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的星球》将地球上的灾难的,什么地震阿,龙卷风啊,洪水阿,五级,我觉得一般,可能因为喜欢看动物吧。《惊人的地球》我就看过一集,不知道他是一个系列还是什么,但是很好看。
❷ 有哪些比较好看的纪录片
纪录片:
国产:舌尖上的新年、舌尖上的中国、我们诞生在中国、我在修文物、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大黄山、泼墨黄山、海上传奇、大国崛起、喜马拉雅天梯、河西走廊、长城内外
国外:海豚湾、走钢丝的人、华氏911、艾米、河流、美丽中国、黄石公园、大峡谷、鸟与梦飞翔、帝企鹅日记、哈勃望远镜、马尔代夫散落的钻石、红军冰球队等等
❸ 全球公认最好看的十大纪录片都有哪些
全球十大必看纪录片分别是:地球 Earth、海豚湾 The Cove、旅行到宇宙边缘 Journey to the Edge of the Universe、家园 Home、迁徙的鸟 Le peuple migrateur。
《迁徙的鸟》是由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士联合拍摄的纪录片,由雅克·贝汉、雅克·克鲁奥德联合执导。
该片于2001年12月12日在法国上映。该片围绕候鸟南迁北移的旅程,讲述了候鸟如何在大风沙中寻找出正确方向,在冰天雪地中保护自己,历经了危机重重,只为了寻找一个温暖的地方生存。
影片评价
《迁徙的鸟》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这是开篇的第一句话很适合做一个标题,它并不肤浅,而是带着有力度的感情,和该片的气质完全吻合。
其实该片在信息上并不丰富,但却有着极优美的画面。与其说这部电影是一部纪录片,倒不如说它是一场视觉的盛宴,带来的是诗一般的画面,是纯粹大自然的声音。它讲述候鸟终生不止的飞行,它们并不追求意义,只是对自然的一种高贵的遵从。
❹ 比较好看的纪录片
《故宫100》是由徐欢担任总导演的100集历史纪录片。是继2005年的12集纪录片《故宫》之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央-视第二次以故宫为主题合作打造的影像作品。
该片分为《天工之城》《大国大朝》《被忽视的生命》《神界与凡间》4辑,用每集6分钟的时长,讲述故-宫100个空间的故事,透过“看得见”的空间,将“看不见”的紫-禁城建筑的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加以演绎,为故-宫创建一座超越时空的影像博物馆。
❺ 有哪些好看高分震撼的纪录片
1、宇宙时空之旅
《宇宙时空之旅》讲述了以新发明的科学叙事模式揭露宇宙的壮丽,并重新改造原始系列中备受赞誉的元素,包括宇宙日历和想象力之船,带领观众以最宏观和最微观的角度来审视宇宙。
纪录片一词是英国的约翰·格里尔逊最早称呼出来的,他是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的弟子。然而他并没有给予纪录片一个完美的定义,究竟什么样的作品能算是纪录片,围绕这个问题,众多名家都产生过分歧。
纪录片美学观的奠基者:维尔托夫、弗拉哈迪。其中维尔托夫开创了“电影眼睛派”,提倡镜头如同人眼一样“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反对人为的扮演,甚至反对带有表演的影片(故事片)。而弗拉哈迪的开山之作《北方的纳努克》却是由纳努克“真实”扮演而成,最后由现代文明重返原始生活的纳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电影的诞生始于纪录片的创作。
❻ 好看的纪实电影有哪些
1、宇宙时空之旅
《宇宙时空之旅》讲述了以新发明的科学叙事模式揭露宇宙的壮丽,并重新改造原始系列中备受赞誉的元素,包括宇宙日历和想象力之船,带领观众以最宏观和最微观的角度来审视宇宙。
2、 寻找小糖人
该片讲述了南非开普敦一家唱片店老板与音乐记者听到歌手罗德里格斯在舞台上自杀的传闻后展开调查,踏上了寻找小糖人之路,却由此揭开了一个神秘的传奇故事。
3、 海豚湾
影片讲述在著名的海洋哺乳类动物专家的带领下,一群动物保护人士冒着生命危险、突破重重阻碍走进了这一海湾,深入现场,记录下大量海豚被日本人屠杀的血腥场面。
4、我们都为比尔着盛装
讲述了纽约时报的摄影师比尔把一生都献给了时尚,沉迷街拍享受工作的人生故事。
5、天地玄黄
该片一共分为20个章节,涵盖了诸如雪与冰、非洲与星空之类的主题。讲述地球与人类的进化、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
6、万物与虚无
什么是一切,没有什么? 在两集,并且愿意采纳这位教授吉姆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他探讨了真正的宇宙的大小和形状,深入探究了背后惊人的科学明显的虚无。
❼ 有哪些好看的纪录片
为建党一百周年献礼,纪录片《留法岁月》于3月3日-6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频道播出。该片首次全景式讲述百年前1800多名中国赴法勤工俭学生,在远离祖国的法兰西土地上奋斗的故事,展现了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中国青年追寻信仰与真理的热血历程。心似水,志如舟。从1919年3月到1921年1月,先后有1800多名中国青年乘船到达法国,开始了他们在法国勤工俭学的旅程。
蔡和森之孙蔡宁回忆:“当时杨昌济的下面有三个学生,一个是毛泽东、一个是蔡和森、还有一个是萧子升。他们是杨昌济手下(学生),杨昌济说这三个人是他最优秀的三个学生。” 杨昌济与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北京大学教授陈独秀是很好的朋友,为鼓励学生了解世界,强调知行合一,他给学生们推荐了一本杂志:《新青年》。 《新青年》由陈独秀主编,最初叫《青年杂志》,封面上的法文刊号正是“青年”的意思。在创刊号中,创办者连发了三篇关于法国的文章,毫不掩饰对于法兰西文明的推崇与向往,而由此拉开的新文化运动,激荡起无数留学逐梦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