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电影《第七封印》到底是讲了什么啊 什么意思
《第七封印》 英文名:The Seventh Seal、Det Sjunde Inseglet 导演: Ingmar Bergman 英格玛·伯格曼 上映日期: 1957年2月16日 瑞典 地区: 瑞典 语言:瑞典语 色彩:黑白 演员: Gunnar Bjornstrand Bengt Ekerot Nils Poppe Max von Sydow Bibi Andersson Inga Gill Maud Hansson Inga Landgré Gunnel Lindblom Bertil Anderberg Anders Ek Ake Fridell Gunnar Olsson Erik Strandmark 历史评价 《第七封印》1957年获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如果一个男人在告别人世之前看一部电影的话,那么最好选择<第七封印>.它向世人明示了人生的最后哲思:一个男人怎样做到虽死犹生. 内容简介 影片透过理想主义的骑士布罗克以及他的同伴在蔓延瘟疫的欧洲大陆上的漂泊生涯,向观众展示了不同的人在面对死亡时不同的表现方式,同时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对信仰的根源以及上帝的存在性提出了针锋相对的疑问,同时又通过演员约瑟夫一家的生活来肯定信仰本身的力量。影片本身充满了晦涩的隐喻和象征主义的构图,可以说是最能代表伯格曼风格的一部影片。 骑士布罗克和他的随从可以说是影片中最重要的人物,布罗克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在参加了十字军东征归来后,发现自己的祖国被瘟疫吞噬,而东征的行动也是一次十足的虚妄之举。在他最痛苦的时候,他遇到了迎接他的死神,但他不甘于在空虚中死去,他与死神展开了一场战斗--以棋对弈,布罗克一直在思索的痛苦中,他感觉到生命的虚空和上帝的飘渺,感觉到自己的生命似乎毫无价值,于是他说"我要利用这个缓期,做一件最有意义的事"。他在向神父(其实是死神假扮的)的忏悔中,对上帝提出了根本的质疑"空虚像一面镜子,在里面映出空虚的自己,真是令人可怕、恐惧。难道人真的无法看到上帝本来的面目么?他为什么总是隐藏在那些不切实际的神迹之中?连自己都无法相信自己,我又怎么去相信其他的人,那些愿意信上帝却无法真正做到的人以及那些既不愿意相信也无法做到的人,他们的命运会怎么样呢?我要的不是假设,是智慧,我要上帝亲手来显示他自己......"布罗克是一个痛苦的追求真理的理想主义者,他的生命充满了重负,同时他是唯一与死神能够彼此沟通的人,也因此而被自己折磨着。而布罗克的随从却是一个典型的现实主义者,他对一切事物抱着平静而习以为常的态度,同时也时常用自己敏锐的观察力提醒着周遭的人保持自我的清醒。对于死亡和命运的荒谬他从不报以任何的不满和疑问,他明白一切,也接受一切。他是一个顺应着生活并学会在其中嘲谑的人。 假冒伪善的人便是那个神学院毕业的拉法,他徒然地有着上帝的学问和道德却行使着不义的事,他盗窃死人的财物转手倒卖,他也挑拨人与人的关系自己做看客。当年正是他欺骗了布罗克加入十字军,而如今他的欺骗手段越来越卑劣,最终他的生命被瘟疫吞没。在混沌中生活的人或许代表了很大多数人的形象--铁匠、铁匠的妻子、剧团里的斯卡。而这样的人恰恰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最多的,他们靠一些生活的本能维持着,没有明确的信念和道德观,也没有对自我的反省意识,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满足物质和身体的需要。斯卡曾说自己最适合扮演死神的角色,而且还念了一段台词,可惜这一切对他的生命毫无触动,当死神真正找上他的时候,就表现出卑微的奴性和残缺的人格。 基督教是一神教,圣经中是没有死神的。为什么影片《第七封印》中的审判却来自死神呢? 伯格曼是从死亡入手来看待上帝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这是我理解影片的基本出发点。 伯格曼的死神是某一个侧面的上帝;上帝在伯格曼的视点看来,是审判和死亡的那个上帝。也许,伯格曼潜意识里根本就感到自己是不可能见到荣耀、喜乐、和平的上帝的。他站在骑士及其朋友的中间,而又坚信最后会有得救的人,即马戏演员夫妇及其孩子,他们生活在新耶路撒冷的纯洁、稳固的天国里,目睹骑士一行跳着死亡之舞,走向永恒黑暗之地 骑士布洛克说:“我会记住这一刻,这祥和的黄昏…还有野草莓和牛奶,你在暮色中的脸庞…米克尔的睡姿,约瑟夫弹着鲁特琴。我会竭力记住我们说的每句话。我会小心地珍藏这段记忆,就像捧着满满一碗牛奶一般小心。这会是我生命中闪光的一刻…”-我最喜欢的一段独白(ID:cnsdpb) "第七封印"是七个印封中的第七个。约翰时代的书,都是写在卷上,一页页的蒲草纸或羊皮卷,可以长达10公尺,卷起来,再以黏土或蜡封好。约翰看到的书卷记录了神为这世界准备的一切。用七个印封住,显示书卷的内容非常重要,"唯有羔羊(基督)配开书卷"。 羔羊揭开七印时,分别出现了种种异象。按照基督主内的理解,神正在导演人类的历史,他甚至使用敌人来成就他的旨意。整个基督文明中,和我们儒家的“人性本善"不同,自从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听从撒旦服用"禁果",被逐出伊甸园开始,人就带有"原罪"。 当第七封印被揭开时,"天上寂静约有二刻",然后,七位天使吹响了七号。七号的审判和七印的审判一样,都只是局部的审判,神最后和全面的审判仍未到来。 第七号的吹响,宣称王的降临。这时就不能回转了。那要来的审判不是局部的,乃是要全面的毁灭,即碗的审判。但在七号审判和碗的审判之间,约翰看到神与撒旦的争战,看到地上的一切罪孽、邪恶、逼迫和苦难的根源。神终于将他震撼,撒旦的失败就注定了。撒旦在基督舍身十字架的时候,就已经被击败了。撒旦在他的子民额上打上兽的印记,而神则在他的子民额上打上神的印记。我们现世的人,过去的人,将来的人,都将凭借自己额上的印记受审,我们的生存就成为了两个印记之间对我们额头的争战。十字架即寓含人类的兽性欲望(横)与上帝的神性意志(纵)相交叉。 而耶稣究竟是被谁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呢? 是犹大的背叛,是法利赛人的虚伪,是大祭司的妒嫉,是罗马兵丁的残忍,是彼得的盲目,是围观群众的麻木,正是我们人类自身的种种罪恶与缺陷钉死了耶稣。耶稣是无罪的,他的就义是为了承担我们的罪,用他的宝血洗脱我们的罪,人才能成人。这一切都是神的救赎计划,也就是《旧约》、《新约》的基本意图:神与人的约定。这一点即使是无神论也非常容易接受:基督教为平衡我们人类的弱点而存在。 影片透过理想主义的骑士布罗克以及他的同伴在蔓延瘟疫的欧洲大陆上的漂泊生涯,向观众展示了不同的人在面对死亡时不同的表现方式,同时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对信仰的根源以及上帝的存在性提出了针锋相对的疑问,同时又通过演员约瑟夫一家的生活来肯定信仰本身的力量。影片本身充满了晦涩的隐喻和象征主义的构图,可以说是最能代表伯格曼风格的一部影片
㈡ 看过电影《第七封印》的人 进来回答一问题!
“凡是能看见死神的人 是因为马上要死了”的说法并不成立。骑士最后就是通过下棋纠缠住死神解救了演员一家。
㈢ 向我推荐不得不看(太好看了)的电影
如果你是男生 那么推荐:
一《美国往事》 课程:人生
《美国往事》包含了一个男人在这个世界上所能遇到的一切。友情、爱情、想、 责任、冲突。
二《辛德勒的名单》 课程:责任
所谓责任,就是未必做得成却必须去做的事。
三《肖申克的救赎》 课程:信念
“有一种鸟儿是永远也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一
个人能够在十五年痛苦的牢狱生活里,不放弃对自由的向往,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力量?所以他成功了,成功夺回了自由。《肖申克的救赎》中有这样一句话:体制化是这样一种东西,一开始你排斥它,后来你习惯它,直到最后你离不开它。想想看,我们的身体已经有多大一部分被体制化了?
四《现代启示录》 课程:痛苦
战争是一种秩序的破坏,世界上最可悲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战争,最痛苦的战争电影莫过于《现代启示录》。《现代启示录》讲的是人性的倒退,秩序的破坏。但文明的进程却没有人能够阻挡。
五 第七封印 课程:哲思
不敢说能懂《第七封印》,但如果要在临死之前看一部电影,一定选择《第七封印》。
影片透过理想主义的骑士布罗克以及他的同伴在蔓延瘟疫的欧洲大陆上的漂泊生涯,向观众展示了不同的人在面对死亡时不同的表现方式,同时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对信仰的根源以及上帝的存在性提出了针锋相对的疑问,同时又通过演员约瑟夫一家的生活来肯定信仰本身的力量。影片本身充满了晦涩的隐喻和象征主义的构图,可以说是最能代表伯格曼风格的一部影片。
六 《阿甘正传》 课程:执着
每次想起阿甘在美国东西海岸之间的奔跑,心里都会止不住的伤感,还有振奋。你相信一个智障儿的成功吗?你相信这世上得到最多的人正是那些不计得失的人吗?阿甘不懂得他不能总跟着一个女人帮她打架,也不懂得一个成年人不该总把他*的话挂在嘴边。阿甘什么都不知道,他只知道凭着直觉在路上不停地跑,并且最终他跑到了终。
妈妈总说,生命就象一盒巧克力,你从不知盒里会有什么东西。
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七《东方不败》 课程:才华
男人不应该不看武侠片,如果你只能看一部武侠电影,你会选择什么?我想应该是《东方不败》.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剑客的身姿随着剑在空气中的游走而起舞,翩若惊鸿,宛若游龙。金庸的《笑傲江湖》讲的是对自由的追求,徐克、程小东、张叔平、李连杰等一干天才用电影再现了金庸笔下这个瑰丽无比的武侠世界。沧海一声笑的曲子传唱至今,成为我们一个幻想的凭籍,一个逃避现实的出口。
八 《罗马假日》 课程:爱情
也许《罗马假日》有点瞎浪漫的嫌疑,但奥黛丽。赫本的出现使它真的成了一部童话。她就像是游历人间的天使,美丽得不染纤尘。记者吻过湿淋淋的公主,然后看着她慢慢地走向自己的官邸。那一刻,你是否会在心里默默地说,“别走”?在罗马的宫殿里,两个人站得那样近,也离得那样远。乔只能说:“你的朋友绝不会让你失望。”而公主也只能这样回答,“罗马,当然是罗马。”在人的一生里,即便只有这样一刻心灵的相通,也会少却多少遗憾!
九《勇敢的心》 课程:勇气
也许英雄并不是无所不能的神明,但英雄一定是无所畏惧的勇士。在你站在霓虹闪烁的街头,当你面对卑鄙委琐的笑脸,你又想起了那个让你汗颜的华莱士,这时你收起脸上惯带的笑容,默默地向梅尔。吉布森致敬,从来没有这么庄重。因为他让我们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英雄。“Freedom!”华莱士临死前的一声呐喊,把你的血也点燃了。
另:
《当幸福来敲门》,威尔史密斯难得的非商业电影,和儿子一起出演,很有噱头,而且很励志,很好看。
《黑暗中的舞者》拉尔斯·冯·特里厄的歌舞经典作品,一部别出心裁且唯美感性的歌舞片,有一点浪漫,也有一点灰色,但是却充满力量。
《心灵捕手》,马特戴蒙和本阿弗莱克两哥们的剧本,罗宾威廉姆斯出任绿叶,一个天才少年的非典型成长片。
《永不妥协》,茱莉亚罗伯茨借此片获得影后,十分真诚的励志电影。
《死亡诗社》,罗宾威廉姆斯主演的经典励志电影,还是扮演一个春风化雨的老师,绝对推荐。
《百万宝贝》,奥斯卡最佳影片,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导演,一个女子拳击手的奋斗里程。
《跳出我天地》,一个11岁小男孩破除重重阻碍追求梦想的芭蕾之路。
《荒岛余生》,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汤姆汉克斯主演,在我最低谷的时候给了我巨大的力量。
《风雨哈佛路》,一个最贫困的哈佛女孩从不退缩的奋斗,看完让人满身温暖。
《奔腾年代》,真实故事改编,一个中年丧子富翁,一个不得志的赛马教练,一个从未获得成功的骑师以及一匹瘸马共同创造的奇迹。
《铁拳男人》,拉塞尔克劳主演,一个过气拳击手在拳台上为生存为荣誉而战。
《听见天堂》,一个热爱电影的盲童选择了用耳朵代替眼睛,去记录他生活的点点滴滴。
《阳光小美女》,充满亲情温暖的励志片。
《放牛班的春天》,即使是被社会遗忘的孩子,也有可能绽放生命的光芒。
《荒野生存》,一个理想主义者的传奇,一个流浪的故事,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以坚韧的毅力,实践着寻找自我的梦想。
《侧耳倾听》,宫崎骏编剧近藤喜文导演的动画,一个少女初恋和成长的故事。
这么多应该够了吧
㈣ 电影《第七封印》讲的是什么适合什么人看
骑士最终找到了上帝,他自己做了他认为上帝应该做的事!!!前边骑士因为自己有回家和老婆团聚的信念,所以提出和死神对弈,已达成自己面对死亡时身心的准备,连续两次他都成功了,第三次,因为看到杂戏演员一家,而对生活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这也是他想要的,而他确定他已经无法实现这样的生活,所以他要告诉自己他要记住这份宁静和甜美!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在和死神对弈时分心了,他苦苦追寻的上帝一直没有出现,他的向天问卦也没有解答,面对死神和这个甜美的家庭,他选择自己来做他认为上帝应该做的事情,他要解救这个家庭免于被死亡带走,他故意让这个家庭看到他和死神对弈,而且选择的角度是死神背对着这个家庭,而这个家庭就是他的梦想,给予这个家庭逃跑的机会和时间,他为此分心,甚至故意卖个破绽,打乱棋盘,吸引死神的注意力,他也在试探着,他也问死神,难道还有你不知道的事么,死神也有不知道的事,那就是当一个人决心为了别人而牺牲自己的时候,死神就看不透了,(耶稣基督之所以被钉上十字架不也是为了解救世人吗)死神对人的负面情绪有十足把握,但是对于牺牲自我保护大家的伟大知之甚少,所有骑士为了救这一家三口牺牲自己亲自扮演了上帝,并且救济世人,他终于找到了真理所在,最后的奥义就是:上帝是存在的,他就在每个人的内心!当你成为上帝时,死神也会被你蒙骗!
我是在网上看到有人推荐这个电影的,一致认为很经典,所以认真的观看了,看了豆瓣别人的评论和心得总觉得没有说出我想知道的,以上的文章就是我从中解读的,也是我的一些偏见,总之电影里从开始死神就出现,但是主角和人们一直在呼唤上帝,所以我认为上帝确实出现了,即以上我的理解。
㈤ 电影第七封印具体讲的是啥呀,求解,看不懂啊
评分挺高的电影。,英武的骑士布洛克与黑衣死神摆下了一盘生死棋局。在下棋的过程中,骑士在回顾自己的人生,所见所闻暗合圣经的图景。十四世纪十字军东征后期,欧洲大陆瘟疫蔓延,民不聊生.布洛克曾遇到过马戏团的一对夫妻,丈夫笃信神明,无比虔诚,妻子则更加现实,唯命是从。他们的相濡以沫让幸福唾手可得。骑士在树林中邂逅了铁匠夫妇。铁匠非常粗鲁,他的妻子很是风骚,他们在树林里对着路人演出双簧,仿佛一对可笑的傀儡。最后,在经历过集体膜拜的祭奠仪式后,武士和他的朋友们再次遇到了死神,曾经的无助与恐惧,愤怒与怀疑,都化作了人生的诘问。
㈥ 《第七封印》好看吗,
好看,不是一般的好看。
里面很多话有哲理性,它向世人明示了人生的最后哲思:一个男人怎样做到虽死犹生.
它“好看”,因为它就好像是一个融合体,糅入了生命中人群中的种种色。
他能将恐惧,残忍,死亡与美,与自然,与欢乐,与生命,与婴儿毫不牵强的糅合在一起,这不是那些矫情地所谓的“带着眼泪的笑”,这是生命的本身。
第七封印即死亡的暗示,而第七封印的揭开,则象征着最后“审判日”的来临。第七封印也可以理解为上帝的秘密,第七封印揭开的时候,上帝的秘密会被揭开。这个秘密也是骑士反复追问的“秘密”,而死神的回答是:我没有秘密。
背景材料----
"第七封印"是七个印封中的第七个。约翰时代的书,都是写在卷上,一页页的蒲草纸或羊皮卷,可以长达10公尺,卷起来,再以黏土或蜡封好。约翰看到的书卷记录了神为这世界准备的一切。用七个印封住,显示书卷的内容非常重要,"唯有羔羊(基督)配开书卷"。
羔羊揭开七印时,分别出现了种种异象。按照基督主内的理解,神正在导演人类的历史,他甚至使用敌人来成就他的旨意。整个基督文明中,和我们儒家的“人性本善"不同,自从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听从撒旦服用"禁果",被逐出伊甸园开始,人就带有"原罪"。
当第七封印被揭开时,"天上寂静约有二刻",然后,七位天使吹响了七号。七号的审判和七印的审判一样,都只是局部的审判,神最后和全面的审判仍未到来。
第七号的吹响,宣称王的降临。这时就不能回转了。那要来的审判不是局部的,乃是要全面的毁灭,即碗的审判。但在七号审判和碗的审判之间,约翰看到神与撒旦的争战,看到地上的一切罪孽、邪恶、逼迫和苦难的根源。神终于将他震撼,撒旦的失败就注定了。撒旦在基督舍身十字架的时候,就已经被击败了。撒旦在他的子民额上打上兽的印记,而神则在他的子民额上打上神的印记。我们现世的人,过去的人,将来的人,都将凭借自己额上的印记受审,我们的生存就成为了两个印记之间对我们额头的争战。十字架即寓含人类的兽性欲望(横)与上帝的神性意志(纵)相交叉。
而耶稣究竟是被谁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呢?
是犹大的背叛,是法利赛人的虚伪,是大祭司的妒嫉,是罗马兵丁的残忍,是彼得的盲目,是围观群众的麻木,正是我们人类自身的种种罪恶与缺陷钉死了耶稣。耶稣是无罪的,他的就义是为了承担我们的罪,用他的宝血洗脱我们的罪,人才能成人。这一切都是神的救赎计划,也就是《旧约》、《新约》的基本意图:神与人的约定。这一点即使是无神论也非常容易接受:基督教为平衡我们人类的弱点而存在。
㈦ 关于电影《第七封印》
黑白的
网上下的效果不错。
著名导演,宗教题材,其实是导演自己内心对人生意义价值的辩论,剧情流程很清晰。
㈧ 电影《第七封印》到底想表达什么 请简短回答
《第七封印》
如果一个男人在告别人世之前看一部电影的话,那么最好选择<第七封印>.它向世人明示了人生的最后哲思:一个男人怎样做到虽死犹生.
影片透过理想主义的骑士布罗克以及他的同伴在蔓延瘟疫的欧洲大陆上的漂泊生涯,向观众展示了不同的人在面对死亡时不同的表现方式,同时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对信仰的根源以及上帝的存在性提出了针锋相对的疑问,同时又通过演员约瑟夫一家的生活来肯定信仰本身的力量。影片本身充满了晦涩的隐喻和象征主义的构图,可以说是最能代表伯格曼风格的一部影片
感兴趣的话,具体了解就看下面的网址,有含义回答
http://..com/question/22339294.html?si=1&wtp=wk
㈨ 请大家一起谈谈对《第七封印》这部电影的看法
看这个片 完全是冲着伯格曼的名头去的 果然不令人失望 虽然 死神的造型稍稍囧了点 。。。。(皮肤松弛
与死神对弈 影片一开始就是典型的英格玛风格 骑士布鲁克在十字军东征后回国 东征失败 祖国被黑死病吞噬
他在最绝望时遇到死神 迎来他的最终审判 下棋 失败了就会死亡 整个影片以极其连贯的手法展现了 布鲁克和他随从扬的一天 其中 以约瑟夫一家的故事穿插
伯格曼似乎偏好关于上帝的讨论 这部则是巅峰之作 然而 电影直到结束 也没有出现上帝 倒是与圣经半点关系没有的死神 成了主角 导演其实赋予了死神 上帝的意义 是主管审判与死亡的神
影片中部 布鲁克向神父(死神假扮)忏悔时所说空虚像一面镜子,在里面映出空虚的自己,真是令人可怕、恐惧。难道人真的无法看到上帝本来的面目么?他为什么总是隐藏在那些不切实际的神迹之中?连自己都无法相信自己,我又怎么去相信其他的人,那些愿意信上帝却无法真正做到的人以及那些既不愿意相信也无法做到的人,他们的命运会怎么样呢?我要的不是假设,是智慧,我要上帝亲手来显示他自己......"更是赤裸裸的 对上帝是否存在的拷问 喜欢宗教的童稚们不应错过
PS 这影片是 我选修世界宗教时看的了 直接导致论文写成了十字军东征 也不知给不给及格啊
《第七封印》1957年获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如果一个男人在告别人世之前看一部电影的话,那么最好选择<第七封印>.它向世人明示了人生的最后哲思:一个男人怎样做到虽死犹生.
㈩ 电影《第七封印》主要讲的是什么 谢谢
十四世纪中叶疠疾黑死病在欧洲肆虐,整整一百年弥漫著「世界即将终结」的预言,颓废、堕落、残忍、忧郁、禁欲、狂野、偎亵、神秘、邪恶、虔诚,奇怪的组合在一起。而不同的人,在这世纪末黑暗中,也有不同的处世之道。
电影中几乎处处经典,而且每个角色的语言还有表情都蕴含着深刻的含义。
骑士是宗教理想主义的代表,终生为了寻找自己的理想,可是在十年的战争之后,才发现自己的理想被别人利用,当回归故里时,看到蔓延的死亡景象,不禁一直在深刻的询问自己,上帝在哪里?他已经开始质疑上帝的存在,可能也仅仅是在抱怨。他对这个世界已经失去信心,但是他又不甘心相死神低头,决定和死神下棋,并在这盘棋局的时间里真正做件有意义的事。而最终确实他做到了,他拯救了艺人一家。
而艺人正好和骑士相反,他们单纯、善良、易感、和对生命的热爱,正是真正人的灵魂的源泉,他们不像其他人一样,总是眷顾着死亡,而是乐观的看待每一天,“几乎永远这么好。今天跟明天一样好。夏天当然比冬天好,因为夏天不怕冻,可是最好的是春天。”他们的信仰就是如此纯洁,这也就让他们一直相信上帝的存在,甚至可以看到上帝的幻想。这和骑士的「信仰真是一种刑罚,就像你爱一个人,而那个人总躲在暗处,任你怎么叫唤,他就是不出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所以,最终,他们摆脱了死神的魔爪。
恰似圣经上说的:「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