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能推荐一些像《驴得水》这类的电影吗
可以看一下万茜的“你好,疯子”。
借驴讽今
文/梦里诗书
嬉笑怒骂间用荒诞的喜剧色彩所酝酿的悲情,使《驴得水》既能逗人捧腹,更在针砭时弊的同时拷问已人性的盲点,固然电影在形式上有着过重的话剧痕迹,但总体来说,这是一部剧本夯实,耐人寻味恳切的黑色喜剧。
电影伊始将时代背景定位于民国一个偏远山村的学校中,校长和三个老师共同合谋了用一头拉水的驴虚构了老师“吕得水”。以此向教育局多领取一份薪水,但怎料教育局特派员来校视察,于是一场用目不识丁的铜匠冒充吕老师的荒诞事由此展开,而为了圆谎而继续编制的谎言,既成为了电影推动剧情的动力,也为其悲剧性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随着这一谎言的持续发酵,这个在特定环境中对知识分子的颠覆和教育腐败的抨击,通过本就并不牢靠的教师与铜匠的同盟关系,使故事变的越发幽默且赋有深度,看似道貌岸然者的愚昧,为了实现所谓梦想的不择手段,最终令电影中每个人本自美好的预期被逐个打破,人性也在贪婪面前彻底沦丧了底线,其丑恶淋漓尽致的展现,构筑了电影极为出色的内在纵深。
谈及这部作品,不可不提的人物便是任素汐饰演的女老师张一曼,她在电影中既担负了诸多的“有料”笑点,也成功塑造了了电影最为矛盾的一个人物形象,张一曼看似放荡的背后,却有着一颗纯真之心,但也正是这样的一份纯真,让她成为了这场用喜剧粉饰的悲剧中最为悲情的人物,这实则甚令我感觉电影中的张一曼与《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的玛莲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则是前者凭借于美貌,而后者则是幽默与性格的使然。
如同一场话剧般的表现形式,其实并不是电影的缺陷,这正如《狗镇》这般另类的作品一样都为人拍案叫绝,《驴得水》的问题其实是在于并没有处理好将话剧演变为电影的过程,在电影时长过半后,很明显的能令人感觉到剧情开始了强硬的大幅跳跃,以此引发的人物转变突兀,使人性经不起细致的推敲,最终命题的着点也变的稍显生硬。
无论如何,这部电影或许存在着微瑕,可仍旧瑕不掩瑜,鲁迅曾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而借驴讽今的《驴得水》显然正深谙此道。
3. 《驴得水》话剧和电影哪个更好看
首先先说一下这两个版本的区别,然后在总结这两个版本
电影与话剧的区别:
一、演员数量对比(电影演员:12位;话剧演员:9位,电影赢)
话剧全场一共有九位角色,张一曼(女老师)、裴魁山、周铁男、孙恒海(校长)、孙佳(校长女儿)、铁匠、铁匠老婆、特派员、罗斯(美国慈善家);电影里的角色更丰富一些,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三个角色,特派员秘书、特派员司机、警长。另外,话剧里的铁匠在电影里变为了铜匠。
二、角色对比(电影与话剧的不同点,各有不同,但感觉整体的角色塑造电影更胜一筹)
张一曼(女主加最火的角色,就放第一个了):
1、张一曼与裴魁山单独在外面的那一段,电影里面是他俩一起剥大蒜准备晚餐,然后来了场“大蒜雪”;话剧里面变成了他俩因为怕被特派员发现了一起在撕账本,就来了场“账本雪”,相比之下电影的大蒜雪更浪漫一些。
2、铁匠扮完“驴得水老师“后与张一曼道别那一段,话剧版是张一曼给了他一支钢笔,分别的时候,铁匠还抱着张一曼说能不能再教一招,这时候张一曼教了铁匠咬耳朵的”技能“,也呼应了后来铁匠老婆的那个包袱“人耳朵又不是用来吃的你咬它做什么”,但电影版的没有这一点,与后面这个包袱没有形成互动,没有铺垫好;而电影版张一曼给铜匠了一缕自己的卷发,这铺垫了后面剪头发的故事,这比给钢笔的戏剧性更强,要是能加上咬耳朵那个,电影的连贯性就更强了,这一段里,话剧与电影各有千秋。
3、大家一起骂张一曼那一段,电影版比话剧版情节更丰富一些,除了裴魁山、周铁男他们骂的那一段,张一曼自己打自己那一段以外,还多了一个铜匠让校长把张一曼的头发剪掉,校长把张一曼剪成了短发,裴魁山去喊他们来一起开会,看见张一曼的时候一脸惊讶,张一曼突然跑去自己照镜子,然后看着几乎没有头发的自己痛哭的躲到桌子里面不愿出来见人,这个铺垫更能说的过去张一曼最后为什么疯了(疯的还有一个原因是差点被警长给强奸了,喊周铁男救她,周铁男也不敢),比话剧版的内容更详实,在这一段的处理上电影比话剧好。
4、被校长支开单独待着的那一段,电影版是被校长喊去做校服了,不管遇到什么都不出来,结果校长被绑了也没有出去看他;而话剧是校长喊她站教室里面不管怎么样都不说话。其实设置的效果都差不多,话剧是为了舞台表演才设计的在教室里面,电影由于存在空间感所以可以单独设计一个密闭的环境,这一段的改编比较适合从话剧改编成电影,手法上有所改变了,但本身所要达到的效果没有改变。
4. 电影《驴得水》在豆瓣的评分相对于来说很高,看完这部剧,如何评价
《驴得水》是一部笑中带泪泪中带着滋味儿的电影。剧中张一曼的扮演者任素汐用一首《我要你》贯穿了整部电影,尤其是在有一幕她剥蒜的时候把蒜皮当做了雪任期飘洒空中,那一个场景不仅是让裴魁山为之动心,更是让作为观众的我们心中一暖。是啊,张一曼不过就是一个喜欢自由和温暖的女子,她单纯可爱甚至可以为了那简单的生活去“卖弄”自己,但她并不“肮脏”因为她为的是孩子和学校。
还记得有人在影评中在为张一曼扼腕叹息,因为她“死了”。不,其实我一直认为她还活着。但至少,在那个像沼泽一样的泥泞崎岖的年代里,她哪怕只活在自己编织的梦里。这就像是电影的结尾一样,一切仿佛像全部都没有发生一样,大家获得了想要的快乐,没有私欲没有“驴得水”而生活还在继续,就像是一场梦一样的开始。最后我不得不说的,通过《驴得水》这部国产小成本电影,可以看得出这其中包含了无数人的心血。同样,也可以看得出国产电影没有天价演员和高投资也一样可以拍好,而这一切只不过取决于“从业者”的是否“走心”。总之,《驴得水》是一部很棒的片子,值得一看
求采纳
5. 电影《驴得水》中有哪些吸引人的情节
电影《驴得水》是一部评分特别高的电影,这电影我看了两遍,从里面看出了许多人性的东西。我记忆犹新的是那一刻,当美国人提到钱的时候,假老师瞬间从假死状态醒了过来,他为了得到女主,为了金钱,不仅伤害了自己的家庭,也伤害了别人。
6. 想看驴得水电影
电影院看呗,团购也就20来块钱。《驴得水》个人感觉应该是今年我看过的最好看的一部电影了吧。
给你讲个笑话,你可千万别哭.....
7. 如何评价电影《驴得水》
每部影视著作都有它的意义,大家是怎么评价《驴得水》
《驴得水》和商业电影的共同点是都追求“好看”,追求让大众看懂、看过瘾。而我们并非通过堆砌明星或追求大场面来达到好看的目的,而是通过不一般的精彩故事和不一般的鲜活表演。
我们能把蒜皮当雪花,我们也能为活命当狗爬,我们能张嘴是理想,闭嘴是日娘,我们也能前脚踏进金钱的坑,后脚迈入正直的门,作品源于生活,也会放大生活,我们很难因为作品去改变品性
但我们至少可以对照作品完善人格多数时候,我们都一样,用最渺小的私念去支撑最伟大的理,想。
8. 除了奇异博士,驴得水最近还有什么比较好看的电影
最近上映的电影推荐《奇异博士》《我不是潘金莲》《驴得水》《你的名字》《神奇动物在哪里》《深海浩劫》马上要上映的电影推荐《凄灵室》《侠盗一号:星球大战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