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好看电影 > 感谢上帝电影好看吗

感谢上帝电影好看吗

发布时间:2021-06-27 13:55:21

❶ 感谢上帝让我遇见你!求电影

美国电影《怦然心动》
望采纳

❷ 找一部童年看过的欧美电影

有点印象,片名我忘了,你去看看其他欧美电影吧,有第一滴血,复仇者联盟,碟中谍,也挺好看

❸ 来昂纳多哪部电影台词是感谢上帝让我遇见了你

泰坦尼克号(1997)

导演: 詹姆斯·卡梅隆
编剧: 詹姆斯·卡梅隆
主演: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 凯特·温丝莱特 / 比利·赞恩 / 凯西·贝茨 / 弗兰西丝·费舍
类型: 剧情 / 爱情 / 灾难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1998-04-03

❹ 万能的吧友,请问阿凡达好看吗

当所有美国大片都开始炫耀自己的视觉效果时,詹姆斯卡梅隆只是坐在阴暗的角落里冷笑,然后抛出这么一部让所有人感慨“操,真他妈牛逼啊!”的电影。
抱歉,2012?在Avatar面前不过是小儿科! 只有一句话:这是史上最强科幻! 可恶的卡梅隆,你要让未来十年的所有科幻片都味同嚼蜡了! 因为所有观众的审美标准已经一口气被你提高了几个档次! 这部电影,不去剧院看绝对一辈子后悔 最后,感谢上帝赐给我们一个James Cameron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1854年,一位印第安人酋长给“在华盛顿特区的大首领”写下这句话。他与他的族人已经拼尽了最后的一分力量,年轻的猎手们已牺牲殆尽,年老体弱者被疾病缠身……没有人听到他们的哀嚎与怒吼,没有人在乎这已在灭族边缘的古老部族。酋长已经看到了故事的结局:守不住了,再也守不住了……这土地,祖先的土地……那些白人殖民者端着他们的步枪,一波又一波地出现在地平线上……

“他们会来的,就像永不停歇的雨。”——电影《阿凡达》。

在2010年的最冷的一天里我盼来了期待已久的视觉盛宴,科技进步创造出的华丽纵然让人惊叹,但却并没能让我感动。《阿凡达》技术上的巅峰位置毋庸置疑,但从“电影本身”来讲,却乏善可陈——甚至可以说缺乏原创性。抛开整个创意与《风中奇缘》的相似,在众多场景中都能找到《天空之城》的影子;灵魂之树下的治疗仪式和《幽灵公主》中湖边的一幕如出一辙;人形机器战甲不能追溯回高达也至少可以说和沃卓斯基的《骇客帝国》有雷同,而哈里路亚山更是酷似徐克的新蜀山;更别提那个脸谱得不得了的大反派,他简直可以塞到所有反战电影里演个无人性长官而游刃有余,如此没有层次没有个性的人物加上影片视觉上的特点,让我恍惚生出“正在看动画片”的错觉。

用来娱乐是够了,但偏偏,詹姆斯·卡梅隆想说的更多。

《阿凡达》在美国上映前一个月,有一条没人关注的新闻占据了报纸的小小角落。2009年11月5日,奥巴马总统表示他将改善印第安人生活状况,并承诺给他们“实现美国梦的公平机会”。这是全美印第安人部落首领大会15年来首次召开。印第安人作为美国“原住民”(Native American),1/4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下,暴力犯罪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0倍以上,人口中受大学教育的比率则是平均值的1/2。

酋长们抱怨自己和一些联邦参议员的会面之间还不到15分钟,要把所有困难讲完都不够……

奥巴马总统讲话后20天,就是感恩节了。虔诚的家庭都要欢聚一堂,在油乎乎的火鸡和大碗土豆泥前祈祷感恩。

可是大多数美国人都不知道感恩节——这个真正的新大陆节日的由来。

1620年,一艘船载着102名清教徒从英国来到了新大陆,在饥寒交迫的日子里,是印第安人给他们食物,教会他们狩猎与种植,让他们熬过了那个冬天。

1620年北美大陆的那个冬天也许特别寒冷,让“五月花号”的102名殖民者永远记住了感恩;1620年北美大陆的那个冬天也许还不够冷,没有让他们记住自己真正的恩人并非天父,而是那些棕色皮肤的“异教徒”。

1621年,殖民者活了下来。1622年,战争爆发了,它被后世称为“印第安人战争”——一场施恩者与受恩者、主人与客人之间的战争。这荒谬的战争迅速演变成一边倒的杀戮,火枪是主要武器,霍乱和天花是帮凶,一直持续到1890年才结束。

15世纪末新航路开辟后的短短100年间,美洲印第安人踪人口从4000万锐减95%,而500年后的今天,美国仅存300万印第安人。

潘朵拉星球是个再明显不过的比喻,它富饶却危险,美丽而致命,吸引了无数自觉勇敢的探险者,对于他们来说,这只是一场游戏。500年前,探险者们受“黄金帝国”的诱惑和荷尔蒙的驱使铤而走险;而对于潘朵拉星球的掠夺者们来说,“阿凡达化身”的出现让生命——这种冒险活动的最低筹码也可以不被支付,对于人类来说,这是一场角色扮演游戏:你可以游览新世界,骑六条腿的马,顺带泡土著妹妹。可是对于纳威人来说,对于印第安人来说,对于非洲土著来说,对于面对着火枪和大炮的,祖祖辈辈生活在他们“自己的土地”上的人来说,这长达500年的“游戏”,如噩梦般残酷。

《阿凡达》其实是一封迟来500年的道歉信:“对不起,我们推倒了那么多树木,修建铁路;对不起,我们为了金矿,杀死了你的家人;对不起,我们被你们从风雪中拯救,刚刚暖和过来,就把利刃插入你的胸膛。”我们心里都清楚,为了娱乐你和我,电影硬生生的给了我们一个完美结局:这猎杀的游戏本就该在直升机坠落、女机师牺牲的那一刻结束——所有的反抗者都会死,生存下来的纳威人则永远也不能重拾他们的精神传统。再强劲的弓弩也不能射穿防弹玻璃,再伟大的猎手也无法召唤丛林巨兽,再幸运的原住民也不可能拥有手榴弹。

是的,如果一切就结束在直升机坠落的时刻。你听到注定胜利的一方嚣张的大笑了吗?你黄色的眼睛无神地望向天空,你胸前的伤口汩汩流出献血,你的呼吸越来越急促,你回忆起从小听到的故事,你试图找到接引你的神祇……可你听到一双牛皮靴踏在泥泞中,向你走来,那声音让你觉得冷;你看到了黑洞洞的枪口。在这一刻,你不是战士,这不是战死,这是处决。可是你没有罪。有罪的是他们。你是他们不当作人的人,你爱着他们不爱的土地。

枪响。

这结局在历史上重复了多少遍?这结局不出自剧本,出自历史。

特库姆塞,最后一位团结起印第安人部落和白人殖民者对抗的酋长,在慷慨赴死之前说:“自哈里森(总统)之后每20年选出的最高首领都会死,他死的时候你们将会想起我的人民的死亡。”自1840年起,每一个在尾数为0的年份当选的美国总统都死在任上,第一个例外直到里根遇刺未亡才出现。

关于这个诅咒说法众多,但这仇恨千真万确。

《阿凡达》,一封迟来500年的道歉信,3D的,却不够真诚。直到最后,詹姆斯·卡梅隆也不愿意让应该忏悔的人们好好忏悔,在应该残忍的时刻,没能残忍到底。是的,消费者们永远有权利要求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永远有权利笑着走出电影院,去参加圣诞派对。

“——好吧,那些蓝色的家伙们是让我觉得有点不舒服,可是……管它呢,一切都是假的啊!”

今天,当无比清晰,无比震撼,无比鲜艳,无比美妙的奇观呈现在我的面前,我感到这不是潘朵拉星球,在地球上,也曾有过这美丽绝伦的地方,也曾有过这原生、无杂的生态,也曾有过能够倾听自然声音的人类。是我们把它毁掉了。我们不但毁掉了它,我们还正在毁掉它,我们无一丝忏悔,无一分犹疑,20年后,地球上最后的“潘朵拉”——亚马逊雨林,天然的物种宝库,用人力再也无法重建的超级生态圈,将不复存在。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清风给了我们的祖先第一口呼吸,也送走了祖先的最后一声叹息…… 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这片土地上的动物……降临到动物身上的命运终将也会降临到人类身上……告诉你们的孩子,他们脚下的土地是祖先的遗灰,土地存留着我们亲人的生命。像我们教导自己的孩子那样,告诉你们的孩子,大地是我们的母亲。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将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这位印第安人酋长叫做西雅图,美国西北部的最大城市以他的名字命名。写下这封信后,他最终还是率领部族,迁入政府指定的保护区,永远失去了这片神圣的土地。

我等待着,降临在这大地上的事,降临到我们所有人身上——不仅仅是殖民地白人,所有因贪念而种下罪恶的人——我们。

我等待着,无奈,但,一切早已注定。

❺ 电影《盲点》的观后感

电影《盲点》的精彩好看之处,不在于华丽得掉渣的快速剪辑,家庭温情影片根本不需要;不在于抑扬顿搓的有力配乐,清淡如水的音乐画龙点睛即可;不在于锋回路转的曲折情节,顺其自然的励志就行。好看在哪呢?好看在传达了不图回报的正能量--爱。

很多人评论说影片中莉安妮女士对陌生黑人穷小子麦克的关怀是不合情理的,非亲非故的她为何那么关爱他呢?诚然如果没有美国基督教文化作为电影《盲点》的宗教背景,这样的影片是叫人难以置信的,但因着莉安妮全家的基督教宗教信仰,影片中的情节不但合情合理,而且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给这个冷漠社会极大的正能量传达。

基督教里最大的教义是爱人如己,美国基督徒因着信靠救主耶稣基督的无条件拯救,从而有信仰的渠道支取爱和关怀的动力,因为基督的爱是无条件的,所以基督徒效法基督爱的样式,也在信仰里实贱无条件的爱。如果完全撇开这个信仰背景,站在人的角度审视就不容易理解,因为人付出关爱要讲理由,怎么可能理解无条件的爱呢?

影片《盲点》完全是实践信仰和爱的美丽见证。信仰的伟大力量让莉安妮全家能坦然地去接纳一个陌生人麦克,透过莉安妮全家的善举,麦克作为被爱的受惠人,也从温暖的关爱中重新展露笑脸,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

莉安妮一家人和黑人小伙麦克在餐桌上手拉手一同祈祷的一幕,可以作为整部影片温馨动人的美丽注脚。虽然人生历程中有很多打击伤害和痛苦忧伤,但真的不用绝望,因为还有像莉安妮全家一样愿意去关怀去付出的可爱人们,她们的生命点亮了其他人灰暗的生命,生活也因着有这样可爱的人们而不再无情和冷酷,因为她们有温情的信仰,因为她们有伟大的上帝。伟大的爱正被这样的人们传递出去,惊人的正能量正在改变着很多人的生命,世界正被改变着。

真想也坐到莉安妮家的餐桌边,跟她们全家人手拉手,祈祷祝福感谢上帝,亲身体验她们无私的关爱,那该有多好,麦克你真是幸运啊!

❻ 为什么电影里的外国人吃饭前要感谢上帝

因为电影里的人物是信仰基督教的,他们吃饭前通常都要祈祷,感谢上帝。这种祈祷,用以表示感谢上帝所赐,也体现了作为信徒的敬虔。

❼ 基督最后的诱惑的影片评价

斜阳 / 世俗神话——评《基督最后的诱惑》(2000年09月04日)
这部曾经在全世界引起轩然大波的影片我终于在十二年后的今天才看到,记得当年中央电视台把这部影片的轰动效应当作新闻在新闻联播里播出。任何想重新诠释基督文化历史都是危险而困难的,拍这种题材不仅仅是需要冒着极大的勇气和决心,还要有深厚的功底和驾御能力,与动辄上亿美圆的影片,这部只花了600万美元的电影在斯科西斯的手中点化的集聚史诗风采,并秉承了斯科西斯一贯的刚劲风格。电影改编自希腊作家尼科斯·卡赞察斯畅销小说,运用作家的话所述,这是一部表现“肉体与精神、灵魂与实在冲突”的影片。“那感觉开始时,十分温柔,十分可爱,然而痛苦开始”,木匠出生的耶稣冥冥之中感到上帝要选择他作为世界的救世主,他为罗马教廷定做十字架用来处死反叛的犹太人,他希望用深重的罪孽来求得上帝放弃对他的选择。看着同胞们被定在十字架,手流着血,脚流着血,那种恐惧刺激着他。“有如利爪在我皮肤下向上撕裂,在它们抵达我双眼时疼痛加深”。这种想逃又逃不掉的痛苦无时不刻的折磨着他,没有牺牲就没有救赎,他以预感到最后的结果。他通感到了上帝的声音,从耶稣开始做十字架起就暗示着他的归宿,沉重的十字架伴随着他直到死亡,“你的罪要如何清偿?用我的生命”。如果让一个人背负历史,那的确是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哪怕你是救世主,于是他发出这样的声音“你想知到我的上帝是谁?恐惧”,恐惧成了他一生的梦魇,缠绕着耶稣,也造就了他怯懦,犹豫,多虑的性格。尽管以后他去沙漠去聆听上帝的旨意,经过40个昼夜的酷暑与孤独的煎熬,抵御了毒蛇(女人和家庭)、雄狮(权利)、魔鬼(邪恶)的引诱,体现出坚强的意志;然而去捣毁神殿的时候耶稣又犹豫起来,在不可避免的战争面前,他是那样的显得软弱无力,两手冒血昏倒在地,护殿的士兵趁机杀戮追随者,血洗圣殿。犹大是基督教中最臭名昭著的叛徒形象,那幅“最后的晚餐”更是把犹大的叛徒形象扩大到全世界。他本来是去刺杀耶稣,当他见到耶稣之后,接受他的博爱仁义主张,并追随他的理想忠实着执行耶稣的信条,与他人论道,帮助耶稣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惜背上叛徒的名义执行耶稣的命令去向罗马告发,默默的去背负这个“内奸”的耻辱,真可谓是忍辱负重,当耶稣遁入桃花园时他依然战斗在第一线,在这部影片里他成为一名最坚定最果敢的斗士——一个真正的勇士。上帝还在吗?耳边飘来齐豫的歌《有没有这种说法》。昨天,我企图和上帝打交道请他修改我的命运上帝保持一贯的沉默……苏格拉底曾经说过:对天堂最好的评判就是不加评判。片中多次用蓝天来隐喻上帝,耶稣去救活以死去的施洗约翰的段落拍得尤其精彩,镜头由洞里对着洞外,耶稣站在椭圆形的洞口,背后是蓝天,仿佛上帝在赐予力量,施洗约翰的手突然伸出,仿佛死神之手伸出,耶稣颤颤津津地伸出手去握住他,惧怕写在他的脸上,生与死在这里交战,耶稣终于将施洗约翰拉了出来,心有余悸的心中默念着“感谢上帝”。最后的时刻来临了,耶稣被定在十字架上,鲜血染红全身,染红十字架,撒旦化成天使来到他的身边,假传上帝的旨意,说上帝已宽恕啦他。这段是片中最具颠覆性的一幕,魔鬼撒旦化做天使,圣人耶稣走下神坛,堕落于红尘之中,结婚生子儿女满堂,救世主成了凡夫俗子,妓女抹大拉变成贞妇,而被视为叛徒的犹大一直追随坚定的信念,成为最忠实的信徒。在基督最后要完成千秋伟业的时候,最终没有抵挡住外界的诱惑,他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桃园之外人民依旧过着乱世生活。在《末代皇帝》中贝托卢奇表现了一个帝王返回到普通人,人只有在失去一切之后才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意志的胜利》这部纳粹资助的巨型宣传片则是通过纽伦堡为纳粹分子打气的集会把希特勒描绘成一尊神。基督教是西方文明的支柱精神,斯科西斯和卡赞察斯则代表西方战后新一代人对基督教的重新审视和思考。他并非是想藐视上帝或是诸神,他只是以自己的眼光来看待神话中的“英雄”,你是一尊神,但你首先是一个人,人类所具有的成功或是弱点或是痛苦在神身上一样有所体验,当神的光环被褪色,于是展示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个充满肉欲和内心矛盾的凡夫俗子——耶稣。什么是事实?其实它不在莎士比亚剧作或是《红楼梦》里,也不在《圣经》或是《资本论》还是哲学著作里。对我们大多人来说,事实就是黑暗的街道、拥挤的人群,就是匆忙、陈腐和荒凉。斯科西斯为我们从远古去寻找他心目中的英雄梦,这实际上是他生活感受生活体验中的英雄,耶稣穿着古老的酒瓶装着新粮制的酒,这就是西斯科斯带给我们的属于现代社会的“英雄”。耶稣与《出租汽车司机》中的特拉维斯、《愤怒的公牛》中的拉莫塔、《好家伙》中的亨利.西尔构成了一个系列的斯科西斯式的“英雄”形象。让我们回到故事中,耶路撒冷烈火熊熊,当犹大指责耶稣背信弃义,被魔鬼撒旦欺骗了眼睛,耶稣苏醒过来,“我现在终于明白了,我一生被声音脚步、影子追踪,你知道那影子是什么,十字架”,于是他又重新回到十字架上,这一次他面带微笑的仰望苍天,仰望上帝,这次他“舍生取义”,死亡对他来说只是来世的一个部分,他知道三天之后他将复活成为上天的神,他的事迹将为世间的民众所颂扬,他将成为传奇人物为世人所顶礼膜拜,他将成为世俗神话终成不朽。

❽ “感谢上帝,我们终于自由啦”

美国历史上在公众中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在死后获得举国崇敬的黑人,除了黑人民权运动领袖小马丁·路德·金,没有第二个人了。

小马丁·路德·金(1929—1968)是一位以生命献给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殉道者,他提倡非暴力抗议美国社会的种族主义,但在他积极活动的12年中,他的住房被炸毁,他被石块和棍棒击伤,他被捕下狱,最终,他没有逃出种族主义分子的血手,在1968年4月4日在孟菲斯被暗杀。

金出生于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父亲是一位浸礼会牧师,为了敬仰德国伟大的宗教改革者马丁·路德,给儿子也取了马丁·路德的名字,不过加上了一个“小”字,因为父亲也名叫马丁·路德·金。小金从亚特兰大摩尔豪斯学院毕业后,在1955年获得波士顿大学博士学位。他同父亲一样投身神职,担任蒙哥马利市一个浸礼会教堂牧师。这位年轻牧师,虽然学识丰富,口才出众,但蒙哥马利市公众并不熟悉他,他也没有什么名望。一点星星之火,点燃了蒙哥马利市黑人的积怨。1955年12月1日,一名42岁的黑人妇女上了公共汽车找了个座位坐下,这时又上来一个白种男人,司机叫她站起来给这个白种男人让座,这是美国南部的老习惯,好像习以为常,而且蒙市法律规定乘客必须听从司机指挥,可帕克斯太太拒不让座,她的一声“不”,如一个记者事后说的,“石破天惊,天地为之变色”,车上乘客,无论黑人、白人都呆若木鸡。汽车到下一站,帕克斯太太被捕,罪名是“行为有失检点”,罚款10美元,全市黑人(占汽车公司全部乘客的75%)向公司提出严正抗议并宣布“罢乘”,蒙哥马利市长盖尔站在公司一边与黑人市民对着干,站在市长对立面的领头人就是金牧师。这位平日只谈耶稣基督、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的哈佛博士,挺身而出,宣布这场斗争是正义与非正义之间的斗争。市检察官对金提出控告,法官判他有罪,罚款1000美元。这一来,更坚定了黑人斗志,“罢乘”坚持下去,金牧师还以出色才能组织了200多辆私人汽车解决黑人外出不便的问题,市长宣布金的行动为非法而加以逮捕,“罢乘”活动如火如荼,案子转到州一级法院审理,这时,联邦最高法院宣布在公共交通事业中不得实行种族歧视。金牧师立即获得自由,汽车公司和市长都不得不向黑人低头,抵制运动坚持了381天。斗争胜利后,金牧师还特地去坐了一趟公共汽车,在前排找了一个座位坐下,他说:“坐这一趟,可真惬意。”不为人知的27岁的黑人牧师小马丁·路德·金成了举国闻名的人物了。1957年,金牧师当选为南方基督教领导人大会的主席,成为争取黑人民权斗争的卓越领导人,他不仅领导了南方反种族歧视法律的运动,而且还对北方事实上的种族歧视现象进行揭露、抨击和斗争。

1960年金牧师再一次被投入监狱,因为他积极参加和领导了这一年在美国南北许多地方一种反种族歧视的新招数——黑人到实行种族隔离的餐馆“入坐”、在图书馆“入读”、在电影院“入观”、在白人专用海滩“入浴”……金在亚特兰大亲率51人到快餐店“入坐”。1963年又因领导亚拉巴马州的伯明翰市的反种族歧视运动而被捕入狱。伯明翰被金牧师称之为“美国种族隔离最彻底的城市”,该市警察局长“公牛”康纳23年来一直用恐怖手段残酷迫害黑人。金牧师决心面对这头“公牛”,以“入坐”和游行方式向“公牛”示威,这个暴戾的警察局长用警犬和高压水龙头来对付示威黑人。1963年5月4日,世界各地报纸登出了一张一只巨犬张牙舞爪扑向一个黑人妇女的照片,人类的良心和良知被撕裂。但是黑人的抗议并未终止,而且向更激烈的方向转变,迫使联邦政府和总统肯尼迪出面干预。金牧师在肯尼迪直接干预下获得自由。黑人的斗争如大海波涛,一波接一波。1963年8月28日,金牧师和其他民权运动领袖一起发动和领导了20万人向华盛顿的和平进军,金牧师在林肯纪念堂前发表了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

“……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觉醒起来,真正实现它的箴言:‘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口,从前奴隶的子孙和从前奴隶主的子孙将像兄弟一般坐在一起。

“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消失、压迫盛行、使人窒息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公正的绿洲。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生活的这个国家,将不再根据他们的肤色而是根据他们的品德来评定他们的为人……”

金牧师用一首古老的黑人圣歌在结束他充满美好感情和向往的演说:“终于自由啦!终于自由啦!感谢上帝,我们终于自由啦!”这正是5年后镌刻在他墓碑上的诗句。

由于金牧师提倡的以和平抗议示威方式来争取黑人民权的斗争在美国赢得越来越广泛的支持并赢得一些法律上的重大成果,他在1964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永不停息的金牧师在1965年又领导了从塞尔马到蒙哥马利的“自由进军”以争取黑人公正选举权;1966年领导了对芝加哥市事实上的学校中的种族隔离以及贫民窟的恶劣生活条件的抗议活动。1967年积极投入反对美国对越南的战争的群众运动,他在1967年4月4日的一次公开演讲中,号召美国青年人拒绝服兵役,并要求年轻牧师们也投身到拒服兵役的行列中去。

1968年,是金牧师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最后一年。这年4月,金去到孟菲斯支持该市1300名垃圾清运工(大多数是黑人)已经坚持了两个月的罢工。4月4日傍晚,他正在旅馆房间外同几个人谈话时,从街对面一幢公寓里发出一声枪响,子弹穿进金的脖子,这位主张非暴力的黑人牧师、民权斗士,就这样在暴力面前倒下了。非暴力主义英雄的死亡,在美国引起了前所未有的激烈暴力活动。全美国有168个城镇因黑人暴动而遭破坏,华盛顿发生711起纵火事件,全国有2600起纵火事件,受伤人数达21270名,被捕者达2600人。为了平息黑人愤怒,约翰逊总统下令所有联邦建筑物下半旗志哀,这是对一个黑人从未有过的尊敬表示。出殡日,由两头骡子拉着一辆老式农村板车载着金牧师的棺材送往墓地,10万人夹道为金牧师最后一次送行。

那个杀人凶手詹姆斯·雷是个劣迹斑斑的种族主义分子,他曾多次因刑事罪被判刑,他到孟菲斯前刚从密西西比州州监狱越狱,行凶后逃往欧洲,6月8日在伦敦希思罗机场被捕,被判99年徒刑。

小马丁·路德·金牧师生前始终奉行非暴力原则,面对青年黑人中对种族歧视越来越不能忍耐时,他被激进的黑人领袖讥讽为“汤姆叔叔”——一个逆来顺受的黑奴的典型。一批主张以枪对枪、以暴力对暴力的年轻黑人领导人如斯托克利·卡迈克尔、威利·里克、拉普·布朗等人,他们的口号是“黑人仅力”、“一切权力归黑人”;少数最激烈的黑人组织起了“黑豹党”,由于脱离了美国广大平民,也脱离了美国社会现实,很快就瓦解了。近25年来,历史发展的事实证明,金牧师倡导的非暴力形式,更能为美国社会各阶层人民所接受。客观形势和主观条件当前都不具备以暴力革命的方式来摧毁美国社会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的可能,这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漫长的渐进过程。

金牧师死后18年,美国政府把他的诞生日1月20日定为美国全国性假日以表纪念,联合国也把这一天定为联合国纪念日之一。

❾ 大家推荐几部好莱坞高智商电影

致命ID盗梦空间穆赫兰道致命魔术禁闭岛 七宗罪十二宫我都看了一次又一次了都很经典致命ID穆赫兰道致命魔术禁闭岛 十二宫这几部结尾时都很震憾!
另外高智商电影还有电锯惊魂系列谍影重重系列都很经典
史上14部公认的高智商电影”分别是:《盗梦空间》、《致命ID》、《致命魔术》、《禁闭岛》、《记忆碎片》、《十二宫》、《万能钥匙》、《死亡幻觉》、《生死停留》、《七宗罪》、《电锯惊魂》、《穆赫兰道》、《恐怖游轮》和《搏击俱乐部》。
这我都看过了都是经典中的经典货色像高校里的校花飞机上的空姐一样。作为喜爱看悬疑片的我感谢上帝创造了这些电影。
第一次看穆赫兰道时看得不是很懂过了两个星期后再重新看一次,那简直是经典中的经典故事的每一个细节都要留心看这是到最后面解答的关键

阅读全文

与感谢上帝电影好看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近期正在有什么电影上映 浏览:116
么哥拍过哪些电影 浏览:965
大地电影如何在机器上取票 浏览:764
如何将电影从百度云导出到电脑 浏览:571
免费观看付费电影末日崩塌 浏览:915
电影资源如何在淘宝卖不违规 浏览:872
正版电影蓝光碟多少钱 浏览:961
微电影摄影师工资多少钱 浏览:86
苹果6看电影的时候感应怎么关闭 浏览:781
电影什么迷雾 浏览:817
收到信息你是凶手是什么电影 浏览:786
关于陕北农村电影大全有哪些 浏览:67
b站好看的国外电影 浏览:152
盗墓电影之复活女尸免费观看 浏览:406
快手如何把电影导入 浏览:52
为什么要加入电影社 浏览:328
哥斯拉2免费电影 浏览:554
百百发百百发布电影免费视频 浏览:54
英国好看的爱情电影 浏览:831
如何将手机电影导到电视上 浏览: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