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黄美珍的丈夫
邵逸夫 1987年黄美珍在洛杉矶病逝,享年85岁。丈夫邵逸夫邵逸夫原名邵仁楞,1907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镇海。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荣誉主席,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创办人之一。
『贰』 传奇大亨顾延枚有几个老婆 顾延枚剧中感情线介绍
该剧以传奇叙事的方式,传导当下社会稀缺的人文精神,向人传播正能量。该剧除了励志满满的追梦故事,还有顾延枚与他一生中相遇的三个女人的爱恋。
据悉,在电视剧《传奇大亨》中,张翰饰演的顾延枚最后娶了胡碧玉,应该只有一个妻子。而原型人物邵逸夫则有两任老婆。
邵逸夫首任妻子是黄美珍,1926年邵逸夫跟其三哥到新加坡打理电影业务,在当地的华英戏院门外邂逅黄美珍,并对她一见钟情。随后,邵逸夫经常找借口到戏院去结识黄美珍。
黄美珍的男友当时是新加坡著名富豪余东璇,邵逸夫和黄美珍两人通过余东璇认识,但两人随即相爱,并有幸得到余东璇的谅解。
1937年,黄美珍与在邵逸夫新加坡举行了婚礼。前男友余东璇还特意派人送来了50万元的大礼。黄美珍年长邵逸夫5岁,婚后两人育有两子两女,长子邵维铭、次女邵素雯、三女邵素云及邵维钟。
这段婚姻持续了50年。1987年黄美珍在洛杉矶病逝,享年85岁。
邵逸夫第二任妻子是方逸华,1952年,方逸华在邵逸夫生命中出现了。某夜,邵逸夫来到邵氏戏院楼上的夜总会听歌,当时方是红遍南洋的女歌星,她的母亲是20年前上海舞国红星方文霞。
她唱了一首《花月佳期》。一曲毕后,邵逸夫邀约方逸华吃宵夜。一席长谈,让邵逸夫惊喜地发现方逸华不仅人长得美,歌唱得好,而且还懂得许多经营管理上的事,于是力邀她加盟邵氏公司。当时方逸华的歌唱事业如日中天,许多人都劝她不要离去,但她还是不顾一切地退出了歌坛。
于是,邵逸夫把方逸华带到香港,并以妾室名义注册。1969年,方逸华正式进入邵氏做一个普通职员,从邵氏的采购部做起,四年后转任制片,逐渐做遍公司的每个环节,攒足了资历后进入高层,四十年间,逐渐成长为邵逸夫最重要的事业伙伴。
1987年,邵逸夫的结发妻子黄美珍于美国病逝,享年85岁。10年之后,也就是1997年5月6日,邵逸夫和方逸华来到美国拉斯韦加斯登记并举行婚礼。90岁的新郎邵逸夫、62岁的新娘方逸华,近半个世纪像电影一样传奇浪漫的爱情,终于有了圆满的结局。
『叁』 求 够好 黄美珍 mp3版的
已发送,无杂音,希望楼主采纳,祝楼主生活愉快
『肆』 黄美珍的《要命》 歌词
歌曲名:要命
歌手:黄美珍
专辑:途中
黄美珍 - 要命
OA(原作词)/OC(原作曲):
Olivia Nervo/Miriam Nervo/Timothy Hawes
Obi Simbarashe Mhondera
SA:陈信延
编曲:陈星翰
吉他:雷堡、山地人
和声:黄美珍
深夜 有云 覆盖着街景
看起来像黑白电影
有路人 徘徊附近
一步步逼近 他动作太诡异
为何他呼吸模仿着你的频率
沉默笑容抄袭你的神情
他是否是你 还是我希望他就是你
你的爱那么要命 甜蜜太过锋利
坚强不堪一击
为何深爱过你 却心有余悸 要命
爱得动魄惊心 威胁我的神经
沉溺在爱情的后劲
临睡 会有耳鸣 忽然想起
你紧贴在我耳畔的鼻息
回音 打着墙壁 如魅幻影
难道是我有病
为何回忆 化成凶器
联合来要我的命
爱过之后 难道世界
大不过你的背影
你的爱那么要命 甜蜜太过锋利
坚强不堪一击
为何深爱过你 却心有余悸 要命
爱得动魄惊心 威胁我的神经
沉溺在爱情的后劲
看过你还能看谁的眼睛 (要命)
我的心至今还下落不明 (要命)
听过你还能听谁的声音 (要命)
为了那快乐就赔上今后对爱的憧憬
这爱情 要命
你的爱那么要命 甜蜜太过锋利
坚强不堪一击
为何深爱过你 却心有余悸 要命
爱得动魄惊心 威胁我的神经
沉溺在爱情的后劲
我还 心有 余悸 (要命)
我还 心有 余悸 (要命)
我还 心有 余悸 (要命)
我还 心有 余悸 (要命)
http://music..com/song/14895207
『伍』 如何评论电影《雨天的妖怪》
开弹幕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总有人吐槽镜头太晃,但我总觉得是导演在用这种镜头拉近我们与主人公的距离,这就是当我们打开电影的那一刻,我们就变成了黄美珍梦中的旁观者,去看这个浑浑噩噩半生的女人一一解脱。
健忘的老妇人撑着一把红伞走进雨里是影片的开始,从这时导演就将奇幻的故事铺开在我们眼前,奇异的森林、只有妇人看得见的兔子,这或许是老年病所致的,但第二次离家却更加奇幻,消失的红伞、尾随的奇怪男人、厕所里的人鱼还有言辞奇怪的好友,这显然不是单纯的幻视。
但是当好友歇斯底里地喊着她又偷她的东西的时候,老妇人惶恐着想要解释的那种卑微也同样是对现实的映照,想想应该是老妇人得知老公与好友间有过感情后的胡乱猜忌而因此事自责了多年,所以待我看到老妇人去握紧好友的手、去拥抱好友甚至被从山里救出来时一声声的对不起,我想她终于是对那段听不到真相的过往释怀了。
整段影片细节满满,更是充满了奇幻的色彩,虽说老妇人第二次离家从一开始就是一场梦,但如果说真的没有妖怪的话,家门口的红伞又是谁送回的,老妇人脸上和人鱼鳃一样的伤痕又是何时落下的我们就无处得知了。
但是值得庆幸,这场迟来半生的梦,终于将妇人的伤疤抚平,让爱恨苦痛都随着一条丝巾静静地躺在了那座清晨会发出声响的森林里。
『陆』 邵逸夫107岁去世后,子女为何不愿继承其财产呢
少年家道中落
邵逸夫,原名邵仁楞,字逸夫。1907年出生于浙江宁波一个富人家庭,家中排行老六。20世纪初,邵逸夫的父亲邵玉轩颇具商业头脑,在上海经营着一家颜料厂,生意红火。
但是1923年左右,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邵家愈加败落,甚至已经不能再支撑这全家人的生活。为了维持生计,邵家卖掉了房产,全家搬进来一家剧院。就这样邵逸夫结束了自己原本富有的生活。
邵逸夫与黄美珍成婚之后,相互扶持,在邵逸夫事业生活遭受重大打击的时候,仍然不离不弃,为他奔波操劳,支持并帮助邵逸夫在电影方面的发展,并与邵逸夫生育四个孩子。
黄美珍逝世后,邵逸夫想起黄美珍更是动情发言:"她(黄美珍)是生命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两个人,是一等一的好妻子,样样都好。"
黄美珍逝世那一年,邵逸夫更是让自己的企业全部停产一年,以此来悼念亡妻。至此邵逸夫的家庭可以算是一个完满家庭的典范。
是他的情深,却不是家人缘分
如果方逸华没有出现,也许邵逸夫的家庭不会这样备受争议。1952年,邵逸夫在邵氏戏楼上的夜总会认识了与当时红遍南洋的女歌星方逸华。
在与方逸华的交谈中,邵逸夫意识到,眼前这个年轻的小姑娘不仅仅有动人的歌喉,对公司管理也有着自己的一套见解,于是便将其引为红颜知己,还将其带到自己的公司进行工作。方逸华也因此退出歌坛,全心全力在邵氏工作。
他们两人的深情也许是积年累月而来,抑或是见面时就产生的爱慕之情,我们都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可以知道的是为了与方逸华结婚,邵逸夫甚至赌上了自己原本与孩子之间不多的父子亲情。
都说子承父业,为何儿女都不愿继承遗产
2014年邵逸夫去世,外界根据当时邵逸夫公司股价的计算,估计邵逸夫共留下了约200亿港元的遗产,一时间,媒体将镜头聚焦到了邵逸夫的四个孩子身上。
令媒体震惊的是,电视剧中争抢遗产的戏码并没有上演,相反的,邵逸夫的孩子都没有继承他的遗产。对于此事,外界一直存在许多传言。
有人猜测,是由于邵逸夫的四个孩子与自己关系淡薄,因为邵逸夫年轻时不重视自己孩子,只看中商业金钱,四个孩子并没有养在他的身边,而是从小就被邵逸夫送到新加坡,并由邵逸夫的三哥抚养长大。
因此,父子关系本就淡薄,脆弱。
另一方面,在邵逸夫妻子黄美珍去世十年之后,邵逸夫不顾及自己孩子的反对,为了给跟随自己多年的方逸华一个正当的名分,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与方逸华注册结婚。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导致邵逸夫与自己的孩子之间出现的裂痕更加无法弥补,更是有媒体传言,邵逸夫的孩子与邵逸夫多年没有来往,甚至已经断绝了父子关系。
当然这一切究竟都是传言,真相究竟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作为局外人,我们为邵逸夫"商业帝国"无人继承而扼腕叹息,也因为看到香港无线电视辉煌时期一起不返,如今的渐渐衰败而无奈,但是当我们以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件事却又不同。
邵逸夫的四个孩子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继承者,而是自己事业的开拓者。我们往往只看到邵逸夫的辉煌成就,就会选择忽视他的孩子们自己的成就。
邵逸夫长子邵维铭如今在新加坡的地产业与百货业已经是首屈一指的人物,邵逸夫其他几个孩子也是在国外有了自己满足的生活。
没有继承财产,也就没有兄弟姐妹为了金钱相互争夺,互相陷害这样令人糟心的事。对于邵逸夫父亲的身份来说,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另一方面,几个孩子都在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领域做出了自己的成绩,而不是通过自己父亲获得优待,正如当年邵逸夫自己拼搏创业一般。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成就,而不是他们父亲的成就。
属于一个人的时代终究还是会随着一个人的离世渐渐逝去,我们希望邵逸夫的事业后继有人,但终究执拗不过事物的发展规律,或许当我们将对他的怀念放在心中,属于他的那个时代才会永远的存在在人们的心中。
『柒』 娶恩师三姨太,建立邵氏电影帝国,邵逸夫的前半生到底有多传奇
香港影视圈,除开向华强向华胜兄弟二人的永盛,也有一家电影公司也是绕不动的影象热血传奇,那便是由邵逸夫掌管的邵氏。早已有61年历史时间的邵氏,一共拍摄过1000好几部电影,在其中有许多 广为人知的经典。例如,新嫁进何鸿燊大家族的最顶势新娘子翁静晶,当初和张国荣拍摄的《杨过与小龙女》,恰好是邵氏拍的。
『捌』 什么是邵氏功夫电影谁能给我介绍一下。
邵氏功夫片,这个大名许多人都是如雷贯耳,但是还真没人能系统的介绍一下,我也只能大概跟你说下。简单地说,邵氏就是邵逸夫(国内很多大学都有他捐赠的教学楼和图书馆)和他兄弟,邵氏电影就是他们创办的电影公司所拍的电影,因为他们出品的功夫片数量足够多,质量足够上乘,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开创了一个电影的时代。可以说没有邵氏电影,就没有今天香港电影在世界上的地位,香港电影届也就不可能发掘出后来的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他们的功夫片都是延续了邵氏功夫片的血脉并且突破创新发扬光大了。
不看邵氏电影,不能说了解香港电影;不看邵氏电影,研究香港电影历史的朋友,研究也会出现断层。邵氏电影记载的不仅仅是它在香港最辉煌的10年历史(60年中代到70年代末),也是记录了香港电影50年发展史的一个方面。
1930年,邵逸夫与三哥邵仁枚成立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先后购入多间戏院;更到欧美搜罗西方的先进电影及器材。发展到1961年,邵氏已经是世界上拥有最大私人电影制作室的电影公司。
邵氏的掌门人--邵逸夫和邹文怀
邵逸夫1907年生于上海,浙江宁波镇海人,父亲是漂染业商人,家中排行第六,故有“六叔”的称号。1924年,他与兄弟成立上海“天一影片”,并负责外埠发行工作。1926年他从上海青年会中学辍学,往新加坡协助三哥邵仁枚管理电影业务。
在新加坡,他结识了南洋华侨富豪余东璇及其女友黄美珍,及后更与黄美珍情投意合,可幸余东璇不但没有动怒,而且成人之美,并送了数十万元给邵逸夫创业,邵逸夫遂于1937年与黄美珍在新加坡结婚,并诞下2子2女。这段婚姻维持了50年,直到1987年黄美珍85岁时于美国病逝。这一年,邵氏公司也宣布停产,同时,邵逸夫的4个子女陆续淡出邵氏的管理层。
邵氏由盛而衰,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邵逸夫的旧部邹文怀另立炉灶,成立嘉禾影业公司。
现在是嘉禾影业公司老板的邹文怀,是香港乃至世界电影圈无人不知的人物,在电影圈内,他的知名度甚至比邵逸夫还要高。
邹文怀在邵氏工作了12年,由宣传部主任干起,直至升任总经理,他因与邵逸夫意见不合,遂带同何冠昌、蔡永昌等部下,另谋出路。
在电影圈流传最广的一段故事,是说邹文怀一边给邵逸夫打工,一边将以《独臂刀》而出名的邵氏影星王羽撬过档,为了避过禁制令,把《独臂刀大战盲侠》安排在台湾拍摄。邵逸夫知道后大怒,该片上映时,邵逸夫指“嘉禾”侵犯版权,两人都是亲自上法庭对簿公堂,官司打了足足一年,花掉的律师费超过100万港元,直到电影映期结束还未完结,足见两人的水火之势。
邹文怀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他施行的独立制片制度,他把与演员的雇佣关系改为合作关系,电影的利润与演员分账,从而网罗了大量的优秀演员。许冠文的《鬼马双星》创下香港电影史625万元票房空前纪录,与邹文怀的用人政策不无关系。80年代,邹文怀发掘出成龙,为嘉禾创造了另一个高峰。但令嘉禾名利双收的,其实是一套西片——《忍者龟》,该片破了2亿美元的票房纪录,4只可爱的会打中国功夫的小龟在小孩子中得以风靡。邹文怀在国际影业市场的地位,从此奠定。
邵氏功夫片的大师们
香港功夫片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那些开拓者,又很多来自于邵氏。那么让我们看看这些功臣的名字——
导演:张彻、胡金铨、程刚、楚原、刘家良、刘家荣、鲍学礼、王羽、孙仲、午马、张曾泽、桂治洪、徐增宏等等。
武指:刘家良、韩英杰、唐佳等等。
演员:郑佩佩、王羽、姜大卫、狄龙、刘家辉、傅声、李修贤、王龙威、白彪、戚冠军、陈观泰、汪禹、谷峰、詹森、尔东升、岳华、宗华、刘永、鹿丰、罗烈、郑雷、杨志卿等等。
以上这些功臣都是邵氏功夫电影的中坚力量,他们代表邵氏功夫电影的最高成就,在邵氏经典的功夫电影之中,几乎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这些人或已仙去,或者是退休已久,只有少数人活跃在影坛。狄龙大家都很熟悉,最近有些印象的是他在《还珠格格3》中演乾隆皇帝,都认不出来了,老了,真是岁月不饶人。往日玉树临风的姜大卫和秦沛、尔东升是哥儿三个,他们是同母异父。姜大卫最近的一次表演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雏菊》,在里面演郑雨盛的老大,那个扮演杀手组织老板的就是他。从1967年《独臂刀》上映之后,张彻就带领着他的伙伴和干儿子们一起在功夫片领域打天下,张彻一生拍摄过100多部电影,今天看到的很多电影的题材,都是他首先发掘的,他的电影代表作品有:
《金燕子》、《双侠》、《大刺客》、《新独臂刀》、《保镖》、《独臂刀王》、《刺马》、《水浒传》、《荡寇志》、《报仇》、《八国联军》、《方世玉与胡惠乾》、《少林寺》、《少林五祖》、《残缺》、《马永贞》、《恶客》、《拳击》、《十三太保》、《叛逆》、《年轻人》、《射雕英雄传》三部曲、《雪山飞狐》、《仇连环》等等。反正是今天的人能想到的功夫题材,张彻几乎是拍光了,他也够狠的,都没给后人留下什么发展空间,后人之后模仿他走过的路,翻拍他的作品了。作品多了自然参差不齐,有好有坏。张彻的作品个人认为有珍藏价值的是——《独臂刀》、《新独臂刀》、《独臂拳王》、《十三太保》、《马永贞》、《报仇》、《双侠》、《少林五祖》、《残缺》。当然,这只是个人意见。我最喜欢的是《新独臂刀》和《双侠》还有《十三太保》,姜大卫的表演是绝了!这三部电影都是他与狄龙搭档演出,两人号称张彻电影的“双角”,是和张彻并称“铁三角”的组合,三人创造了华语功夫片的神话。狄龙那时可真够帅的,尤其是《刺马》和《新独臂刀》中的扮相,集阳刚与温文尔雅于一身,是个不可多得的演技派明星。这些电影就不详细介绍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观看,毕竟还是那句老话“百闻不如一见”。
张彻下面就要说说楚原,张彻是邵氏首席功夫片大师是没错,但是张彻不可能永远吸引观众,邵氏这样巨大的电影制片厂还需要更多不同类型的导演来加入,楚原就是另一位引起广泛关注的武侠片导演。楚原的武侠片基本都是改编自古龙的小说,这里也有个铁三角——楚原、古龙、狄龙。楚原导演,古龙原著,狄龙主演,在后期的邵氏是票房的保证。楚原导演的古龙武侠片有《天涯·明月·刀》、《流星·蝴蝶·剑》、《决战前后》、《绣花大盗》、《萧十一郎》、《多情剑客无情剑》、《三少爷的剑》、《楚留香》等等,部部精彩,都值得一看。看到这些名字,也不用我多说了吧,武侠小说迷应该都是耳熟能详的了。
最后要说说刘家良,这一位大家应该比较熟悉,成龙的《醉拳Ⅱ》他扮演那个满洲最后一个武举,在《七剑》中扮演付青主的就是他。他是邵氏最后一位台柱级导演,邵氏后期的经典功夫片几乎都是出自他的手,《少林三十六房》、《神打》、《十八般武艺》、《陆阿采于黄飞鸿》都是他的代表作,片中展示的都是他硬桥硬马的真功夫。他的父亲刘湛就是他的师父,他父亲是林世荣的弟子,林世荣大家该知道是谁了吧?论武术的赏心悦目而言,刘家良的武打设计是最好的,他有真功夫,晓得怎么样在镜头前面表现的最好,各位看看他在《醉拳Ⅱ》中的表现,就可以知道他的身手不凡。
可以说邵氏的成功不是一两个人的功绩,而是在那个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集中了无数具有开创精神和天赋以及孜孜不倦的投资人、制片、导演、编剧、演员、幕后工作人员等,再赶上香港经济的腾飞,电影市场的繁荣,天时地利人和,所以才给我们留下了至今堪称经典的好片子,时至今日,还在影响着包括好莱坞在内的世界电影,众所周知对邵氏功夫最崇拜的就是昆廷达伦蒂诺,他的很多片子都有向邵氏致敬的影子。
邵氏top10
1. 大醉侠(1966)
2. 十三太保(1970)*
3. 星际钝胎(1983)
4. 流星蝴蝶剑(1976)*
5. 香江花月夜(1966)
6. 江山美人(1959)*
7. 成记茶楼(1974)
8. 倾城之恋(1984)
9. 大军阀(1972)*
10. 爱情的代价(1970)
『玖』 新加坡电影《幸福万岁》的饰演黄美珍的叫什么名字
流传中, 他的真名叫做Vitaliy Grachyov
『拾』 邵逸夫107岁去世,留下4个后人,他的商业帝国和慈善有人继承吗
说起邵逸夫,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在如今我国很多学校依旧还有存在着邵逸夫的身影。邵逸夫不仅在事业上拥有着令人景仰的辉煌成就,还有着心怀家园大爱。世人对于邵逸夫的评价,排在第一位的永远都是他的慈善事业,第2位才是他的商业帝国。被称为"影视大亨"的他经历了百年传奇,世人只知道他的慈善事业以及商业帝国,却很少留意到他的子女。
爱情的来临
1907年,邵逸夫出生于上海一个富有的家庭,家中父亲邵玉轩在上海开了一家颜料公司,家业规模宏大。邵逸夫从小就痴迷于戏剧以及电影。为了让邵逸夫接受更好的教育,父亲从小就为他请来了众多名师。
邵逸夫去世前,就将自己的资产全部套现成立了托信基金。在他去世之后,他的4个子女并没有与方逸华争家产,都没有人想要接手父亲的事业。如今这4个子女都在国外有着自己的事业,低调的过着自己的生活。
邵逸夫的拥有着传奇的一生,从白手起家最终打造出自己的影视帝国,可以说在事业上已经没有什么遗憾了。唯一遗憾的或许是他一生子女缘薄,亲戚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