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卫林奇所拍摄电影的风格以及什么是公路影片
公路电影最初出现在美国,按照美国的电影类型细分法中,有种roadmovie,即公路电影,虽不能说出它的确切含义,但大体也明白那是怎样的内容,主要是以路途反映人生。 公路电影身为类型片(genre)的一种,与西部片(frontiermovie)颇有相似之处:两者都是美国文化特有的产物,两者描绘的也都是对美国边疆的探索。不同之处在于,西部片的时代背景是19世纪到20世纪初,片中的英雄们骑马越过辽阔的草原沙漠,公路电影的时代背景则设定在20世纪,车辆成为冒险探索的工具;西部片影片强调人与自然搏斗而胜利的过程,以及沿途所出现的种种困难险阻,如红番、狼群、暴风、冰雪等,多半是主人翁需要奋斗克服的,自然或野蛮的目标。公路电影>则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主人翁在沿途所遇到的事件与景观,多半是在为本身的孤独疏离作注脚;西部电影里的旅程,是为了主角要完成某一特殊目的而存在.公路电影里的旅程,则多半是主角为了寻找自我所作的逃离,旅程本身即是目的,而通常发生的结果是这条路把他们带到空无一物之处(nowhere),他们的自我也在寻找的过程中逐渐消失了。简而言之,西部片突出个人的冒险刺激,而公路片则反应人的内心情感。 参考资料: http://ke..com/view/670374.htm 另外推荐2部经典公路片《阳光小美女》《疯狂的阿拉巴马》
㈡ 求大卫林奇所有电影。
2010年 《Lady Blue Shanghai》大卫·林奇受John Galliano之邀为Dior所拍的一个大约17分钟的短片
2007年 ( boat) 内陆帝国
2006年《内陆帝国》(Inland Empire)
2002年《兔子》(Rabbits)
2002年《暗房间》(Darkend Room)
2001年《穆赫兰道》(“Mulholland Drive”)
1999年《斯特雷特的故事》(“The Straight Story”)
1997年《迷失的高速公路》(“Lost Highway”)
1994年《迷离情骸》(“Nadja”)
1992年《在空中》(“On the Air”)
1992年《双峰:与火同行》(“Twin Peaks: Fire Walk with Me”
1990年《美国史》(“American Chronicles”)
1990年《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
1990年《双峰》(“Twin Peaks”)
1990年《心碎的梦想》(“Instrial Symphony No. 1:The Dream of the Broken Hearted”)
1986年《蓝丝绒》(“Blue Velvet”) 蓝丝绒
1984年《沙丘》(“Dune”)(美国)
1980年《象人》(“The Elephant Man”)
1977年《橡皮头》(“Eraserhead”)
1974年《截肢者》(“The Amputee”)
1970年《祖母》(“The Grandmother”)
1968年《字母》(“The Alphabet”)
1967年《六个苍白的人影》(“Six Figures Getting Sick")
㈢ 大卫芬奇的所有电影,,并说出比较好的。
就说最牛的吧:搏击俱乐部,七宗罪,纸牌屋是美剧,心理游戏,本杰明巴顿,大卫戈尔的一生。纯手打,望采纳
㈣ 有没有什么电影像大卫林奇的那种超现实的电影啊
个人认为,穆赫兰道也不像人们流传的那样好的如何吧。有的网友声称:“看完这部电影,我都不敢做梦了!”是不是太言过其实了???其实,真正的好电影应该是叙事流畅,即使打伏笔、卖关子、吊胃口也要讲求艺术和技术。
整体而言,穆赫兰道前4分之3和后4分之1衔接过渡不太自然。这类电影只能称为实验电影,毕竟受众面比较小,永远不能成为既叫好又叫座的影片。
当然,这部片子确实不错,我也赞同。但是如果电影都被拍成这样的话。地球人的思维逻辑模式和方式该出现颠覆了。
最后,我推荐了几部电影:一是精神类的。《致命id》(有些陈旧,不过很经典,之所以拿这部电影是因为我认为他的拍摄手法和叙事风格要比《穆赫兰道》强)港片《神探》(杜琪峰导演的,我怀疑,杜琪峰抄袭了《致命id》,所以把他们拿出作比较)。二宿命类的。《恐怖油轮》。三是人性类的《幽灵船》。四是神经病类的。《不请自来》。五是群杀类的。《八面埋伏》。还有许多,以后再写
㈤ 大卫芬奇最值得看的几部电影
好导演也有失手的时候,所以希望楼主能总结出自己喜欢的片子的类型,毕竟无名导演也可以造就传世经典,只要跟着片子走就行
㈥ 你心目中的大卫·林奇影视作品十佳分别是哪几部
导演大卫·林奇是当代美国非主流电影的代表人物。他的影片以华丽、阴郁、诡异夹带着黑色幽默的风格在影坛独树一帜。他往往在公路片的形式格局中,运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展示出现代人焦虑郁闷的精神症候。其在现实与超现实之间的自由游走,对暴力和性的大胆表现,前卫奇异、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影像,都使他的作品散发出独特的个人魅力。
本片混合了大量现成的资料片镜头(stock
footage),手法超级笨拙却制造出意想不到的“笑果”,比如在讲解男人阉割变女人时,配以钢柱冶炼的镜头,十分搞笑。本身有异装嗜好的伍德借助当时一桩轰动的变性新闻,解释了变性和异装的区别,并呼吁大众宽容这些社会的边缘人。著名恐怖片演员勒古西的表演极其夸张,梦幻场景有点痴人说梦的味道,解说词幼稚而真诚。
4.《猎人之夜》The Night of the Hunter (1955)
5.《夏日惊魂》Suddenly, Last Summer (1959)
6.《兰闺惊变》What Ever Happened to Baby Jane? (1962)
7.《洛丽塔》Lolita (1962)
8.《日落大道》Sunset Blvd. (1950)
9.《恐怖走廊》Shock Corridor (1963)
10.《蜘蛛婴儿的疯狂故事》Spider Baby or, The Maddest Story Ever Told (1968)
㈦ 求大卫林奇的电影.
2010年 《Lady Blue Shanghai》大卫·林奇受John Galliano之邀为Dior所拍的一个大约17分钟的短片
2007年 ( boat) 2006年《内陆帝国》(Inland Empire)
2002年《兔子》(Rabbits)
2002年《暗房间》(Darkend Room)
2001年《穆赫兰道》(“Mulholland Drive”)
1999年《斯特雷特的故事》(“The Straight Story”)
1997年《迷失的高速公路》(“Lost Highway”)
1994年《迷离情骸》(“Nadja”)
1992年《在空中》(“On the Air”)
1992年《双峰:与火同行》(“Twin Peaks: Fire Walk with Me”
1990年《美国史》(“American Chronicles”)
1990年《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
1990年《双峰》(“Twin Peaks”)
1990年《心碎的梦想》(“Instrial Symphony No. 1:The Dream of the Broken Hearted”)
1986年《蓝丝绒》(“Blue Velvet”)
1984年《沙丘》(“Dune”)(美国)
1980年《象人》(“The Elephant Man”)
1977年《橡皮头》(“Eraserhead”)
1974年《截肢者》(“The Amputee”)
1970年《祖母》(“The Grandmother”)
1968年《字母》(“The Alphabet”)
1967年《六个苍白的人影》(“Six Figures Getting Sick")
㈧ 好莱坞导演大卫丶林奇的电影 穆赫兰道真很好看
有没有 比穆赫兰道 更牛的 电影
㈨ 大卫·林奇的电影哪几部比较好
《妖夜荒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