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好看电影 > 电影万箭穿心好不好看

电影万箭穿心好不好看

发布时间:2021-07-25 22:32:30

1. 《万箭穿心》讲了什么如何评价

90年代的武汉,一个普通家庭里丈夫马学武(焦刚 饰)是一家国企的厂办主任,妻子李宝莉(颜丙燕 饰)是汉正街的一名小贩,二人还有一个儿子小宝(李现 饰)。一次企业分房让这个家庭住进了新房,岂料从搬家那天起一系列让人始料未及的变故接踵而来:丈夫马学武提出离婚、妻子发现丈夫出轨、无家可归 的婆婆要入住新家,终于马学武在一系列打击下走向了自杀之路。宝莉的好友小景(赵倩 饰)把一切厄运归结于新房的风水不好,称之“万箭穿心”,个性倔强的李宝莉不愿妥协,决意撑起这个家……电影《万箭穿心》根据武汉籍著名作家方方的同名小说改编,入围第25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2. 如何评价万箭穿心剧情请详细解析。

《万箭穿心》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剧情解析:90年代的武汉,一个普通家庭里丈夫马学武是一家国企的厂办主任,妻子李宝莉是汉正街的一名小贩,二人还有一个儿子小宝。

一次企业分房让这个家庭住进了新房,岂料从搬家那天起一系列让人始料未及的变故接踵而来:丈夫马学武提出离婚、妻子发现丈夫出轨、无家可归 的婆婆要入住新家,终于马学武在一系列打击下走向了自杀之路。

宝莉的好友小景把一切厄运归结于新房的风水不好,称之“万箭穿心”,个性倔强的李宝莉不愿妥协,决意撑起这个家。

在一个“缺东西就花钱买新的”的大时代,旧的东西,反而让观众沉下心来,有心思去体会点什么。提一句,看电影时候除了我是小年轻,其他十来个观众大多是老头老太太,一面看一面聊天,倒是别有趣味。

3. 电影万箭穿心美术怎么

好,棒棒糖美极了

4. 《万箭穿心》这部悲剧的电影怎么样

一个女人发现自己的丈夫在外与人通奸。她念及孩子没有抓奸在床,而是打电话报警说有人嫖娼。考虑到嫖娼在那个年代摆在明面上性质比较严重。我们可以说这个女人有点不明事理。这个“事理”是我们所默认的家庭伦理和社会规则,所谓“家丑不可外扬”。观众见过太多受限于此规则而隐忍着委曲求全的女性形象。偶尔看到不按此套路来的,难免有点不适应。《万箭穿心》的重要意义,正在于它塑造了李宝莉这样一个少见的“违规者”。我们要探讨的首要问题是,李宝莉在常人眼里的人生悲剧是否是由她的性格所造成的。都说性格决定命运,但这个决定是非具有绝对性?李宝莉的出场方式像极了一个悍妻,然而不同于“刀子嘴豆腐心”的一般悍妻形象,宝莉从内到外都是强硬的,她最柔弱的时候只会出现在梦里。这个女人没什么文化,准确的说是没什么知识。还带有封建思想,觉得自己生来就是还债的。她很要强,不懂得女人要示弱,要给男人面子。这些特征都极具社会学意义。 让我们来看几句宝莉的台词,感受一下。“癫也癫不了几分钟了,麻烦你再稍微忍一忍”;“我老公正在搞别的女人,你说我有没有事”;“他凭什么不好好对我,还要我好好对他”。在方方的原小说中,一些在电影中隐而未露的台词表现的更为直白。比如旁人忍不住劝宝莉“别把自己搞的那么可怜。”宝莉的回答是“男人不晓得讲责任,我们女人要讲!” 这个回答很有意思,违反社会常理。在一般家庭的男女关系中,男人是负责任的,而女人是被负责和被宠爱的。换句话说,男人是供养者,女人是被供养者。作为被供养的一方,妄谈自尊,有点自己抽自己嘴巴的意思。影片开头搬家那场戏,搬家工人对宝莉的丈夫马学武感慨:自己虽然是卖力气干粗活,但家里老婆还挺贤惠的。注意这里的用词“贤惠”,其实就是“听话”。对比天生爱“癫”的宝莉,后者不让你唯命是从就算不错了。 李宝莉这个家庭的复杂性在于,在最开始的时候宝莉并不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比如新房就是学武厂里分配的。“性格决定命运”不绝对,“谁提供经济来源谁有话语权”也不绝对。在现实生活中,二者往往是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和宝莉相比,不是她太强了,而是丈夫太弱了。马学武的无能体现在诸多方面:他性格懦弱、太书生气、不了解女人、遇事不敢力争。妻子的举报确实间接导致了他的下岗。但他逃避责任,一死了之的结局并不能,至少不能完全归咎于李宝莉。 对比马学武,建建这个人物正好相反:他出生草莽,性格刚烈,因为打架蹲过牢。身上散发着浓厚的男性荷尔蒙,入狱前就是个头脑简单的大老粗。如果李宝莉作为一个强势的女人,结果只是需要被一个更强势(这种强势主要体现在男性性别特征上)的男人驾驭。那么这个人物就没什么值得我欣赏的了。建建叫宝莉“别装的很有感情一样”,但同时自己眼眶里却又有泪说明何尝没有感情?在影片的最后,建建承认自己就是“嘴欠”。在他们之间,我才好像看到一点真正的男女平等。 李宝莉(女人)的重要缺陷和马学武(男人)的唯一优势,在于前者没有而后者拥有知识。马学武及其母亲因此而受到儿子和孙子的尊敬。尽管知识并不能帮助马学武更好的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勇敢的面对自己的人生。宝莉因为缺乏知识,只能挑扁担挣苦力钱。她的生活艰难并非由于她的性格,而是由于她没有更好的生活技能来承担家庭重任。在这一点上,编导安排建建入牢受教育,出狱后以他的见识帮助宝莉,是有其寓意的。 不比从前,当下社会的女性已经基本上能够和男性享受同等的教育机会了(局部地区局部方面还不平衡)。但令人遗憾的是,落伍而顽固的社会观念仍然阻碍着女性的自我发展。西方女权主义所以兴盛的原因之一,是战后大量在战时服役的男性回归社会,要求女性空出在战时填补上去的工作岗位重新回归家庭而引起女性的抗议。有论者喜欢从生理学角度剖析女性所以为“第二性”的必然性,我不否认其中存在的合理成分。但社会观念的影响显然被刻意忽视了。 《万箭穿心》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非常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拔高了小说。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改编,是在电影结尾处。李宝莉不像小说里那样,要建建来好好待她。她在电影中更加坚强,似乎要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女人要追寻幸福并不是从倚靠一个男人变为倚靠另一个更值得倚靠的男人。老公靠不住,儿子也靠不住,她跟建建走,并非是想倚靠建建。“还有半辈子要过,先搬出来再说呗!”片尾两人离开,建建的车熄了火。宝莉下车推车,嘴里骂着“婊子养的”,意味深长,实在绝妙。 所谓“万箭穿心”是封建迷信还是社会偏见?李宝莉(女人)说自己命不好,让我想起了那句话“身为一个女人多么可悲啊,最可悲的是,她们不知道自己可悲”。又“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的。”“一半是受害者,一半是同谋”。李宝莉作为一个女人,她以其强硬的性格反抗命运,她拒绝被塑造。她也是受害者,但不像她的朋友万晓景,她绝不做同谋。你说这叫万箭穿心?我说这叫万丈光芒!只是很多人,不仅仅是男人,都不敢正视这种光芒。她们/他们生怕这道光会刺伤自己的眼,于是情愿选择把眼睛闭上。这样眼睛是不会受伤了,而是直接等同于瞎了。一双盲目,自然无缘光亮。

5. 《万箭穿心》好看吗,剧情怎么样

电影《万箭穿心》根据著名湖北作家、省作家协会主席方方的同名小说改编,由颜丙燕主演,是王竞老师继《我是植物人》后导演的又一力作,其内容颇具湖北特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万箭穿心》剧情感人,是部很不错的电影,还在问《万箭穿心》好看吗的人赶紧去电影院吧,影片要上映了。
这部影片,极其生动地反映了社会变迁中湖北民众的真实生活,电影通过对普通人物丰满的塑造,鲜活地表现了湖北女性善良、泼辣、倔强、坚韧的性格特征和美好品质。
一个平凡的女人忍辱负重,用一根扁担挑起了一个家,忍受着家人的憎恨与唾弃,为家人付出了一切。
从一个飞扬跋扈、趾高气扬的美丽女人,变成了一个逆来顺受的体力劳动者;从一个拼死拼活的无私奉献者,变成了一个无处安身的流浪者;从一个陶醉于儿子成长的供养者,变成了一个被儿子视为仇敌的遗弃者,也从一个骄傲自矜、追求时髦的浪漫主义者,变成了一个独当一面、无坚不摧的现实主义者。
王竞老师的这个故事讲得很完整,不通过剪辑和特效故意玩弄玄虚,也不刻意改变影片的叙事顺序。大量手持拍摄镜头的运用,和自然光或者仿自然光的布光效果,为片子增加了一份社会新闻的味道。然而这一切,都源于王导对这个故事的自信。而我恰恰认为,故事是最重要的,若没有了好故事,那么一切技术手段都会变成空中楼阁,一触即塌,毫无分量。在这一点上,我很欣赏王导。就像陈山老师说过,好的电影,应该是教授也能看,街头买菜的也能看。好的电影应该是雅俗共赏,而不是曲高和寡、标新立异。
在人物设置上,李宝莉这个人物比较丰满。当然,这与颜丙燕良好的戏剧基础是分不开的。马学武,这个懦弱、极端又内心叛逆的男人,也被还算完整的被演员塑造出来,但是细节还是缺失了不少。所以这个人物还是略显单薄。在女小三儿的人物设置上,我认为还是有些问题的。首先,她到底爱不爱马学武?爱么?如果爱他,为什么要告诉他是一个女人报的警,这是一种拆散他家庭的报复,这也是导致马学武夫妻感情破裂的导火索。那么,不爱么?不爱的话,为什么要将自己的身体给他?女人是感性动物,上床对女人和男人的意义绝对不一样。之后李宝莉和建建的情节也影射了这一点。女人以为性就是爱,但男人认为性只是性。再说儿子马文昭,这是我认为在剧作上设计得最失败的人物。对于这个人物,我也存在很多疑问。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为什么她母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外面挑扁担为他挣钱供他读书,他能一点不为之所动呢?不动也罢了,竟然还要把母亲赶出家门,这似乎一点也不符合常理。就算他再不喜欢她,那她也是生了他而且辛苦的养着她啊,一个每次都考火箭班第一名的人能不明白这点道理吗?(好吧,我承认开头那几场李宝莉虐马学武的戏我没看)
这几天大家都对《万箭穿心》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期待,而且评价一律都是好的,我似乎没有听到过负面评价。再加之入围东京电影节角逐金麒麟,更在这电影上又加了一层光环。从某种角度看,这是一部女性主义电影。从李宝莉在家庭中的地位,到女小三儿出轨以后丈夫似乎不敢有什么怨气,再到奶奶进驻家庭,从客人变成主人李宝莉干的是扁担,通过自己的肩膀挑起家庭的责任,挑起一家人生活的希望的,是这个无情的被家庭和亲人一次一次伤害的女人。
就是这样一个没怎么读过书,在街上卖袜子的女人,性格暴躁,不拘小节,却是刀子嘴豆腐心。一口泼辣的武汉话熟练的教训着她爱人,天天就知道问儿子作业做了么。其实影片里有很多细节想表现她其实没有表面上那么坏,比如奶奶搬进来的时候她跟丈夫吵完架却又进厨房抄起菜刀做饭,奶奶出走回来以后她忙着支起弹簧床。室友说小说里写的是她找出家里最软的被子,但是电影似乎没有表现得那么彻底。
马学武爱李宝莉么?我觉得他是爱的。因为爱不是最初的吸引和激情,不是荷尔蒙的攀升。就像《圣经》中说的,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因为他爱她,他才能忍她,他去找小三儿只是为了他在平淡生活中的怨气寻找一个发泄口。但他又没有那么爱,或者说,李宝莉将他的爱和耐心一点一点消磨殆尽。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马学武的遗书里,对不起妈,对不起小宝,然后戛然而止,李宝莉向后翻了一页,又一页,然后眼里流露出失落又埋怨的神情。此时,两个人的爱情已经转变成恨意了。但绝对是因爱生恨。是因为对方达不到自己内心需求而生恨。这个细节我预料到了。还有两个情节,一个是李宝莉上了建建的面包车,当车子开始行使时我似乎明白后面要发生什么,另一个情节是李宝莉说把爸爸相片收起来,别老摆在这,下一个镜头她发现相片没了,我就预料到一定在她床上摆着。以往看片,我的摄像总与导演不同,没想到这次跟王老师还挺有缘的。
同样是社会现实主义题材,《搜索》却因为高圆圆赵又廷等一系列文艺派演员而沾染上了些许文艺范儿,而《万箭穿心》,没有做作的故事和演员,笔触直接伸向社会最底层,即呈现了源于生活的真实性,又带来了高于生活的艺术性,不愧为国产电影一大佳作。箭代表着家庭和社会对李宝莉的多重伤害。包括丈夫的出轨,婆婆的排斥,儿子的冷漠无情,建建的性爱交易最后李宝莉还是靠着自己的力气,推着她奔向自由的面包车走出了这个万箭穿心的住宅楼。希望后半辈子她能幸福。

6. 电影《万箭穿心》好看吗剧情 剧照 影评

连做款海报的心思都不肯花,还能指望剧组花心思拍好电影吗?真的连演职人员的排列都照抄吗?·一部叫好不叫座的电影。颜丙燕,出色的演员· 这是今年看得最满足的电影,所以绝无仅有地给满分。从 《无形杀》、《我是植物人》到 《万箭穿心》王竞导演一直关注着社会现实。最后《万箭穿心》讲到了人生、命运。一句老生常谈的:性格决定命运。人们止于知道,却未悟到。作家方方悟到了、导演王竞悟到了。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展示在我们面前。人无恒过,人无恒对。对错之间不可兑换。我们却一辈子为我们的行为埋单。甚至没有对错,只是我们都站在自已的孤岛。· 今天看的万箭穿心,开始觉得看这种市井小电影有啥意思,后来觉得很不错,生活的真实演绎呀,悲剧中的励志片。· 加长版经视故事会· 不可不看~发人深省,看了你就会有收获· 作为一个武汉人,这部电影从第一句武汉话开始就触动了我,源于生活,更贴近生活,可能只有武汉本地人才能完全懂这部电影吧· 这本电影是我看过最好的电影了,,燕子,,支持你,,你最棒。。。· 在国内的很多家庭中,女人很强势,男人显得相对弱势一些,因为不能平等对话,时间一长积压的矛盾就越来越多,直到有一天大爆发。万箭穿心讲出了千万中国家庭的故事。· 《万箭穿心》这种没有太多科技炫耀的纯朴影像特别难能可贵,画面场景都贴近人们的生活,显的格外亲近、自然!影片的真实朴素很容易走进观众的视眼,那些揪心的故事情节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而女主人公蹉跎岁月和她那坚强的心灵又格外感动我们!激励我们!启示我们!· 能让崔健出来做广告的片子怕是不太多的吧,从《爱情的牙齿》开始喜欢上颜丙燕这个演员,非常期待她的演出。· 好电影不用太多话去修饰,今年到目前为止华语电影最佳!对比自己看过-标签内地-按5星排序,也可以说是我个人最喜欢的近十年内地电影(并列《我们俩》略好于《钢的琴》);颜丙艳让人刮目、电影看完都不敢相信这女人就是她演的。“有时候我一想到这个问题就会吓自己一跳:孩子好久没叫我‘妈’了…”· 要过屋中“坎”,先解心中“结” ,这才是生活。造化弄人,太信命,把一切归咎于天意,殊不知穿的是人心,跟风水无关。就像那辆发动不了的车,总要下去推一把。· 强推此片!超越了方方的原著!除了武汉话不太标准和闪回部分剧作有问题,其他都好。是迄今为止在武汉拍的所有电影里最好的一部!这个城市的味道和骨气、风骚与坚韧毕现。很久没在标放哭过了,今天绷不住眼泪。

7. 谁看了《万箭穿心》这部毁三观的电影

我看了,这部电影其实拍的不错,虽然有些剧情难以让人接受,但在国产电影中算得上是精品佳作。

8. 电影万箭穿心怎么样 万箭穿心影评

万箭穿心过誉了,要栽就栽在人物塑造和叙事安排上,说白了就是导演估计没有真正读懂《万箭穿心》这本小说的核心内涵。

《万箭穿心》的核心是什么?是风水还是一个女人的艰难奋斗史?其实都不是。如果你还没有看过小说,那我想先问一个问题:

为什么李宝莉在本片一个小时以后的戏段里面几乎没有发过脾气,几乎成了个圣女样?——谁吼她她都不接招,见谁都热情笑嘻嘻的。

如果只是看电影的话,我想这个答案是无解的。而在小说里面,这一点几乎成了这本薄薄小说的核心。一个字“忍”,说再多一点,就是“还债”。

在小说中,马学武跳江自杀以后,李宝莉的妈妈只给了李宝莉一个字:忍。自后才有李宝莉贴心贴肺照顾一家老小的故事。在开始的时候李宝莉忍的内心并不平静,她说:“除了忍,又还有哪个字对我更有用呢?”

而屋里一家老小一家亲独独把她排斥在外她又发问:“要我怎么忍?” 店铺老板又告诉她:“有些人生来就是还债的,怄气想不开就会欠的更多。”才有了李宝莉后来的解脱:我不就是还债么?我还了就算了。

而在电影里,这些小的细节全都缺失了,在最后李宝莉搬家的时候还说:“我最对不起的就是小宝,他那小就没有了爸爸,我也没时间照顾他,我回来的时候就在想,别家的娃娃都疯啊笑啊,他心里就像是压了个石头,不像个伢。他如果能够像别的孩子一样高高兴兴,叫我做什么都可得啊。其实他要就紧他拿去,我哪个都不欠了。” 这个“欠”用在这里就好像说气话一样没有分量。小说中小宝与李宝莉吵完架她暗自神伤的时候对自己说的是“人生是有报应的。”这才有了后面李宝莉的解脱。电影仿佛把这样一个女性角色塑造的极有母性光芒:孩子怎么样她都算了,只要他高兴,就行了。这样显然是说不通的。

人都是有脾气的,宝莉这种骨子里面都像泼过辣椒水一样的人更是有脾气。所以叙事必须要讲出个因果来。你不给她一个改变的信条,仅仅是让她的行为上作出改变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电影的前一个小时李宝莉做尽了“坏事”,但后一个小时又做尽了“好事”(坏事都让人家做了。)这种两极分化的安排实在是让人觉尽了假。小说起码还知道写些她进茶馆吵得周围人头昏的行为,让人微微生恶。电影里就让这女人软的像一只小绵羊,童话估计都不敢这样写。实在是让人揣摩不透的。

与小说差别最大的人物塑造大概就是小宝的奶奶(原作里面还有一个爷爷),小说里的两位老人恨李宝莉是入了骨,而电影里的奶奶却好像还有几些人情味儿。小宝的绝情不带一点迷茫和疑惑的成分,这就说明显然被“洗过脑”。我也生在单亲家庭,但是只有我妈带我。我妈脾气跟李宝莉差不多,都是得理不饶人的主,这些年来她的歇斯底里常常让我睡不着觉(还没出来读书的时候),但是母亲的努力我看在眼里。一面她精神性发作对我深深造成折磨的时候我真的没办法不厌恶这个女人,她的伟大也让我知道我对她的爱是不能打折扣的。往往这种爱呀恨呀是摇摆的,被暴打的时候心里恨死了她,但是好歹也有好了伤疤忘了疼的时候。

影评人木卫二提到的小说《家变》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家变
》主要内容也是儿子对父亲从爱到恨到忘的一个过程。小说的高潮是儿子对孝道的批判:父亲骗人、欺负下等人、穷的没了骨气、懦弱怕事、一副穷酸样……用词之狠使得在小说刚刚面世的时候遭受到了狼虎一般的批判。但是在孝道的批判之后又是儿子自己的反思:是不是对父亲太过分了一点,他挺可怜的,我还是要对他好一点。人心是肉长的,好歹都受着社会伦理的桎梏,很难想象有谁能爱的毫无保留亦或者是恨的毫无余地,

而小宝对母亲的恨被表现得没有余地,这就必须是后天教育的结果。

那么,还有人味儿,懂得体谅的奶奶貌似是没法子教出恨妈恨到骨子里面的小孩的。小说里两老人带着头的孤立宝莉,孩子长大只跟爷奶亲也是有点道理的。然而小说也不是滴水不漏,小宝在哭诉的时候引了爷爷的话说原来觉得是爸爸对不起小宝,自己下岗不行了就跳江。如果爷爷奶奶真信这一点,定不会这样惨薄的对待宝莉。

不过,无论电影还是小说都没做好的一点就是对“狗改不了吃屎”这个道理的深刻领悟。无论李宝莉想的怎么样开,她那种市井的,令人厌恶的小家子气都不应该缺了断了。前面她知道跟服务员叫骂十八块的茶水,后面也该知道做事情斤斤计较。凡事都该有个连续性,不能好的东西“源远流长”,差的东西说没就没。拍接地气的东西就要把人拍得像个人,而人最human being的地方也就是他的思维惯性和行为惯性。我想,也就是对这一点的考量使得电影最后发不动车李宝莉骂着“婊子养的”下来推车的镜头如此动人也如此具有生命力了吧。

在中国,母亲往往被塑造成高大全的形象,有时候社会对母亲高大全的要求把母亲们也“教唆”成了只看得到自己身上“高大全”的部分,觉着自己担了天下所有的担子,却全然不理自己身上烂脾性对后代和周围人的伤害的人。这种潜在的声音在各类电影、小说、文艺节目不断回响,赚足了女性的眼泪。我和我妈曾一起去看过《大地震》,面对徐帆神一般的演技,编剧狗血的剧情,我妈眼泪哗哗的。事后我妈说我怎么那么冷漠一滴眼泪都不掉,我一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电影假的很,特技花了那么多钱做的还是那么假。”就把我妈气的在公车站跟我大吵起来。现在回想起来也是觉得好笑啊。望以后各位电视剧导演、电影导演要接手这类女性题材的时候千万要注意尺度,更要主要断章取义要有度。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虽然难听但是一点儿都不假。忙着被刚强女性打动的逻辑都不要了之前,还是用这句话打个底儿,免得自己再造余孽。

9. 《万箭穿心》真的那么好看吗

想了半天,都没有找到什么合适的词语来形容李宝莉,不是因为她遥远到不可捉摸,而是因为她太真实了,真实到仿佛是隔壁三大妈或者对街五姑姑,每天和你擦肩而过,大大咧咧灰头土脸,带着一张贱嘴和一颗不屈的心。

马学武和李宝莉的结合真是一段奇葩的故事,一个是有文化却懦弱小家子气的乡下男人,一个没文化可有着漂亮脸蛋儿和“作死”的性格的贫民女人,不知道他们当初结婚的时候彼此是不是就是这个“死样子”。
那时大概应该是这样一种情景吧,一个是温柔有才的穷小子,娶了一个活泼热情的同样贫穷的小美女,结果落到了柴米油盐酱醋茶上,温柔变成了懦弱,有才变成了和别的女人偷情的小九九,活泼变成了大大咧咧没有形象的蛮横,热情变成了口不择言的市侩。
李宝莉给马学武的,从来都不是马学武内心真正渴望拥有的。其实李宝莉一直都搞错了一件事情,如果你从一开始就看不上他,那么今后的日子里,你只能越来越看不上他,因为生活总是把一个人光鲜亮丽的那一面一层一层的剥掉,暴露出更多的不堪与丑恶。很多人都觉得是不是结了婚就好了,是不是那些自己看不上、看不惯的东西,结了婚对方就会改了?嗯,你想多了,结婚从来都只是开始,各种各样问题的开始,而根本不是问题的结束。小景来吃饭那一段,李宝莉冷嘲热讽,小宝拖着爸爸去玩,马学武离开饭桌的时候,依旧故作淡定地招呼小景慢慢吃。他是一个要里子也要面子的人,可惜李宝莉从来领悟不到这一点。小宝说爸爸知道你不看书,所以把那人的照片放在书里……这是对李宝莉的无视,甚至是侮辱。书本象征着马学武的事业,情妇的照片象征着他的爱情,这两件事,都和李宝莉无关,甚至还都是因为李宝莉的存在而变得遥不可及。当马学武面对着情妇温柔崇拜的眼神,抹抹满嘴油光,滔滔不绝的讲着“咱们厂已经进入共产主义”的时候,他的那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在李宝莉面前几乎从未有过。

阅读全文

与电影万箭穿心好不好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求狙击电影好看的那种 浏览:976
马寨电影院叫什么名字 浏览:902
最好看的电影赌片 浏览:47
英国2016年电影有哪些地方 浏览:787
正上映的电影哪部好看 浏览:238
如何在爱奇艺里下载电影 浏览:691
肚子龙什么电影 浏览:57
盗墓类电影哪些好看 浏览:963
澳门电影观看免费下载 浏览:693
哪些电影有火男 浏览:961
流浪者浪客行西瓜电影免费观看 浏览:732
邵氏电影为什么那么清晰 浏览:580
韩国病毒感染的电影什么 浏览:589
老电影为什么经典 浏览:129
手机怎么看优盘里的电影 浏览:190
电影院前台需要哪些工具 浏览:173
搞笑的喜剧电影有什么 浏览:750
大陆机器人女孩电影有哪些 浏览:968
现代版的狙击电影有哪些片 浏览:392
九龙冰室电影粤语免费观看 浏览: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