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白江口之战是怎样的
白江口之战是唐朝与新罗联军对百济和日本联军的一次水战,最终以唐朝和新罗联军的胜利告终。以下是关于白江口之战的详细解答:
一、战役背景
- 唐朝初年,朝鲜半岛处于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都想统一半岛,但力量不足,于是分别向邻国寻求援助,形成了两大对立阵营:一方是高句丽、百济和日本,另一方是新罗和唐朝。
- 高句丽和百济多次攻入新罗,新罗向唐朝求援。唐朝出兵后,虽然攻克了高句丽的部分城池,但由于天气原因被迫撤回。后来,唐朝一举歼灭百济,但百济余孽扶余福信向日本借兵以求复国,日本企图占据朝鲜半岛,进而占据大陆,于是派兵支援。
二、战役双方实力
- 唐军:参战人数1万3千人,拥有战船170艘。
- 倭军:参战人数4万7千人,拥有战船1000多艘。
- 从参战人数和战船数量上看,唐军处于劣势。
三、战役经过
- 663年8月,刘仁轨率领的唐军水军与日军在白江口遭遇。
- 日军先发起进攻,但由于唐军战船高大坚固,日军小船不是对手。
- 刘仁轨指挥船队变换阵形,将日军围在阵中,日军大乱。
- 唐军使用火箭攻击日军战船,一时间烟焰涨天,海水皆赤,日军大败。
四、战役影响
- 朝鲜半岛:结束了新罗与百济间的长期纠纷,新罗在大唐扶持下统一半岛,建立起新罗王朝。
- 日本:这一战打醒了日本,此后日本调整对外政策,向唐朝臣服,开始以中国为师,谋求自强。近一千年间,日本未敢再对中国开战。
- 大唐:联合新罗灭亡高句丽,将辽东地区纳入国家统治,维护了大唐在东方的霸权,提升了唐朝在国际上的声望。
五、唐朝未乘胜追击日本的原因
- 日本被打怕,接连派使节到大唐谢罪。
- 日本不是战略要地,对大唐没有价值。
- 唐朝当时周边有强敌,如吐蕃、突厥、契丹等,需要应付更强大的敌人。
白江口之战是中日两国作为国家实体进行的第一次交战,也是东北亚地区已知较早的一次具有国际性的战役。这一战奠定了往后一千多年的东亚格局,对中日两国及朝鲜半岛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⑵ 《长津湖》:当车厢打开,他们见到了巍峨的长城,长城那段画面有什么寓意
长城,是保家卫国的象征,敌从外来。我不知道其他观众是否有联想到一些往事,令中国军人和国民自豪的往事。想到过去中国的军队多次踏出长城在朝鲜作战,汉唐雄风,明清蓬勃,白江口之战大破日军,碧蹄馆之战以少击多,祖先的精神鼓舞着后人,那些奋武于历史中,“将军三箭定天山”“大雪满弓刀”一般的将士,都将应看到长城,血脉之中贲张的力量舒展开来。由吴京饰演的连长伍千里,而罚站看长城一夜的伍万里,又其战死沙场的大哥伍百里……都隐含着中国人对守卫自己土地的执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