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评价电影《我是路人甲》
结尾采访感人,像是退役运动员拥有瞬间辉煌,今后的路又何去何从。曾经努力过并正朝梦冲刺,年轻时的发光闪亮,终不应该沦为重复的老生常谈,横漂后有来人。电影不是纪录片,本就带有非真实虚构性,导演的掌控至关重要,演可以但不要浮夸,煽可以但不要鸡汤。少直逼内心的敏锐,流星划过,尚欠火候。
2. 如何评价尔冬升执导的电影《我是路人甲》
每个小人物都有大大的梦想,就像每个草根演员都有成为大明星的梦想,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我们不能放弃,要努力,不断的提升自己,如果你是演员,就要提升自己的演技,这部电影非常的正能量,告诉我们有梦想就要去追,不要放弃,不要怕别人的嘲讽和打击。
3. 求电影《我是路人甲》简短影评,800字左右,不要复制粘贴!
电影《我是路人甲》开播以来在网上呼声很高但票房走地,引发很多网友热议。呼声很高的原因是大多数观众认为此影片是励志电影,成功塑造了一批横漂族坚持梦想不懈奋斗,为了实现演员梦长期坚持在群演一线的人。而也有人认为这部电影台词木讷,毫无演技,全是一群群演,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一部给平庸的人泼冷水的警示片。抛开这些观点不说,先看看电影的内容吧!
这部影片中主要刻画了三对情侣,他们都有自己的演员梦,但是将自己的演员梦与爱情捆绑时,却呈现出了令人深思的结局。
第一对是林晨和魏星。林晨能演小宫女,在片中是属于能有小部分台词的特约,而且擅长交际,务实又洞察各种人情世故,能帮男朋友魏星接戏。而魏星来横店的时间长,有一定的演技。曾经担任过微电影的男主角,同时又由此心态大变:他不满足路人甚至是特约,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快速转型为角色、配角直至演员,因此还在戏中改台词,和导演发生冲突,他还有一个去北影训练班迅速转型的打算,但是却没有实践。
而林晨一直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维持他的梦想,不断地鼓励他,开导他,希望他能务实一点,一步步走出去。直至最后发现,自己所爱的这个男人只不过是一个有梦想又挑剔、空有志向却懒得实践的懦夫:他挑角色、不演场次少的戏、自视甚高有不去实践、还为此抱怨老婆不理解。魏星在剧中是大部分眼高手低的演员代表,他有成为行业巅峰的可能,包括天赋运气等,但是他急于求成不够务实,以及生活在自我生活中狭隘自大。他的理想是大而不实的,他还没有成为明星就有了明星的骄傲,认为自己的梦想凌驾于一切之上,最终封闭了自我,辜负了爱人的一片好意,一拍两散。
第二对是沈凯和徐小琴。徐小琴是一个可以和袁咏仪最下来聊天的特约演员,也是路人演员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但是她来横店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圆丈夫沈凯的演员梦。为此她还专门给花钱开了一家餐馆,供丈夫招待各路的狐朋狗友拉关系,肖尖脑袋王圈子里混。
徐小琴也在用自己的努力供养着丈夫的明星梦,无怨无悔直至自己怀孕发生冲突。她觉得他们应该退出演艺圈,告别这样的生活,而丈夫则认为她毁了自己的梦想。一番争执,她对丈夫只想着自己梦想从不关心家庭幸福而心灰意冷。一拍两散之后丈夫也没能够把握好唯一一次有可能出头的出演大臣的机会,他在现场在导演朋友的帮助下还多次忘词,最终被撤换。因此还得了失心疯,背着自己一直说不好的台词在家里在大街上游荡。
沈凯为艺术疯癫为艺术痴狂,因为入戏太深而把生活与戏混为一谈。和魏星比起来,沈凯更圆滑更务实,也更积极入世。但是他和魏星一样将自己的梦想至于至高无上的位置以至于妻子怀孕还认为这是对他事业的严重挑衅,认为他妻子的所有付出理所应当,他认为自己时刻都在准备着,这次难得的机会不可能放过,为此最终抛弃了妻子家庭。而离开了这些之后的他却成了无源之水。
第三组是电影的主线,纯真而美好,现实而残酷。东北男孩万国鹏给自己一年的时间去横店闯荡,再那里偶遇在横店已经一年多而且失去一段恋情的王婷。患难之交最终成就了这段恋情。聪明好学,踏实而肯干,态度认真的万国鹏在横店大打拼一年之后,被麦朝辉庄文强看中,给了他成为角色的机会。正当他准备给王婷描述自己的梦想时,王婷却提出来反对意见。她早已经看透了横漂的本质,不认为这样的机会有多大的意义。当这个男人还沉浸在自己的演员梦的时候,她问了一句话“你的梦想里又问我吗?”
这部电影的高潮就在他的回答里,“你就是我的梦想,为了你我才这么努力的呀!”回答简单表达青涩却感人至深。
里面有很多感动的细节。例如他们在酒店里讨论来横店的目的,讨论自己的梦想;挖煤的那个人心地善良,三番五次帮助王召,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自己客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感化身边的而每一个人;“人长得不帅就要把戏演好,书读得不多就要把事做好。”本来一个爱偷奸耍滑的人,硬是在他的带动下一步步改变;这里面更有始终如一的万国鹏,对影视的态度,对梦想的追求,是否能从中看出每一曾经的你逐梦的身影呢?
就整个电影的主旨来看,无非就是通过对新一代横漂青年追逐梦想,坚持奋斗的经历描写,刻画每一个横漂人逐梦的辛酸与不易,从而揭露现实生活中这个社会底层阶级的艰难。另一方面也深刻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群演这个群体他们追逐梦想而不可得,大多数人在自己的梦想中迷茫、沉沦、渐至自甘堕落,永远地困在自己的戏中的悲哀!
整个电影对我触动动很大,无论是谁,他都有梦想的权利,谁都可以而且应该为自己的梦想不懈努力的义务。但是生活毕竟是生活,如果将其和戏混为一谈,那将是多么悲哀啊!就会想剧中的沈凯一样,分不清戏与现实,分不清孰轻孰重,自己的人性与爱都被自己所谓的‘梦想’磨灭掉,最终夫妻反目。而自己只得在自己所谓的梦想中痴狂疯癫,永远地被困在自己的梦想里无法自拔。这样的梦想是自私的,是狭隘的,是磨灭人性的,是害人害己的,这样的梦想我们不要!
4. 我是路人甲这电影怎么样
故事本身挺吸引人的,特别是想要了解横店了解横店的群众演员的生活概况的。当然电影还是电影,对于一些情节还会有夸大的效果,但总体来说,小人物的大梦想,主题很有意思
5. 《我是路人甲》是不是一部好片
很难得,在这个烂片时代,这是一部有心的电影,你无法站在高处去审视,也无需陷在泥潭里去仰望,它能自发地与观众建立平等交流的情感。它也是很久以来,大陆院线环境下第一部没有明星主演,不追求商业价值最大化,认真诚恳地记录当下横漂这个群体、横店这个地方,同时在其中灌注心血和情感的作品。
而对这部电影的评论,也让我认识到全国范围内对横店影视文化、横店人的诸多看法。
有些人从电影本身情节出发,认为它“故事和真实被他们提前预设的各种类型片俗套元素带偏”。其所追求的彻头彻尾的所谓真实,真正实现理想化创作,不过是一种畸形的创作观念。电影创作不能不考虑市场,不考虑横漂群体、普通观众看到这部作品时候的接受度。《我是路人甲》已经是导演自己投资风险下,最大化个人风格、理想的创作模式,也是香港导演融入内地最彻底的一次尝试,还是一次独立电影大投资的尝试。
也有人从价值观的角度出发,认为“横漂之所以不成功,不是因为外形不佳,运气不好。根本原因只有一个,没有天赋,无法让人通过肢体感受角色的情绪,无法让人透过双眼触摸角色的灵魂。”,“剧情中存在的励志浮夸,过多的鸡汤是天方夜谭的痴人说梦。”
《我是路人甲》的剧情浮夸吗?不见得,也许电影中是有一些生硬的转折和一些烂俗的老梗,但依然是在能接受的范围内,说着横漂的故事,不仅不浮夸,而且做到了最大程度的真实。
地方报上每礼拜都会有一版中的一大块来采访一个横漂,好多年了,实际上真的都是电影中发生的这些事:刚开始来横店的不适应,有一个个的小团体,家庭关系处理的危机,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在片场谈恋爱,一点点做到群特和特约。横漂们的情绪可能会时不时突然爆发一下,也做过自己也知道完成不了的明星梦。曾经什么都不懂的人,会成为递红包的老油条。还有好多人,经常性地被打击,有坚持不下去回家的,也有无论如何都待在横店混日子的。他们会拿着一本小本子,密密麻麻记着在哪演尸体,在哪演太监,赚了多少钱,见到了什么大明星。
6. 电影我是路人甲影评
2012年初,《大魔术师》上映。之后的三年里,我和尔冬升各忙各的,几乎再没见过面。
这三年中,我听说这位老友跑去横店拍了一部和群众演员有关的电影,叫作《我是路人甲》。当时最令我感到好奇的,其实不是他为什么要去拍路人甲,而是他要怎么拍。这个一出道就当男主角,才貌双全又很任性的大个子,他从来都没做过路人甲,他要怎么去拍出路人甲的人生?
就是这样一个人,最近突然找到我,说要请我看电影。于是,我有幸提前看到了那部传说中的《我是路人甲》。
这是一次很意外的观影经历,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我会想到“舒服”。对,这是我今年看过的最舒服最清新的一部片,也是我最喜欢的类型,有传递信息,会让人思考,无论笑或哭都发自内心,毫不勉强。
尔冬升好像变了,变成熟了。
我想他听到这句话可能不一定很开心。
时光流转回2001年,那一年,我去横店拍《英雄》。
那是我第一次去横店,当时天气转凉,还没有那么多人,我每天踩着单车去片场,收工之后也会骑车到处转转,无聊时还会买些烟花,然后找个空旷的地方放一放。横店的夜晚很静,放烟花的时候会吓到一些乡亲大叫,我躲起来偷笑,假装与我无关。
那年的11月19号,新闻说晚上会有狮子座流星雨。半夜收工后,我拖着导演还有组里的人跑去片场的楼顶很兴奋地等着。突然,一颗流星划过,然后,又一颗。起初我们都会开心地欢呼,接下来就被越来越多的流星吓到,每个人都不再说话。
在这样安静的环境里,我隐约地听到了“咻咻”的声音,起初我有些奇怪那是什么声音,后来随着“咻”的一声,又一颗流星划过头顶,那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是流星划过天空的声音。
在那之前,我从来不知道流星也会有声音,城市里太嘈杂,人人都很忙,没时间听流星说话。
因为那场流星雨,我至今对横店都留有很美好的印象。
时光流转回30年前,当时的我还在卖家用电器,生活无风无浪。那时候我对未来的唯一设想就是,如果没意外的话,大概会一直升职到销售经理吧。
这样其实也没什么不好,但偶尔会觉得,这似乎不是我要的生活,至于我到底要什么,那时候的我并不知道。
多亏一位老友,那段时间一直给我洗脑,每天给我画各种光怪陆离的蓝图,劝我放弃工作和他一起去考艺员训练班,我最后被他说动,于是迈出了那一步。
我很感谢那位老友,但我妈当时很生气,因为她觉得这个叫周星驰的家伙害他儿子辞掉了稳定的工作,去上什么前途未卜的培训班,我至今都记得她当时对我说的那句话:“衰仔!我一块钱都不会给你!”
她真的是讲得出就做得到,在艺员训练班的那一年,是我靠自己之前的积蓄撑下来的。那一年,我每天出门只带十块钱,走路去上课。如果不小心起晚了,十块钱就要交给的士司机,那天便只能捱饿。
我很怀疑我有没有对尔冬升讲过那段经历,因为,电影里那个叫万国鹏的男孩,和当年的我,真的是一模一样的境遇。不单是他,戏里的每一个路人甲,从初入行时的不知所措,到演戏时的每一次用力过猛,都会让我忍不住笑出声,就好像看到30年前的自己。
唯一的区别,是他们带着明确的目标去了横店,而我是在进入训练班之后,才发现这是我想要的人生——我想要成为一名演员,不是明星,不是影帝,就只是演员。
“演员”这个词对我而言分量太重。2013年,我在L.A工作的时候接触到一些“临时演员”,他们平时都在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有的是侍应,有的是清洁工,但当你问他们是做什么的时候,他们还是会说:“我是个演员。”
我相信,能说出“我是演员”这句话的人,对演戏一定是有热情的。对我来说,演员的工作就是无条件把戏做好,无关其他。
这些年来,经常有人问我,如果不做演员会做什么?我至今都想不出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不会做别的,从我入行那天起,就有一个强烈的执念伴随我,就是:不管我的角色是什么,戏份有多少,哪怕只给我一秒钟的镜头,我也要想办法让你在这一秒钟内记住我。
为了实现这个执念,我努力练习了很久,很难说这个执念就是我最初的“梦想”,但我要对得住“演员”这两个字,就必须做到这一点。
在片场的时候,我会常常忘记我是梁朝伟,因为我只记得那个执念,到今天也是这样。
回到眼前。我最近在家里看了很多日本电影,尤其是染谷将太主演的几部电影我很喜欢。看《我是路人甲》的时候,也好几次有种错觉,那个叫万国鹏的男孩和染谷将太有些相似,懵懂的样子在无形中化解了故事本身的压力,令到观影过程也变得轻松愉悦起来。
是的,《我是路人甲》这故事本身并不轻松,主演亦都是陌生稚嫩的面孔,但尔冬升太聪明,他很清楚,要完成这个题材,唯一的办法,就是找真正的路人甲来演。对演员抱持着清楚的认知和无比信任的态度,是他自《癫佬正传》开始树立起来的风格,我一直记得他看演员的眼神,那眼神分明就是在说:对,我没看错,你就是这样的人。
这感觉有时候很讨厌,但他偏偏总是对的。
戏里,年轻的路人甲们在探讨何为成功,我看的时候也在思考。我理解的成功,不是衣食无忧,不是获奖无数,而是你能否真正享受每一次努力的过程。有梦想有目标是好事,但如果只看到目标,就很容易忽略过程,就像跑步一样,你一心想跑到终点,就会忘记欣赏沿途的风景。
所以,我们有时不懂珍惜,有时自视过高,有时怨天尤人,其实说到底,都是放不下自我。很多心中不平都因为放不下,当我们学会放下,往往会获得更多。
梦想,不仅仅是有梦、敢想,还有做梦和思考的过程。因为有了这个过程,所以,结果是什么,也没那么重要了。
在大多数人看来,路人甲只是路人甲,就像偶尔擦过夜空的流星,不会一直停留在你的生命里。
但是,即使微弱如流星,也会有它的轨迹,也会在夜深人静时,借着划过夜空的那一秒钟,发出属于它自己的声音,希望被有心的人听到。
我想,路人甲也是一样,在默默坚持了那么久之后,终于遇到了那个叫尔冬升的人。
这一次,希望有更多人听见流星的声音,哪怕只有一秒。
2015年5月24日,梁朝伟
7. 如何评价影片《我是路人甲》
电影引起了“横漂”们的共鸣,一个个子蛮高但有点黑的男生,说话时不停地在发抖,“只要努力,以后的世界就是我们的,我会朝着梦想前进,不会放弃。”
但一场电影并改变不了什么。冯阿姨说,这些天,她看到《我是路人甲》的演员依然像往常一样在跑剧组。冯阿姨的儿子伍文韬,也是一个群演。2012年,因为看到一则王宝强的采访,已经30岁的伍文韬辞掉物业的保安工作,带着几件衣服、揣着2000块钱,从长沙坐火车来到横店,干着一天40块钱的群演。因为刚来,没人认识,他常常接不到戏,只能住120元月租的地下室,被子、衣服全部被潮气沾染,穿在身上、盖在身上都是湿答答的。
伍文韬说:“躺在地上扮演尸体,可以多拿一个红包,但一个红包里通常只有2块钱。”伍文韬抬起脚,指着脚底板说,“红包还得放在脚底板下,避邪。”
为了挣钱,那时候,伍文韬早上做群演,晚上还要推着小车帮妈妈卖饺子。一路从群演,做到群特(特约群演,工资较高,一天约五六百元),再做到群头,副导演,制片,然后开了自己的影视公司。
冯阿姨说,如果儿子继续当群演,不会有什么发展。她也表示,也许电影上映后,真的会有很多很多的人来横店,追演员梦。
即使《我是路人甲》火了,横漂现状也不会有多大改变
即使《我是路人甲》是一个奇迹,但并不是每个“横漂”都能遇到尔冬升。
伍文韬告诉快报,所有“横漂”都知道,尔导的剧组待遇是最好的,还有就是徐克导演的剧组,“我接触过的和合作过的导演中,香港导演比内地大多数导演都要好很多,至少他们懂得尊重每一个工作人员,包括群演。”
梁朝伟在那篇影评中说:“电影里那个叫万国鹏的男孩,和当年的我,真的是一模一样的境遇。”幸运的万国鹏很感谢尔冬升,他告诉快报,在《我是路人甲》剧组,所有的群演,无论有台词的还是当背景板的,都不用蹲在地上捧着饭盒吃饭,不只如此,剧组还会变着花样做盒饭,而且肯定让吃饱。他特别提到,“尔导的剧组是给桌椅吃饭的,场务会累一些,因为每天饭前搬桌椅去现场。”
8. 我是路人甲 这部电影你觉得怎么样
不好看,演的乱糟糟的,
9. 《我是路人甲》这部电影里的男主女主现在怎么样了
一部《我是路人甲》让大家了解到真实的普通横漂的生活。里面的男女主人公为万国鹏和王婷。很有幸前几天刚看到万国鹏的vlog.接受了财经大咖吴晓波的采访。横漂的群众演员都知道横漂就出来2个比较有名的演员一个是万国鹏,一个就是出演周星驰电影的张美娥。万国鹏的出名并不是偶然,他也算是高材生,大学毕业后来当群演,在平时生活中也不忘坚持学习,和那些只为糊一口饭的群演明显不同。
如今万国鹏继续在演艺圈发展拼搏,陆续也出演过几部影视剧,但是知名度无法与《我是路人甲》相比,目前他的人气也算是不温不火了,不仅如此,他的形象也受到很大的改变,和当时土土的造型简直判若两人。
此部电影的女主角王婷,王婷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乖乖女孩的印象,在拍完了《我是路人甲》涨粉还是很迅速的,现在有26万粉丝。
微博上面的她是一个很励志的小女孩,经常锻炼,读书,分享心灵鸡汤。据说王婷在拍《我是路人甲》之前是一个胖子,其后又拍摄了《风从海上来》《死党》《造梦师》等。
这部电影《我是路人甲》,是真的好看,深受网友喜爱。虽然票房不景气,这说明它不是商业电影,不是用来圈钱的。网友评论也很暖心,尔冬升导演确实走心了!
10. 尔冬升拍摄《路人甲》到底想表达什么
“努力,奋斗!”这是周星驰电影《喜剧之王》开篇场景的点睛之笔,那翻滚的大海,那渺小的个人,无疑夸张式地预示了演员之路的波折起伏,而一句“其实,我是一个演员”则道尽了小人物追求梦想的坚持与辛酸、无奈。电影是一个造梦的机器,很多人在这个梦里,或实现,或迷失自己的梦,或成为默默无为的“路人甲”,或从“路人甲”出发实现自我。“来这里我顶多浪费两年,不来,我会后悔一辈子”,“路人甲”简明扼要的话语,真切地表达了“横店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决心,而这决心来自于内心深处对于演员之梦的呐喊与执着追求,不忘初心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尔冬升导演的《我是路人甲》,则是讲述小人物飘移横店追梦的故事,让人笑里有泪有味,并引起我们深深地反思。被称为“香港影坛中鲜有的会在每部电影中注入个人思想的导演”的尔冬升,一向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并将人物置于社会关系网络之中,深度挖掘个人扎根于现实社会的精神内涵。由尔冬升执导、编剧的剧情片《我是路人甲》,讲述了横店群众演员“横漂”之梦的故事。片中没有大牌明星,甚至连小牌明星都见不到,不过好像有刘伟强等多位导演客串,但每一个“路人甲”都构成了一个真正的人物内核,他们可以随心的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并真实还原“横漂”一族在“东方好莱坞”默默奋斗的历程。十八世纪法国网络全书派的代表人物狄德罗曾言,“说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这不是责难人,而是为人下定义。”电影中的“人”,是一个个来自天南地北之“路人甲”,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追梦者形象——以自己的方式,演绎着自己的成功之梦。
电影表演是演员创造“最接近生活原态”的角色形象。《我是路人甲》中演员塑造的角色,就是角色展现自我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每一个“路人甲”的演绎都是真实的自我认同。没有人比演自己更具魅力,更具真实,他们不会做作,不会模仿,他们只需在导演的镜语下通过自己丰富的表情和动作表现自我即可。在五连拍预告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前往横店追梦之人,他们为会为了拿到一张演员证而欣喜若狂,会千方百计的抢镜头而跟着主演走,使得这些看似浮夸、空洞的情节,有了生命力,并且成为演员表现真实的标签。曾经的大明星。演员如今的导演尔冬升也是让人物通过情节的编排和矛盾的建设来展示自己与“路人甲”的个性和内心想法,以此形成大众审美情趣与对象,并在“路人甲”的形象之中,表现导演自己内心之梦,之情,之思。电影拍摄期间,尔冬升问一位路人甲,“你觉得自己能成功吗?”,回答说:“我已经成功了”。而当尔冬升被问题同样的问题时,他有了自己的见解,“想想我有什么害怕的呢?我也已经成功过了,人生如戏,有很多高低起伏。我的人生即将像是一部电影一样即将进入大结局了,那么是要进入舒缓的音乐,就这样平淡结束吗?还是应该飞车爆炸、轰轰烈烈到底呢?我决心一定要轰轰烈烈!”这位两次获得香港金像奖颁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的尔冬升是成功的,而一路的艰辛与坎坷,只有自己才知晓。人生本来就是一出折子戏,有好有坏,有曲折有平铺直叙,但人的一生如何走,则是由自己决定的。勿忘初心,富贵不苟且,知道自我从何而来要往何去,是君子也。《路人甲》对于尔冬升而言,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因为没有大牌,没有ip热度,没有话题,甚至连演员都是业余。对于横店的“路人甲”而言,则是一次努力后梦想的演绎。在《我是路人甲》中,无论是想多说一句台词的“路人甲”,还是欢喜的宣告“我要横漂”等,导演尔冬升都赋予他们丰满的形象、细腻地展现出了他们心灵世界的可爱,以及对梦想坚持的肯定。他们是普通人,是不起眼的“路人甲”,但他们的情感是真实的、语言是质朴的。影像中,我们看到了一群“路人甲”为实现演员梦,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艰难的跋涉,在不折不饶的斗争。通过这些“路人甲”群像的描写,流露出导演的人文关怀与情思。有白话文以来中国最具亲和力的作家老舍先生曾谈到,“喜剧的语言必须足以支持喜剧的人物与情节。”“不要想起一句漂亮话来,就视同珍宝,非用上不可。”作为娱乐大众的电影,恰恰“是一条逃避现实原则的手段,是快感原则自由发挥作用的地方”。《我是路人甲》中,一方面将路人甲的小人物的喜剧恰到好处地演绎,另一方面则将现实的黑幕、艳照、整容、潜规则等表现殆尽。无论是电影中喜剧话语的对白,能够让观众产生亲切感,引其观众的共鸣,从而产生阵阵笑声。还是从社会现象延伸出对于梦想的追求,比如“你可以怀疑自己的运气,但不要怀疑自己的才华”、“当所有人都不相信你的时候,你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所有的恐惧都是人幻想出来的,我潜水,我赛车,我做很多看起来很危险的事,因为做了,就没有恐惧了”等,都是在对于成功地述说。
一般观众看到了往往是《我是路人甲》中的路人甲的调侃,但是,欢笑之余,我们应该反思。通过一个个“路人甲”的形象,表现出来的梦是““含泪笑容”的。如果说,导演尔冬升在影片中刻画“路人甲”是表现他们的现实生活状态,那么在这些看似平凡的“路人甲”身上,导演探究了这个复杂的行业之人的内心精神面貌。或许,在这个以成功标榜的社会里,导演尔冬升触摸到了现代人生活背后的伤痛。与内地导演更喜欢拿大数据、热门ip来说故事相对比,尔冬升的不忘初心,更贴近中国社会的暗黑与浮华、荣光同在一起的实质。回到家中,打开分享会的场记卡形态的黑色包包,赫然写着“初心不忘,情怀不了”,我想这就是尔冬升的坚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