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姜子牙》口碑崩盘,为何网友认为差一个好编剧
一方面是剧情连接上太烂,很多情节设置不合理,网友根本就没有弄明白;一方面是剧情过于简单,整部电影就姜子牙在蹦跶,其他人物陪衬过于直白,一点都不好看。
个人认为姜子牙口碑崩盘,不难理解。网友早早就设定一个模式,有先入为主的思想作祟。就如同你吃过好吃的东西,后面给你不好吃的,你会接受不?肯定不接受,因此放在姜子牙和哪吒上也是适用的。
但是两部电影讲的东西不一样,给大家的体验应当是不同才对,因此对于不同的电影还是保持包容性吧。
② 《姜子牙》口碑崩盘,电影《姜子牙》为啥不如《哪吒》
主要是电影《姜子牙》的格局太小了。《姜子牙》上映后,口碑就一直不好,评分也是越来越低,《姜子牙》评分7.4分,而《哪吒之魔童降世界》的评分有8.5分。
《哪吒之魔童降世界》里面至少有友情和亲情,让人感动。但是《姜子牙》这边呢,撑死一个宠爱和主人的感情,还有一个师弟和师兄的感情。但是,这些感情也都是单向的,就没法让人感动。
一部电影,首先你得有一个好故事,这样才能打动人。而电影《姜子牙》就是没有有一个好故事,虽然画面很美,技术很酷炫,但到底还是一部没有灵魂的国产动漫。
③ 电影姜子牙评价怎么样
继《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后,电影《姜子牙》也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可以说《姜子牙》也是这个国庆值得一看的大片,该片是讲述封神大战之后,姜子牙因一时之过被贬下凡间,失去神力,被世人唾弃。为重回昆仑,姜子牙踏上旅途寻回自我的故事。目前看来虽说没有《哪吒之魔童降世》火爆,但是人气依旧不低。
对于电影作品,观众的评价向来都是褒贬不一。这次的电影《姜子牙》一样,不过,唐家三少吐槽电影《姜子牙》,火影忍者看多了,网友开怼评论亮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关于“姜子牙”这个神话人物,相信很多观众都认识他,但凡看过《封神记》的人都知道姜子牙是如何厉害。所谓“姜太公钓鱼 愿者上钩”,而这里的姜太公其实就是姜子牙。只不过我们熟知的姜子牙都是一个白发老者,事实上这次电影作品的姜子牙并不老,所以剧情故事必然有很大的不同。
不过随着唐家三少发博称“编剧火影忍者看多了”,有很多网友就坐不住了,开始留言互怼。事实上,唐家三少最出名的作品就是《斗罗大陆》,翻拍成动画之后,《斗罗大陆》一度成为当下最火爆的国漫之一。这其中不乏玄机的功劳,因为玄机的制作水准确实很高。
实际上,这一博文出来之后,博文下面也受到了很多网友的评论。评论虽说没有破口大骂,但是也可以看出很多评论的网友都是《姜子牙》的粉丝。其中一条评论亮了,那就是“代笔的枪手”。对于这一评论,我们不做评论,毕竟这东西也不好说。不过在网络小说盛行的时代,“职业代笔”也不是什么稀有罕见的事。可以说,这也是这个行业的常态。
对于唐家三少的吐槽,编者认为问题也不是很大。虽说是三少是网络作家,但是作为一个观影者而言,他也是一个观众。对于电影作品的好坏,观众是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之所以被一些粉丝怒怼,最主要的原因是很多人给三少叠加了“作家”的身份,完全忘记他也是和我们一样的观众。就像上图,唐三建模比较壮,很多人觉得是三少本人太壮一样,两者之间其实是没有直接的关系。
对于《姜子牙》本身这部作品,主创之前也曾表示过,这次是尝试了一个不一样的“姜子牙”,尝试了不一样的题材,所以很忐忑,也做好了面对困难的准备。至于不适合儿童观看的动画电影,之前主创也曾表示过,建议八岁以上观看。实际上,编者觉得没个10来岁是很难理解作品本身想要表达的含义,毕竟这种动画电影和《熊出没》系列电影的人群定位完全不一样。所以编者看来,作为一种新尝试,作品
④ 电影《姜子牙》遭遇一些差评,你怎么看
搜罗了一圈,发现网友居然对电影《姜子牙》有些差评,集中点主要在“故事格局小”、“剧情逻辑不清内涵混乱”、“画面一般”、“黑色恐怖元素不适合孩子观看”这几个点。
宫崎骏的动画电影里涉及的环保元素,历史元素,甚至《千与千寻》的剧情本身,都不是小孩子可以完全理解的,但不妨碍它成为世界动画电影的丰碑。如果照国内某些人对“暗黑元素”的理解,《名侦探柯南》和《雾山五行》之流,一定会被归为失败的动画作品。
⑤ 姜子牙好看吗电影
《姜子牙》上映后,票房居高不下,但是口碑褒贬不一,所以我就抱着试试的心态走进影院看看。怎么说呢?也许是我年纪大,又或许是《哪吒》珠玉在前,整场电影下来,我是没有什么感觉。
《姜子牙》的故事在我看来是有些平淡的,但是动画场景又很绚烂,音效也很震撼,把我唬得一阵一阵的。电影想阐述的格局很大,有很多辩证思维在里面,但是每个人物的形象有点扁平,我看了开头就猜中了结尾。
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总结一下观影后感,姜子牙在与九尾狐那一场大战中,生灵涂炭,而后为了探寻真理,拯救小九,才发现背后不过是他的师父背信弃义 ,所以要弄清真相,让天下再无不公,最终成为自己的神。
在影院,有人笑,有人感动,也有人睡觉,我心疼电影票和3D眼镜的钱没睡着,顺便吐槽一下3D眼镜还需要买的某影院,不是像别的影院看完回收,非得让你买,真是处处有套路啊。
⑥ 姜子牙电影好看吗
姜子牙电影值得一看吗?
被广大国产动画观众寄予厚望的电影《姜子牙》已于国庆正式上映,并上映当天便斩获了两亿票房的好成绩,但与票房上的成功完全相反的是,《姜子牙》上映后的口碑一路走低,其剧情遭到了网友的疯狂吐槽,豆瓣评分也只有7分上下,并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c
最后他说的那句台词我印象深刻,站在天梯过去自己曾经跪拜师尊的地方说着“用你自己的方式去成为一个真正的神”,最终他还是相信自己,为自己的信念而战,做自己的英雄!虽然他看起来就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但我认为,不被世人所理解,他也不在乎,自始至终,他还是他,姜子牙。
所以姜子牙还是值得看的!
⑦ 为什么觉得姜子牙不好看
每个电视有的人喜欢,有的人不喜欢,你觉得不好看,那是你自己的问题
⑧ 姜子牙好看吗
老实说,在看《姜子牙》之前,我对它的期望并不高。原因显而易见
1、老蹭《哪吒》的热度,感觉就是趁热赶紧上映骗钱,而且《哪吒》那个国民度和喜爱度,想超越,实在很难。
2、预告片里着实看不出什么故事和人性,就是喊一些“救一人还是救苍生”的俗气口号,大概又是故事稀烂。
但是,看完整部电影,我才知道,为什么《姜子牙》的预告里,没有讲故事。
并不是电影里没有。
电影里,不管是北海的日常生活感,比如怪物酒吧(?)里的接碗强迫症大叔,还是大战之后的“骨风铃”对逝者与生者的慰藉,甚至对于纣王的职位title安排,都好笑的好笑,好哭的好哭,好玩的好玩。
而之所以预告里几乎不告诉我们故事,那是因为,这个故事,有太多没法说透的东西。
在国庆节这个“一片红”的档期,上映这样的电影,不知道该说句厉害,还是该倒吸一口凉气,觉得细思恐极。
《姜子牙》讲的是什么故事呢?前方剧透预警。
电影从武王伐纣之战结束后,姜子牙奉天尊之命,斩杀狐妖开始。但是,在斩杀之时,他却又发现,狐妖之事另有隐情,而天尊所谓“斩杀”,其实是一次灭口,在自我怀疑和追寻之后,真相,是这样的:
原来,伐纣之战,是天尊看纣王昏庸,想要给天下人最好的安排,于是和狐妖结盟,许诺给狐妖位列仙班的好处,让狐妖与人类女子连上同命锁,附身其上,魅惑纣王,并且妖惑人间,使得民愤日起,最终推翻纣王。
说白了,一切都是天尊的一盘棋。
当然,是天尊,为了给黎民苍生「最好」的生活而下的一盘棋,是一盘「保护」苍生的棋。
但是,战乱之后,苍生过得真的幸福吗?生灵涂炭、流离失所,各个团体之间彼此对立与仇视,狐族更是失去了生存的空间,人人得而诛之。
这是「最好」的生活吗?对「众生」都「最好」吗?
天尊隐瞒真相,真的「保护」了苍生吗?
或者说,苍生,需要「保护」吗?
就算需要,那么,是谁决定了,由天尊来保护呢?凭什么,是天尊,来替苍生,做决定呢?就算是最善良最聪慧最为苍生考虑的天尊,就一定能做出对苍生「最好」的决定吗?
什么是「最好」呢?
「爱」和「善」必然会导致「好」的结果吗?
总之,这是一个关于「控制欲」的故事,你可以说他隐喻了家庭关系中的大家长,以爱之名剥夺你自由的那种父母,也可以说,他隐喻了另一种「大家长」。
那些有资格「封神」和「斩妖」的天庭代表着权威,而天梯,其实是另一条「同命锁」,它鲜红的颜色,就像一条脐带
⑨ 如何评价姜子牙电影
《姜子牙》暴露了国产电影最大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才呈现如今的口碑两极分化。
对于喜欢的观众来说,《姜子牙》是一部立意高远、涉及了人神征战、种族斗争、以及与命运、天意相抗衡的神片;
但对于不喜欢的观众来说,这就是一部"挂羊头卖狗肉",叙事混乱,甚至连特效都充满了国产3D网游质感的圈钱之作。
首先,《姜子牙》在特效层面确实有一定的出彩之处,尤其是几个大场景的想象力极强,颇具中国古典邪幻气息。比如那只横亘在北海的巨斧,比如场景中不时出现的巨大的神族兵器,再比如姜子牙登天那两尊神像拦路… …这些场景都极具中国式的恢弘想象力。
但问题在于,这些场景确实宏大,却鲜有细节。我一位做游戏的朋友的点评我觉得十分有意思,他说:"姜子牙的特效和画面,很有一种游戏建模的熟悉感,再很多场景都选择了最简单可复制的内容,比如最后姜子牙背着妲己冲向殷墟那个场景,制作起来其实就非常简单。"
除此之外,《姜子牙》最大的问题在于剧情的崩坏。
其实,这部影片在立意上是优秀的,涉及的天命、上位者的权谋、"一人不救何以救天下"。这些命题,几乎每一个都直达人性深处,也是值得上升到足够的高度去探讨的话题。
但问题在于,《姜子牙》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了。它既想要诠释"普通人的善念",又想要表达"上位者的善念",导向上还有"对体制、上位者的权谋"的抨击… …
想讲的"大道理"太多,也太杂。
本来,国产电影最大的弊病就在于,空讲道理而不讲细节。
这种现象的直接表现就是国产电影常常用台词去推动剧情的发展,然而实际上,一个故事转折、一个人的转变,都是从行为层面出现变化的。
现实中,我们很难看到一个人高喊"天道不公",而是常常见很多人付诸行动。这两天成都大学的那位留下绝笔的教授,正是现实的代表。人类本性中的内向,是不允许我们把一切目的都公之于众的。真正的我们是擅长行动,而非擅长口号。
但国产电影"不现实",《姜子牙》也不现实。所以我们会在看到姜子牙最后高喊着"让世间再无不公"的时候,感觉假、感觉大、感觉空。
⑩ 《姜子牙》口碑崩盘,是剧情太烂还是观众不懂欣赏
姜子牙口碑崩盘是剧情太烂还是观众不懂欣赏电影《姜子牙》开始的票房飘红,完全依赖于未上映前与《哪吒之魔童降世》以及《大圣归来》的联动,这些联动小短片,为《姜子牙》的初始票房贡献了很多粉丝票房,而后期的豆瓣评分下跌,影院排片下降,票房下降则是又《姜子牙》本身的内容不够优质导致的,短暂的辉煌来自于观众的不了解与好奇心,一旦影片上映揭开神秘的面纱,一部动画电影,能否被市场高度接受,其决定性的还是其内容质量,毫无疑问《姜子牙》的内容还不够好,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的电影观众,品味越来越高,已经不是多年前只要上映就一定赚钱的时代了,质量为王,哪怕电影前期没有宣发,靠着不俗的口碑,依旧能够成为票房黑马,而打着幌子蒙骗着,被弃之如敝履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归根结底,中国传统文化向来宽容,数千年的历史文化都是一部宏达的整合史,这几年,影响相对比较大的国产动漫,都是有对国外动漫的效仿和整合,大家对差异文化融合没有必要太过于防备,前提是大家对自己国家的文化艺术,要有充分的了解,归根结底,还是影片拍得不是很好,只要是拍的好,《姜子牙》即使算不上是里程碑,但也算国漫创新性的一步,光线倘若真正要搞封神宇宙电影,超级史诗是躲不了的,如何寻找到艺术和商业间的均衡,尽早的积累经验也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