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你心目中的中国戏曲电影十佳分别是哪几部
越剧,不说了,红楼梦,传说中的徐玉兰与王文娟,徐已仙逝,川剧,有个川梅吐艳,似乎集合了传说中的四大名丑,双周一陈一刘,哦麦嘎,宝贵之极,京剧,忒多了,据说是电影祖宗的定军山,袁世海系列,梅兰芳系列,样板戏系列,豫剧,花木兰,穆桂英挂帅,黄梅,天仙配,感觉都是老玩意儿。
㈡ 中国最好看的十大电影有那些
红海行动,流浪地球,天注定,快把我哥带走,战狼系列,高山下的花环,杀破狼1,一个人的武林,百鸟朝凤,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㈢ 国内好看戏曲电影
《霸王别姬》这部电影你用了非常多的戏曲素材也通过陈蝶衣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中国戏曲之美 。
㈣ 中国各大戏曲及代表作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一般均表述依次为:
京剧(有“国剧”之称 );越剧(有“中国第二大剧种”、“第二国剧”之称 );黄梅戏;评剧;豫剧。
代表作依次为:
1、京剧:《长坂坡》《四进士》《秦香莲》《空城计》《霸王别姬》等
2、越剧 :《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白蛇传》《孔雀东南飞》《王老虎抢亲》《穆桂英挂帅》《陆游与唐琬》《狸猫换太子》。
3、黄梅戏:《天仙配》《牛郎织女》《玉堂春》。
4、豫剧:《花木兰》《五世请缨》《秦雪梅吊孝》《刘墉下南京》《抬花轿》(又名《香囊记》。
拓展资料:
1、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2、越剧(汉语拼音为yuèjù,英语为Yue Opera)——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 ,有观点认为是“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 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亦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依次为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之一。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艺术流派纷呈,公认的就有十三大流派之多。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安徽等广大南方地区,以及北京、天津等大部北方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
越剧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
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台湾等地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 。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
4、豫剧(英文:Yu Opera)起源于中原(河南),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在浙江各地也广为流传。当代豫剧跟随河南卫视,河南豫剧院,台湾豫剧团等演出团体走过了世界诸多国家,如到澳大利亚、意大利、法国、加拿大、委内瑞拉、新西兰、德国、英国、美国等国家演出,被西方人称赞是“东方咏叹调”。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
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因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
㈤ 上世纪早期的戏曲电影有哪些比较好看的,请推荐几部。
在这个目录里慢慢找吧。
http://wenku..com/view/f19f1be8b8f67c1cfad6b871.html
其实比较好的:
京剧《铁弓缘》《杨门女将》《红梅阁》《借东风》
越剧《梁祝》《红丝错》《情探》《三看御妹》
黄梅戏是严凤英的三部电影《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
等等都是很好的。
㈥ 好看的中国老电影(含戏曲类)有哪些
黄英姑 白莲花 归心似箭 满山红叶似彩霞 今夜星光灿烂
最后八个人 第二次握手 戴手铐的旅客 梅花巾 神秘的大佛 天云山传奇 雾都茫茫 。。。太多了,再给你一个目录:
1. 中国1979:归心似箭(李俊)
2. 中国1978:小街(杨延晋)
3. 中国1978:剪辑错了的故事(杨延晋)
4. 中国1980:小花(黄建中)
5. 中国1980:巴山夜雨(吴贻弓)
6. 中国1980:天云山传奇(谢晋)
7. 中国1980:三个和尚
8. 中国1981:庐山恋
9. 中国1981:西安事变(成荫)
10. 中国1981:邻居(谢非)
11. 中国1981:喜盈门
12. 中国1981:沙鸥(张暖昕)
13. 中国1981:巴山夜雨(吴贻弓)
14. 中国1981:人到中年(王启明、孙羽)
15. 中国1982:牧马人
16. 中国1982:少林寺
17. 中国1982:骆驼祥子(凌子风)
18. 中国1982:没有航标的河流(吴天明)
19. 中国1982:许茂和他的女儿
10. 中国1982:城南旧事(吴贻弓)
11. 中国1983:乡音(胡炳榴)
12. 中国1983:一个和八个(张军钊)
13. 中国1984:人生(吴天明)
14. 中国1984:红衣少女(陆小雅)
15. 中国1984:边城(凌子风)
16. 中国1984:黄土地(陈凯歌)
17. 中国1985:猎场扎撒(田壮壮)
18. 中国1985:高山下的花环
19. 中国1985:青春祭(张暖忻)
20. 中国1985:良家妇女(黄建中)
21. 中国1986:黑炮事件(黄建新)
22. 中国1986:野山(颜学恕)
23. 中国1986:芙蓉镇(谢晋)
24. 中国1986:人鬼情(黄蜀芹)
25. 中国1986:孙中山(丁荫楠)
26. 中国1986:盗马贼(田壮壮)
27. 中国1986:湘女潇潇(谢飞)
28. 中国1987:老井(吴天明)
29. 中国1987:红高粱(张艺谋)
30. 中国1988:棋王(滕文骥)
31. 中国1988:孩子王(陈凯歌)
32. 中国1989:本命年(谢飞)
33. 中国1989:晚钟(吴子牛)
34. 中国1989:百色起义(陈家林)
35. 中国1989:开国大典(李前宽)
36. 中国1990:菊豆(张艺谋)
37. 中国1990: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夏刚)
38. 中国1990:过年(黄建中)
39. 中国1990:双旗镇刀客(何平)
40. 中国1990:北京,你早(张暖昕)
41. 中国1990:血色清晨(李少红)
㈦ 中国戏曲到底有什么好看的
一般听,声美,调美;仔细听,词美,故事美;讲究些去戏院看,扮相美,身段美,姿态美。现在年轻人不感兴趣,主要没有机会耐下心听,一个看上去很美但是不知道在唱什么的表演,时间还挺长,看惯了抖音快手追求快、爽感觉的年轻人较少能接受。建议在一些年轻人爱看的节目里穿插一些中国戏曲,之前看《国家宝藏》,杨玉环用的香笼那一段,梨花颂听得我眼泪都流出来了,赶紧去找,是梅先生改编的,觉得梅先生做的是对的,要流传开,保留精髓,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