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管虎导演都有哪些作品
我看过的只有《斗牛》《杀生》《黑洞》《冬至》《活着真好》《厨子戏子痞子》
黄渤主演的《斗牛》故事背景是抗战时期,共产国际给中国的抗日根据地送来了一头荷兰奶牛,为受伤的战士提供营养。但因为鬼子要进村了,所以根据地的同志不得不转移,就把奶牛托付给了一位老乡照看。这位老乡就是黄渤,他起初不愿意接收这头牛,但是村长以把九儿(闫妮饰)嫁给他为条件,诱使他接下了这个任务。谁知道这头牛硬是逼得黄渤不得不和日本鬼子、土匪以及逃亡的江湖郎中斗智斗勇。
余男饰演的哑女这个角色,是中国女性本能和天性的隐喻,长寿镇里的人曾想通过一种仪式杀死这个哑女,这个哑女因为所谓的不守妇道,被长寿镇的其他女人围攻,则说明文化可以让女性变得痛恨自己的本能和天性,进而也想用类似于自我割舍的方式,让自己看上更正经,更有道德,更符合男权社会的期望。
故事最后牛结实挨家挨户的送一些以前被他拿走的东西,然后走到一个山腰中自己等死。那个牛医生自己也因误食毒肉,最后全村发生大地震,全剧完。
❷ 介绍一下管虎的作品
电视剧《民工》很好看,反映了民工的艰苦境地。 电影《上车,走吧》有意思、有深度,也是黄渤早期作品
❸ 《八佰》热映,管虎是如何牛了30年
热播剧《八佰》受到观众特别关注,这部国产电影战争片上映后,受到的评价也是两极化严重。对于喜欢它的人来说,对于这部作品非常认可,但对于不喜欢这部作品的观众来说,绝对是往死里骂。对此导演管虎也陷入到舆论旋涡中。不少人上来就将导演炮轰一顿,认为是导演的“眼光”直接影响到这部作品的质量。管虎对此事选择沉默,要知道30年之前,他可并不是这个性格。
凭借这部电影,管虎终于在电影节,推出一点知名度。之后管虎劈荆斩刺一路向前,从最开始不被外界看好的年轻导演,逐步在娱乐圈站稳脚跟。作为地道的北京人,管虎不愿意让自己变成纯粹的导演,希望自己成为有作者性的主流导演。管虎如今已经有50岁,他的脾气也早就被岁月冲刷不少,一路走来虽然艰难,但也无愧于年轻时立下的梦想。
❹ 管虎除了电影《八佰》还有过哪些作品
管虎的电影一如他的人,或者说,一如所有被冠以“第六代导演”名号的人们。虽然他并没出生在小山村,他却总是喜欢拍乡土味浓郁的影视题材,就像是一种寻根的本能。人总是会对自己遥远的出身产生浪漫联想,尤其是在那个长于出产传奇的年代。
《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以小人物见大时代,对于一向都是大人物喊口号的主旋律电影来说的确是一个有心意的创作方向。看过之后更加觉得这种方式的正确:虽然短片质量参差不齐,困难但成功地串联起70年来的家国荣耀记忆。如今正值我们国家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可以通过这部电影来感受一下荣耀。
这部剧知道的人不多,关注的是有乳腺癌病史的一家人,展现了个人在灾难面前的渺小和脆弱以及生命的美好。丁嘉丽饰演的大姐简捷,王菁华饰演的二姐简宁,梁静饰演的老三简欣,因为父母婚姻的失败,三人有着不同的生活。因为从小和父亲一起生活,大姐对家人一直有怨恨,三人的感情生活和婚姻都不顺利,经历了很多牵绊、磨难和纠纠缠,最终打开心结,走向各自的新生活。
❺ (管虎)都导演过哪些电影和连续剧
1992年,《头发乱了》荣获第一届大学生电影节艺术创新奖;日本东京电影节票房第一名,参展法国蒙比力埃亚洲电影节,获荣誉市民奖,参展维也纳32界国际电影节
1996年,《昨天的哨音》新加坡国际电视节,单本剧金奖第一名
2001年,《再见,我们的1948》获得华表奖最佳导演新人奖
2000年,《夜行人》参展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
2001年,《上车,走吧》获得宁波金鸡百花电影节最佳电视电影奖;电影频道2000年百合奖一等奖
2002年,《西施眼》获得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提名的五部候选影片之一,并且获得了亚洲电影评审团奖(NETPAC奖),成为在本届夏威夷电影节上惟一一部获奖的中国影片;
2003年,《西施眼》荣获第十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受欢迎影片奖;
2003年,《西施眼》参展第十一界金鸡百花电影节。
❻ 导演管虎都有哪些优秀的电影
我个人觉得提到导演管虎大家都不陌生,他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导演。管虎1968年8月1日,中国导演,北京人,祖籍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仲村,1991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2013年拍摄电影《厨子戏子痞子》获得第21届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受欢迎导演奖。2014年拍摄电影《老炮儿》,影片2015年12月24日上映,在第23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获得组委会大奖,主演冯小刚获最佳男演员奖。2016年9月4日,凭借《老炮儿》荣获第七届中国影协杯“十佳电影剧作”奖。9月7日,凭借《老炮儿》获得第20届华鼎奖最佳导演奖。10月26日,凭借《老炮儿》获得第11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周”最佳导演奖。管虎是一位特别优秀的导演,给我们带来很多优秀的影视作品。
❼ 身为导演的管虎除了《八佰》还有过哪些作品
管虎优秀的作品有很多,我第一次看管虎的作品是小时候看电影2000年上映的《上车,走吧!》,当时不知道是谁拍的,直到现在才发现是管虎。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辆巴士上的爱情故事,当时黄渤还是个小角色,后来黄渤大红大紫的时候依然不忘在访谈中提及此片。当时高虎接到了这部片子的主演,同时推荐了最好的哥们出演配角。正在三里屯驻唱的黄渤就这样走进了观众的视线,从一个地下歌手变成了演员。如果说管虎是黄渤的伯乐,那宁浩就是最会驾驭这匹千里马的骑兵。
❽ 有谁知道管虎的导演风格最好能结合作品分析。谢谢~
管虎说电影是个人和世界发生关系的过程。从1994年的《头发乱了》到2012年的《杀生》,管虎一共拍了8部电影,其中包括两部电视电影《上车,走吧》和《谁动了我的幸福》。在不断拍片的过程中,导演自身不断成长,经过拍电视剧的磨练,所拍的电影也随着导演的成长而日益成熟。从最初拍电影时感性的冲动,慢慢变为理性的收放。于是就有了凝结导演经验结晶的两部作品《斗牛》和《杀生》。这两部作品在叙事形式和风格因素上都有相近的地方,正是这些相似点证实了导演的电影风格。
1 倒序悬疑的故事讲述
所有的电影,在本质上都是在讲故事,所不同的只是讲述方式存在差异。而作为导演,不同的导演也有自己独特的讲故事的方式,有的偏爱平铺直叙,有的则偏爱丝丝入扣,环环相套。从《斗牛》和《杀生》看,管虎也有一套自己的讲述方式。
《斗牛》和《杀生》都是采用了一种倒叙的讲述方式。除了在大体上采用倒叙的方式以外,两者的叙事模式更有节奏上的相似性。都是一开始给出故事的结局,然后顺序与倒叙交叉进行。《斗牛》在一开始先给出了故事的结局,那就是村里的人都死光了,包括牛二喜欢的九儿。在后来的叙述中是交叉进行的。以牛二回到村里找到牛为节点,倒叙的部分是牛被找到之前的故事情节,顺序的部分是在这之后牛二与这头牛的故事。而在牛二寻找答案的过程中,给我们一种悬疑感,我们似乎也与牛二一起在寻找故事的答案。观众与牛二是同一视点,所知的内容是与牛二同步的。在整个故事中,“牛”是解开所有疑点的关键因素,也是贯穿始终的重要因素。《杀生》同样,也是在影片的开始部分就先给出牛结实被捆绑起来扔下山,观众所有的疑点从这里就建立了。紧接着更大的疑点就出来了,牛结实躺在山上的棺材里奄奄一息,恰巧被赶往长寿镇的医生看到了。医生把牛结实带回村里,之后遇到了一个被关在屋里的小孩儿,通过小孩儿的回忆开始了故事真正的讲述。在取圣水那场戏之后,与影片的开头相呼应,牛二被按照祖训赶出镇子。在这之后的所有剧情,都是围绕着牛结实是如何死展开的。医生找通过小孩儿找牛结实死因同对当时场面的客观回忆,两条线索同时进行。《杀生》中医生是解开所有疑点的关键因素,同《斗牛》中的“牛”一样,也是贯穿始终的重要因素。
波德维尔认为,叙述中的所有事件——直接显现的和观众推演的,共同组合成为故事。也就是说电影所讲述的故事是有导演和观众共同完成的,观众的参与也很重要。在《斗牛》中,观众所推演的故事情节应该就是村里人以及九儿的死因。而在《杀生》中观众要推演的则是牛结实的死因。从这一点不难看出,一个导演在驾驭自己不同的作品时所体现出来的某些因素的贯穿性。
2 印象派风格的继承
在电影发展的历程中,电影美学观念不断更新。从这个更新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来对待电影态度无非是现实主义或者超现实主义两种大倾向。两种创作观念都为电影的发展起到了推到作用,正如辩证唯物主义所阐述的“否定之否定”,事物需要在否定前一个理论,确立自己的理论,到最后再被否定之后才能不断发展和进步。而后期的理论必定是建立在前人所奠定的理论基础之上。因此后代的电影工作者,在自己的电影实践中难免也要借鉴到前人的经验。管虎的电影中,就明显带有印象主义的色彩。
印象主义运动之所以得名,还由于它的电影风格。导演们在影片中实验各种各样新的摄影与剪辑技巧来描绘人物的心理状态。管虎的《斗牛》和《杀生》中,也借鉴了印象派的这种手法来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如《斗牛》中,一开始,牛二回村之后的惊慌感,就运用360度摇镜头展示。此外还有用同一镜头的的跳接表现人物的紧张感:《斗牛》在1分23秒到1分40秒,平均每两秒换一个内容相同、景别相同的镜头,画面中牛二对着镜头喊:“人呢?人呢?”这样运用镜头,让人感觉是人物紧张的心理情绪不断递进。管虎还有一个惯用的摄影方式就是摄影机以人物为轴点做弧线运动,并伴随着轻微的震荡。例如在《斗牛》快结束时,牛二扛着炸弹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时,导演就是运用的这种摄影方法,把人物心理极度混乱和最后一拼的心理通过镜头表现出来。
人物的心理状态是电影要表现的重要方面,但是《斗牛》中除了牛二之外,牛也是电影的一个主角,它的心理状态也很重要。所以导演用有点变形的镜头来表示牛看人的视角,如《斗牛》中片名出来之后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在变形的镜头中,妇女们在议论这头牛。第二次出现这样的镜头,是在牛二扛着炸弹决定与敌人同归于尽,在被炸晕后,牛的眼睛里便是牛二变形的躯体。这种表现方式,在质上等同于我们常说的拟人手法。
印象派电影还试验运用剪辑的节奏来表现人物对某一印象的感受,对于暴力冲突或情绪激烈的场景,就加快剪辑速度,镜头长度越来越短,逐渐创造出具有爆炸力的高潮,镜头有时甚至短到只有几格的长度。《杀生》中,有几个片段是运用快速剪辑的方法来表现冲突追逐的场面。老祖爷死后,牛结实逃跑的镜头,就是快速剪辑。这一段的每个镜头非常短促,有些镜头短到少于1秒,而且镜头有些震动。人物内心的紧张感完全通过镜头的运动方式表现出来;牛结实把马寡妇救起来,第二天再去找她的时候被村里的女人跟踪,屁股上被插上了一根麻药管,然后牛结实开始跑。在这里导演同样运用的风格化的镜头,镜头摇晃短促。每个镜头在银幕上几乎都是一闪而过,从而制造出让人屏息的紧张感;后来牛结实在被怀疑有病之前,骑自行车的片段也运用了相同的手法。显然这是导演偏爱的镜头表现方法。
❾ 管虎内地票房超越周星驰成为第一,其票房达到了多少
管虎,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导演。他导演的电影《八佰》正在热映,截止到昨天下午五点,这部电影的累计票房达到了29.53亿,可谓是票房和口碑双丰收。而管虎的收获更大,他的累计票房已经接近74亿,成为了华语导演内地累计票房NO.1。
管虎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导演,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备受好评,有故事有深意,能够耐人寻味。期待他以后有更多好的作品与大家见面,预祝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能大卖。
❿ 导演管虎他所有的作品(电影和电视剧)都有哪些啊
电影作品
1992《头发乱了》 1996《浪漫街头》 1999《再见,我们的1948》 2002《西施眼》 2009《斗牛》 2009年《谁动了我的幸福》 2011《杀生》 2011年《八百壮士》 2012年《虎烈拉》
电视电影
1997《超级城市》之《夜行人》 2000《上车,走吧!》 2008《谁动了我的幸福》 2012《杀生》
电视作品
1995《牌坊之南方女人》 (上,下) 1996《咱老百姓》——《昨天的哨音》(上,中,下) 2001《黑洞》30集 2003《7日》28集 2003《冬至》36集 2005《生存之民工》32集 《黑洞》
2005 《卧薪尝胆》41集 2007《第二面》26集 2008《活着,真好》44集 2009《沂蒙》42集 2009《外乡人》43集 2011《女子军魂》32集 2012《火线三兄弟》40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