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吸引人的就是电影了,在有的就是一些展览,主要是让你对天文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宇宙剧场
宇宙剧场是由天象厅和数字宇宙剧场组成的。 宇宙剧场
老馆天象厅中的国产大型天象仪,可以放映大约9,000颗6.55等以上 的恒星,以及星座名称和星座连线,坐标系和太阳系行星视运动,还增加了我古代星座三垣二十八宿的名称和连线,以及在黄道上标有二十四节气等。另外,还配备有表演彗星,流星,日饵,宇宙飞船等近百台特技效果放映器,还有幻灯机,大屏幕投影机等设备。 新馆数字宇宙剧场选用SGI公司的Onyx300 IR4超级图形工作站,作为计算主机;该机器拥有12GB 内存、24个CPU、6条图形流水线、96个18G硬盘,它是目前世界上图形图像处理能力最强的超级计算机。Onyx300 IR4超级图形工作站可以处理上十亿颗星的数据,建模、编录、作准确的空间定位,从而提供实时的、高画质的虚拟宇宙漫游。
立体影院
北京天文馆的宇宙剧场由3D科普剧场和4D科普剧场组成. 3D科普剧场由6组8基座船舱式动感座椅组成,可上下升降(自由落体)、左右摇摆、左右旋转(急转弯)、前后运动(向银幕方,如急刹车或加速)、自转(如汽车打滑原地旋转)、上下旋转(如过山车向上爬行),配合相应的影片和剧场效果,会产生乘坐宇宙飞船惊险刺激的效果。 规格和特点:8基座(船舱式)6组共48座位,870线性回放放映系统。座椅运动方向6个自由度:上下升降(自由落体)、左右摇摆、左右旋转(急转弯)、前后(向银幕方,如急刹车或加速)、自转(如汽车打滑原地旋转)、上下旋转(如过山车向上爬行)。该设备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动感电影设备,配合相应的影片和剧场效果,会产生乘坐宇宙飞船惊险刺激的效果。 4D科普剧场由放映立体加特效影片的电影放映系统和196个观众座椅构成, 6台同步电影放映机在180度的环形银幕上放映出具有立体效果的影片,根据影片情节的需要产生出喷 烟、水、风及气味等特殊效果,同时座椅可以随着剧情的发展产生振动和坠落。观众观看影片时需带上特殊的眼镜。
天文观测台
北京天文馆现设有3座天文观测台.它们既对观众开放,又有观测任务。 北京天文馆天文台
新馆2004年12月落成,建筑顶部有两座天文台,一个是太阳天文台,安装太阳真空望远镜用于白天观看太阳色球层上的爆发,日饵,暗条,谱斑等日面活动。另一是大众天文台,安装400毫米折反射望远镜,主要用于夜晚观测。大众天文台,内置一台口径为40厘米的光学折反式天文望远镜。主要用于和满足观众、青少年学生对天文观测与教学实践活动的需要。 西侧天文台内装有一架130毫米折射望远镜。从1957年至今,利用它对太阳黑子进行系统观测,积累了连续的观测资料。主要用于观众和青少年学生对太阳、月亮、大行星、彗星及亮星云的天文观测和教学实践活动。
② 北京天文博物馆观后观后感
浩瀚的宇宙 遥远的星河 迷惑了我童年的心 想了解天文知识而不得其门 参观了北京天文馆 正好弥补了心上的一项缺憾
(下面说说你具体参观到了什么)
最后的总结:地球在宇宙中是如此渺小 而人类只是地球上一时的高级生物 还有那么那么多的人类无法掌握和了解的事物 要好好学习 以后可以探索未知领域 以宇宙量级的心胸 去看待世界
③ 北京天文馆的球幕电影“银河铁道之夜”每天什么时间放
北京天文馆
《银河铁道之夜》(38分钟)
周三至周五 14:40
周六至周日 15:50
详细
http://www.bjp.org.cn/misc/node_4467.htm
④ 北京天文馆和北京科技馆哪个电影效果最好看或者是各有经典,有推荐的吗
效果这种东西因人而异,我觉得都是棒棒的
⑤ 急求 北京天文馆 的观后感!~
北京天文馆由两部分组成:北京西直门外的北京天文馆(简称西馆)和北京建国门内的北京古观象台(简称东馆)。 北京天文馆落成于1957年9月29日,设施包括天象厅,门厅,展览厅,报告厅,天文台等。是中国第一座大型天文馆,目前仍是大陆唯一的大型专业天文馆。2004年12月12日,北京天文馆新馆落成,设施包括数字宇宙剧场,3D影院,4D影院,太阳展厅等。 北京古观象台建于明正统七年(1442年),是中国古代明、清两代的国家天文台。从明正统初年到1929年止,古观象台从事天文观测近500年,是现存古观象台中保持连续观测最悠久的,在国际上久负盛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天文馆概况 北京天文馆位于位于北京海淀区西直门外大街南侧。国家级自然科学类专题科学博物馆。主要通过人造星空模拟表演,举办天文知识展览,编辑出版和发行天文科普书刊,组织进行大众天文观测等形式向公众宣传普及天文学知识。除此之外,还根据不同层次的青少年学生经常性地组织举行天文讲座、天文培训、天文奥赛、知识竞赛和天文科技夏(冬)令营等各种科普活动,引导和培养学生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爱好。北京天文馆和北京古观象台同时被北京市命名为"青少年教育基地"。 该馆分老馆和新馆两大部分:老馆始建于1955年,1957年建成开放。总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主要开放设施有天象厅;展览厅;影视报告厅和大众天文台。天象厅内设600席座位,厅内中央安放一架国产大型天象仪,它由环墙一周放置的数十台特效投影器一起组成一部完整的天象表演系统。每天(除闭馆外)巡回放映4-5部天象节目。展览厅常年举办和展出天文知识展。影视报告厅过去经常举办天文知识讲座和专题报告或放映天文科教影片,由于建设新馆的需要,暂被用做图书资料阅览室和新馆设备贮藏室。大众天文台原有两座:一座为太阳色球天文台,另一座为大众光学天文台。两座天文台分别各设一架太阳光球色球望远镜和130毫米口径的折射天文望远镜。主要用于观众对太阳、月亮、大行星、彗星及亮星云的天文观测和教学实践活动。太阳色球观测台现已拆除,太阳色球望远镜将被新馆引进的太阳观测设备所代替。 由于老馆建成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距今已运行了近50年,无论其建筑规模和设备功能都很难满足和适应需要,对此北京市决定投入巨资兴建新馆。 新馆于2001年底在天文馆原址上动工兴建的,总建筑规模20000平方米,已于2004年建成开放。主要的公共开放设施有:数字化宇宙剧场、3D动感天文演示剧场、4D动感影院、天文展厅、太阳观测台、大众天文台、天文教室等。宇宙剧场,容量200席座位。引进国外先进的数字化天文放映设备,由大型图形工作站和激光投影设备组成,能生动形象地演绎壮丽的星空景象和人类探测太空的壮举。3D和4D动感天文剧场,其容量分别为48席和196席座位。这两个剧场的演示功能是对宇宙剧场功能的一种补充和延伸。以其强烈的动感、特殊的视听合成效果为观众营造出很强的临场感、震撼力氛围。太阳展示厅,展览面积300米,以展出太阳和太阳系内容为主。主要展项内容有从太阳真空望远镜观测接收而来的1.8米太阳白光投影像;174毫米手描太阳黑子白光全日面投影像;太阳光谱投影像;太阳白光、太阳色球全日面和太阳局部活动区的CCD电视图象等。新馆二期展览于2006年7月6日正式对外开放,本次展览分为15个展区。大众天文台,内置一台口径为40厘米的光学折反式天文望远镜。主要用于和满足观众、青少年学生对天文观测与教学实践活动的需要。 宇宙剧场 由天象厅和数字宇宙剧场组成的。 老馆天象厅中的国产大型天象仪,可以放映大约9,000颗6.55等以上的恒星,以及星座名称和星座连线,坐标系和太阳系行星视运动,还增加了我古代星座三垣二十八宿的名称和连线,以及在黄道上标有二十四节气等。另外,还配备有表演彗星,流星,日饵,宇宙飞船等近百台特技效果放映器,还有幻灯机,大屏幕投影机等设备。 新馆数字宇宙剧场选用超级图形工作站,作为图形图像处理的超级计算机, 超级图形工作站可以处理上十亿颗星的数据,建模、编录、作准确的空间定位,从而提供实时的、高画质的虚拟宇宙漫游。 天文台 北京天文馆设有3座天文观测台。它们既对观众开放,又有观测任务。 新馆2004年12月落成,建筑顶部有两座天文台,一个是太阳天文台,安装太阳真空望远镜用于白天观看太阳色球层上的爆发,日饵,暗条,谱斑等日面活动。另一是大众天文台,内置一台口径为400毫米的光学折反式天文望远镜。大众天文台主要用于夜晚观测。主要用于和满足观众、青少年学生对天文观测与教学实践活动的需要。西侧天文台内装有一架130毫米折射望远镜。从1957年至今,利用它对太阳黑子进行系统观测,积累了连续的观测资料。主要用于观众和青少年学生对太阳、月亮、大行星、彗星及亮星云的天文观测和教学实践活动。 数字工作室简介 数字工作室担负着新老天文馆天象节目制作的任务。无论是在传统光学天象厅加入现代化的数字元素,还是在世界领先的数字宇宙剧场玩转酷炫的声光效果,都始终秉承“艺术使科学平易近人”的宗旨,在天象节目制作这个国内没有同行的领域里,独自探索着实践的道路。 动感剧院 3D科普剧场由6组8基座船舱式动感座椅组成,共48座位。座椅运动方向6个自由度。动感电影设备870线性回放放映系统配合相应的影片和剧场效果,会产生乘坐宇宙飞船惊险刺激的效果。 4D科普剧场由放映立体加特效影片的电影放映系统和196个观众座椅构成,6台同步电影放映机在180度的环形银幕上放映出具有立体效果的影片,根据影片情节的需要产生出喷烟、水、风及气味等特殊效果,同时座椅可以随着剧情的发展产生振动和坠落。观众观看影片时需带上特殊的眼镜。
⑥ 求天文馆游览攻略!!在北京天文馆能看到什么
1.体验月球
在几分形似月牙的展示空间内外,为观众提供展示舞台,内部在影片结束后可以试驾月球车。
月球模型表面以中英文对照的形式,标注了近2000个月球地理信息名称,用不同的标记符号标明了月球环形山、月海、月湖、月沼、月溪、以及阿波罗登月点等信息,其中用红色字体标注了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月球环形山。
旋转的运动形态,在这个造型奇特的空间里,观众可以在行进中领略水星、金星、地球的知识影片。并将看到三颗行星的模型:
(1)水星模型直径为153毫米,比例为1:31900000,主要根据水手10号飞船探测资料,通过数据转化和程序设计将水星表面的平面图形转化为球面图形,制成水星模型,由于没有对水星的另一面进行探测,模型的两面都再现了水星正面的地貌特征。
(2)金星模型直径为380毫米,比例为1:31900000,主要根据麦哲伦飞船雷达探测资料,通过数据转化和程序设计将金星表面的平面图形转化为球面图形,制成金星模型。
(3)地球模型直径为400毫米,比例为1:31900000,主要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的有关空间摄影资料制作,再现了地球的陆地、海洋颜色等信息。
3.火星风光
一个类似雕塑的半球形,把有关火星的故事囊括其中,透过一个个旋窗,观众可以观赏到火星风光。
4.小天体世界
小天体世界介绍了小行星、彗星、流星等相关天文知识,展示了陨石坑图片,观众可以近距离观察各种珍贵的陨石:1969年7月21日,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面上留下了人类第一串足迹,同时取回月亮岩石样品。
1978年,美国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访华时,代表卡特总统向华国锋主席赠送了一块月岩样品,仅重1克。欧阳自远院士及其研究人员拿走0.5克进行科学研究,而另外0.5克月亮石就在北京天文馆B馆一层的小天体展区内。
5.木星之旅
在巨型的双曲面空间里,展示的是探索木星4颗最主要卫星的故事,它们是木卫一至木卫四,由于这4颗卫星都是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发现的,所以也叫伽利略卫星。
6.土星奇观
土星的故事是在外形仿佛是由巨大吸引力所形成的空间中展示开来。
7.探巡天海冥
巨大的抽象形态,表达了宇宙的广博与震撼,在2006年8月24日的行星定义中,冥王星成为了一颗矮行星。
8.望星空
天文台抽象造型,通过该展区的介绍,观众可以对天文望远镜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和认识。展区里有各种望远镜解剖模型及相关介绍:双筒望远镜、折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折反射望远镜。
10.太空小影院和宇宙未解之谜剧场
利用影片的形式,向观众介绍天文知识。同时,这里也作为休息区供观众在此休息。
11.宇宙的尺度
观众可以通过巨幅天文壁画,了解整个宇宙的层次结构。
除播放科普节目外,北京天文馆还有各项展览、天文科普讲座、天文夏(冬)令营等各项活动,“星星是我的好朋友”、“天文馆里过大年”等活动已成为北京天文馆的品牌活动 。
流动天文馆:1998年北京天文馆正式组建专职科室,负责“流动天文馆”的科普运行,同时引进专业天文科普宣传车。配有高水准的科普设施,活动内容和形式主要包括:模拟星空演示、天文知识展览、天文互动体验、天文望远镜观测、天文科普讲座、陨石标本展示、天文知识咨询等,并可根据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天文科普活动。
⑦ 请问北京天文馆哪个节目最值得看啊
北京天文馆迷离的星际最值得看。
剧情简介:
《迷离的星际》是开创了国内三维数字电影制作业界诸多先河的一部作品:国内第一部全三维、全特效的数字节目,3200*3200的分辨率,沉浸式剧场的球幕画面。主要介绍星际介质和星际空间。
恒星、行星和我们身边的一切物质,都来自星际空间,又最终会以种种形式回到星际空间中。在短短22分钟的节目中,人们可以目击恒星的生老病死,享受在星辰间穿梭的旅程,探访某颗想象中的行星,见证星云内部的种种细节。从恒星生命中最后一刻的璀璨,到新生恒星推开尘埃襁褓之后的第一道光;从如同绚丽轻纱一般扑面而来的星云,到也许正在银河系某个角落活跃的外星生命。
(7)北京天文博物馆那场电影好看扩展阅读:
北京天文馆位于北京西直门外大街,是国家级自然科学类专题科学博物馆。主要通过人造星空模拟表演,举办天文知识展览,编辑出版和发行天文科普书刊,组织进行大众天文观测等形式向公众宣传普及天文学知识,北京天文馆已经成为中国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公众开展天文科普宣传、教育的主要阵地。
1995年以来,天文馆先后被定名为国家和市、区级科普教育基地、科学与和平教育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并多次被评为国家和市级“科普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⑧ 求北京天文馆穹幕电影播放时间表!!!
他们有四种不同内容的电影,基本都是每隔半个小时放映一场的。
一般早上9点到下午4点前都有。
⑨ 北京天文馆现在的电影
今天刚从天文馆回来,环球影院有:迷离的星际。
4D电影里有:名字给忘了,就是世界上生物的诞生的。4D影厅里的座椅可以喷雾和水,相当的身临其境。3D的座椅是可以动的。值得一去,如果有学生证,一定要带上哟。1米以上的孩子都要票了。
⑩ 关于北京天文馆几年前的一部球幕电影
好像叫“人类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