异母的哥哥)喜欢她,她本要和男二结婚了,但男二要求分手,她自杀了,但又被救了,后来她和男二又好了,不过女主哥哥利用她对自己的愧疚,给她下药要了她,并放下狠话:如果她和男二结婚,他就把他们两欢爱的照片在婚礼上播放,比女主和男主的照片刺激的多,况且她应该没女主那么大的意志(女主和男主欢爱时的照片被有心人偷到并且发在网站上)。她没办法,只好忍痛和男二分手。后来嘛,我还没看到结局了
这是一部很好看的小说,女主是个心理咨询师,男主是个钻石大亨,女二是个珠宝鉴定师,男二也是个心理咨询师,在国际很有名,女主哥哥是飞机机长
如果你还想了解的更详细一点可以再问我,因为我很希望能让更多人看到好的小说。这本小说有很多知识可以学,很实际,不过也牵扯了豪门恩怨
《豪门惊梦iii素年不相迟》、《豪门惊梦3素年不相迟》、《豪门惊梦3醉卧总裁怀》这三个名字都是,作者:殷寻 建议你去一个叫“琪网”的网站看,有些网站不完整
望采纳
⑸ 逐风鸢和惊梦哪个好看
惊梦。
1、惊梦在第204章来到城下,引起全城人民围观,想要一睹盛世容颜。
2、而逐风鸢只是在自己家族之中可以说是绝色的女子。相比之下可以看出惊梦要比逐风鸢更加的好看。
⑹ 王祖贤主演的《游园惊梦》,昆曲唱腔应该是配音吧
是配音,王祖贤不会唱,就算勉强会了也不可能唱那么好,短时间内学不会的。那个唱很专业
⑺ 游园惊梦钱夫人的命运和内心感慨如何理解
人生在世如春梦,且自开怀饮几盅。白先勇先生的小说《游园惊梦》以一幅繁华热闹、流光溢彩的宴客图,展现一位昔日梨园女伶如今已丧失青春年华与富贵社会地位的奇女子的所忆所见。在精致的外表下蕴含着无尽的苍凉与悲哀,抚今思昔,感慨万千,对过往的缅怀和喟叹,显示出在永恒的时间流逝中,人生的无常、人世的沧桑,从而传达出一种历史的苍凉感。
⑻ 田园乐,后两句的诗表现了什么
田园乐,后两句的诗表现了在田园中一天的事情,早上和晚上做的事情。
田园乐七首
其一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
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其二
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
讵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
其三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其四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其五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其六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其七
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
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
其一
饱见高堂深院里的官府人家,经常出入北里南邻上层社会。
追名逐禄者常到官府出入,而在山中散发隐居者是什么人?
其二
有人很快就能够封侯万户,在交谈的当时就能得到赏赐玉璧一双。
这怎么能比得过归隐躬耕南亩,怎么比得上高卧东窗的闲适生活。
其三
采菱泛舟体验渡头疾风正吹,拄着拐杖到树林西面看夕阳西斜。
我就是那杏树坛边的渔父,也就是住在桃花源里的人家。
其四
无论是春天秋季草木都很茂盛,夏季里高大的松树也带来阴凉。
傍晚牛羊自在地回归村头巷中,村里的儿童不认识官家的服装。
其五
远处的山边横卧着一个寂静的小村庄,绿树掩映中零星的檐角翘起,其间正升起一缕袅袅的炊烟。
生活在颜回那样简陋、艰苦的环境中,与陶潜那样与世无争的高士为邻。
其六
桃花的花瓣上还含着昨夜的雨珠,雨后的柳树碧绿一片,笼罩在早上的烟雾之中。
被雨打落得花瓣洒满庭园 ,家童还未打扫,黄莺啼鸣,山客还在酣睡。
其七
喝酒时正好遇到山泉,醉后喜欢抱琴倚靠在高大的松树旁。
早上到南园去摘折露葵,晚上来到东谷舂捣黄粱。
⑼ 汤显祖<牡丹亭 惊梦>全文翻译
丽娘游园归来,困倦了,便伏几小睡,却作了个甜美的梦:梦见一个小生,拿着柳枝,向她说道:“小生那一处不寻访小姐来,却在这里。
恰好在花园内折取垂柳半枝,姐姐,你既通书史,可作诗以赏此柳乎?”丽娘没有答话,只是想:“这生素昧平生,何因到此?”小生一笑,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便牵丽娘衣袖,转过芍药栏前湖山石边说话去了。
丽娘怎会在梦中与一素昧平生的人幽会呢?原来一直受封建礼教禁铜的丽娘,没有人与她说过知心话。与她最亲近的母亲,看她睡个午觉,也要说不符家教,看她绣对鸳鸯,也不以为然。
丽娘委实寂寞得很,渴望有人关心她同情她,当梦中人说出这“似水流年,如花美眷”八个字时,动魄惊心,怎能不引为知己?以柳枝求题,也不是一般市俗之见,他不是捧来珠光宝气的首饰,而是分文不值的垂柳枝。
戏里有一折“写真”,描写杜丽娘作自画像,可见她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在她眼里,艺术价值与实用价值、经济价值之间并不划等号,一草一木都可人画,对金银珠宝、乌纱玉带却看不上眼。在这一点上,他们又有了共同语言。心灵上的相通,在丽娘看来是头等重要的事,与此人为伴是幸福的,轻轻地一牵,便随他而去了。
赏析
《游园惊梦》小说的最终主题——人生如梦
作者在这篇小说里,苦心经营制造“梦”的意象。梦境和仙境,十分相像,只有一点大异:仙境是永恒的,梦境是短暂的。人类往往不愿面对“人生有限”“世事无常”的悲苦事实,却躲藏入“一切如故”的自欺幻想里。然而,俗语说得好,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今晚窦夫人这栋“上上下下灯火通明,亮得好像烧着了一般”的大楼公馆,哪里持得了多久,转眼间就会灯火熄灭,烧成灰烬。今晚的钱夫人,就是明天的窦夫人。
小说的主人公蓝田玉由一位昆曲艺人一跃成为钱将军夫人,也曾经风华蹁跹,烜赫一时,“筵席之间,十有八九的主位,倒是她占先的。”然而这一切都是“从前钱鹏志在的时候”,现在她不过是一个落魄夫人,王谢堂前的燕子,落入了百姓人家。
烜赫与没落,构成刺激性的对照。对于没落,是无奈的现实,钱夫人无力去改变,于是就只剩下追忆与怀恋,自己并不能超脱出来,把这一切视若浮云。窦公馆门前两旁的汽车,大多是公家的黑色小汽车,“钱夫人坐的计程车开到门口她便命令司机停了下来”。
这一细节动作,表现钱夫人还很在意自己的面子,遮掩自己没落的现实。在筵会中,钱夫人几次有意识地或潜意识地回忆起自己风华蹁跹时候的场景,与现实的筵会做比照,折射出钱夫人对过去的怀恋。
作者对过去生活的追忆更多的是在心理情感上对故国的眷恋。在这里,故国不仅仅是祖国大陆、旧时家园,而是一种情感,一种对旧时在心理上的认同感、归属感。故国更多的是一种心理情感,而祖国大陆、旧时家园只是承载这种情愫的载体。这种情愫,以乡愁的形式表现出来。
例如,钱夫人总觉得“台湾的衣料粗糙,光泽扎眼,尤其是丝绸,哪里及得上大陆货那么细致,那么柔熟?”“台湾的花雕到底不及大陆的那么醇厚,饮下去终究有点割喉的。”这种对台湾的不认同感,并不仅仅得自于钱夫人自己,而是败走台湾的人的普遍的心理情绪。
比如来台几十年,窦公馆请客仍用上海的厨子,刘副官仍顽固地操着苏北的口音。这些都是去国之人的乡愁的整体表现,他们对台湾、对台湾的现状并没有认同感、归属感,而是顽固地坚持过去的生活(比如票友会),顽固地眷恋着大陆。
这些人在白先勇认为都是一群“流浪的中国人”,他们退走大陆,在台湾又不能融入和归属,他们没有自己的家园,在心理情感上处于漂泊状态,所以对故国怀有强烈的眷念。白先勇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有着深刻的认同感的,在《游园惊梦》这部小说里择取昆曲票友聚会也是有象征意义的。
在六十年代,作为“中国表演艺术中最精致最完美的一种形式”的昆曲也已经式微了,受到欧美电影等新兴文化的强烈冲击。小说中坚持喜爱和追忆昆曲这种传统艺术的,都是一些从大陆败走的遗民如钱夫人、窦夫人、余参军等。他们既是政治上的遗民,也是传统文化上的遗民。
台湾本土的人脱离大陆本土文化的母体,对这些传统文化并没有多高的欣赏能力,也就没有多少眷恋。人心不古作为一种现实,文化遗民们无力去改变,便只有承认,而他们对昆曲的坚持和喜爱,仅仅是对故旧文化的怀念,也是作者文化乡愁的表现。
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光辉灿烂的过去。可是就因为太讲究纯美、纯粹精神,丝毫不肯接受现实俗世的污染,在今日的平民世界里,已和一般人的生活几乎完全脱节,再也无法受到欣赏和了解。
于是人人遗弃古老优美的中国文化,趋奔迎接崭新通俗的西洋文化,正如清乾隆年间,通俗的“花部”乱弹终于取代了优美的“雅部”昆曲。如此,小说里钱夫人的今昔感触,以及往日悼念,就有了更深一层的含义,而《游园惊梦》也就变得好像是作者对我们五千年传统文化的一阙挽歌。
如此,《游园惊梦》小说,从钱夫人个人身世的沧桑史,扩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贵族文化——的沧桑史。
同样的暗示含义,亦可引申到社会型态问题上,那就是,影射贵族阶级和农业社会的没落,平民阶级和工业社会的腾起,小说结尾,窦夫人问钱夫人:“你这么久没来,可发觉台北变了些没有?”钱夫人沉吟了半晌,侧过头来答道:“变多唆。”走到房门口的时候,她又轻轻的加了一句:“变得我都快不认识了——起了好多新的高楼大厦。”
“变”一字,就是这篇小说的中心主题。“起了好多新的高楼大厦”,即比喻工商业社会之兴起。我们还注意到,今日宴会里唱《游园》的后起之秀,是徐“太太”,不是徐“夫人”。作者如此暗示:“上流社会”虽然还存在,“贵族阶级”却已隐逝无踪。
⑽ 求推荐电影,与《游园惊梦》(王祖贤版)相似的,《霸王别姬》和《梅兰芳》的我都看过了
《胭脂扣》,《夜半歌声》,《蝴蝶君》等都挺好看的,很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