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部电影好不好看
少年派可以算是李安导演一部非常经典的作品里边的叙事里面的画面,宗教都可以给人非常深的印象。我推荐去看一看,而且尽量是去电影院看那种感觉才能够出来。
Ⅱ 如何评价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人生,难免会遇到挫折,也许,正是因为这些挫折的点缀,生活才会变得更加有趣和美好。也许,正因为有了挫折更给人们以前进的动力,使之取得成功。看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我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讲述了少年——派的故事:派一家人住在印度,他们开了一个动物园。后来,他们一家准备带着动物一起迁移到加拿大。结果海上遭遇了风暴,派的爸爸妈妈和哥哥全都失踪了,最终只剩下派和一只孟加拉虎——帕克活了下来。就这样,他们便开始了海上漂流。少年派用机智与勇气制服老虎,他们还曾到过一个小岛,原本想在那里生存,结果却发现那是一个食人岛。在克服重重困难,海上漂流二百多天后,派最终在墨西哥湾被救,帕克也回归了大自然。
Ⅲ 你怎么评价《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我是在电影院看的这部电影,这都五、六年了吧,还是很印象深刻的,
首先我会觉得这部电影的题材表现的方式特别,新颖。因为同样是描述的任何动物之间的关系,这个电影就是用一个少年和一只老虎,在海上一起漂流的共同时光。
再一个就是描写的细节特别到位,不管是人的心理或者是老虎的心理状态以及他的肢体动作,都刻画的特别好
最后就是好的导演,对自己的作品是有要求的。
Ⅳ 怎样评价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我认为这部电影还是挺有趣味的,因为这部电影很吸引人,而且也有很多剧情是很好看的。
Ⅳ 如何评价《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部电影
大学时候看过这个电影,当时还比较文青,也在思考一些哲理问题。相对来说,这部片子还是比较有深度的,有对生命的思考。青春、纯洁、真实、浪漫,这些词无疑都可以用来描述这部电影。这个电影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没有喧闹的城市背景,没有远大的理想,有的,就是直面内心的勇气,在生死关头的轻重取舍,在人生孤寂时候的自我丰富。它总让人想起《鲁滨逊漂流记》,都是一个人,一个动物。不同的是,一个在大海上漂泊,一个在荒岛上求生。主人公都很顽强,有曾经青涩的那一面,有经历冒险后的成熟。就像我们的生命旅程,充满不确定,而我们始终怀抱希望,始终心怀仁慈。
Ⅵ 如何评价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信仰救赎了谁的心
文/梦里诗书
若问我最好的一部电影是什么?我会毫不迟疑的告诉你是《少年派的奇幻流漂》,充满奇幻又富有哲理的剧情,3D效果下自然的绝美真实展现,毫不夸张的说这部电影在3D特效上完胜《阿凡达》,为什么?因为《阿凡达》的特效在美,也都是人类自已制作的,而《少年派的奇幻流漂》让人们看到的是大自然最质朴最真实也是最震撼人内心的美!本来想写关于这部电影的3D所展现的自然之美,但鉴于这部电影同样精彩的剧情,还是决定写下这篇——信仰救赎了谁的心。
如果没有结尾第二个故事的出现, 少年派只能算是一部充满冒险和具有一定哲理性的冒险片,而我认为李安也不会接拍这样一部电影,更适合由詹姆斯·卡梅隆来执导,因为在一定程度上李安以同具有深度,展现人性的电影划上了等号,但最后的这个故事的出现使得这部电影达到了另一个值得探讨的深度, 《少年派的奇幻流漂》这部电影,我认为是李安对人性中 “信仰”这个题材的解构, 它说出了“信仰”对于一个普通人的意义。
故事一开始其实就已经表明了这是一部具有 叙述性诡计表达方式的电影,只是包括我在内的绝大数观众没有注意到而已,当知道了结尾,在看第二遍的时候才会有所发现,作为叙诡这一创作手法的创始人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其《东方快车谋杀案》中开始使用, 从而达到角色直接面对读者的效果。 可以说 《少年派的奇幻流漂》运用的是相当成功的!影片一开始当主人公看似玩笑似的对所有的宗教的信仰,就为故事的第二个主线埋下了伏笔,影片把所有 笔墨放在了第一个故事上,与其后的第二个故事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但是影片的重点是,为什么派要编出这个故事?当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完成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在此也暂放不谈,在第二个故事中 厨子、妈妈、水手,派,4人逃到小船上。厨子带领大家做了木筏。水手腿断了,厨子说要给他做截肢,结果水手死了。补给不够,厨子开始吃水手的尸体。妈妈受不了了,与厨子争执,妈妈让派逃到木筏,厨子把妈妈杀子。派发怒,回来杀了厨子。一个人漂流直到获救。 但是,如果现实仅仅是这样,派就完全没有必要编出另一个版本的、如此梦幻的故事了。为什么这么说? 两个故事之间的隐喻关系还是相当明显的 猩猩是妈妈,斑马是水手,鬣狗是厨子,而老虎指的是派自己内心中的愤怒、邪恶和生存欲望,或者说是人展现出本性的"真实“,而故事一中所表现出的就是派自已的”信仰“,派在面对暴风雨时派自已的”信仰“所展现出的震惊,和对上帝的崇拜,甚至内心渴望以死获得上帝对自已的救赎,而在面对同船的老虎时又展现出了自已人类本性的”真实“,恐惧与极强的求生欲望,但关键是当你 知道了这个隐喻之后,你又会怎么看第一个故事? 换句话说,问题在于,如果把第一个故事和第二个故事对照起来看,第二个故事中,当派杀死厨子的时候,相当于第一个故事中,老虎把鬣狗咬死。这只是第一个故事刚开始的阶段。那第一个故事后面的部分呢?作品中花了大篇幅描述的“派与老虎漂流”的部分,在第二个故事中是怎么样的呢?
所以当我看这部电影第三边的时候,我找到了我内心中这样的一个结局 派杀死了厨子,而小船上那么多的尸体,不知道怎样处理。所他把尸体都留在船上,自己躲进了木筏中,。一段时间后,食物没有了,他只好去捕鱼,但成功率很低,偶尔打到鱼后,哭着生吃了PS:第一次打破了自已的信仰。木筏危险,他想回到船上,想把尸体扔掉,但是最终没有做到,还是回到了木筏上。暴风雨来了,他只能躲到船上,暴风雨把木筏吹跑了,食物都没有了。派感到自己快要死了。终于,生存的欲望战胜了信仰,他吃了船上的尸体,最终获救。 所以这样的一个故事是派自已无法接受的, 所以,派需要编造另一个故事。不是为别人,而是为了自己心灵上的救赎。 第一个故事中,充满了派与老虎的交流,而这也正是代表了信仰与现实的对话。
所以,当派把这个两个故事都交给记者的时候,他没有问记者,你“相信”哪个故事,而是问记者你更喜欢哪个故事? 而叙诡的也真正诡计个人认为也全部隐喻在了这句 “你更喜欢哪个故事? ”之中。在我们生活中你是面对现实,还是追逐信仰? 而做我一个无神论者,我一直选择的都是现实,不论是基督,伊斯兰,还是佛教,信仰的不过是人类对虚无缥缈的精神世界的追求,而这部电影我看到的是信仰并不能拯救你我的心,真正救赎自已内心的还是自已的那颗心!
Ⅶ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真相是什么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好看吗
非常好看,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讲述的是一个“信仰”的故事。正如作者所说“信仰并不会减轻痛苦,但能赋予痛苦一个更伟大的意义”。
因此,当派以主人的身份上岸后,理查德·帕克就头也不回地消失在了岸边的丛林。因为某一种原始的兽性,在适者生存的自然环境下,不失为一种帮助;而在文明的人类社会,它就不适宜继续存在。
我们以为自己看到的是真实的,然而我们的眼睛往往会期盼我们,但如果否定这个的话,什么又是真相昵?
如果你还没看过这部电影或者小说,强烈建议你看一下。
微信公众号:认知升级内参
Ⅷ 如何评价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这是一部非常经典的海上历险的电影,电影界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就相当于文学界的《鲁滨孙漂流记》。同样的经典,类似的故事,也都给人留下无线的启迪。
这部影片有太多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母亲在饭桌上的那句“科学解决外在的问题,而信仰解决内在的。”为后文派的自救奠定了基础,支撑派走到最后的就是他坚定的信仰。还有派自己的那句“人生就是不断地放下,然而最痛心的是,我都没能和他们好好的道别。”对父母兄弟如是,对理查德·帕克亦如是。珍惜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才不会让离别过于措手不及。总之,这部电影很棒,李安更棒。
Ⅸ 如何评价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这部电影在上映以后收获的好评如潮,尤其是电影中精致唯美的画面真的是让人震撼,特效和配置称得上是好莱坞级别的了,但是仅凭这些拿到小金人是不够的,所以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反映了一种关乎心灵信仰的哲学思想。
最后的两个调查人员,他们自然也不愿意相信这个让人脊背发凉的现实,相比于人吃人的血腥,他们更乐意接受那个荒谬的不堪一击的奇幻冒险,于是他们推翻了之前的质疑,然后逃离。这或许是人类共有的自我保护的本能,我们都知道残忍的描述更真实,但我们必须相信美好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