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香港最主要好玩的地方有哪些
香港真的有太多耳熟能详的地方,
九龙、旺角、湾仔、中环、铜锣湾…
可你去过那些繁华背后隐藏的天堂了吗?
可几乎所有人都遗忘了,
香港还有一串美到极致的处女地:
它们有马尔代夫的明媚阳光,
它们有大溪地的绝美海域,
它们有巴厘岛的柔软沙滩,
它们有垦丁的文艺小清新。
1.塔门岛
99%的人都不知道的绝美小岛
面朝大海去露营
塔门岛又叫“草洲”,它只有1.69平方公里,是个被大滩海、大赤门和大鹏湾拥抱着的小公主。
2.蒲台岛
香港南极
观鸟望海看星空
蒲台岛是香港最南的岛,被称为香港南极,这能看到最无防备的大海,最奇特的怪石,真像是另一个“东极岛”!
3.东平洲
香港最东
岩层告诉你古老的秘密
东平洲是香港最东面的岛屿,小岛的最大特色是层层叠叠、色彩丰富的沉积岩,还有不少古生物化石。那独特的海蚀景观,被海水割成一个个独立平台,矗立在柔波之上。
4.桥咀洲
低潮时来找沙洲
香港水质最好的沙滩之一
桥咀洲在西贡古火山口边缘,地质景观很丰富,横穿岛屿的步道能看到难得一见的火山遗迹。那条连岛沙洲,随着潮水一会儿消失,一会儿出现~
5.大澳渔村
香港最后的水上人家
体验惬意渔村生活
这是一个民风淳朴的地方,既有几百年的古庙,也有新建的小楼,古老与现代融合在一起, 香港开埠初古朴的渔村面貌,在大澳都可以找到。
6.长洲岛
市井人情小岛
七八十年代的老香港模样
说到长洲,可能大家就会想到麦兜电影里的抢包山:“大包,整多两笼!大包,整多两笼!”。但其实它作为渔港的面目一点没褪色,保存着渔港的面貌,展现出小渔村的活跃气息。
7.坪洲岛
香港最袖珍离岛
老屋窑厂见证繁华兴衰
这个岛只有一平方公里,是个超级袖珍岛,这里没有观光名胜,所以没什么游人,但正因如此使它有一种安静祥和、时光停滞的特殊风情。
8.南丫岛
发哥故乡
各种浪漫小情调
在香港所有的离岛中,南丫岛应该算是名气最大的,不仅是发哥的故乡,还是很多港剧浪漫桥段的取景地。
9.石澳村
《喜剧之王》取景地
彩色房子前耍文艺
星爷的电影《喜剧之王》相信大家都看过,就是在石澳拍的哦。
10.赤柱
摩登与复古
中西结合
当年英国人强占香港岛最先登陆,所以在这里外国人居多。既有古色古香的风姿韵味,又有充满摩登色彩的西方文化,中西交融正是赤柱的魅力所在。
❷ 香港一个石澳真的够玩整个周末吗
听说大家每次去香港都只是逛街逛商场逛的毫无新意?那是时候要走出繁忙的闹市区,到相对安静的离岛长洲或者石澳村来走走了!对香港的印象只有买买买是不行的!!!其实从市区去长洲或者石澳并不难,可以说非常简单,只要跟着花花的tips走绝对没有问题哦~
来到石澳一定一定要去的一定是电影《喜剧之王》里面的经典场景拍摄地。这颗歪的已经要另外用水泥去加固的树,当年被青涩的张柏芝靠着演出了这部戏最经典的姿势。尹天仇教柳飘飘演戏,两人姿势僵硬,背景就是小门后的蓝色大海。来石澳如果没有来过这里,那就不能说自己来过石澳!!这里的海滩非常干净,很多香港本地人周末也会来这个沙滩晒晒太阳游游泳,感觉很惬意。花花去的时候还看到有人玩冲浪呢!就算不下水,脱了鞋子在沙滩上走走也是很舒服的~石澳吃东西的店并太不多,不是很商业化,花花就给大家推荐一家自己吃过觉得好吃的小店吧~就是图里面这家其貌不扬的小吃串烧店啦,烤菠萝烤猪颈肉烤丸子都好好吃哦!!配上这家小店自制的辣椒酱,真的是令花花一吃难忘啊。烤菠萝香甜多汁,连不喜欢吃菠萝的花花都沉浸在里面无法自拔,说着说着口水都快要掉下来啦。花粉们如果去石澳的话麻烦帮花花多吃几串好吗?!!
❸ 翁帆的爱情之路
1995年杨振宁到汕头大学参加物理学家大会时与负责接待的翁帆相识;翁帆当时为汕头大学文学院英文系大一学生。
2002年翁帆结束了一段失败的婚姻后考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攻读硕士。
2003年10月杨振宁的夫人杜致礼因病去世。
2004年2月翁帆寄信到美国给杨振宁,之后几个月两人密切联络,逐渐熟识。
2004年11月5日,杨振宁与翁帆在北京订婚,82岁的杨振宁突然宣布迎娶28岁的翁帆。以杨振宁的年纪和身份,作出如此“骇人听闻”的决定,直接引发了一场“地震”。
2004年12月24日,82岁的杨振宁与28岁的翁帆登记结婚。
2005年1月正式举行婚礼。 1995年暑假,汕头大学召开首届世界华人物理学大会,翁帆被学校选中,负责接待杨振宁、杜致礼夫妇。清纯可爱的她当时深得科学家夫妇的喜爱。此后多年,她和杨振宁夫妇偶有书信往来。2004年2月的一天,翁帆接到杨振宁打来的电话,邀请她到中文大学见面。见面前,翁帆还真有些激动与紧张:分别多年了,见到已经82岁的杨振宁教授,我是否应该上前搀扶他呢?让翁帆吃惊的是,面前的杨振宁教授精神矍铄,说话、思维和行动都很快,跟八九年前几乎没什么区别。翁帆紧张的心情一下子放松了。这次见面,大家都很开心。因为翁帆没有像理科学生对学术泰斗那样拘谨,所以谈话显得轻松随意。这次见面以后,杨振宁对翁帆难以忘怀,他孤独的心被这个率真的姑娘温暖了。接下来的日子,一有空闲,杨振宁就会忍不住拨打翁帆的电话。翁帆渐渐习惯了在课余时间接听杨振宁的电话,这成了她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时不能如期接到杨振宁的电话,她会有一种失落感。有一天,翁帆正在广州和好友逛街,杨振宁的电话又打来了,翁帆就对着电话说:“我正和上次跟你提过的那个朋友逛街呢。”被晾在一边的好友看出了苗头,打趣翁帆说:“杨教授是不是喜欢上你了?以他的身份和地位,如果不是喜欢上你,不会这么频繁地给你打电话。”翁帆羞得满脸通红。凤凰花开的香港5月,杨振宁邀请翁帆一起去石澳游玩。那天下着雨,石澳村通向海边有一段很陡的路。为安全着想,两人很自然地拉起手,走完那段路之后又马上松开。那时翁帆才发现,原来自己很喜欢杨振宁拉她的手。2004年7月,翁帆和好友在网上找了两名志同道合的“驴友”,一起到内蒙古旅行。在茫茫的草原,翁帆接到已到北京的杨振宁的电话。杨振宁进一步邀请她去清华大学他的“归根居”做客。每年,他有部分时间呆在清华,部分时间呆在香港。几天后,翁帆打车来到清华园,杨振宁已经吩咐保姆为翁帆准备好可口的饭菜。翁帆发现,多年的旅美生活,没有让杨振宁的生活方式西化,他十分传统。喜欢吃淮扬菜、喝红茶。两人交流多了,感觉彼此非常默契。
在北京短暂停留后,翁帆又去了山西旅行。那段时间,她常常心神不宁,面前老出现杨振宁的笑容。她意识到自己真的陷入爱情之中了,心里忽然很慌乱:这怎么可能呢?可静下心来想想,她认为杨振宁除了年纪大一点外,具备男人所有的魅力。她无路可逃,唯有向爱情投降。但她的内心仍旧很担心,毕竟两人相差54岁。回到广州,翁帆整颗心都已留在杨振宁那里。心里装着甜美的爱情。她常常有写英文诗的冲动,写完后就把诗通过电子邮件发给杨振宁。杨振宁总是把诗歌修改了又传回来。后来,翁帆把几首自己喜欢的诗贴在网上。香港中文大学的几位翻译系博士看后评价说:翁帆在英文诗歌的韵律和美感方面,的确很有天赋。在相思中受煎熬的两个人,好不容易等到2004年“十一”黄金周。杨振宁和翁帆商议好,一起去距离广州不太远、人又不太多的广西北海旅行。杨振宁知道翁帆喜欢拍照,特地送给她一台松下数码相机。蓝天白云大海间,留下这对忘年情侣的足迹。翁帆穿着最喜欢的Mickey休闲装,与杨振宁一起骑双人自行车,在椰林小道中快乐地穿行。 从北海回到北京几天后,杨振宁就通过电话向翁帆求婚。翁帆在广州接到求婚电话。撒娇说:“哪有向人求婚不送玫瑰的?”杨振宁连忙笑着许诺:“下次见面一定补给你。”2004年11月,翁帆特地回了趟潮州老家。翁帆的家境很好,翁帆的父亲翁云光向来最宠爱翁帆,那天,翁帆轻轻地向父母讲了自己与杨振宁的事情。翁云光夫妇着实大吃一惊。翁帆只得慢慢地解释、说服。开明的父母最终同意了女儿的选择。父母一点头,翁帆立即把好消息告诉杨振宁。第二天,杨振宁就向人打听应该在哪里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这才得知像他这样的美籍华人,必须到女方的户口所在地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他赶紧打电话给翁帆,让她准备准备。晚上,他们商定好分别给朋友写邮件分享他们的喜事。
接到他们邮件的朋友都很激动,第二天一早,香港中文大学的教授神秘地议论着老朋友杨振宁的新鲜事,整个上午都没法工作。可就在这些教授一心要为杨振宁保密时,新加坡媒体却报出了杨翁订婚的消息。媒体一下子紧紧“咬”住翁帆,弄得她连手机都不敢接。2004年12月22日,杨振宁和翁帆飞抵汕头。翁帆的父母早已等候在宾馆。杨振宁称他们为“翁先生”、“翁太太”。而翁帆的父母则称呼杨振宁为“杨教授”。2004年12月24日上午,杨振宁和翁帆由弟弟杨振汉夫妇陪同前去领取结婚证。杨振宁和翁帆保持着两米多的距离,一前一后走进民政局的大门。春节期间,杨振宁陪翁帆回到广州,特地宴请翁帆在广州的朋友,并把朋友们带到他们下塌的白天鹅宾馆,看他们自己拍摄的DV。杨振宁特别喜欢拍摄DV。翁帆取笑他“有做导演的欲望”。两人出去玩的时候,杨振宁常常“指挥”路人替他们拍摄,还像导演一样喊“开始”、“停”。杨振宁对翁帆的朋友特别细心、友善,和这群年轻人打成一片。他很小心地询问年轻人对他们二人的结婚有何看法,听到祝福的话语后,又风趣地问:“那你们的父母对你们男朋友的年龄限制是不是放宽了许多?” 杨振宁一直喜欢穿淡黄、浅粉等明快色调的T恤,还喜欢扎上皮带,显得很年轻、有精神。翁帆逐渐放弃原来喜欢的休闲打扮,转向更淑女、更稳重的装扮。因为公寓在香港中文大学的山那边,出门都要自己开车。他们开的还是1980年杨振宁买的那辆日产车,有点像电影《亨利传奇》里的那种老爷车,用了近20年,有时开到闹市里,回头率很高,因为香港几乎无人开这么旧的车。杨振宁总是自己亲自开车,他反应很快,泊车技术也很好。香港石澳旁有个小岛,空闲的时候,杨振宁和翁帆会开车去玩。杨振宁开车时,翁帆总是坐在旁边的副驾驶位置上温柔地注视着先生。杨振宁很喜欢翁帆的目光,感觉像一束柔和的灯光打在自己的身上,安全而温暖。翁帆的一个多年好友也说:“翁帆看杨振宁的目光绝对前所未有的温柔。”对今后的打算,翁帆希望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先生,整理先生的学术资料和讲稿。有朋友问翁帆:“是否准备生孩子做妈妈?”翁帆说:“顺其自然吧。”
2005年4月,杨振宁和弟弟杨振汉、杨振平一起带着妻子爬黄山。杨振宁虽然快83岁了,可爬山时一点儿都不吃力,翁帆几乎是被他拉着走的。杨振宁开玩笑说:“帆帆,虽然我腿脚都很灵便,但我还是喜欢牵着你的手。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拉着你的手感觉很踏实!”一路上,翁帆声音轻柔甜美,语速很慢,普通话中夹着英文。杨振宁不时取笑她带有淡淡潮州口音的普通话。翁帆告诉朋友们,黄山之行,让她最感叹的一点是:身体好对人太重要了。她说杨振宁一家人的身体特别好,虽然都年过古稀,但全都很轻松地登上了黄山。翁帆和杨振宁的家人相处得很融洽,每当杨振宁的孩子从美国打电话过来,翁帆会接过话筒和他们聊上几句。2005年6月初,翁帆的硕士毕业论文顺利通过了。回到北京后,她报名参加了法语班,她希望把这门学了几年同时又非常感兴趣的语言学得更好。她还准备买一台钢琴,希望未来能闻着院子里的花香,弹着钢琴,甜美地与先生过平静的日子。 因“杨翁恋”备受海内外华人广泛关注的新闻人物、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在接受中央电视台的访问,首次公开讲述他“杨翁恋”的心路历程。在访问中,他还透露了获得诺贝尔奖的感受、回国闻悉中国成功试爆原子弹激动落泪的经过,又响应了舆论对其《易经》评论的质疑,更谈到他与李政道的关系。以下是访问内容摘要。虽有压力仍可承受,2004年12月24日,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与未婚妻翁帆,来到广东省汕头市民政局涉外婚姻登记处,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记者:“杨翁恋”引起了大家强烈的关注杨振宁:是,这个问题是我们预先想到了,我想大家觉得年龄差距这么大,毕竟是少有的。不过我们觉得,这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所以虽然有压力,我们觉得我们可以承受。翁帆跟我这两天在看一个电视连续剧叫做《人间四月天》,是讲徐志摩的,那里面其实主要讲的,就是说一个新思潮之下的人跟许多旧时的想法之间有许多很大的冲突,在那个情形之下出的一些(也可以说)悲剧。我相信我们这次结合,最后大家会认为是绝对美好的。我还记得当时曾跟她说,不管别人怎么讲,过了三十年以后、四十年以后,大家一定认为我们结合是一个美丽的浪漫史。
记者:她爱你什么呢?
杨振宁:我猜想,她觉得我这人是很纯、很真,我想这是她主要欣赏我的地方。
记者:您不担心年轻的翁小姐把你骗了?
杨振宁:是,我想是有人这么想,但可能有更多的人会说我骗了一个年轻的女孩子。事实上呢,我想我们两个人都是想得很成熟的,我想这个是最主要的条件。
记者:杨先生说过一句话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说翁小姐是上帝给你的最后一件礼物。
杨振宁:是的。我写这几句话是考虑了以后写的,是我真实的感觉。
记者:能说一说这个话的含义吗?
杨振宁:你知道所有的诗句它的好处,它的含义是讲不清楚的。我想这句话如果需要解释的话,它的诗意已经没有了。 幸福纯属一种个人体验,爱情究竟是谁的事?相信每一个人都认为这完全是自己的事。但杨振宁与翁帆这一段看来有些奇异的恋情却引来了数不清的纷纷扰扰,赞颂者有之,漠然者有之,感动者有之,而为数最多的,显然是反对者。反对声音之大,言辞之激烈,真是“大有炸平庐山,停止地球转动之势”。还有一些人,更是要积极的挖一挖恋爱双方的“思想根源”,甚至已经亮出了人身攻击和谩骂的武器。在此我们不禁要问一句:杨振宁先生招谁惹谁了?人家不就是要结婚嘛?自由恋爱,合法婚姻,怎么就引来这么多不和谐的声音?其实说到底,杨翁的这段“忘年之恋”是当事人自己的私事。每个人都有爱和被爱的权利,爱情的发生是没有谁能预料的,也不是年龄悬殊能够阻挠的。在这个爱情洋溢的年代尤其如此。自己正正当当的爱情却引来旁人这许多说三道四,放在谁的身上大概都不会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作为当事人的杨振宁对此处之淡然,一句“能不能慢点曝光?”,一笑而已。而作为旁观者,我们还是让自己的心态放平和一些,尊重杨振宁和翁帆的选择,祝福他们的爱情吧。幸福的家庭都会一样的幸福,而幸福本身则纯粹是一种个人体验。时下越来越多婚姻出现老夫少妻现象,有的人年龄差距甚至达到几十年之多,这是不是现代婚姻的一种趋势呢?就此现象,记者昨天采访了多年从事性心理、生理研究的广东省性学会副会长朱嘉铭教授。“这种情况其实很正常,一点不奇怪,现在女性偏向喜欢成熟男性,特别是事业、心理成熟的,因为这样的男性更能体贴人,更有安全感。他们既可敬又稳重,有见地,能给人依靠。”朱教授说,年龄差距大的人结婚,只要双方婚前有充分的考虑,旁人是不应该说三道四的。朱嘉铭表示,无可否认,两个人如果年龄差距太大,心理、生理上会有差别,这种差别短期内未必能发现,但时间长了可能会出现鸿沟,因此作为当事人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特别是年轻一方。“有人喜欢天长地久的婚姻,但也有人只要喜欢就不论时间长短,这都是因人而异的。”在谈及女性喜欢嫁比自己年长的男性是否因为考虑到“利益”问题时,朱教授认为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因为如果喜欢钱,也没有必要找太老的,社会上也有很多中年成功人士啊!”朱教授最后强调,对于老夫少妻现象社会应给予更多的理解,而不是指责和妒忌。
❹ 杨振宁和翁帆的故事 是说什么的
2004年12月24日,82岁的杨振宁教授与28岁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研究生翁帆在汕头市民政局涉外婚姻登记处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面对这场“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式的婚恋,有人祝福,也有人质疑。杨振宁形容未婚妻翁帆为“上帝恩赐的最后礼物”。杨振宁表示,青春并不只和年纪有关,也和精神有关。
他虽然岁数上已经年老,但精神上还是保持年轻。这也是翁帆觉得他有吸引力的部分原因。翁帆的同学介绍,翁帆的毕业论文曾打算写“杨振宁的翻译思想”。
2008年1月,北京三联书店发行了杨振宁的一本新书《曙光集》。他的前言中写道,鲁迅、王国维和陈寅恪的时代是中国民族史上的一个长夜,而他自己就成长于这个看似无止境的长夜中。他继续写道:“幸运地,中华民族终于走完了这个长夜,看见了曙光。我85岁,看不到天大亮了。翁帆答应替我看到…。”
2011年6月底,由学者江才健撰写、更为全面讲述杨振宁人生的书《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宁传》面世,在和小自己54岁的翁帆结婚引发的喧嚣之后,杨振宁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在一次访谈节目中,杨振宁自曝向翁帆的求婚。
2014年10月,结婚十年后,杨振宁接受采访时表示,不宜要孩子,因为我一直在想,如果我不在了,翁帆一个人带着一个或者两个孩子,那将是很困难的事。
(4)没有电影里好看的石澳村扩展阅读
他的父亲杨武之在1973年故去之前一直在北京和上海当数学教授。他对于儿子的决定没有抱怨。但杨振宁知道,直到临终前,父亲对于他加入外籍的举动,在心底里的一角始终没有宽恕过他。
杨振宁从1949年与李政道初次合作,到1957年因“宇称不守恒”理论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62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决裂,科学上不再合作,友谊也一笔勾销,学术界也充满了传言;包括诺贝尔名声到太太的因素。关于他们个人关系分裂的原因,杨李双方偶有公开叙述,然而各有说辞,令外界对真实原因依然不得而知。杨振宁表示李政道是自己最成功的合作者,与李政道的决裂是他今生最大遗憾。
从可靠的事件顺序梳理,李政道首先宣布“宇称不守恒”发现的主导权归他,杨振宁才对此做出反驳。考察文献,李政道在70年代和2004年对“宇称不守恒”发现过程的论述存在着明显的矛盾。据研究,李政道提出的“署名习惯”并不存在。
❺ 98岁杨振宁和44岁翁帆,年龄相差54岁却相伴16年,如今怎样了
有网友拍到了98岁的杨振宁带着44岁的妻子翁帆手牵着手一起去泡温泉的照片。照片中的杨振宁步伐沉稳矫健,完全不像百岁老人,而翁帆则一脸笑意走在前面,俩人形影不离、幸福牵手的模样,一时间羡煞了很多人。
想当年,两人对外宣布结婚的时候,一时间全世界的舆论像瓢泼大雨般劈头盖脸地砸过来,而当时的杨振宁只是默默地关上手机,睡了一天好觉,对此不闻不问。
如今,16年过去了,杨振宁和翁帆之间却愈发恩爱,每次出现在大众视野里都是一脸幸福的模样。
01 一场物理学大会接待,成为两人结缘的媒人
如果没有那次物理学大会接待,19岁的翁帆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这一辈子与物理学家杨振宁有任何瓜葛!
时间来到了1995年,正在汕头大学读大一的19岁的翁帆还是一个青春靓丽的小姑娘,刚上大学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兴趣的她,是学生会的活跃分子,刚好学校组织了一场物理学大会,而她被安排的任务是接待贵宾。
没想到,正是这一次的机缘,改变了翁帆这一辈子!
刚巧那天,物理学家杨振宁喝夫人杜致礼一起参加了此次大会,而负责全程接待他们的正是19岁的翁帆!
当时的翁帆青春活泼,聪明能干,杨振宁又是她学习上的偶像,第一次见到杨振宁,翁帆心中很是忐忑,但是通过接触,令她没想到的是,诺贝尔物理学家杨振宁竟然如此平易近人,谦卑温和。
所以,整场大会接待下来,她对杨振宁夫妇招待得细心周到,给他俩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夫人杜致礼很是喜欢她,甚至觉得她长得很像自己。翁帆和杨振宁夫妇互留了地址,从此以后,一直书信来往!
02 离婚后的翁帆和杨振宁的书信来往,成了安慰她的救命稻草
空闲的周末,一起去逛清华园,一边走一边聊,总有说不完的话和聊不完的事;
一晃两人已经结婚16年了,回顾自己十几年的婚姻生活,翁帆不无感慨的说:回头看这些年,我觉得我的生活平静、稳定,我享受其中,一直觉得自己在象牙塔中的象牙塔,但这种状态让我安心。我自己当初也没有想到,会这么喜欢这种状态,他营造了一个很纯净的世界给我。
这场曾经不被人看好的旷世之恋,经历了16年的风风雨雨之后仍然甜蜜如初。一个年轻漂亮,一个有名有才华,98岁的杨振宁成了很多男人都羡慕的偶像!
其实,真正的爱情是不分年龄,不分国界,甚至有时候不分性别,只要对方眼里有彼此,风里雨里一起相伴,无需过多甜言蜜语,只要我活着的每一天都是你陪着,此生,足矣!
最后祝愿杨教授长命百岁!两人继续幸福下去!
❻ 你去过哪些电视上的某些场景的拍摄地
涿洲央视影视基地。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是中央电视台的涿州拍摄基地,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一处为影视拍摄提供场景和制作服务的场所。有一次是和家人去那里游玩,去看了看,那里的景点真的很大。
❼ 喜剧王电影里边靠海的小村在浙江什么地方
不是浙江的是香港石澳
❽ 杨振宇和翁帆的故事
2012年9月16日,香港中文大学的一场晚宴上高朋满座,校长沈祖尧正与他"小学时课本故事里的人物"——本场晚宴的主角寿星杨振宁同桌吃饭。2012年10月1日是杨振宁90岁生日。
着粉色衣裙的翁帆和丈夫携手切着蛋糕,她已经36岁了,微卷的长发透着成熟风韵。90岁的杨振宁则一身黑西装,内着白衬衣,配上一条绛红色的领带,精神矍铄。
杨振宁夫妇的两段生活短片在晚宴上播放出来。一段场景在北京清华园,桃花盛开:另一段在香港石澳滩头,海天一色。片中翁帆问杨振宁: "Darling,你今天快乐吗?"杨振宁回答: "我很快乐。"
9年前的冬天,杨振宁的夫人杜致礼去世,杨振宁从美国返回北京,重回清华大学校园,担任高等研究中心主任,开始丧妻后的晚年生活。
1、"逃难"式婚姻
给中国的大一新生上课,是杨振宁一直的心愿,但给清华2004级新生第一学期的课未及讲完,他便"被迫"提前结束了。因为他要结婚了。
杨振宁与翁帆是2004年11月通过电话订的婚。订婚一个月后,消息对外公布,迅速引起轰动。
杨振宁赶忙从北京致电广东,担心翁帆承受不住舆论压力。那时翁帆正与朋友在一家咖啡厅聊天,她有些调皮地对杨振宁说,自己正在"逃难".
消息公布的第二天,翁帆攻读硕士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就被海内外媒体包围。翁帆一位同班好友忍不住发了言:"你们不要再打扰她了,今天一天,她为了躲避媒体用尽心机,网上有很多不公正言论,令她伤心欲绝,我都替她难过。"
杨振宁也需要"逃难".接送杨振宁上课的奥迪A6停在了距离教室20米处,一帮扛着摄像机的台湾记者拥上去,争先恐后地追着下车的杨振宁提问。
2004年12月24日,杨振宁和翁帆在汕头登记结婚。杨振宁的传记作者江才健说,正是由于媒体的紧密追踪,原本还有些顾虑的杨振宁决定立即和翁帆结婚。
登记当天,新娘翁帆直言,与杨振宁的婚事让她倍感压力。
2005年年初,杨振宁接受了央视《面对面》专访,这是他婚后首次面对媒体。记者问: "翁小姐那么年轻,您不担心她把您给骗了?"杨振宁答道: "是。我想是有人这样想,但我想是不是还有更多的人觉得我做了不道德的事情,骗了一个年轻的女孩子。"
2、质疑挥之不去
2005年春节,翁帆跟随杨振宁出席香港中文大学的茶话会,这是杨振宁夫妇首次公开亮相。杨振宁特别请翁帆用粤语替自己做了一次讲话,翁帆播放了一盘丈夫精编的录像带,里面有两人相识、相爱的一些照片。
翁帆在台上称赞先生身体健康: "10年后重逢,我曾担心杨先生是不是需要别人扶着走路,见面后才发现,原来杨先生走路的速度比我还快。现在我们经常一起看影碟,但我发现,杨先生其实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聪明,有时候他对剧情的理解比我还慢……"
一年多后,杨振宁在新加坡接受电视采访时说: "你们现在见我走得很快,可我今天跟10年前走路有一个很大的分别。我现在知道老年人为什么走得慢,因为如果他走得太快,出问题时,他反应会不够快。
而现在,我有了翁帆,我跟她走路时,会拉着她的手,这给了我很大的安全感。事实上,因为翁帆来了,我的整个人生观都有了很大的转变。"
那一次,不再教书的杨振宁携翁帆南下的一个重要目的是筹款。由杨振宁担纲的清华高等研究中心为吸纳世界一流学者,亦需世界一流的资金支持。孰料知名如诺贝尔奖获得者,在钱面前,也曾铩羽而归。
让杨振宁烦心的还有外界对他婚事的质疑,久久挥之不去。2006年年初,《亚洲周刊》一篇署名平路的女作家的文章就让杨氏夫妇动了气。
"对于老夫少妻这件事情她非常不赞成,这个我还可以理解,可是她却指名道姓,用非常尖刻的话骂我们。所以我们商量了一下,写了一篇文章。"杨振宁说。
不久,杨振宁夫妇二人共同署名,也在《亚洲周刊》上发文,认为平路的文章"嘲笑和辱骂了老年人身体不好的窘态,用了多种语言描述老夫少妻婚姻有‘解决不了的孤独’".夫妻二人在文中称,他们没有孤独,只有快乐,他们的婚姻是"天作之合".
"我108岁时翁帆54岁"
2006年杨振宁、翁帆接受新加坡电视采访时,主持人曾月丽直言,在公众场合,杨振宁落落大方,自然流露着对妻子的疼惜之情,而翁帆则似乎还在学习应对不同环境。
翁帆欠身一笑,说: "可以说现在比较适应了,不过有时候还是不习惯,比如说,有好多记者围着我们……以前我是一个学生,环境非常简单,就是在学校里头。可是现在我们经常要旅行,要参加一些活动,要开会。"
婚后几年,陆续有翁帆怀孕的传闻。谣言散布者在网上说: "翁帆怀孕3个月,杨振宁向媒体证实。"另有虚假报道称: "杨先生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头骄傲地高高昂起。而翁小姐也在旁边娇羞证实,孩子的确是杨先生的。"
来自全世界的恭喜电话在不同年份打至杨家。这让杨振宁夫妇哭笑不得,按网上不同时间不同版本的假消息,翁帆都生了好几个孩子了。
翁帆闺中密友孙颖在征得杨振宁夫妇同意后,委托博客独家辟谣,称此类消息就像每隔一两年就要传出"王菲要复出了"一样……
201 2年春季,杨振宁在广东与妻子翁帆十指相扣,同游大学校园的照片走红网络。
照片上的杨振宁穿着粉色衬衫,力展年轻姿态,倒是36岁的妻子穿着黑色连衣裙,与8年前的少女模样大不相同了。
有记者此前在采访手记中写道,在他们婚姻进入第七个年头时,翁帆明显成熟了,在公众面前更加舒展,可以开怀大笑,一反过去一露面就微蹙眉头的样子。
杨振宁说自己查过资料,美国88岁的男人一般可再活5年。"这几年翁帆把我照顾得很好,我相信自己可以活得更久。"杨振宁2010年88岁"米寿"时称, "我要活到‘茶寿’108岁,翁帆那时54岁,风韵犹存。"
(8)没有电影里好看的石澳村扩展阅读:
杨振宁以超越世俗的勇气告诉我们,这样做绝非“道德上有问题”,恰恰是人格完全的一种表现:爱可以超越年龄,科学的理性与科学家的感性是并行不悖的。
科学家也有常人的爱,从这个角度看,一个充满感性的杨振宁比纯粹学术意义的杨振宁更让人尊敬,因为我们从感性的他身上触摸到了人性的温度。
谈到这段忘年之恋时,杨振宁表示:青春并不只和年纪有关,也和精神有关。他虽然岁数上已经年老,但精神上还是保持年轻,这也是翁帆觉得他有吸引力的部分原因——在爱情被许多世俗的东西玷污的当下,这份纯净尤其让我感到震撼。
2008年5月5日,杨振宁先生携夫人翁帆访问汕头大学,当晚在校大礼堂作题为《一九五七年宇称不守恒在物理界所引起的震荡》的演讲。
2009年9月9日,杨振宁以求是科技基金会顾问、执行委员的名义,携爱妻翁帆一起参加了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向重庆大学捐赠“查济民、刘璧如奖学金”的仪式活动。
91岁杨振宁携妻子翁帆现身“邵逸夫先生追思会”。
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歌选定为《重逢》,英文歌词由杨振宁翁帆夫妇翻译。
❾ 周星驰拍喜剧之王跟张柏芝靠着那棵树的在香港什么地方
在石澳。然後搭9号巴士往石澳,新巴9号巴士总站就是「石澳巴士总站」,你在总站下车後就很容易看到附近的石澳健康院了。
石澳是个临海的小村子,《喜剧之王》的大部分场景都在那里。之所以把它当做第一个,一方面集中的经典场景很多,逛起来方便。二来本身海边的风景也不错。
周星驰与张柏芝都靠过这棵树,上一张片场照是张柏芝靠着,这一张是周星驰靠着。
(9)没有电影里好看的石澳村扩展阅读:
《喜剧之王》是星辉海外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喜剧电影,由李力持、周星驰执导,周星驰、莫文蔚、张柏芝等主演。该片于1999年2月13日在香港上映。
1998年,周星驰筹拍《喜剧之王》,并在香港第一次公开选星,林子善从1000个候选者当中脱颖而出,后来他在《喜剧之王》中扮演了洪爷这个角色 。除了林子善在《喜剧之王》的招募活动中胜出外,周星驰还启用了张柏芝来担任该片的女主角 。
❿ 香港有哪些小众又好玩的地方
1. PMQ元创方
香港岛中环鸭巴甸街35号
PMQ元创方位于香港中环地区,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文化创意新地标。
由于建筑风格特别,这里被当做历史建筑保育再活化的典范被重点保留,连楼梯栏杆的颜色都得到了还原,属于三级历史建筑。
再加上香港政府的大力扶持和补贴,现在有超过100位独立设计师和艺术家都选择把工作室驻扎在这儿。
在人声鼎沸的中环地区,这儿就像一个世外桃源一样让人放松,每家店都温馨又用心,让你的脚步都能温柔地慢下来。
喜欢小众又有设计感的小伙伴,一定记得在这里预留半天以上时间去逛,搬几件独一无二的衣服,跟店主聊聊天,亲眼看着设计师帮你打造属于你自己的饰品,那种幸福感不言而喻。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印象,14年的时候,有1600只熊猫在香港快闪了一圈,这群熊猫选择霸占的商场就在PMQ元创方。
除了逛街,这里作为创意文化的中心,也有很多不错的艺术展可以一看,出发前去官网看看就行。
而且因为PMQ元创方坐落在中环地区,周围好吃的也数不过来,不要忘记人均不过百的米其林一星餐厅“添好运”,就在附近有一家分店,他们家酥皮焗叉烧包的味道真是,想想口水已经要下来了。
如何前往
从港铁上环站E1出口右转沿德辅道中走,再右转至机利文新街,然後往前走至皇后大道中,沿鸭巴甸街前往,全程约7分钟。
从港铁中环站C出口,沿皇后大道中往中环中心方向走,然后搭乘中环至半山自动扶梯至士丹顿街,转右再往前走即达,全程约15分钟。
2. 艺穗会
香港岛中环下亚里毕道2号
同样在中环附近,具有浓郁的艺术气息,绝对不能错过的地方还有艺穗会,这栋英国殖民风情的小楼,属于二级历史建筑,里面藏着的,可是香港当代艺术的一片小天地呢。
说来有趣,这栋建筑的原身是十九世纪末期一家牛奶公司的冰库,几十年后,香港经济严重衰退,中环大量房产闲置,这里也不例外的成为了一间杂草丛生的破败冰窖等候拆除。
幸好艺穗会当时为了营造一场有寻宝气息的表演剧目,选择了这里当做地下剧场。演出很成功,也吸引到了政府官员将这里扶持成一个艺术基地,本着自由与开放的精神,吸引来了无数民间青年剧目。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无论是美术展还是小众话剧,这里都层出不穷。截至今日,这里已经成功举办过了28场艺术节和超过八千次的演出和展览。
想混迹成香港当地的文艺青年,就来这栋小楼转转吧,可以先查询一下官网,近期的展览和演出都会罗列出来。
对了,艺穗会离兰桂坊很近,定行程的时候可以考虑安排在去兰桂坊喝一杯之前的那个下午。
如何前往
从港铁中环站D1出口,沿云咸街方向步行约10分钟。
从港铁金钟站C1出口的金钟太古广场外,搭乘26号巴士前往,于云咸街兰桂坊酒店站下车。
3. 和昌大押
香港岛湾仔庄士敦道62号
和昌大押,光这名字,就是一股浓浓的老香港气息,和我一样对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着迷的小伙伴,一定要在行程中添上这栋四层复古建筑。
这里曾经是香港最古老的当铺之一,建立于1888年,隶属当时的当铺之王罗肇唐,所以修得很气派。2002年的时候,被香港政府花了1500万进行修复,并改造成了复古的英式餐厅“The
Pawn”,因为活用老建筑,还得过2008年的亚洲设计大奖。
如今的和昌大押,一层贩卖茶点和老香港风情的古玩,称为Living room,二层三层为可以用餐的Dining room,四层为可以喝酒的Roof
garden。
品一杯鸡尾,一边吃着英式晚餐,一边看窗外电车徐徐驶过,真是让人恍惚间以为穿越回了二十年前。
如何前往
从港铁湾仔站B1出口,沿修顿游乐场步行至庄士敦道。
4. YHA美荷楼
九龙深水埗石硖尾邨41座
学生党注意了!是不是很想去香港,又不知道住哪里最划算?
趁着年轻有精力,不如选择一些有特色的青旅,深入本地生活的同时,还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尤其是一些历史悠久,被保护的很好的文化活化石改建而成的青旅,比如美荷楼,香港仅存的老式H型大厦,也是二级历史建筑。
美荷楼最早是1953年石硖尾大火之后,政府为了安置灾民的徙置大厦,现在为了活化老建筑,让历史更有人情味而改造成了青旅,想要尝试五十到七十年代香港普通百姓,群住在公众屋邨的旧生活的话,一定要来体验下。
这里的一二层为“美荷楼生活馆”,一楼展出美荷楼的历史,二楼是居住场景再现,很多家具、电器都是来源于昔日居民捐赠的旧物。经过设计改良,成了小清新版的老香港风格,简直就是住在博物馆里。
价格也极其划算,一个床位每晚只要不到二百人民币就能拿下。周围清静,工作人员打扫的很干净,服务也很热情,会跟你介绍很多本地人才知道的小馆子和小店。
口碑很好,经常上各种排行榜,算是公认的香港最出名的青旅。
如何前往
从港铁深水埗D2出口,沿桂林街步行约10分钟至大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