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单身这个问题需要被解决吗不!
在伦敦住了一年半以后,最近我又搬回了墨尔本。当人们问我,离家这么久,会不会近乡情怯时,我必须承认,我会。但这并不是因为我担心自己在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生活过之后,会觉得老家落伍;或者因为我怕别人笑我染上了奇怪的说话习惯(现在我会说‘五点半’而不是‘五点三十分’)。我的顾虑完全源自于这样一个事实:我的朋友们全都结婚了。
在伦敦,我的朋友们几乎都还单着——虽然露水情缘和勾勾搭搭的事儿屡见不鲜——留着精力把事业干得风生水起,或者尽情探索欧洲。回到墨尔本以后,Facebook上晒订婚钻戒的自拍照以及婚礼通知函忽然之间就开始满天飞了。虽然我为朋友们开心,但与此同时,我的心因为自怜而隐隐作痛,因为我知道,在我们这个像诺亚方舟一样、人人都必须成双成对的社会里,我的单身状态将会更加扎眼。为什麽我认识的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在二十五六岁到二十八九岁之间找到生命中的另一半呢?
在我所有的朋友里面,我一直是那个常年单身的异类。交了男朋友也总是不长久,可能是因为我欣赏的歌手和艺术家都太过另类了吧,不过说实话,我鲜少为此烦扰。对我来说,男朋友就象是蛋糕上的糖霜,而非蛋糕本身;当其他一切——工作、人生规划、我的自我感觉——全都良好的时候,有个男朋友能够让生活变得更甜美。就像大多数人一样,我也渴望坠入爱河,和某个我深深在乎的人走到最后,共组家庭,但我从来不相信为了结婚而结婚这档子事。
有时候,我会因为单身影响到了生活而感觉丧气,但这主要是出于非常实际的考虑。比如说,假如我不想再跟人合租,想找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那么和别的情侣档比起来,我就等于要付两份的钱。再比如说,如果我跟一帮有家有室的朋友一起去度假,那么我是不是只能在一张沙发床或者折叠床垫上凑活,而跟舒服客房里的双人床无缘了呢?
不过说到底,像我这般孤家寡人的状态,别人似乎比我自己还要困扰。让我不胜其烦的一个问题就是“你怎么不找个男朋友呢?”而且对方常常会以一种不可思议、略感震惊的语调这么问。言下之意似乎是在说:“不过你也太特立独行了!难道你就找不着肯要你的人吗?”听起来好像是在夸你;其实是在羞辱你。这么问的潜台词就是,一个女人之所以单身,是因为没人要,而不可能是出于她自身的选择或人生规划。何况,在一个人们期待女性把谈恋爱作为头等大事的世界里,单身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果你不急匆匆地抓住离你最近的、对你表示出一丁点哪怕稍纵即逝的兴趣的男人,人们就免不了要对你侧目。
“你怎么不找个男朋友呢?”这个问题往往还伴随着老生常谈、同样令人沮丧的有关男人的下文,那就是“好男人都有主了”。我们的社会似乎无法接受这样一种观念:有些人自愿保持单身,或者想等待更好的对象出现。但至少“单身汉”的形象还挺有面子的。他们是花花公子,他们酷得不想结婚,他们忙着寻欢作乐,而且他们每一天的每一分钟都不会听到生物钟响亮的滴答声。单身女性呢,正相反,总被描绘成伤心绝望的老处女,而且一辈子都背负着出生时就带上的娘家姓(也就是,我们自己的姓)。
事实是,我很挑。大多数人似乎都把这误解为“我只看得上型男影星Ryan Gosling那样的男人”。但这实际上是说,我想跟某个外表和心灵都吸引我的人约会——顺便解释一下,我所谓的外表的吸引力既不是指“肌肉线条分明,还得长得像瑞典男星Alexander Skarsgard那样帅气逼人”,也不像男人寻找另一半时的外貌要求那般可以妥协。
有些人因为我不愿在外貌上妥协而颇感困惑,甚至——容我大胆说一句——觉得难以接受。朋友们不止一次跟我说,只要有人约,我就应该跟他出去,不管我心里对此怎么想。可我为什麽要跟一个没感觉的人约会呢?尤其是在这件事情的好处仅限于让别人看到我终于有伴了。(而且,事实上,这还会分散我的时间和精力,而我本可以更好地利用它们,尽我所能地完善自己)。
重点是,婚姻是一项巨大的责任,需要许多付出,虽然我确信结婚的好处多多,但我不认为在你还没有找到对的人的时候就定下来,对你会是一件好事。要找到一个符合标准的人——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在都吸引你的人,你跟他在一起会莫名地擦出火花,“嗞—”地产生化学反应和情感纽带——以及和你在同样的时间追寻同样的东西,生活方式和目标和梦想都与你相符的人——可不是易事,可我不打算降低标准定下来。
即使这意味着我得无限期地睡在招待所的折叠床上,这个我可以接受。
(作者:Erin Munro;译者:末夏)
Ⅱ 你好,请问电影露水情缘时长
样针对我都没关系,但不能伤害到我妈一分一毫。那混蛋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我不可能拿我妈当赌注,只好答应
Ⅲ 大家看过的剧情最长有很好看的电影是哪一部
我看过剧情最长又好看的电影是《摔跤吧爸爸》。故事很长,情节也很简单,却丝毫也不拖沓。
Ⅳ 法国电影《情人》好看吗评价怎么样
首先以下是我对这部电影的简评
根据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自传小说的改编,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的执导,那属于法式浪漫特有的气息,为《情人》添加了一份独有的魅力,不同文明的交融渗透构筑了电影时代的脉络气息,恬静优雅的摄影风格更形成了电影迷人的基色,而大尺度的激情戏码,实则是电影出色电影美学的表现,于此中关于爱的命题如此动人心弦,有些爱情虽注定无果,但却能刻骨铭心,凄美的结局虽是一场悲剧,却也同给人以对爱无限的遐想。
《情人》的另一大看点就在于这是一部充满了猎奇色彩的电影,一个生活在当时法国殖民地越南的17岁少女爱上了华侨富翁的独子,这段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注定不会拥有结果的爱情,却成为了电影借以去渲染浪漫最好的契机,电影虽然是一场悲剧,但爱的浪漫却得以了淋漓尽致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