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余华的活着电影版的好看还是话剧好看
建议先看小说
⑵ 话剧和电影的区别
1、表达方式不同
话剧指以对话方式为主的戏剧形式,话剧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但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
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的影像画面,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也是一门可以容纳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
2、进入中国时间不同
话剧: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来到中国。1920年,以上海新舞台上演萧伯纳名剧《华伦夫人之职业》和民众戏剧社的成立为标记,话剧正式走上中国舞台。在整个20世纪20年代,“戏剧”这个称谓基本等同于后来的“话剧”。
电影: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为了向著名京剧老生谭鑫培祝寿,拍摄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剧《定军山》。
3、演出场地不同
话剧都是在戏剧场演出,要购票才能进去看。
电影可以去电影院买票观看,也可以在手机电脑电视上观看。
⑶ 话剧与电影作的差别在哪里
电影的出现对话剧艺术的冲击绝对是彗星撞地球式的,但正如老话所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经过这一次冲击并继续生存下来的话剧事实上比以前有了质的飞越——话剧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存在的意义。我来列一下电影出现以后话剧的发展历程:电影大约出现于1895年左右。而话剧在19世纪末到现在涌现了: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现实主义、荒诞派戏剧等等流派这里面有很多名字我们都很眼熟,因为这是工业革命带来的文化巨大改变的一个缩影,但事实上,文艺复兴在16世纪就已经完成了,在我看来如果那时候话剧开始反思自己的话至少存在主义和现实主义会早出现很多。
⑷ 《驴得水》话剧和电影哪个更好看
首先先说一下这两个版本的区别,然后在总结这两个版本
电影与话剧的区别:
一、演员数量对比(电影演员:12位;话剧演员:9位,电影赢)
话剧全场一共有九位角色,张一曼(女老师)、裴魁山、周铁男、孙恒海(校长)、孙佳(校长女儿)、铁匠、铁匠老婆、特派员、罗斯(美国慈善家);电影里的角色更丰富一些,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三个角色,特派员秘书、特派员司机、警长。另外,话剧里的铁匠在电影里变为了铜匠。
二、角色对比(电影与话剧的不同点,各有不同,但感觉整体的角色塑造电影更胜一筹)
张一曼(女主加最火的角色,就放第一个了):
1、张一曼与裴魁山单独在外面的那一段,电影里面是他俩一起剥大蒜准备晚餐,然后来了场“大蒜雪”;话剧里面变成了他俩因为怕被特派员发现了一起在撕账本,就来了场“账本雪”,相比之下电影的大蒜雪更浪漫一些。
2、铁匠扮完“驴得水老师“后与张一曼道别那一段,话剧版是张一曼给了他一支钢笔,分别的时候,铁匠还抱着张一曼说能不能再教一招,这时候张一曼教了铁匠咬耳朵的”技能“,也呼应了后来铁匠老婆的那个包袱“人耳朵又不是用来吃的你咬它做什么”,但电影版的没有这一点,与后面这个包袱没有形成互动,没有铺垫好;而电影版张一曼给铜匠了一缕自己的卷发,这铺垫了后面剪头发的故事,这比给钢笔的戏剧性更强,要是能加上咬耳朵那个,电影的连贯性就更强了,这一段里,话剧与电影各有千秋。
3、大家一起骂张一曼那一段,电影版比话剧版情节更丰富一些,除了裴魁山、周铁男他们骂的那一段,张一曼自己打自己那一段以外,还多了一个铜匠让校长把张一曼的头发剪掉,校长把张一曼剪成了短发,裴魁山去喊他们来一起开会,看见张一曼的时候一脸惊讶,张一曼突然跑去自己照镜子,然后看着几乎没有头发的自己痛哭的躲到桌子里面不愿出来见人,这个铺垫更能说的过去张一曼最后为什么疯了(疯的还有一个原因是差点被警长给强奸了,喊周铁男救她,周铁男也不敢),比话剧版的内容更详实,在这一段的处理上电影比话剧好。
4、被校长支开单独待着的那一段,电影版是被校长喊去做校服了,不管遇到什么都不出来,结果校长被绑了也没有出去看他;而话剧是校长喊她站教室里面不管怎么样都不说话。其实设置的效果都差不多,话剧是为了舞台表演才设计的在教室里面,电影由于存在空间感所以可以单独设计一个密闭的环境,这一段的改编比较适合从话剧改编成电影,手法上有所改变了,但本身所要达到的效果没有改变。
⑸ 电影与话剧的区别
1、表达形式:
话剧指以对话方式为主的戏剧形式,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来到中国。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但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
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的影像画面,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也是一门可以容纳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
2、传入中国的时间:
1920年,以上海新舞台上演萧伯纳名剧《华伦夫人之职业》和民众戏剧社的成立为标记,话剧正式走上中国舞台。在整个20世纪20年代,“戏剧”这个称谓基本等同于后来的“话剧”。
由1896年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虽然外商在中国电影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但亦阻止不了我国电影活动的开始。1903年,德国留学生林祝三携带影片和放映机回国,租借北京前门打磨厂天乐茶园放映电影。
话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剧本创作、导演、表演、舞美、灯光、评论缺一不可。中国传统戏剧均不属于话剧,一些西方传统戏剧如古希腊戏剧因为大量使用歌队,也不被认为是严格的话剧。
电影具有独自的特征,电影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种艺术的特征,又因可以运用蒙太奇(法语:Montage)这种艺术性突跃的电影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复制放映。
⑹ 演话剧跟演电影一样吗,都说演话剧更难,是吗
低级别感觉是话剧,不ng太难了。高级别是电影难的多吧,每一个微小的动作,眼神都是戏。
⑺ 话剧的《疯狂的石头》好看,还是电影的好
《疯狂的石头》是由宁浩执导,郭涛、刘桦、黄渤、徐峥等主演的喜剧电影。
该片讲述了重庆某濒临倒闭的工艺品厂在推翻旧厂房时发现了一块价值连城的翡翠,不料国际大盗麦克与本地以道哥为首的小偷三人帮都盯上了翡翠,在经过一系列明争暗斗的较量及真假翡翠的交换之后,两拨贼被彻底的黑色幽默了一把。电影好看一些吧。
⑻ 《李茶的姑妈》话剧好看还是电影好看
《李茶的姑妈》是由吴昱翰执导,黄才伦、艾伦、宋阳等领衔主演的喜剧片[1]。 该片改编自开心麻花同名话剧,讲述了李茶的姑妈是个有钱的寡妇,因为李茶的订婚仪式而聚首的一群人都在觊觎姑妈的财产,一场由金钱、谎言引发人生错位的故事由此展开。[2]该片于2018年9月30日在中国内地上映[3]。
⑼ 《雷雨》 电影好看,还是话剧好看(那一版)
电影好看,话剧比较乱,我上学的时候,老师给我们放过
⑽ 《夏洛特烦恼》的电影版和话剧版你更喜欢哪一部
电影《夏洛特烦恼》成为2015年年度最大黑马,狂揽14.41亿票房,被很多网友称之为“最近几年最好的喜剧片”。而早在电影上映之前,就有《夏洛特烦恼》的话剧版演出,而话剧版因为属于小众文化娱乐,则在表现形式方面,显得更加大胆,毕竟少了很多限制。
话剧版中,在夏洛的记忆曲库用完了以后,没有了创造构思,于是拿出了当年打算写给秋雅的歌,话剧中并不是《一次就好》,而是电影结尾的《夏洛特烦恼》“我会在你身边 ,你左右,绝不会回头”,结果秋雅把这首歌贬得一塌糊涂,自此夏洛彻底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