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好多长得美的女生多病虚弱,不好看的反而身体特别好,是红颜薄命吗
不薄命的红颜,是不是会化作祸水呢?身作红颜、生作红颜,如果不薄命,即要成祸水中的兰花,再漂亮的女人终究是要老的,和一个人相处时间长了也自然是会乏味的,如果遇上一个无德的男人,红颜怎能不薄命?
你对姐姐的担心在我看来是对那些男人的讽刺,你列举的那些薄命的红颜都是因为和男人的纠缠太多太复杂所以薄命啊.其实\&uot;红颜薄命\&uot;那是古时候的话,在现代社会也不流行了.现在的男人没有古时候那样大的权利,现在也没有皇帝不会有贵妃\\昭君的剧幕再上演的.时代不同了,你姐姐应该离那俩为她打架的还教书育人的悲哀的家伙远点吧,否则学校包括众人对你姐姐也不会有好的印象的,那可不妙了,搞不好成为薄命的前奏哦.你姐姐是美女那就一定要放聪明哦.特别是在恋爱问题上.切忌因为美貌与多个男人之间.看看这篇文章.
论红颜薄命
苏青
红颜薄命,这四个字为什么常连在一起,其故盖有二焉:第一,红颜若不薄命,则其红颜与否往往不为人所知,故亦无谈起之者;第二,薄命者若非红颜,则其薄命事实也被认为平常,没有什么可谈的了,这就是红颜薄命的由来。
天下美人多得很,就是在霞飞路电车上,我也常能发现整齐好看的姑娘。她们的眸子是乌黑的,回眸一笑,露出两排又细又白的牙齿。我想,这真是美丽极了,要是同车中有一个尊贵的王子,爱上了她,这位姑娘的美名马上就可以传遍整个的上海,整个的中国,甚至于整个的世界。可惜尊贵的王子决不会来与我们一同搭电车,就是勇敢的武士,豪富的官绅等辈也不会,她们成名的机会多难得呀,就是有,也只在浪漫的诗人身上。
要知道一个好看的女人生长在一个平凡的家庭里,一辈子过着平凡的生活,那么她是永远不会成名,永远没有人把黑字印在白纸上称赞她一声“红颜”的。必定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她给一个有地位的男人看中了,这个男人便把她攫取过来,形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于是牡丹绿叶,相得益彰,她既因他而一举成名,他也因她而佳话流传了。美人没有帝王,将相,英雄,才子之类提拔,就说美到不可开交,也是没有多少人能知道她的。
譬如说吧,西施生长在苎萝村,天天浣纱,虽然有几个牧童,樵夫,渔翁等辈吃吃她豆腐,她的美名可能传扬开去到几十里以外的村庄吗?即使她有一天给挑水夫了,经官动府起来,至多也不过一镇的人知道,一城的人知道足矣,那里会名满公卿,流传百世,惹得骚人墨客们吟咏不绝呢?这也是她机会凑巧,合该成名,有一天正在浣纱的时候,刚好给范大夫差来寻美女的人瞥见了,于是她便给人家一献而至范大夫府上,再献而至越王座前,三献而进于夫差宫中。于是她的“红颜”出名了。薄命也就不可避免。
的确,在从前的时候,王宫就是红颜薄命的发祥之地。一个如花如玉的少女进了宫里,不是没有机会见男人守空到老,便是机会来了给那个骄恣横暴粗俗恶劣的所谓皇帝也者玩弄。那家伙有的是权,有的是势,有的是金钱,有的是爪牙,还有礼啦法啦这种种宝贝给他做护身符,一个美人到了他手里,便再也别想受他的尊重及爱护,相反地,他只知道蹂躏她,而她也只好受着听凭摧残。他也许是年老龙钟的,荒淫过度身体衰弱不堪的,有恶疾的,脾气当然不好,文才武才都没有,面貌也很难希望他生得端正漂亮,但是你都得受,还要感激他给你的皇家雨露之恩,不受不感激便是大逆不道呀!当我读到长恨中“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这两句时,总觉玉环太苦,倒不如趁早长眠马嵬坡下,得到永久的休息为妙。皇帝是这样,其手下的权贵们也就差不了多少,所以美人嫁给阔佬大概是很苦的,许多美人之没有后裔,大概也是由于她们的男人荒淫过度失却了生殖能力之故,盖当时未必有可靠的避孕法也。
婚姻不如意,便是顶薄命的事,理想婚姻是应该才貌相当的。所谓才貌相当,也不仅是男有才而女有貌,我的意思乃是说男之才与女之才相称,男之貌与女之貌也相当之谓。男女双方之才均称则精神上愉快,男女双方之貌得当则肉体上满足,这是灵肉兼顾的预完善办法。而且话得声明在前,这里所谓才也貌也都是指广义的而言,才乃包括一切思想学问志趣嗜好,不是专指吟诗作画等一艺之长;貌亦包括年龄健康清洁卫生,并不是专论一只面孔的呀。
此外尚有更重要者,则为道德之讲究。在婚姻关系中,若有一方不讲道德,即令才貌相当,恐亦难致幸福。至若一般有地位的男子想藉其优越势力以猎取女人的肉体,或一般长得好看的女人想利用其美貌以猎取男子的金钱,则其动机已经卑鄙,道德观念全消失,哪里还谈得到真正的爱情幸福呢?
可惜许多女子都见不及此,这也是造成红颜薄命的另一原因。盖美貌常与年轻相连,年轻的女子常常缺乏经验,缺乏学识,则也是事实。学识经验既然缺乏,自然容易上钩,受人之骗,后悔莫及。美貌与思虑常是成反比例的,不会思虑的人,吃吃睡睡,跑跑跳跳,便容易显得年青好看。而一般男人又多赞美她的好看,而不提及她的无知,有时还说无知更能显出娇憨,逗人爱怜。其实这句话可不知坏了多少女子,于是她们只求娇憨,不敢多动脑筋,结果果然红颜了以后,薄命也就不可避免,这是美人不能思想之误。
美人不能思想,不肯学习,心地便狭隘,胸襟便龌龊起来。自己不肯努力向上,只希望有个现成的阔佬来提拔提拔她,于是见了君王眼红,见了卿相眼红,见了英雄眼红,见了才子眼红,仿佛只要一做这些人的妾,便可身价百倍,骄旧日侪辈而有余了,于是你也竞争,我也竞争,大家抢夺良人,一人得意,万人伤心,红颜薄命的故事更层出不穷了。这可真真便宜了男人,美中择美,少里挑少,此往彼来,一直快活到死。有时还可三妻四妾,兼收并蓄。现在虽说盛行一夫一妻制,但红颜女子想嫁部长经理之类的还是太多,有财有势的男子与年青美貌的女子结合,是最最普通的事,也是最最危险的事。盖有财有势的男子大都老奸巨滑,而年青美貌的女子又多无学无识,其不上当,安可得乎?此红颜所以更多薄命机会也。
至于薄命者若非红颜,便无人说起或说起而无人同情一节,这颇使我愤愤不平。也许我就是这么一个碌碌庸人吧,我只知道敬佩无名英雄,也同情另一批不红颜而薄命,而且比红颜而薄命者更苦上万分的女人。譬如说天宝遗事吧,杨贵妃死了,多少人同情她,为她做诗,做戏曲,做文章,因为她美得很哪。其实她生前既淫乐骄奢,死后太上皇还一直惦记着她,遣方士觅取她的阴魂,也算够哀荣的了,比起长门镇日无梳洗的梅妃来,不是已幸福得多吗?不过梅妃也相当漂亮,惊鸿舞罢,光照四座,因此也有人为她的失宠而洒一掬同情之泪,比起那倒霉的皇后以及白头宫女辈来也不知多幸福几许了,那些非红颜的女人在平时既无人怜爱,赐一解珍珠慰她们寂寥,乱时又无人保护,死者死,剩下来的也只有继续度凄凉岁月到老死罢了,这还不是更薄命吗?
老实说,历史家常是最势利的,批评女人的是非曲直总跟美貌而走。一个漂亮的女人做了人家小老婆,便觉得独宿就该可怜,如冯小青般,双栖便该祝福,若柳如是然,全不问这两家大老婆的喜怒哀乐如何。但假如这家的大老婆生得美丽,而小老婆比不上她的话,则怜悯或祝福又该移到她们身上去了,难道不漂亮的女人薄命都活该,惟有红颜薄命,才值得一说再说,大书特书吗?
戏剧家看穿这层道理,因此悲剧的主角总拣美丽动人的女子来当,始能骗取观众的同情,赚得他们不少眼泪。譬如说,剧情是一个男人弃了太太,另找情人,太太自杀了,那个饰太太的演员便该比饰情人的演员漂亮得多。于是在她自杀之后,观众才会纷纷叹息说:“多可怜哪!红颜薄命。”若是饰太太的演员太难看了呢?则观众心理便要改变,轻嘴薄舌的人们也许会说:“这个黄脸婆若换了我,也是不要的,死了倒干净。”那时这出戏便不是悲剧,而是悲喜剧了,主角是那个情人,她的恋爱几经波折,终于除去障碍,与男主角有情人成为眷属了。
美的力量呀!无怪成千上万的女子不惜冒薄命之万险而唯求成红颜之美名,及至红颜老去,才又追悔不及了。男子也有美丑,但因其与祸福无大关系,故求美之心也就远不如女子之切。女子为了求美,不惜牺牲一切,到头来总像水中捞月,分明在握,却又从手中流出去了。时间犹如流水,外形美犹如水中月影,不要说任何女人不能把它抓住捏牢,就是真个掬水月在手,在手的也不过是一个空影呀!至于真正的月亮,那好比一个人的人格美,内心美,若能使之皎洁,便当射出永久的光辉。红颜女子不一定薄命,红颜而无知,才像水中捞月,随时有失足堕水,惨遭灭顶之虞呀。
原载年7月1日《古今》第26期
Ⅱ 获得第33届金鸡奖的电影作品有哪些
少年的你肯定是跑不掉的,这部电影可谓是实至名归。上映的时候就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男女主角因为这部电影也获得了不少殊荣了,所以金鸡奖肯定也会获奖的。但也是在情理之中的,毕竟不管从题材上还是演员演技方面来看,都是非常完美的。易洋千玺也算是出乎人的意料,把小北这个角色出演的十分精彩。
除此之外,还有烈火英雄,中国机长,白云之下,我的喜马拉雅等片子也在金鸡奖中获奖了,这些获奖的片子都值得大家去看一看的,毕竟好的电影都是值得大家去细细琢磨的,有的电影带着我们的不仅仅是娱乐,还有对社会的思考。
Ⅲ 《掬水月在手》:民国最后一位诗词大家的“弱德之美”,读过吗
叶嘉莹先生
如果不是这样,在那个硝烟弥漫的时代,在辗转流离的时候,在面对生活的艰辛与绝望的时候,先生可能无法安静的沉浸于诗词的世界,那么这世间关于诗词的美好,肯定会缺少一份。
叶嘉莹先生是民国的最后一位诗词大家,但是所有人都相信先生的愿望会实现,诗词不会成为一门高冷的学科被人置之高阁,诗词是有灵魂的,有魅力的。
依旧会有无数人捧起对于诗词的热爱,如同汉服一样,总会被年轻的一代所拿起,所热爱。《掬水月在手》是叶嘉莹先生孤独的百年史,却不会成为诗词的孤独历史。
Ⅳ 掬水月在手在哪里看
《掬水月在手》是由广州行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东方所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出品,由陈传兴执导的文学纪录片。该片于2020年10月16日在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专线上映 [1] 。
《掬水月在手》是陈传兴导演所执导纪录片“诗词三部曲”的最终章,(前两部分别为《他们在岛屿写作:如雾起时》、《他们在岛屿写作:化城再来人》)。该片记录了叶嘉莹的传奇人生,以北京四合院的结构模式展现她坎坷坚韧仍不渝追寻初心的一生 [2] 。
最新新闻
TA说
一生一次,去电影院看最后的“女先生”2020-10-22 11:01
在那一刻,流动的光影营造出一种极其抽象、含蓄和隽永的氛围。那是语言无法形容的、极致的美。那是诗。一切都浪漫得恰到好处。 你一定要去大银幕上见证这一刻。...详情
内容来自
中文名掬水月在手外文名Like the Dyer's Hand类 型纪录片、传记制片地区中国导 演陈传兴制片人沈祎主 演叶嘉莹片 长120 分钟上映时间2020年7月26日(上海国际电影节)对白语言普通话色 彩彩色imdb编码tt12735320
目录
1 剧情简介
2 幕后制作
3 主创团队
4 角色介绍
5 音乐原声
6 获奖记录
7 发行信息
8 作品评价
剧情简介
编辑
叶嘉莹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四合院内。她幼承庭训,受业于诗词大师顾随先生。在中国古典诗词的长流中,扮演着承先启后的重要角色。她引入西方文论诠释中国古典诗词,对新诗亦抱持兼容并包之态度,来往穿梭于古典与现代之间。叶先生讲授中国古典诗词不分职业、不论年龄,多年来致力推广对儿童的诗歌吟诵教育。教学研究之外,叶先生亦将生活经历与心境融入创作,传承千年诗心,纵使岁月坎坷也仍不懈追寻。她一生历经战乱、政治迫害、海外飘零,晚年回归改革开放的中国,持续创作、传承教学,重系文革中断的古典诗词命脉 [3] 。
掬水月在手 的海报
幕后制作
编辑
《掬水月在手》全程采用4K摄影,于2017年4月正式开机至2018年4月杀青,历时一年间,摄制组辗转亚洲、北美洲,足迹遍及北京、天津、西安、洛阳、香港、台北、澳门、温哥华、波士顿等十余座城市。期间,对叶嘉莹先生本人进行了17次深度访谈与拍摄,相继采访了42位与叶嘉莹先生的相熟人士。而电影后期制作历时两年
Ⅳ 《掬水月在手》哪还有演
掬水月在手》是由广州行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东方所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出品,由陈传兴执导的文学纪录片。该片于2020年10月16日在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专线上映[1]。
《掬水月在手》是陈传兴导演所执导纪录片“诗词三部曲”的最终章,(前两部分别为《他们在岛屿写作:如雾起时》、《他们在岛屿写作:化城再来人》)。该片记录了叶嘉莹的传奇人生,以北京四合院的结构模式展现她坎坷坚韧仍不渝追寻初心的一生[2]。
Ⅵ 陈传兴的介绍
陈传兴,1952年出生于台北,法国高等社会科学学院语言学博士,行人文化实验室创办人,2012年获颁法国艺术与文学勋位(军官勋章),在退休前是台湾地区清华大学副教授。
他长期耕耘美学、哲学、精神分析与影像论述等领域,同时是摄影家、艺术评论学者、作家与电影创作者,曾是文学纪录片系列《他们在岛屿写作》的总监制。
电影
陈传兴师承法国电影理论大师克里斯蒂安·梅玄(Christian Metz),2012年他曾获颁法国艺术与文学勋位(军官勋章)。同时他也是将法国文学、哲学和精神分析、电影理论引入华语世界的主要推手,并作为导演拍摄了《如雾起时—郑愁予》、《化城再来人—周梦蝶》两部影片,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电影总导演陈传兴执导纪录片《掬水月在手》2020年 9月,电影总导演陈传兴执导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全程4K拍摄,曾入围2020年上影节金爵奖纪录片单元,并在北影节进行展映。
Ⅶ 为何三刷“祖国”之后,《白昼流星》成了心头好
估计是电影里边比较与众不同的一点,深得群众喜欢
Ⅷ 2020年度十大影响力电影已经新鲜出炉,你最欣赏哪一部电影
1月19日,经过20余天,经由影/剧迷、北大/浙大学生、50位国内知名影视专家的三轮票选, 2020年度十大影响力电影分别是(按第三轮专家票选票数排序): 《夺冠》《八佰》《我和我的家乡》《送你一朵小红花》《一秒钟》《拆弹专家2》《金刚川》《姜子牙》《囧妈》《掬水月在手》。
这10部电影中,我印象最深最欣赏的是《我和我的家乡》。
涉及到医院的场景无法使用,剧组只好找摄影棚连夜临时搭建场景。拍摄时正值暑期,为了防疫剧组成员都要佩载口罩,长时间忍受高温。即便如此,九位导演和所有工作人员也顶住压力,在坚决防控疫情的同时积极复工,科学拍摄,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用实际行动表达了中国电影人的态度、决心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