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话剧和电影的区别
1、表达方式不同
话剧指以对话方式为主的戏剧形式,话剧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但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
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的影像画面,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也是一门可以容纳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
2、进入中国时间不同
话剧: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来到中国。1920年,以上海新舞台上演萧伯纳名剧《华伦夫人之职业》和民众戏剧社的成立为标记,话剧正式走上中国舞台。在整个20世纪20年代,“戏剧”这个称谓基本等同于后来的“话剧”。
电影: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为了向著名京剧老生谭鑫培祝寿,拍摄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剧《定军山》。
3、演出场地不同
话剧都是在戏剧场演出,要购票才能进去看。
电影可以去电影院买票观看,也可以在手机电脑电视上观看。
Ⅱ 夏洛特烦恼的电影版和话剧版有区别么
夏洛特烦恼的电影版和话剧版有区别么?
《夏洛特烦恼》-话剧比电影好笑!
电影和话剧相比较有什么优缺点呢?
电影的优势一是可以对每一个镜头可以反反复复的打磨,精益求精。二是可以运用各种拍摄手法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蒙太奇、倒叙等等。三是电影可以节奏更紧凑,更容易让观众快速进入剧情,产生共鸣。电影的劣势由于电影的特点,出现了很多明星出演的商业电影,这类电影往往不注重剧本的打磨,单纯的商业运作,影响观众的观影体验。
而话剧恰恰相反,注重剧本和表演的打磨,因为如果没有吸引人的地方,话剧是无法生存的。话剧的优势一是为了吸引观众,必须提升剧本的吸引力,反复的打磨剧本,这是话剧的故事性、严谨性、逻辑性上略优于电影。就像开心麻花团队一样,他们将反复打磨的《夏洛特烦恼》话剧拍成了电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二是话剧演员的临场表演能力强,话剧也是反复排练的结果,可以说也是演员们精益求精的成果。三是现场氛围是电影不能企及的,演员可以根据观众的反应进行临场反应,形成演员与观众的互动,比如包袱响了的时候做短暂的停顿,效果更好。
Ⅲ 在大家看来,话剧和电影的区别是什么
话剧演员在进行表演的时候,表演方式和电影演员也是有着非常大的不同之处的,这还是因为场地的不同所导致的。由于在一个剧场内表演,观众座位有前有后,演员必须夸大自己的举止行动以及念白对词的方式,这样才能保证更多的观众看清感受到戏剧情节的力量。电影则不同,电影是提前制作好在银幕上播出的,所以导演编剧演员都要等电影放映过几场之后,才能够得到观众和市场的反馈。电影银幕会放大电影的视听效果,所以电影演员的表演方式更趋向于真实的生活,用更加真实的表演方式来表达剧情和思想情感。
Ⅳ 话剧的《疯狂的石头》好看,还是电影的好
《疯狂的石头》是由宁浩执导,郭涛、刘桦、黄渤、徐峥等主演的喜剧电影。
该片讲述了重庆某濒临倒闭的工艺品厂在推翻旧厂房时发现了一块价值连城的翡翠,不料国际大盗麦克与本地以道哥为首的小偷三人帮都盯上了翡翠,在经过一系列明争暗斗的较量及真假翡翠的交换之后,两拨贼被彻底的黑色幽默了一把。电影好看一些吧。
Ⅳ 《驴得水》话剧和电影哪个更好看
首先先说一下这两个版本的区别,然后在总结这两个版本
电影与话剧的区别:
一、演员数量对比(电影演员:12位;话剧演员:9位,电影赢)
话剧全场一共有九位角色,张一曼(女老师)、裴魁山、周铁男、孙恒海(校长)、孙佳(校长女儿)、铁匠、铁匠老婆、特派员、罗斯(美国慈善家);电影里的角色更丰富一些,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三个角色,特派员秘书、特派员司机、警长。另外,话剧里的铁匠在电影里变为了铜匠。
二、角色对比(电影与话剧的不同点,各有不同,但感觉整体的角色塑造电影更胜一筹)
张一曼(女主加最火的角色,就放第一个了):
1、张一曼与裴魁山单独在外面的那一段,电影里面是他俩一起剥大蒜准备晚餐,然后来了场“大蒜雪”;话剧里面变成了他俩因为怕被特派员发现了一起在撕账本,就来了场“账本雪”,相比之下电影的大蒜雪更浪漫一些。
2、铁匠扮完“驴得水老师“后与张一曼道别那一段,话剧版是张一曼给了他一支钢笔,分别的时候,铁匠还抱着张一曼说能不能再教一招,这时候张一曼教了铁匠咬耳朵的”技能“,也呼应了后来铁匠老婆的那个包袱“人耳朵又不是用来吃的你咬它做什么”,但电影版的没有这一点,与后面这个包袱没有形成互动,没有铺垫好;而电影版张一曼给铜匠了一缕自己的卷发,这铺垫了后面剪头发的故事,这比给钢笔的戏剧性更强,要是能加上咬耳朵那个,电影的连贯性就更强了,这一段里,话剧与电影各有千秋。
3、大家一起骂张一曼那一段,电影版比话剧版情节更丰富一些,除了裴魁山、周铁男他们骂的那一段,张一曼自己打自己那一段以外,还多了一个铜匠让校长把张一曼的头发剪掉,校长把张一曼剪成了短发,裴魁山去喊他们来一起开会,看见张一曼的时候一脸惊讶,张一曼突然跑去自己照镜子,然后看着几乎没有头发的自己痛哭的躲到桌子里面不愿出来见人,这个铺垫更能说的过去张一曼最后为什么疯了(疯的还有一个原因是差点被警长给强奸了,喊周铁男救她,周铁男也不敢),比话剧版的内容更详实,在这一段的处理上电影比话剧好。
4、被校长支开单独待着的那一段,电影版是被校长喊去做校服了,不管遇到什么都不出来,结果校长被绑了也没有出去看他;而话剧是校长喊她站教室里面不管怎么样都不说话。其实设置的效果都差不多,话剧是为了舞台表演才设计的在教室里面,电影由于存在空间感所以可以单独设计一个密闭的环境,这一段的改编比较适合从话剧改编成电影,手法上有所改变了,但本身所要达到的效果没有改变。
Ⅵ 看了电影夏洛特烦恼再看话剧会不会不好看了
你要相信话剧艺术家的实力,很多经典剧目都有电影有话剧有电视剧,各有千秋,各有各的看头,这些你不用担心
Ⅶ 为什么说话剧暗恋桃花源比电影版好 这是辩论赛
《暗恋桃花源》讲述了一个奇特的故事:“暗恋”和“桃花源”是两个不相干的剧组,他们都与剧场签定了当晚彩排的和约,双方争执不下,谁也不肯相让。由于演出在即,他们不得不同时在剧场中彩排,遂成暗恋桃花源就了一出古今悲喜交错的舞台奇观。“暗恋
Ⅷ 《夏洛特烦恼》的电影版和话剧版你更喜欢哪一部
电影《夏洛特烦恼》成为2015年年度最大黑马,狂揽14.41亿票房,被很多网友称之为“最近几年最好的喜剧片”。而早在电影上映之前,就有《夏洛特烦恼》的话剧版演出,而话剧版因为属于小众文化娱乐,则在表现形式方面,显得更加大胆,毕竟少了很多限制。
话剧版中,在夏洛的记忆曲库用完了以后,没有了创造构思,于是拿出了当年打算写给秋雅的歌,话剧中并不是《一次就好》,而是电影结尾的《夏洛特烦恼》“我会在你身边 ,你左右,绝不会回头”,结果秋雅把这首歌贬得一塌糊涂,自此夏洛彻底死心。
Ⅸ 难道话剧演员的表演真的比电影演员出色吗
话剧时间短,道具场地都有限,表现力在哪?重担都在演员身上。电影其实靠的是导演,跟演员关系不大。
Ⅹ 为什么话剧的等级要比电影高
话剧的形式更短,它的时间更短,它需要通过较短的时间表达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这就考验了演员的反应能力,编剧的浓缩能力,然后还有提前进行大量的彩排,因为不像电影,电影拍错了可以擦掉重新来,但是话剧你真正现场表演的时候是没有重新来的,机会的错了一句那就全错了,那就得看这个团队之间有没有默契度,能不能调整回来调整不回来那这场话剧就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