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那些在中国禁播的影视剧能在外国播吗
每个国家对影片公映的标准不同,所以国内禁播并不代表国外也禁播,同样国外禁播并不代表国内会禁播
例如当年的《拯救大兵瑞恩》就因为片头登陆战过于真实血腥,而被印度禁播,但在国内就没有禁播
2. 中国禁止引进欧美电影
我97年让别人从境外带回来一块硬盘,里面的屏保是《变相怪杰》,但是当时不知道。后来98年左右大陆上影时候我才知道。
近几年中国已经越来越开放电影了,尤其是队美国。虽然《先知》为了防止各种恐慌靠后了,但是《2012》还是如期上映。
至于欧洲电影,恐怕恢复还有得等
3. 麻烦提供国家禁播的电影 好看的
范围太大,中国的电影没有分级制,2级多以上的都会禁播。查一下国家公映的有限的电影。其他肯定是未播的电影。看碟了。
4. 讲一讲你知道哪一些国内没有上映,国外已经上映的好电影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这部电影在国外上映了并好评如潮。但国内因为某些原因并没上映。
5. 寻几部在国外获奖,却因为体制原因,在国内被禁的国产影片!越多越好,谢谢了
恐怕,你看不到的吧
所谓在国外获奖,唉,难啊哥哥,
以下系小众电影或文艺电影,仅部分获奖,但都绝对满足你要求(和好奇心)
全是国内知名的演员,不过这些片子从未被宣传过
《暗物质》刘烨演的! 原因:反动(留洋学生内心扭曲相关)
《苦恋》《蓝风筝》 原因:文革
《魂断威尼斯》《欲望法则》 原因:同志
《九一三》(注意,全是汉字) 原因:政治因素
《十七岁的单车》《小武》《东宫,西宫》原因:名导演的争议电影
先这些吧,你能找到片源就已经很强大了
6. 被中国禁映的外国电影有哪些
禁映外国电影
7. 欧美国家有为保护国内电影而推迟了海外电影档期的情况吗
欧美国家是按院线发行影片。不是通行的统一规定。无所谓推迟不推迟。
很简单这个现象还真是只有中国有,因为只有中国有进口片配额统一由国企发行和禁止外资进入国内发行和影院建设这类保护主义规定。这一现象的原因和国内的政治制度极端领导人霸道和影视利益集团过于强大有关。
因此,片方高度重视影片的排映,往往把排映作为提升票房的重要手段。我国电影档期发展现状经过20多年发展,目前我国电影档期排映已形成以暑期档(约100天,每年的6月初——8月底)、贺岁档(近100天,12月初——翌年2月中下旬、国庆档(7天)、春节档(7天,包含在贺岁档中)这四大档期为主,以情人节、清明节、五一节以及近几年兴起的光棍节等小档期为辅的格局。
8. 为什么很多国外电影在国内不能播比如电锯惊魂一类的,这些电影在国外既然可以上映是不是也可以正常播出
是因为广电审核不通过的原因,是看内容是否过于血腥暴力,或者有不好的教育意义,如果广电总局审核不过,国内就不会播出。
9. 中国拍的哪几部片国内不让播
中国内地十大禁播电影
、《十七岁的单车》(2000年)
该片是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王小帅的最新作品。王小帅在没有拿到审片结论之前便携片参加了柏林国际电影节,虽赢得一尊银熊,却被禁止在国内公映。
2、《鬼子来了》(2000年)
获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影片以独特的视角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者,圈内口碑不错,因没有突出某些政治派别的良好形象,迄今不能公映。
3、《苏州河》(2000年)
获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日本银座影展大奖。影片以王家卫的电影风格叙述了一个爱情悲剧故事,表现对爱的执著和爱之意义的探讨。因首先在台 湾上映遭禁映。
4、《过年回家》(1999年)
获1999年第56届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这是一个关于宽容和爱的故事,主人公过年回家,倾诉了17年的难言人生。因诋毁社会主义形象,导演张元受到处罚。
5、《赵先生》(1998年)
本片获第51届瑞士洛迦诺电影节“金豹奖”
导演:吕乐摄影:王大麟主演:施京明 张芝华陈怡南蒋雯丽第5代最杰出的摄影师之一吕乐试图通过拍摄处女作《赵先生》,像他的同门师兄张艺谋一样成功转型成电影导演。但这一努力却并未取得太大的成效,虽然本片在瑞士洛加诺电影节获得金奖,不过因诋毁社会主义形象在国内被禁映。他执导的第二部电影《小说》据说因为情节晦涩,映射中国百姓悲惨生活,也处在封存状态中。
6、《小武》(1997)
导演贾樟柯凭借《小武》在国际影坛一举成名,成为青年导演中后来居上的代表人物。他的拍片方式与其他一些人并无二致,都是走国际融资与发行的道路,基本与本土电影市场不发生任何关系。在国内,《小武》及其他类似的电影作品,因诋毁政党形象,涉嫌煽动都是通过盗版VCD的形式与观众见面。
7、《邮差》(1995年)
这部电影是导演何建军得到鹿特丹电影节的一个基金的资助拍摄,并在欧洲完成后期制作的。这就决定了本片不可能在国内获得放映的机会。从国外电影节或电影基金获取资金支持是不少青年电影导演的基本运作方式,也是他们完成的电影无法与观众见面的重要原因。涉嫌诋毁中国官员形象。
8、《活着》(1994年)
张艺谋评价最高的作品,获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和男演员奖。根据余华小说改编,表现人在极端艰难的生存环境下可悲的顽强和坚韧,因诋毁社会主义法制,诋毁政党执政能力,迄今不能公映。
9、《东宫、西宫》(1996年)
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编剧、摄影大奖。根据王小波的小说改编,讲述一对同性恋者复杂的心路历程,因诋毁社会主义形象,涉嫌宣传腐化思维,迄今未被准许上映。
10、《蓝风筝》(1993年)
获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大奖。以悲哀、灰暗的基调讲述几十年的故土旧事,透视埋在历史灰烬下的人的命运,审查未通过即参赛,导致中国电影代表团退出东京电影节,因诋毁社会主义形象,诋毁之政党形象,该片迄今不能获准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