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知音这部电影是那一年首映
影片《知音》讲述的是民国初年时代背景下,护国儒将蔡锷与风尘女子小凤仙的爱情传奇,一款让人深羡不已的英雄美人“知遇”故事。
导演:谢铁骊/陈怀皑
主演:王心刚/张瑜/英若诚/林默予/赵尔康等。
北京电影制片厂于1981发行上映。
② 知音是指什么
知音
意:①精通音律。(《礼记·乐记》:“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
②后世因谓知己为知音。(杜甫《哭李常待峰》:“斯人不重见,将老失知音。”)
后来用“知音”指了解自己特长的人。
————
典故
高山流水(《列子·汤问》)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哉?”
注:知音:历史上的知音指的是伯牙和钟子期间的故事。
俞瑞,字伯牙,战国时的音乐家,曾担任晋国的外交官。
全篇翻译: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的。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您听曲子好啊,好啊!心里想象就好像我的心意啊。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
伯牙原姓俞,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后在晋国当大夫,在一次回乡途经汉水,鼓琴时遇到钟子期,结为兄弟,并约定来年中秋再见,不料,第二年,伯牙赴约时,子期已病故。伯牙于坟前祭拜后,摔琴以谢子期知音之情。据《琴操》、《乐府解题》记载:著名琴家成连先生是伯牙的老师,伯牙跟成连学了三年琴却没有太大的长进。某天,成连对伯牙说:“我能教你弹琴而不能教你移情,我有一位叫万子春老师,住在东海的蓬莱山上,他善于弹琴也善于移情,我们一起去拜访他。”伯牙当然乐意,于是他们就一起去东海。可伯牙到了东海,并未见到万子春,只看见汹涌的波涛,杳深的山林和悲啼的群鸟,伯牙心中豁然一亮,感慨地说:“先生移我情矣!”于是创作了《水仙操》。
俞伯牙从小就酷爱音乐,他的老师成连曾带着他到东海的蓬莱山,领略大自然的壮美神奇,使他从中悟出了音乐的真谛。他弹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虽然,有许多人赞美他的琴艺,但他却认为一直没有遇到真正能听懂他琴声的人。他一直在寻觅自己的知音
典故:
有一年,俞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来到了汉阳江口。遇风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风浪渐渐平息了下来,云开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着空中的一轮明月,俞伯牙琴兴大发,拿出随身带来的琴,专心致志地弹了起来。他弹了一曲又一曲,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的时候,猛然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俞伯牙吃了一惊,手下用力,“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俞伯牙正在猜测岸边的人为何而来,就听到那个人大声地对他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这里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
俞伯牙借着月光仔细一看,那个人身旁放着一担干柴,果然是个打柴的人。俞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问:“你既然懂得琴声,那就请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一首什么曲子?”
听了俞伯牙的问话,那打柴的人笑着回答:“先生,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点不错,俞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请他上船来细谈。那打柴人看到俞伯牙弹的琴,便说:“这是瑶琴,!相传是伏羲氏造的。”接着他又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听了打柴人的这番讲述,俞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着俞伯牙又为打柴人弹了几曲,请他辨识其中之意。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后弹的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
俞伯牙听了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没想到,在这野岭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于是他问明打柴人名叫钟子期,和他喝起酒来。俩人越谈越投机,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
和钟子期洒泪而别后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于是他便弹起琴来召唤这位知音,可是又过了好久,还是不见人来。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俞伯牙的琴声。
听了老人的话,俞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
后人有诗赞美曰:月临十五醉谁家,文朋诗友共天涯。倘若当年子期在,不使瑶琴碎成花。(周天侯·<中秋致友>)
----
湖北知音期刊出版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知音杂志社)简介
1985年1月,《知音》诞生于黄鹤之乡江城武汉。《知音》坚持把创造鲜明的个性特色作为发展自己的战略,率先在中国期刊界推出了具有哲学理念的“人情美、人性美”的办刊原则,强调刊物要“深入生活、深入心灵”,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创刊号即发行了40万份,当年最高月发行量突破100万份,创造了中国期刊史上的奇迹。《知音》崇尚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自创办之日起首开湖北省报刊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之先河,在风险中和压力下,建立了一整套有利于竞争的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其知音管理模式深为全国期刊界所推崇。
1996年,《知音》月发行量突破200万份,同年创刊的《知音·海外版》亦创造了月发行量最高达30万份的佳绩。
1998年,《知音》和《知音·海外版》月发行量分别突破320万和40万大关。
1999年1月,《知音》由月刊改为半月刊后,月发行量更跃升至450万份;《知音·海外版》期发行也稳步攀升到50万份。与此同时,《知音》的经济效益也大幅度提升:年创利税6800万元,仅为国家创税一项就高达2600万元,人均创利税60万元。如今,湖北知音期刊出版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资产逾3亿元,有形资产1.5亿元,《知音》已跻身全国“百家重点期刊”行列,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奖和首届中国期刊奖,是全国报刊转载和影视改编率最高的期刊之一。
2000年11月和2001年3月,知音集团公司又相继推出了《知音》系列刊《打工》(半月刊)和《好日子》(月刊),一经上市,便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发行势头迅猛。2002年1月,以财经商业为关注焦点的另一本《知音》系列刊《商界名家》出版发行。2003年初,两本文摘类杂志《财智文摘》、《良友文摘》相继创刊。
2000年1月,经湖北省政府批准,融期刊出版、广告经营、书刊发行、照排印刷、物业发展、网络开发等于一体的现代期刊集团——湖北知音期刊出版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知音集团公司全体员工将以只争朝夕的求索精神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挺进!
《知音》一步一个脚印 一步一个辉煌
1995年10月,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省妇联联合表彰《知音》国内版发行量突破160万份。
1995年12月,《知音》国内版在全国首届社会科学期刊评奖活动中荣获优秀社科期刊奖。
1996年7月,本社总编胡勋璧同志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96年8月,在第三届全国文摘研讨会上,《知音》国内版荣获读者最喜爱的被转载率最高的杂志第一名。
1996年11月,《知音》国内版“爱心行动”栏目在第二届全国妇女报刊好作品、好栏目评选中获一等奖。
1996年12月,本社总编胡勋璧同志荣获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称号。
1997年8月,《知音》国内版荣获全国“百家优秀报刊”。
1997年9月,《知音》国内版《你只干了24天,我也给你30万》一文获湖北省1995——1996年度“改革、发展、稳定”专题优秀文章一等奖。
1997年12月,本社副总编雷一大同志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97年12月,在第三届全国妇女报刊好作品评选中,《知音》国内版《好母亲与女儿一起成长》获一等奖。
1999年5月,在湖北省第三届期刊评比活动中被评为省优秀期刊。
1999年9月,本社总编胡勋璧同志荣获湖北省出版名人奖。
1999年9月,《知音》国内版荣获湖北省出版佳作奖。
1999年10月,《知音》国内版被评为首届中国期刊奖和第二届全国百种重点期刊。
2000年9月,《知音》国内版在赠建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活动中成绩显著,被评为受读者欢迎的期刊。
2000年11月,知音杂志社获湖北新闻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000年11月,知音杂志社副总编雷一大获湖北省新闻工作先进个人。
2002年1月,《知音》国内版获湖北出版佳作奖,知音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知音杂志社副总编雷一大获湖北出版名人提名奖。
2003年3月,知音杂志社被评为全国妇联系统先进集体。
2003年6月,知音杂志社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知音》月发行量突破450万册,其发行量居世界综合性期刊最新排名第6位。
2003年12月,《知音》杂志广告部被命名为2002~2003年度全国广告发行文明单位。
电影《知音》
简介:老电影《知音》
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 1981年
色彩 彩色
对白 普通话
出品 北京
片种 剧情片
类型 情节片
导演 谢铁骊 陈怀皑 巴鸿
演员 王心刚 英若诚 张瑜等
作曲 王酩
剧情:
辛亥重九,云南起义将领蔡锷自调京以来,目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郁悒于心。袁世凯复辟帝制之心已久,他一面令人对蔡严加防范,一面诱之以利,并把京都有名妓小凤仙介绍给蔡,妄图使其沉溺于声色。
当时,日本出兵山东,逼袁签订“二十一条”条约,蔡锷力主拒约应战,袁世凯为获日帝支持,屈从签约。全国掀起抗日爱国运动,袁世凯派兵血腥镇压。蔡锷认清袁的面目,秘密联络,筹备讨袁起义。袁对其猜疑,蔡锷遂用韬晦之计,麻痹他们。蔡锷的名声虽早使小凤仙倾倒,但由于相互猜疑和不解,两人虽朝夕相处,却相隔如山。
在天津,小凤仙不露痕迹地掩护了蔡锷,随后在“高山流水”的琴曲中,小凤仙吐露了悲惨身世和除国贼之心愿,彼此终于觅到知音。袁世凯登极前夕,起义迫紧,小凤仙掩护蔡锷离开北京,自己被投入监狱。
蔡锷借道日本到云南,打响讨袁第一枪,各省联袂而起,不到半年袁世凯病死,护国讨袁战争胜利结束。蔡锷却操作劳成疾,在日本就医时逝世。小凤仙静坐船头,痛拨瑶琴,思念知音。
影片在蔡锷同袁世凯的冲突和蔡锷同小凤仙的纠葛两条线索中,加强蔡锷与小凤仙之间富有传奇性的纠葛,渲染整个影片的传奇色彩,从而体现和突出蔡、袁和政治斗争,体现“反对帝制、维护共和、知音遍天下”的主题。
该片力求保持高格调,把传奇性故事置于真实性的历史背景之上,又通过蔡锷与小凤仙关系的发展变化来反映当时风云变幻的政治形势。它在时代气氛的把握、传奇手法的运用、情绪组接、意境渲染、场景设置告示方面都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这要看你是哪个年龄段的人,一般成年人看 知音,而青年文摘则是一些优秀文章,如文苑漫步,青春风铃,比较适合未成年人看,我个人比较喜欢青年文摘。
④ 《知音》电影女主人公是谁扮演者
时长: 109分钟
国产经典老电影《知音》 主演:王心刚、张瑜、
“百花奖”最佳女主角的张瑜扮演“小凤仙”;
随着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日到来,最近多部讲述护国将军蔡锷的电视剧开播,不免回顾1981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影片《知音》,这是我最早看到的反映蔡锷将
军的电影。该片系华尔实编剧,谢铁骊、陈怀皑、巴鸿导演;片中由王酩作曲、李谷一演唱的同名主题曲,缠绵动听,至今仍旧百听不厌;文革前二十二大影星之一
的王心刚凭借此片“蔡锷”一角,获得1982年第五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依据在1981年获得多个奖项的影片《巴山夜雨》和《庐山恋》中的出色表演,
而同时囊括“金鸡奖”、
附演员表:
片中人
饰演者
片中人
饰演者
蔡
锷
王心刚
小凤仙
张 瑜
袁世凯
英若诚
袁克定
张 培
蔡
母
林默予
何
诚
赵尔康
江朝宗
张逸生
梁士诒
邵冲飞
袁
瑛
徐
展
洪姨太
袁 玫
林参政
傅祖诚
杨
夷
刘衍利
余玉垒
关长珠
花元春
廉晋津
梁启超
杜
澎
恋
梅
李 丹
万士同
江庚辰
日置益
郑保民
画
家
谭天谦
理
事
韩 焱
蒙自边官
方
辉
男
仆
金 风
密
探
封
顺
密
探
刘 宗
哨
官
王
彪
什
长
王玉章
老
鸨
周 婷
⑤ 有什么民国为背景的电影电视剧···
《风华正茂》、《恰同学少年》
电视剧:
大丫鬟
来不及说我爱你
京华烟云
巾帼枭雄之义海豪情
金粉世家
缘来就是你
西关大少
上海王
风雨西关
玫瑰江湖......
人间正道是沧桑
潜 伏
电影:上海皇帝二部曲《宋家王朝》主要内容讲的是宋氏三姐妹的故事, 大概的年代背景是从辛亥革命一直到西安事变
其中有孙中山 蒋介石 袁世凯 张勋等著名历史人物。。
《马永贞》 《上海滩》张国荣版 《刀马旦》林青霞版(纯正的军阀混战类电影)《大军阀》
邵氏作品 《英雄地英雄泪》 《川岛芳子》梅艳芳版
⑥ 知音的内容争议
“知音体”知音真实性的争议:
每一个读者或多或少都可能会有关于《知音》刊发的故事真实性的疑问,胡勋壁说:“1998年以前,《知音》的内容真实性问题很大,因为都市类报纸都有纪实版,这影响了我们的稿件来源。因为我们从不刊发在别的媒体已经发表过的作品。”
1998年,《知音》专门成立了法务部,负责对刊发稿件进行核实。胡勋壁称,“我不敢说我们的文章做到了100%真实,但绝大多数都没有问题。”
1999年8月,《知音》杂志刊载了《1999以前,那个物理博士还是农村落榜青年》一文,报道原农村高考落榜青年张启东成为美国物理博士的成长过程,实际情况是,1998年8月张启东在北京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并以卖报为生,根本不存在文章中说的被录取为波士顿大学博士研究生等一系列事情。
2000年8月17日,《南方周末》发表题为《读者告索赔89元一审败诉》的一组文章,披露了《知音》编辑为了让文章更“感人”、“好看”,对原作进行加工、改编,甚至改变事实,编造故事。
《知音》杂志的文章向来以细腻动人著称,创造了“知音体”这一形式。
这一形式为《知音》吸引了相当多的读者,但同时也为《知音》惹上了不少官司。 近几年来有关《知音》的案件有很多,仅列举一下几起:
(1)案例库 > 民事案例 > 个人名誉受损害 状告《知音》获赔偿。
浙江金华中洋超市总经理贾瑞君状告湖北省妇女联合会知音杂志社名誉侵权一案,由金华市中级法院二审审理后,经法院主持调解,日前双方自愿达成协议:知音杂志社在调解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在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知音》杂志显著位置上刊登向贾瑞君赔礼道歉声明;知音杂志社于调解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赔偿给贾瑞君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币15000元。
本案由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人民法院于2003年4月18日一审公开审理。一审法院认定:《知音》杂志总第266期中刊登署名作者为“季雨”、“金铮”的《向超市投毒!“杰出青年”报复情敌彰显恶魔人格》一文,涉及本案原告名誉的相关描述与“事实”,大部分并未被作为创作基础的法院判决书所确认。所用词语较为暧昧,描写手法较为夸张,内容极易使读者产生误解。刊登该文的《知音》杂志向全国发行后,客观上造成了原告人格及社会评价被丑化与贬低,个人名誉受损害,也使原告所经营企业的声誉遭受一定的负面影响。被告相关编创人员为求轰动效应,主观上存在过错,客观上严重侵害了原告的名誉权,应当对其侵权行为及侵害后果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一审法院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2004年2月9日一审判决被告在《知音》杂志显著位置上刊登向原告贾瑞君赔礼道歉声明;赔偿给原告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币5万元。
一审判决后,被告方认为一审判决认定的部分事实错误,适用法律不当,判赔5万元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畸高,向金华市中院提起上诉,金华中院受理后,于4月15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经调解,原被告双方日前自愿达成了上述协议。
来源:《人民法院报》
(2)《知音》揭黑报道张冠李戴 邵阳副市长获赔8万。
报道原副市长养情妇却配现任副市长照片。
中国法院网讯 《知音》杂志刊登湖南省邵阳市原副市长戴松林涉嫌渎职、受贿、包养情妇等违法问题的文章,却在题头配上了现任副市长禹某的照片,结果被禹某告到了法院。日前,邵阳市大祥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被告知音方面赔偿原告禹某8万元。
2006年2月,知音出版社在其发行的2006年第3期《知音》(海外版)第32—34版发表了署名作者为“念父”的文章:《明星市长情网惊梦,印尼情人狂卷千万》。文章报道了邵阳市原副市长戴松林涉嫌渎职、受贿、包养情妇等违法问题,该文配发了题头照片,并在照片旁边明确注明“昔日风光无限的戴松林”。
2月15日,原告禹某在湖南邮政局书报刊零售局邵阳分局的零售点购得该期《知音》(海外版),发现上述文章报道的是戴松林的违法情况,题头使用的却是原告禹某的照片。原告随即委托律师向被告发送信函,告知被告用错了照片。被告经查证核实后,遂在2006年第4期《知音》(海外版)第32版右下角刊登了《致歉启事》澄清照片被误刊的事实,并向禹某致歉。此后,双方就精神抚慰金协商未果,原告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认为,肖像权是公民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利益、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未经本人同意,他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被告知音出版社擅自使用原告的照片作为文章的题头照片,即使没有主观故意,但客观上构成了对原告肖像权的侵害。虽然被告随即在下期杂志的相关版面刊登了《致歉启事》,但不足以达到肖除侵权对受害人精神抚慰之目的。
来源:中国法院网
(3)转自法律快车 > 法律案例 > 民法案例 > 其它民法案例 >
“恶婶娘”报道失实 知音杂志赔两万。
近日,《知音》杂志社因一篇失实报道,被河南省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败诉,并赔偿原告秦玉霞精神抚慰金两万元,在《知音》杂志上刊登声明,向秦玉霞赔礼道歉,为其恢复名誉,消除影响。
法院查明,《知音》杂志社刊登了一篇名为“《狠毒婶娘五年阴招催熟巨乳少年 良心何堪》,文中对发生在河南的一起儿童伤害案做了深度报道。文中以肯定性的言语向读者介绍了秦玉霞长期给其侄子服用避孕药的事实。
法院经审理认为,上述事实未经司法机关依法确认,《知音》杂志社在庭审中也未提供有效证据予以证明。被告报道失实,违背了职业道德,主观上存在过错,并且在文中使用带有侮辱性的言语,客观上降低了原告的社会评价,侵犯了原告的名誉权,依法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类似例子不胜枚举,但同样的事情还在发生,因而《知音》被戏称为“告不倒的知音体”。
但有意思的是,2003年6月,知音杂志社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这样的“红旗集体”是否该引起社会的反思呢?
⑦ 电影知音讲的什么故事
《知音》讲述的是民国初年时代背景下,护国儒将蔡锷与风尘女子小凤仙的爱情传奇,一款让人深羡不已的英雄美人“知遇”故事。导演:谢铁骊/陈怀皑,主演:王心刚/张瑜/英若诚/林默予/赵尔康等。北京电影制片厂于1981发行上映。
⑧ 国产经典老电影
1、《芙蓉镇》
中国内地影史最佳,还原文革时期为官者的荒唐和百姓的无奈...
2、《大红灯笼高高挂》
宅斗一点也不亚于宫斗,封建时期大户人家妻妾们的勾心斗角
3、《阳光灿烂的日子》
乏善可陈的夏天里,一个少年难以抑制的躁动青春
4、《炮打双灯》
制炮富商家女扮男装的唯一继承人和青年画匠不被成全的虐恋,我本来就是个女人,我宁可不做你们的东家!
5、《霸王别姬》
假霸王与真虞姬之间跨越友谊的情感,文革时期的人心令人唏嘘
6、《庐山恋》
中国内地“银幕第一吻”,华侨女游庐山,谱写纯美爱恋
7、《小花》
看小鲜肉时期的唐国强、陈冲、刘晓庆,演绎解放战争期间的可贵亲情
8、《老井》
张艺谋夺得影帝的经典作品,黄土高原村民们的打井日记,被压抑的知识分子饥渴的爱情
9、《骆驼祥子》
老舍同名小说改编,为生活挣扎的人力车夫终被旧社会吞没
10、《神女》
中国电影史最佳默片,阮玲玉完美演绎一个旧上海妓女的凄惨遭遇
⑨ 求老电影《知音》迅雷下载链接
分享链接:
提取码:paui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网络网盘App,操作更方便哦。
作品相关介绍:《知音》是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历史传奇故事片,由华而实编剧,谢铁骊、陈怀皑、巴鸿执导,王心刚、张瑜、英若诚主演。
影片描写了民国初年,护国儒将蔡锷在风尘女子小凤仙的掩护下,冲破袁世凯的监控,回滇兴师讨袁的故事。电影于1981年10月10日在中国上映。
⑩ 电影《知音》的简介
交际名花小凤仙在天津遇到了崇拜的风云人物蔡锷,因琴成友。蔡锷正因为袁世凯复辟而筹划一些行动。小凤仙愿意为爱人与知音的蔡锷做出牺牲,在新婚之夜助蔡锷逃离。蔡锷回到云南,举起反袁大旗,但之后蔡锷就在日本病逝,小凤仙郁郁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