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电影语言的一大特点是夸张。在《西游降魔篇》中,除了其电影中惯有的语言和动作夸张之外,周星驰这次又用炫目的特效再一次向世人展现了其独有的功力:用夸张至极的表演紧扣电影主题。这部电影是目前华语电影史中最有特点的宗教电影之一,如果把本电影与另一部佛教电影《弘一法师》与之相比,两者仿佛两个罗汉:一个嬉笑,一个低眉,两者殊途同归,令人击节赞叹。
这部电影被纳入到喜剧的范畴,也许是看到导演之一是周星驰的缘故。关于周氏电影的性质,周星驰自己曾这样半真半假地评价:“我以为我拍了很多悲剧,可是拍出来你们都觉得那是喜剧。”据说这句话说罢在场的人无不轰然大笑。在《西游降魔篇》的结尾曲快结束的时候,我不仅想到这则轶事,而且回忆起小说《牛虻》主人公列瓦雷士讲的故事:后台失火,一个小丑跑上舞台手足舞蹈地对观众们示警,结果看客无不大笑。我想其中的悲凉也许只有小丑与周星驰自己能够体会吧。也许在世人嘲笑小丑笨拙与可笑的同时,小丑也在冷眼打量着世人。我不知道谁把这部电影的性质确定为喜剧。找来找去只有豆瓣上一个明白人看出这根本与喜剧不沾边。我对演员们的八卦不了解,不敢确定这是周导给某人的情书。但就我个人对这个世界三十年来的认识看,这部电影更接近于正剧,准确地将这是一部讲述世事的寓言。不信你看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人类中少有帅哥美女,更多得是平凡甚至奇葩,即使是路人甲乙丙丁也是穿的破烂兮兮邋里邋遢;妖族中没有偶像剧中的大眼细腰,尽是恐怖与肃杀,尤其是黄渤出演的孙悟空,不仅把妖族的戾气、凶狠与狡诈演绎得淋漓尽致,更把被困五百年的怨恨演绎得可圈可点。我相信有人会有一大堆理由来反驳我。关于这部电影为什么是正剧,我从两个方面解释:
片头从大地俯瞰,山寨中一个小女孩百无聊赖地玩水,她的父亲为了博女儿一笑而下水嬉戏。嬉戏中女孩的父亲沉入水中,女孩紧张之下却被突然冒出的父亲吓哭。原来这是父亲是在善意地吓唬孩子。父亲为了止住女孩的哭泣继续在水中嬉戏,最终葬身于妖魔之口。而这过程中,女孩一直以为父亲在水中的拼死挣扎是与她的玩笑。坦白说,这个片段看得我很揪心。它毫无遮掩地把世间的本来面目赤裸裸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如果你经历的足够多,你会知道有些喜剧的外表下其实是悲剧;而有些惊悚的剧情后往往以喜剧结局。这世间的面目只有两个字,不是残酷而是无常。佛家讲:世界万有生灭变化无常。道家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不论佛道,我们普通人在世间能且只能做到的唯有紧抓当下而已。
Ⅱ 主演日本电影《春风物语》的柳下大,在日本人气怎么样
还算可以吧
TOMO在电视剧方面真的很一般般。。。。。春风物语还有另外一部BL距算是主角
舞台剧方面就很火热了。
网球王子舞台剧中TOMO可是连任两代海棠的存在。。
Ⅲ 地支一片木,天干一片金的人一生会怎样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9-18
Ⅳ 你认为周星驰哪部电影被严重低估了
周星驰的佳作有很多,但是人无完人,就算周星驰再厉害,也会存在一些评分很低的作品。其中《回魂夜》在周星驰从业生涯中显得极为暗淡,非常不起眼。很多喜欢周星驰电影的粉丝,估计都不知道周星驰还主演过这样一部电影。
甚至有些人在看完《回魂夜》没有发现其中主演里昂是周星驰,更不会相信有喜剧之王称号的周星驰会拍恐怖片也就是香港的鬼片。但事实上《回魂夜》这部鬼片确实是周星驰主演的。而且这部电影不像你们想的那么差。
首先《回魂夜》在周星驰作品中名声不显的主要原因不是说这部片子不好,相反我觉得它的质量在中上等,比现在大多数电影都优秀。而它名声不显的原因在周星驰的佳作太多,一些资深粉丝回忆周星驰的佳作,估计也需要数上一阵才会想起有这么一个作品。其次就是这部电影的创作过程有点尴尬。
《回魂夜》上映于1995年,在《大话西游》两部上映之后,获得评价不高的情况下,《大话西游》的导演再次找到周星驰。想拍一部电影讽刺当时香港影坛对《大话西游》的评价,算是报复。
当时有点郁闷的周星驰正好也需要一个发泄窗口,就同意了刘镇伟的拍摄计划。这部电影从提出想法,到立项拍摄,再到最后的上映,只有短短的几十天。制作周期非常短,但对刘镇伟来说,时间短不是问题,毕竟他用了十几天的时间拍摄的《东成西就》不但口碑极佳,票房也很好,至今仍是经典。
所以说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刘镇伟非常擅长在极短的时间内拍摄出一部经典上影。《回魂夜》的制作周期虽然短,但是故事非常完整,剧情前后融洽,没有明显的逻辑漏洞。不管是从剧本还是幕后以及制作上,都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但是这样一部电影,很多人都觉得是一部烂片,评价非常低。
其中最受人诟病的一点就在于很多人吐槽这部电影的男女主演抄袭《这个杀手不太冷》。这一点无可辩驳,因为是事实。《回魂夜》的男女主演周星驰饰演的角色穿着打扮很像《这个杀手不太冷》的主角,另外名字也照搬了过来。莫文蔚饰演的角色造型和娜塔莉饰演的小女孩也相同。
便是《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道具化,也成了《回魂夜》周星驰手中的道具,还是出镜次数还很多,戏份还很重。另外也有人吐槽《回魂夜》不但抄袭《这个杀手不太冷》,一些桥段还抄袭了其他电影,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电锯杀人桥段。
对于《回魂夜》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不置可否。但我们评价一部电影不能光看电影本身,要置身于电影制作的年代。《回魂夜》制作年代的香港影坛,模仿知名电影的桥段是很多导演都会运用的手段。
《这个杀手不太冷》在1994年上映,热度很高,《回魂夜》在1995年制作上映,刘镇伟借用当时比较火的杀手和小萝莉造型无可厚非。况且《回魂夜》周星驰莫文蔚饰演的角色,除了造型相同外,其他的经历全然不同。所以说两部电影,除了角色名字造型相同,完全是两部电影,说抄袭有点言过其实。
除了这些被指责抄袭的缺点外,《回魂夜》再也没有其他缺点,所以我说《回魂夜》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差,反而它很经典。过去在香港鬼片中,捉鬼用的就是桃木剑等一些传统手法。但是《回魂夜》捉鬼方式却用了现代科技,比如用花探测鬼的方位,用巧克力捉鬼,用保鲜膜抓鬼。在荒诞的同时,又显得一丝新奇。
像这样的说法在电影中极多,荒诞的同时又有现实,让人傻傻分不清。周星驰饰演的里昂说自己自小接受各种训练,但只是在游乐场看各种设施。后来周星驰为了训练大家勇敢面对鬼。用很多方式磨炼大家的心理,比如炸弹。每次都说不会有危险,但每次周星驰都会受伤。最后一次周星驰说自己刀枪不入,结果莫文蔚一刀捅伤。众人以为周星驰挂了,但他又活蹦乱跳地出现了。
另外电影中关于莫文蔚饰演的角色和周星驰饰演的里昂的感情戏份写得也非常好,铺垫得很完美,刻画得很好。总之,《回魂夜》是一部优秀的电影,你觉得呢?
Ⅳ 不如两清,做甲乙丙丁是歌词吗如果是,是哪首歌的
不是歌词,出自于“不敢爱不敢恨不如两清在,做回甲乙丙丁”或者“听闻爱情,十有九悲何不两清,做回甲乙丙丁听闻青春,十言九妄何不放下,随风东南西北听闻成长,十言九鼎何不一人,陪尔浪迹天涯 ”这两句。
拓展资料:意思是我不爱再去爱一个人,我也不敢再去恨一个人,不如爱恨都不要,我们做一个路人。常见于受过情伤的人用来拒绝对方示爱的短句,具体的出处和作者不详。
Ⅵ 女孩说,你是我遇见过的最美的风景,我是你过目就忘的甲乙丙丁
一般你这种情况基本没戏,毕竟不是演电影。骂人是对他人人格的侮辱,这首先就是个掉印象分的行为,因为好女孩大多都注重个人品质。而且她还骂你贱,基本对你没什么顾忌的想法,她知道你喜欢她,却连语气控制也没明显没把你放在心上。
Ⅶ 路人甲乙丙丁的电影剧情
《路人甲乙丙丁》讲述的是发生在一群陌生人之间的故事,编剧、导演杨紫彤是根据网络上流行的一句话得来的灵感:冷漠是逃避伤害的一种工具。每个人都是路人甲乙丙丁其中的一员,也许是一个与你擦肩而过的人,也许是你从未见过或者是你并不认识的一个人,但他却会影响着你的生活。你可说它是蝴蝶效应,也可信其为因果轮回。
路人甲乙丙丁是在电视节目中和中国影视剧中最常出现的名字,对过往路人的泛称,也是影视剧中常用的群众角色名称。因为在拍摄街道等场景时,常常需要一些来往走路的群众演员来铺设背景,有个别路人戏份不多或者台词很少且来不及冠以名称的一些角色,就会按出现次序排名,用中国特有的干支纪法中的字符~甲乙丙丁来替代。在一些新闻采访节目中,也常见到路人甲,路人乙这样的称谓。
Ⅷ 近期比较精彩的热门电影,值得你走进电影院观看,你看过几部
《哥斯拉大战金刚》电影里的每一个甲乙丙丁,都是芸芸众生的缩影。每一个仍在大城市摸滚打爬的生命,看起来都是那样热血又不知天高地厚。而那句“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我知道自己不要什么”,也才被去年的我丢出口。
有些年份为了钱会拼搏,最终得到钱或许没有。有些年份为了感情去拼搏,最终得到人或许两败俱伤。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挺有野心的人,可许愿的时候也不过是反复的默念“希望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都平安喜乐”。
Ⅸ 《人潮汹涌》票房排片不尽人意,你觉得这个影片质量如何
最近《人潮汹涌》被发现排片很少,导演要求排片,这部电影到底怎么样,让小编来告诉大家吧。
大年初一在家乡小城醒来,赶早去看8:30的《人潮汹涌》,当片中的杀手摘下口罩,露出来刘德华那张标志性的帅脸,作为一个看港片长大的80后,忍不住视线模糊……当然,刘天王的帅已不复当年骑着摩托车载着吴倩莲浪迹天涯的痞帅;也不再是穿上警服英姿飒爽到让人忽略人品的五亿探长雷洛;更不是《无间道》里矛盾复杂的卧底刘建明;甚至近些年对他的记忆,可能隔壁超市一直单曲循环的《恭喜发财》更符合;连片中他都自嘲“这张脸有点显老”,但在扎堆《暗战》的贺岁档里,我还是愿意为刘天王当一回忘情疯狂的“自来水”。
除了电影的寓意之外,《人潮汹涌》还有更为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刘德华大过电影,若没有像刘德华这一批香港老演员活跃在银幕上,或许很多人已经忘了香港电影。曾经的香港电影就是一个造梦工厂,我们在香港电影里肆意遨游,为光怪陆离的电影世界沉迷。可惜的是,随着刘德华这一辈演员的老去,那些在录像厅里看香港、在小荧幕上品香港、在赶时髦中学香港的青涩岁月都已流逝,难再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