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请问 欧美有个电影(丹麦女孩),好看吗
剧情片两个多小时导致看起来有些冗长,并不属于跌宕起伏,但演员很吸引人,去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和今年奥斯卡最佳女配,闲暇时光可以看看,算是佳片^_^
② 发生于百年前的惊世之举,如何评价《丹麦女孩》
③ 如何评价电影《丹麦女孩》中的的服装
之前有想过写写奥斯卡服装类奖项的热门,比如《丹麦女孩》《卡罗尔》,这部先有人问就先写这部。影片的服装(尤其是小雀斑饰演Lili的服装)有个符合场景变化、人物心境的流变过程,哥本哈根时期,多用黑蓝灰等冷色调,而到了巴黎,则多用暖色调;当他以女性妆容出现,假发和唇色会有一些夸张——这是电影本身设计,“会稍稍有些过”(主创语)——而他所穿的女性服装,也是相当明显甚至夸张地运用了当时流行的女性服装元素:蕾丝、丝绒、印花、绣花、薄纱。
④ 《丹麦女孩》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这部电影是由汤姆·霍珀执导、“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艾丽西亚·维坎德联袂主演。
但是以前从没有这样的电影,以真人真事为例,如此完整、细致、全方位展现了一位艺术家从变装到变性,从心理到生理,从懵懂到迷茫到挣扎到觉醒的全过程,并且是由直男奥斯卡影帝主演。选择这样的题材,先期已经在颁奖季成功了一半。
《丹麦女孩》剥离了变装的戏谑色彩,由表及里深入人物内心,以情动人,展现了世界首位变性人“敢为天下先”所面临的迷茫与惶恐,无论是当时是医疗条件还是世俗认知,都是横亘在他未来人生面前的巨大考验。这样一来,《丹麦女孩》就有了点同志电影或经常获得奥斯卡奖的“罕见病”题材的优势,当然,变性人既不是狭义的同志,也当然不是罕见病。
所以对于变性者或者反串艺术,我们可以不喜欢,但是我们不能不尊重别人,因为别人努力了,就没有我们说三道四的权力!
⑤ 丹麦女孩电影里那个lily为什么死
因为他做了变形手术,那个时候的医学还没有那么发达,估计是感染后死的,电影里不是说lily后来一直发高烧吗。。。
⑥ 有哪些电影你看第一遍觉得没什么,回看的时候却印象深刻
《丹麦女孩》《遇见你之前》和《弱点》这三部电影,初看时只是感动于主角,回看时能感觉剧情的升华,不仅仅是小情小爱或者感恩。其实很多优秀电影第一次看的时候都会漏看或者分析的不够全面,但是第二次、第三次再看的时候就能感觉到导演的用心。如《丹麦女孩》需要非常高的回看率才能感动于每个角色的优秀,每句台词的深刻。
《弱点》第一次看的印象是收养母亲的伟大,回看才知道大个子迈克更令人触动,因此无法忘记这部电影。迈克在世人的嘲讽中始终保持自己的善良,他懂得报恩和约束自己。《丹麦女孩》《遇见你之前》和《弱点》初看时都是平平无奇又令人感动的电影,但是回看时才知道,导演的用心不仅在剧情的升华上,还在于每个角色都令人触动和感慨。
⑦ 有哪些好看的国外电影推荐吗
所有的国外电影里面,有非常诸多的精彩电影,但是我最喜欢的要当属这三部,三部都跨越了不同的时间阶段,他们分别是:《黑客帝国》、《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
一、《黑客帝国》这部电视剧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并不是因为它的故事情节让人流连忘返难以忘记,更多的是在那个摄影技术和设备缺乏的时代,他用高超的技术,炫酷的技能,带给了观众不一样的感受。巧妙的应用慢镜头带给了我们无限的震撼,这是一种经典,即使到现在也没有人能够超越得了他。
⑧ 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看电影《丹麦女孩》
1926年哥本哈根,风景画家艾纳(埃迪·雷德梅恩 Eddie Redmayne 饰)和擅长人物画的格尔达(艾丽西亚·维坎德 Alicia Vikander 饰)结为夫妇。因为模特失约,格尔达为顺利完成画作说服了艾纳穿上女装救常这次意外令艾纳多出一个女性人格“莉莉”,而后者亦成为妻子的灵感女神,让格尔达声名鹊起。只是随着沉睡女性人格的被唤醒,艾纳开始厌恶自己作为男性的身体,他渐渐发现莉莉不但是艺术存在,更是真正的自己。格尔达也没有想到只是临时起意的游戏,竟为自己人生投下了一颗震撼弹,她该如何继续爱她的伴侣?她们在各种社会非议和误解中不离不弃,最后格尔达鼓励艾纳彻底变成莉莉...... 根据世界上首位变性人士生平改编的《丹麦女孩》讲述一段跨越性别和性向的爱情,重现一位最早接受性别重置手术的丹麦画家与妻子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