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破门观后感四百字
要点:
1、简要叙述这部影片的内容和情节
2、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范文:
《破门》讲述2008年川西北山区的新明小学新来一位名叫喜哥的体育老师,面对山区留守儿童没有父母陪伴的童年,为了让孩子身体健壮、性格开朗、建立自信,他带领孩子“zua ”(注:四川俚语,同“踢”)起了足球。
电影《破门》带着我再次触碰了那场不忍追忆的国殇,汶川十一年究竟承载了什么,从《破门》里我看到了什么是中国精神,什么是国家之魂,民族之魂。魂者,人类力量的源泉,魂者,后代子孙的不屈不饶,魂者,是精神气的追求。
《破门》的这道“门”不仅是足球之门,同时也是留守儿童孩子们的梦想之门与心灵之门,《破门》破开了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的路,破开了封闭他们的精神世界的门。
电影始终贯穿的主线是质朴善良、坚强希望、守望扶助。把孩子们内心的伤痕、撕心的忧伤表现的淋漓尽致,特别是生死离别的镜头让观者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演员的真情实感。
② 破门电影上映时间是什么时候
《破门》是由徐耿执导的励志体育电影,由马顺洗、李虎城、彭一家、刘炷诗嫚等主演。
该片以四川绵阳安州区迎新乡小学足球队为原型,以“5·12”汶川地震为背景,讲述了一支山区留守儿童足球队的师生不畏艰苦,通过足球训练和比赛,不断克服困难、挑战自我,逐渐走出灾难阴霾,收获成长和崭新生活的故事[1]。
该片于2018年5月11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中文名
破门
外文名
You’ll Never Walk Alone
出品公司
中海外大德华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制片地区
中国大陆
导演
徐耿
编剧
许波
制片人
刘乃艺
类型
励志、体育
主演
马顺洗,李虎城,彭一家,刘炷诗嫚
片长
104分钟
上映时间
2018年5月11日
对白语言
普通话
色彩
彩色
③ 有关汶川地震的电影名字是什么
有关汶川地震的电影有,《破门》,《1428》,《5.12汶川不相信眼泪》,《惊天动地》,《人民至上》等。
1,《破门》
《破门》是由徐耿执导的励志体育电影,由马顺洗、李虎城、彭一家、刘炷诗嫚等主演。该片以四川绵阳安州区迎新乡小学足球队为原型,以“5·12”汶川地震为背景。
讲述了一支山区留守儿童足球队的师生不畏艰苦,通过足球训练和比赛,不断克服困难、挑战自我,逐渐走出灾难阴霾,收获成长和崭新生活的故事。该片于2018年5月11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2,《1428》
《1428》是一部以四川地震为主题的纪录片,四个阿拉伯数字指地震爆发具体时间,即2008年5月12日14 :28。
2008年11月6日,中国政府宣布,将斥资一万亿元(约1465亿美元)在未来三年内重建灾区。 他在去年汶川发生地震后赶赴灾区,感受到灾难的悲痛,也目睹了诸多荒诞场景,因此用两个月的时间拍摄了这部电影。
3,《5.12汶川不相信眼泪》
《5.12汶川不相信眼泪》是由杨凤良执导,朱小雪、张文俊、王磊、谭松韵 联合主演的剧情片。影片用最真实的镜头记录下了大量感人的故事,故事在温情和肃穆的烛光里展开,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九(3)班所经历的死亡浩劫。
4,《惊天动地》
《惊天动地》由王珈、沈东执导,柳建伟、马维干、康丽雯 、王戈洪为编剧,李幼斌、侯勇等主演的一部灾难救援片。主要讲述了军中某旅旅长唐新生于演习途中突遇特大地震(汶川大地震)。
5,《人民至上》
《人民至上》是由陈真导演的一部纪录片。也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60部献礼影片之一,也是中央宣传部和广电总局向社会推介的首批重点国产影片中唯一一部纪录电影。
④ 四川新明小学足球队原型
故事的原型是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迎新乡小学,安州区曾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的重灾区。
迎新乡小学设施落后,学生以留守儿童为主,然而这支校队在全国青少年五人足球邀请赛中勇夺亚军,一战成名。电影对迎新乡小学足球队的故事进行了艺术改编,融入了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等事件,讲述出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的老师喜哥,正是由一手建立了这支球队的迎新乡小学副校长马顺洗本色出演,而饰演影片中的孩子的,也是毫无表演经验的当地学生。在影片《破门》中,新明小学新来的老师喜哥给荒废体育课多时的孩子们带来了足球和新的视野。在踢球的过程中,孩子们建立了自信,从胆小内向变得开朗乐观。一场震惊世界的大地震骤然来袭,新明小学夷为平地,孩子们的心灵遭受重创,也是喜哥,带领他们再次参赛,孩子们在赛场上通力合作,依靠不服输的信念完成了一次漂亮的绝地反击,治愈了在地震中受伤的心灵。许波说,《破门》关注的是人的内心。在许波看来,《破门》所包含的信息量很大,不仅有足球,还关注了留守儿童、教育等问题,“至于《破门》的含义,都在故事里,就像一千个人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我想让观众自己去定义。”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于篮球的比赛,更是一个向世人展现儿童内心世界的电影。
⑤ 如何评价足球电影《破门》
十年前,一场惊天浩劫让“5·12”这个日子成为国民心中不可承受之伤痕。因为记得,所以怀念。
如今,一部讲述四川绵阳山区小学足球队于地震中风雨涅槃故事的电影《破门》即将于全国院线上映,一群山区留守儿童通过足球训练和比赛,不断克服困难、挑战自我,逐渐走出地震灾难阴霾,最终迎来全新的生活。
《破门》通过他们在面对重大灾难时不屈不挠的人生态度,折射了四川人民坚韧、顽强、乐观和从容的心态,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作为一部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活动展映影片,《破门》以这样的方式纪念国之殇,缅怀历史,接力奋斗,展望未来。
⑥ 演512大地震的电影叫什么
有关汶川地震的电影有,《破门》,《1428》,《5.12汶川不相信眼泪》,《惊天动地》,《人民至上》等。
1,《破门》
《破门》是由徐耿执导的励志体育电影,由马顺洗、李虎城、彭一家、刘炷诗嫚等主演。该片以四川绵阳安州区迎新乡小学足球队为原型,以“5·12”汶川地震为背景。
讲述了一支山区留守儿童足球队的师生不畏艰苦,通过足球训练和比赛,不断克服困难、挑战自我,逐渐走出灾难阴霾,收获成长和崭新生活的故事。该片于2018年5月11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2,《1428》
《1428》是一部以四川地震为主题的纪录片,四个阿拉伯数字指地震爆发具体时间,即2008年5月12日14 :28。
2008年11月6日,中国政府宣布,将斥资一万亿元(约1465亿美元)在未来三年内重建灾区。 他在去年汶川发生地震后赶赴灾区,感受到灾难的悲痛,也目睹了诸多荒诞场景,因此用两个月的时间拍摄了这部电影。
3,《5.12汶川不相信眼泪》
《5.12汶川不相信眼泪》是由杨凤良执导,朱小雪、张文俊、王磊、谭松韵 联合主演的剧情片。影片用最真实的镜头记录下了大量感人的故事,故事在温情和肃穆的烛光里展开,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九(3)班所经历的死亡浩劫。
4,《惊天动地》
《惊天动地》由王珈、沈东执导,柳建伟、马维干、康丽雯 、王戈洪为编剧,李幼斌、侯勇等主演的一部灾难救援片。主要讲述了军中某旅旅长唐新生于演习途中突遇特大地震(汶川大地震)。
5,《人民至上》
《人民至上》是由陈真导演的一部纪录片。也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60部献礼影片之一,也是中央宣传部和广电总局向社会推介的首批重点国产影片中唯一一部纪录电影。
⑦ 如何评价足球电影《破门》
才在CCTV5看到这部电影,引用其中的话,我们对于足球的情感很复杂,电影《破门》通过足球重识自我,重建信心,也许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过程中排除万难,一路向前的心,也许这就是这部电影隐藏的寓意,破处自己无形的门。可惜排片真的少,今天如果不打开电视,都不知道这部电影。明天去看看,感觉是个不错的片子。
⑧ 破门这部电影讲了什么道理二十字
好破门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只有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断的努力奋斗,才有可能成功
⑨ 电影破门的观后感300字
电影观后感的写作思路是写出自己看完电影的真实感受,引起其他人的共鸣。
足球运动,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是一种娱乐方式,但对于有的人来说则代表着一种精神力量。在电影《破门》中,故事中的孩子们便是以足球为精神象征,因为足球代表着梦想、友情与团结。
这样的也是为人父母的我们,以及教者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为一部关注儿章成长的电影,要塑造出性格鲜明又立体鲜活的儿童形象并不简单孩子不是专业演员,缺少对于人物的掌控与塑造力。
但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发现这种完全是多余的,因为影片中的孩子都给深刻的印象巾不让须眉的쫓果顽强勇敢的小钢炮、思路清晣的队长上校这些孩子用最真实的状态,最自然的方式将一个个处在山区的小学生形象生动地还是表或内心情。
⑩ 郑恺新片真实口碑出炉,质量到底如何,观众:一言难尽
近来国内频频爆出的一些有关演员的消息,都是什么“假吃”“抠图”“替身”“扮丑时也要美”之类的,令人大失所望。
在这个背景下,当我听到演员郑恺为了一部电影先是塑身到129斤,然后开始两个月内狂吃到近170斤的经历之后,立马也对这部电影产生了好感与好奇。
这部电影就是—— 《超越》
本片的导演是韩博文,早年在《马向阳下乡记》《金甲战士》里面当过副导演,独立执导的一部《守卫者·浮出水面》的豆瓣评分仅4.4分。
编剧是甲子复,一位毫无存在感的不知名编剧。
昨天《超越》正式上映,连续2日拿下票房冠军,观众评价却呈现两个极端——
有人给好评,这样说:
有人给差评,这样说:
这部电影质量究竟如何呢?
真正坐在电影院看完后,《超越》令我喜忧参半,一言难尽——
这是一部优缺点都很明显的电影。
1、
先简单说一下剧情吧,大致就是昔日的一百米短跑明星郝超越(郑恺饰)与师弟即现役短跑冠军吴添翼(李昀锐 饰)在分别十几年后再次相遇的故事。
《超越》没有将重点放在运动赛场上两人的风光时刻,而是将大量笔墨放在运动员退役之后的凄凉处境上。
说实话这个题材相当好。
在现实中的那些无人在意的角落里,有一些昔日也曾获得不少荣誉的运动员们在退役之后过着艰难的生活,譬如:
全国举重冠军邹春兰退役后担任搓澡工,
跳水女子奥运会冠军桑雪卖艺救母,
浙江万马二队篮球运动员谢志明转行保安
国际马拉松赛冠军艾冬梅迫于生计变卖曾经获得的17块奖牌…
中国体操冠军张尚武退役后街头卖艺求生,曾以100每块的价格变卖金牌……
再加上随着《摔跤吧,爸爸》的成功,这几年国内 体育 题材的正成为一个风口,比如《夺冠》《飞驰人生》《李娜》(未上映)《破门》……
其中,以短跑为题材的电影几乎没有,《超越》是开风气之先。
而主演郑恺曾经是国家二级短跑运动员(没想到吧),且郑恺本人原本就有“小猎豹”这个别称,此次在片中饰演一位短跑运动员倒是相映成趣。
同时,为了把运动员训练的状态真实呈现出来,电影制作方还请来了李宁和范志毅当演员,让苏炳添来执导郑恺。
李宁就不多说了。
年轻人可能不太知道,范志毅是中国职业足球运动员,原中国国家足球队队长,司职后卫,是中国第一位获得“亚洲足球先生”称号的运动员。
而苏炳添很多人可能很熟悉了,即使不知道到底有多牛逼,但也肯定知道他很牛逼。
“2015年5月,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美国尤金站中以9秒99的成绩获得男子100米第三名,成为真正意义上第一位进入9秒关口的亚洲本土选手。”
打开网络搜索,像“第一位”“夺冠”“打破记录”这样的字眼,几乎满屏都是。
从这些客观因素综合来看,《超越》还是有机会出成绩的,影片在剧情和演技上的确也有可圈可点之处。
2、
一开始,郝超越作为一个天才运动员,他年轻时创造了很多辉煌的记录,是获奖无数的“百米飞人”,也成功跑进了国家队,成为了队员们口中的“大师哥”。
什么汗水、鲜花和掌声,郝超越早已领略了无数。
后来,队里进来了一个新队员,叫吴添翼。
这个吴添翼啊,是郝超越的小迷弟,他的一些举动甚至到了让人怀疑他是不是性取向与常人不一样的地步。
比如把郝超越第一次在大赛上拿下冠军的跑鞋像供佛一样供在柜子里,也不知道他怎么搞到手的,难道是通过某海鲜市场(二手转卖中心)拍卖拍下来的?
比如他会大声对着郝超越大喊“超越师兄我爱你”。
平时什么星星眼、跟屁虫、舔狗之类的都是常规操作。
一开始训练的时候,教练就发现吴添翼有起跑反应慢的毛病,于是郝超越想到了用接足球的方法来训练他。
结果这一练,好家伙,吴添翼跑的那是真快。
这个时候,吴添翼还年轻,正处在上升期,只要训练方法得当,加上个人努力,出成绩是早晚的事。
而郝超越呢,他作为一个老队员,眼看着就要三十岁了,身体的各项指标的都在下降,老病又添新伤,这些问题都不是努力活着训练方法能够消除的。
于是他开始找教练的茬,开始去国外训练,远离了国家队的那群队员。
郝超越没有告诉别人,自己其实是因为害怕被吴添翼超过而离开的。
他太想赢了,运动员只有赢才能获得姓名,最后才能安度余生,才不至于沦落到卖金牌的地步。
很多观众看到这里会想,为什么非要赢呢?自己喜欢,自己努力过不就好了吗?
但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还记得刘翔吗?
从2001年开始,刘翔在92场比赛中一共获得了60次冠军,16次亚军和9次季军,只有7场比赛没有能位列三甲。
但健忘的人们只记得2008年奥运会刘翔的因伤退赛。
至此,一场规模庞大的,铺天盖地的网络暴力,涌向了这位为运动事业和祖国贡献了自己所有青春岁月的伟大运动员。
片中,赢过很多场比赛的吴添翼,因为ADD(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发作,吃药被拍到之后,网上的网友不是也对他进行了网暴吗?
这种网暴,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一定不会就此消失,这就是乌合之众的可怕之处。
所以,深知这一切的郝超越在国外深刻地意识到了自己已经力不从心之后,回国立马宣布退役了。
他宁愿带着第一名的光环退役,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口中的loser。
自此,他开始以不可阻挡的速度向下滑落,做生意被骗,和妻子分居,直到家财散尽。
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我们再常见不过的一个失意的油腻中年男人。
他卖假鞋,为了一点点钱就赖账,无所不用其极。
不开心了,就把气撒在弱势身上,比如老婆,再比如在鞋店里帮忙的侄女。
为了钱,他可以下跪,可以磕头,可以撒谎,也可以把自己当初碰都舍不得让人碰的金牌尽数送给那些所谓的“合伙人”。
郑凯演得是真好,我从他身上看到了数个认识的男性的影子,挺着个硕大的肚子,固执,满口谎言,欺软怕硬……
《超越》让我们看到的,是真实的生活。
它太真实了,以至于让人觉得很扎眼。
郝超越这个角色,因为郑恺的表演,立住了。
而当初的那群运动员,也在生活的打压下没了当年的傲气与冲劲。
国家队著名大长腿女神,成了个开黑车的。
那时的“举重天才”在二流健身房整天带着阿姨们跳广场舞。
什么梦想,什么拼搏,都在刹那间成为了过眼云烟,仿佛从未发生过。
《超越》的优点就在于它真实,无论是对于在役和退役运动员处境的描绘,还是对现实生活的描绘,都非常值得夸奖。
这一点,当下很多“不接地气”的国产影视作品望尘莫及。
3.
和它的优点一样,《超越》的缺点也非常显而易见。
现实生活中,事情往往很多时候并不是“一切都会好的”,只会不可挽回地往下坠落。
但作为一部电影,《超越》必须对于郝超越的困境,以及吴添翼的困境进行解决。
解决的办法,编剧和导演没有想出来,只能通过“煽情”来进行拉升。
而这种煽情,最终因为现实动力不足,显得异常潦草和糊弄。
无论是郝超越与妻子的对话,还是他高喊着“跑起来,别停下”,再到吴添翼在轮渡上仿佛心灵感应般的泪水,这一切都显得很虚假。
而这种虚假,正是电影在真实生活面前的无力。
电影不是生活,生活惨多了。
影片的剪辑和配乐可以说是稀碎。
穿越时空和回忆的闪回镜头,像一丛丛稻草一样穿插在全片中,凌乱又让人窝火。即使不用闪回用顺时讲述,也比现在的片子好得多。
同时,作为一部“端午节”档期上映的商业电影,《超越》依旧存在一些商业片那些讨人厌的招数和套路。
比如“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你知道第二高的是什么吗”这种老梗烂梗。
再比如通过人物的扮丑来营造喜剧效果,李晨饰演的大铁牛,金婧饰演的郝超越侄女,都是这样。而这种通过侮辱人来制造笑料的方法,早就已经过时了。
然而即便《超越》的缺点一条接着一条,我也很难说它是烂片。
因为在某种程度上,用自己的失败告诉观众,很多时候,失去的东西就是失去了,再也找不回来了。
冷淡的爱人最终会离去,并肩的队友会渐行渐远,当初那个意气风发的自己,那个浑身拼劲的自己,也会在生活的重锤之下一点一点消失。
我们不会永远生猛,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
即便是电影,也拯救不了这一点。
当青春与汗水,最终成为油腻啤酒肚和厚颜无耻,我们到底是该怨生活?还是该怨自己?
《超越》的前半段中充斥着梦幻般的色彩,它是理想和青春的神殿,在这里,甚至希腊般的同性之恋都会被神原谅。我们看着终点,拼命冲刺,一遍遍问自己,终点之后是什么?
但在后半段中,我们看到的是人世的肮脏和残忍,甚至当初的少年们也成为了这肮脏的同流合污者。
所以,我们要问出的,是那个《超越》没有,也不能问出的问题:“为什么会这样?”
这才是,这部电影最值得令人思考的……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童云溪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