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什么影片可以当日记来写
有很多,“长江七号”,抗日战争一类的如:淮海.平津.辽沈三大战役的影片……
Ⅱ 日记,看电影300字。
听说今天妈妈要带我去看电影,我兴奋极了。
走进电影院时,我看见了很长很长队伍,我心想:照这样下去的话,到猴年马月才能看到电影。我正在心急,突然我问妈妈说:“我们上去买票吧?我们先看了看,只有三部电影。妈妈问我:“你想看哪一部电影?”我说: “就看《五月天追梦》吧。”妈妈说好的。
后来终于轮到我们买票了。我对阿姨说:“我要《五月天追梦》。”阿姨马上拿了票给我。我很高兴,也很期待。
后来我坐了一会,我轻轻的对妈妈说:“我想参观一下电影院,可以吗?”妈妈说:“当然可以。”我边走边看,看见了《五月天追梦》的图片,我看了看,原来是偶像剧,我马上跑到妈妈那边去说:“《五月天追梦》不好看的。”妈妈说:“为什么啊?”“因为那是偶像剧。”妈妈却说:“偶像剧就偶像剧,买了只能看了。”我对妈妈说:“你要是不去换票的话,我就不看了。”妈妈只能去换了。
后来妈妈换到了《夺命深渊》,我一听这名字就这么恐怖。后来电影要开始了,我和妈妈找到了自己的座位,电影要放了,我很期待,足足看了一个多小时的电影才放完的。我和妈妈都觉得这部电影很很看。我就开开心心的回家了。
第二篇:看电影
“太好了!太好了!”一阵欢呼声从我们五年一班传出来,原来是要看电影了.我心情无比激动、喜悦。我心想:会演什么电影呢?是鬼片?还是打仗之类的?没待我反应过来,他们已经去操场排队了。
来到立体电影院,我坐在位子上,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忽然,灯关了,“啊!演出开始了!”我们都不约而同地叫起来,目不转睛地盯着电影屏幕,原来是演打仗之类的,题目是《太行山上》。同学们一看是演打仗的就欢呼雀跃地叫起来。我可不喜欢看。
这是演1937年时抗日时期,朱德、贺龙、刘伯承、左权、邓小平等将领怎样英勇抗敌。
开始进入战争的时候了,八路军损失惨重,可他们不惜牺牲生命,拿剑、刀也要和敌人拼了。王嘉琪和肖立夫叫得面红耳赤:“冲啊!杀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我也不由自主地吼起来:“红军真了不起!都堪称军神!”这声音如雷贯耳。
最后,经过八年英勇奋战,终于把娘子关守住了,把日本军队打退了。电影院再次响起同学们的欢呼声!
我相信,正义一定能够战胜邪恶!八路军一定能够把日本侵略者赶出国门!
第三篇:看电影
昨天晚上我约了张博雅一起去看《宝葫芦的秘密》。今天早上我早早就到了长风剧场,九点钟的电影她还没有来,我和妈妈只好先进去看了。影院大厅很大,我们座在正中间,忽然大厅一下子全黑了,电影开始了,不一会儿张博雅和她妈妈来了,我们座在一起看起了《宝葫芦的秘密》。
《宝葫芦的秘密》主人公是王葆,王葆很喜欢航空设计,梦想长大成为一名航天员,总喜欢不劳而获,虽然宝葫芦经常帮助他,但总是事得其反,最后宝葫芦也走了,王葆也明白了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什么事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成绩。我喜欢片中的宝葫芦,因为在王葆下象棋的时候同学让他吃“马”,宝葫芦以为是从口中吃,就让王葆吃下了这个“马”棋子,太搞笑了。片中还有许多笑话,逗得我们哈哈大笑。从片中我知道了一个道理,不劳而获是什么也得不到的,我们要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学习也是一样的。
第四篇:看电影
今天晚上,姐姐带我去杜桥的金字塔电影城看电影,电影名为《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开心闯龙年》。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喜羊羊与灰太狼被传说中的龙带进了龙世界,他们经过种种磨难,终于找到了失落的龙笛,打败了罪恶的机器龙,救了龙乐园,而且喜羊羊真正的见到了他的爸爸妈妈。
看了这部电影,我非常感动,心想:喜羊羊与爸爸妈妈多年不见,相处一会就感觉非常的幸福。而我和爸爸妈妈天天在一起,相处这么多年,我还不觉得幸福,还经常故意惹爸爸妈妈生气,我多不应该啊!我应该学习喜羊羊,做一个尊老爱幼的孩子,特别是要孝敬父母,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到这一点!
再说灰太狼,他有儿子和老婆,他一直感觉非常幸福,即使他的老婆总打他,他也不在意,何况他还有可爱的儿子小灰灰呢!他总是教儿子学狼叫,学狼扑食……,我觉得灰太狼真是个称职的父亲和丈夫,要不有一首歌叫《要嫁就嫁灰太狼》呢!
看了电影,我不仅深深的沉浸在电影的情节中,时而兴高采烈、哈哈大笑,时而感动的眼泪汪汪,而且我还收获了很多,我一定要学习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优点,成为一名优秀的孩子。
Ⅲ 写一篇关于看电影的日记i00字
期盼已久的寒假终于来了,这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表哥,两个表弟,妈妈,姑姑,姨姨一起去宁德看电影——圣龙的心愿。我虽刚坐在去往宁德的车上,可心却早已飘向了电影院。
刚一下车,我就迫不及待地拉着妈妈朝电影院奔去。进了电影院,我们来到售票处,只见一条长长的队伍排在前面,由于票数有限,我们插了队冲到前面买了几张
票,就去看电影了。坐在电影院里,我的心情既紧张又兴奋,我目不转睛的盯着精彩纷呈的大屏幕,生怕错过精彩环节。正在我一边嘴里吃着爆米花,一边被屏幕上
的精彩情节深深吸引住的时候,突然一股急流从我两腿的交叉处涌了上来。糟了,怎么这时候尿急,关键时刻怎能离开?我不敢去拉,生怕错过精彩的环节。我只能
忍着,就在我忍无可忍之时,电影终于播完了,真是太精彩了,看的真过瘾!我从电影院冲出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疯狂地找厕所……
这场电影真好看,这次经历真令人难忘,下次我还要再去宁德看电影。
Ⅳ 观看一部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怎么写
我个人认为
助人为乐的事
不用记录
因为太多…
好事不留名。
Ⅳ 看一部电影用日记的形式写下来
寒假中我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情,事情堆在一起像一片“玉米地”,“玉米粒”数不胜数。其中,有一粒“玉米”是最饱满的,那就是看电影。
今天是一月三十日,我和妈妈商量好了,今天去看电影。下午一点半左右,我们到了万千城,电影院在第五楼,所以我和妈妈得坐电梯才能到第五楼。我们上去了以后,顿时大开眼界,这里好多人啊!两列队伍犹如两条长龙,喧闹声和呼喊声闹成了一片。我和妈妈排起了队,过了十多分钟,眼看就只剩下五六个人了,忽然,一个阿姨跑到了前面去了,拤了几个位,买了四张票,到我们了,没有票了,于是,我们就去了桂湖,到了桂湖,买了一张票,花了三十元,我一人看,把这个电影看了。
这颗“玉米粒”是不是很饱满?
Ⅵ 日本悲剧电影有一部关于以写日记回忆的故事叫什么
《ラブレター》(《情书》)
导 演:岩井俊二
主 演:丰川悦司 柏原崇 中山美穗、
剧情:住在神户的渡边博子,在遭山难事故中死亡的丈夫藤井树的遗物中发现一本纪念册,博子因无法忘怀对树的思念,于是按着地址寄了一封信,这封信竟然寄到一个与亡夫同姓同名的女子手上,而这女子还是同班同学,两人开始书信来往,另一方面怀疑信中的女子是他的初恋情人,于是便按地址去查个究竟,结果发现这个女子与自己长的一模一样,才知道这是树爱自己的真正原因。
至于女藤井树,对男藤井树的回忆一直被封存,直到和博子的通信才使得她勾起对男藤井树的回忆,中学时期和男藤井树同名同姓的记忆一直被她认为是不愉快的经历,更从来没有想过一直欺负整蛊自己的男藤井树竟然对自己钟情过。一次应博子的要求到初中时读的学校拍照,在图书馆中翻出当年男藤井树留下“藤井树”的借书卡,再到后来男藤井树最后一次借的书里面的借书卡被一班女中学生发现它的与众不同,因为那张借书卡也曾经到过女藤井树的手上,因为男藤井树在转学前拜托女藤井树帮他还书,那本书中的借书卡背后有男藤井树画的女藤井树的素描,女藤井树一直都没有发觉,直到最后那班女学生拿到她面前,女藤井树在那一刻动容的哭了。
Ⅶ 大鱼海棠看电影的日记150字
去年《大圣归来》引发了自来水现象,从票房到口碑真正实现双赢,一片喜乐掩盖了这部电影最大的短板:依然在消费《西游记》题材。角色当然有创新,故事当然有原创,但从面子到里子依然是旧瓶装新酒的把戏。所以对《大鱼海棠》的期待,是对它作为真正原创动画的期待。
随着海报、预告的不断露出,过度模仿日系尤其是宫崎骏动画的批评声不断,但画风上的借鉴无伤大雅:毕竟,吉卜力的画风独步世界,而且那么美。动画片有自己的制作观念:大部分幻想动画,制作的第一步,就是设定世界观,整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如何,如果是虚幻世界,视觉样貌如何、运行法则如何、社会结构如何等等,而后便是角色设定,从人物小传到谱系关系,都需要作出清晰而完整的建构。
说一部动画是原创,首先当是世界观必须原创。《大鱼海棠》明显参考了《千与千寻》等经典吉卜力动画,尤其是人设,可以说是日系风格,不过作为主场景的“其他人”家园,原型参考了福建客家土楼,这个借鉴十分成功,创造出和日系乡村风完全不同的景象。
《大鱼海棠》的世界观通过椿的旁白说出:“所有人类的灵魂都是海里一条巨大的鱼,出生的时候从海的此岸出发,在路途中,有时相遇,有时分开,死的时候去到海的彼岸,之后变成一条沉睡的小鱼,等待多年后的再次出发,这个旅程永远不会结束,生命往复不息。”
中国风,是《大鱼海棠》最初瞬间吸引无数观众的王牌,人设虽然日系,但从衣服到发型等细节,确实是中国传统风格。而且在角色名字上用了大量的古籍典故,甚至有堆砌之嫌:从三位主角椿、鲲、湫,到丿、毛人、帝江、鹿神、胤、佩、鲲妹、凤等等,从《庄子》到《山海经》、《列仙传》、《诗经》之中择选,用古典意味十足又相当生僻的汉字,来向观众宣告:这是一部完全中国民族风的作品。
《庄子·逍遥游》中的“上古有大椿者,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或许可以改作“上古有大椿者,八千岁为鲲,八千岁为湫”。鲲为了椿而死,椿向鲲还命,湫爱椿,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送椿去人世间,和化为人形的鲲重聚。关于生死,电影中大量对白都在点明:生与死互通,甚至可以交换,掌管好人灵魂的灵婆和掌管坏人灵魂的鼠婆都可以做这种交易。而掌管百草的椿爷爷丿,更是了悟生死——至少表面上、被创作者设定的是了悟生死,一副超然世外随时飞仙的形象,对孙女椿说些大彻大悟生死循环的话。
可是,这些话可能仅仅是好看而唬人的幌子,《大鱼海棠》像个已然削发的尼姑,但凡心未泯,受到山下某个少年调戏便开始思凡。境界不到,身子先到。《大鱼海棠》的爱情戏离不开生死离别,但在整个故事生死观(作为“其他人”族群世界观的核心构成部分)肃穆宏达的基调下,显得过于轻薄了些。少男少女,为了所谓的爱,你死我活,谈不上悲剧色彩,勿论悲壮,更像是少年一时意气。
《大鱼海棠》最令人讨厌的就是这一点,在故事还没讲好的情况下,把故事境界恨不得拔高到天际。每个角色,都是那么超然,一副得道神仙的派头,这让人心生抵触:里面的少年,骨子里其实是故作单纯的成年,里面的纯洁,是已忘初心的人幻想出来的纯洁。
日系动画中,对男女爱情的处理通常都是轻描淡写,宫崎骏、高田勋的动画绝大多数都与爱情无关,即便有爱情元素,也决不会让少男少女说出“我好爱你”、“后悔那晚没有抱住你”这样的台词,即便有暧昧,也极含蓄,因为明目张胆地说出来,便是轻薄,因为破坏了最纯真的意蕴。近藤喜文的《侧耳倾听》,主题便是少年之爱,但表达之委婉含蓄,男女进退试探之妙,尽得东方古典之美。
椿鲲湫之间的爱意纠葛,在剧情上严重缺乏说服力,可以看出创作者的用意,但用力不均,该浓墨重彩的寥寥带过,该蜻蜓点水的却停滞徘徊,比如椿与鲲一开始的感情渲染就不够,鲲属于大海之子,和鱼亲密无间,但和化为红海豚的鲲并没有实质性发展——而后直接跳到的情节就是鲲为椿甘愿身死,让人纳罕,随后椿不顾族群天规,贸然和灵婆做交易,用一半生命还给鲲,从此共生共死,椿之痴,近乎呆。湫对椿的感情,更是任性,从楼上望见雨夜疾行的椿,便一心所属,爱得不可收拾,宁愿以死成全佳人,感情发展的节奏非常不均衡,数次让观众尴尬。
椿鲲湫,本来属于古典的美学世界中,说的话、做的事,却像我们这个时代恶心的青春爱情片做的事。这种落差让人极度不适。失恋的湫,喝醉了酒在悬崖边怒吼:你拒绝的是一个天神的爱情!——这等恶俗情节,和国产青春片有何不同?
到底是何等的爱,才能不惜世界混乱海水倒灌,让种族遭遇灭顶之灾?而对观众来说,椿对鲲的感情只是报恩,说爱情都着实勉强。为了报恩,椿造成灾难,只能以死谢罪,幸运的是,法力有限的她,借助爷爷大树的力量,成功补天,堵住了海水,而后又莫名其妙地复活,继续用拖沓的节奏在鲲和湫之间爱恨纠葛。这段高潮戏本来大有可为,但情节线索有些混乱,尤其是灾难来临、灾难退去,诸多细节都未交待清楚。——而把重心放在了三个主角的生离死别上,椿与鲲依依不舍,极尽煽情之能事,终于送走了鲲,又紧接着开始了第二波离别,湫暗中和灵婆做了交易,牺牲自己,让椿去人间彼岸与鲲重逢,又开始油油腻腻地离别,再次要煽情——殊不知连塞两块甜点,观众已经腻了。
全片的旁白者是已然苍老的椿,这段爱恨别离的往事在她的叙述中也并未拥有深厚的质感,因为三个主角的爱情戏陷在恶俗的泥淖中不得脱身。所以,我们一方面感受着超美的画面和配乐,一方面却为这些爱情戏皱眉:本来在往海立云垂磅礴壮观的美景深处去走,却老是生生被狗血的青春爱情元素拉回现实。此刻我们才明白,旁白的椿,不过是《泰坦尼克号》中耄耋年老的露丝。
这部电影最大的败笔,是不知道从哪里学来一套幼稚可笑的青春爱情法则,把如此雄奇瑰丽的画面拉回“阳光下我们奔跑,夕阳里我们别离”的低俗境界。电影里出现大量的“生与死”的探讨,舍己救人,感恩还命,为爱献身,尤其是湫,完全是为了一丝执念而成人之美。
这种三角恋的故事,讲好了,就是经典爱情,讲不好,就是狗血淋漓。说严重点,《大鱼海棠》属于内部溃烂,毁了一副好皮囊,古人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真是令人扼腕叹息。儒雅优美的中国风,竟然被当代青春风给毁了。
故事节奏的问题,无法掩盖画面的优点,毫无疑问,《大鱼海棠》是新世纪画面水准最好的国产动画,十二年磨出来的东西确实令人过目不忘。在动画制作中,有个“水火不容”的禁忌:水和火的场景最是耗时耗力,而《大鱼海棠》令人惊叹地毫不吝啬在这种技术难点上耕耘,一眼便能看出是良心制作。可惜,十二年只磨出来了中国风的面子。
虽有遗憾,但依然支持《大鱼海棠》,跟情怀无关,而是只要对动画制作稍作了解(以前做过动画编剧),便知物力维艰,《大鱼海棠》在制作水准上将国产动画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不过,当一部电影让人说出“哎呀,画面还不错啦”的时候,真的挺失败的。
Ⅷ 一部电影读后感怎么写
今天下午我们小记者班的同学一起观看《功夫熊猫》。
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是一只普普通通的熊猫。主要演义着这只熊猫通过自己的信心,浣熊师傅的信任,勤劳、刻苦的练习功夫,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最终练出一身好功夫打败了太郎。影片赞扬了这只熊猫相信自我,不轻易放弃,勤劳刻苦的奋斗精神。
在这部影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画面还是浣熊师傅在厨房发现熊猫只要有了食物,就会实现它原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浣熊师傅就利用食物了引导它学功夫。这一画面,给我的印象特别深。我深深的体会到浣熊师傅的用心良苦。师傅它以引食学功夫的方法来刺激熊猫学功夫的兴趣,熊猫也知道这是激起它学功夫的兴趣,但它没有放弃,而是更加勤奋和刻苦的坚持学下去。熊猫的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永远留在我的心中。同时我也从熊猫这种精神中想到自己的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那是一年寒假,妈妈认为我写日记方面很欠缺,便让我每天写一篇日记。我听后十分不情愿,每次三言两语就没了下文,最后彻底放弃了写日记,现在想起来都有些惭愧,与功夫熊猫中的主人公不能相比。
通过观看功夫熊猫,我明白了这些道理,世上没有不可能的事,凡事都要相信自己,遇到困难不要轻易放弃机会,在以后的学习上,时时牢记《功夫熊猫》这部电影,以影片中的主人公为榜样,认认真真的走好每一步,争取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本片根据小说《暗算》改编
讲的是解放初期,为对付国民党残余势力
我国成立了一支秘密部队
主要任务是负责监听敌方电台并破译密码以此阻止反对派的间谍行动
周迅饰演的张学宁是这个部队中的杰出特工
梁朝伟饰演的何兵则是上海街头的一个盲人混混
因其具有超强的听觉而被周迅招纳至麾下
他们合作完成了一个个艰难的任务
是值得歌颂的无名英雄
当然,牺牲在所难免....
看完整部电影
觉得无论是画面、灯光、音乐和剪辑都是上佳的
但就是缺乏一种震撼人心的感染力
人物的感情线过于仓促隐忍
情节过于亦步亦趋没有悬念
远不如谍战来得精彩
我本是梁朝伟的铁杆影迷
但这次我觉得最大放异彩的还是周迅
她饰演的女特工具有过人的胆识谋略和超强的身手技艺
娇小的身躯却有着领袖的御姐气质
再加上各种复古的名媛装、中性装、晚礼服、职业装等穿着
真是太靓了
当然梁朝伟的演技也是杠杠的
他饰演的何兵从又萌又痞到深情从容演绎起来都是那么游刃有余
还有四位主演的两段三角恋
体现了那个特殊年代里的特殊情感
个中的纠结和隐忍、牺牲和成全
还是留个别的观众慢慢体会吧
与近年来港片的平均水平相比
本片还是属于上佳的
值得一看
Ⅸ 一个有关日记的欧美的电影!
资源名称:蝴蝶效应
英文名称:The Butterfly Effect
发行时间:2004
发行地区:美国
语 言:英语
是否推荐:否
导 演:Eric Bress J. Mackye Gruber
主 演:Ashton Kutcher、Melora Walters、Amy Smart、Elden Henson、John Patrick Amedori、Irene Gorovaia、Logan Lerma
资源简介:
埃文·泰瑞博(艾什顿·库奇饰)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大学生,唯一和普通人不同的是从童年时代起,就有心理学家不停记录他每日生活中的全部细节。某天,埃文忽然读到了那些记录中的一部分,顿时,那些已经被他自己埋葬在内心最深处许多年的黑暗记忆又再次被唤醒,那是改变了他整个少年时代的不堪回首往事。
机缘巧合,埃文忽然发现自己可以通过一直搁在床下那些写着当年记录的笔记本回到过去,进入自己当年的身体。也许这些落满灰尘的笔记本可以让他从此摆脱所有不愉快的记忆,抱着这样的想法,埃文回到过去,力图改写历史,以为这样就可以治愈他受伤的记忆,让他和所爱的人们能从此之后幸福生活。
“如果你某天早上醒来发现也许你可以按照一个全新的方向重新生活,你会选择改变吗?”
埃文说:“是。”
他制定出无懈可击计划,执行起来也小心翼翼。但等他一旦回到现实,却发现一切都已面目全非。他的行为已经造成了损失惨重的改变,而他最亲密的那些朋友的生活已经南辕北辙。特别是他的初恋女友凯勒·米勒(艾米·斯马特饰),他们是儿时玩伴,在经历了长久的漠然以对之后,发现彼此还是相爱。
为了弥补自己的错误,埃文只好一次次的回到过去,但每次总有些小事件在他不注意时层出不穷地发生,之后一连串连锁反应,到底让他和他朋友们的生活更加彻头彻尾的改变。于是埃文一次次尝试,他们的生活也就像高速火车一般刹那间从山顶冲下,树林或者河流在窗外一掠而过。凯勒从女招待到学生会主席再到落魄吸毒者。她的命运和他一样不停改变。
一团糟的现实最后到底要怎么收场?他们真的还会坚持对彼此的爱么?埃文真的能得偿所愿,让每一个人幸福吗?
Ⅹ 介绍一部电影的作文,350字左右!急!急!急!好的加10分!
先从电影的事件开始啊写,由抽象化具体,电影的主题是什么?反映了什么?你如何看待?学到了什么?这每个都可以写50到100字,要不你给个电影名我帮你写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