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影视艺术是怎样体现民族风格
我们民族影视艺术自身最大的优势和特点,就在于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特征。正因为如此,中国影视艺术能否在世界上占有它应当具有的地位,关键就在于我们能否创作出经得起世界性比较、具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且为各国观众所接受的影视作品。这一论点,已经被20世纪80年代大陆、香港、台湾两岸三地电影艺术的成功经验所证实。从根本上讲,影视艺术的民族性就是如何在影视作品中体现民族文化的问题。一方面,影视艺术越具有民族性也才具有国际性,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影视艺术民族性的沃土;另一方面,影视艺术更需要对于民族的历史和现实进行深刻反思,运用现代意识对于传统文化进行观照与超越则是影视艺术时代性的需要。显然,这种继承性与超越性,正是构成了中华民族影视艺术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深层内蕴。
⑵ 影史考点 | 伊朗电影的民族风格及代表性导演
伊朗电影的民族风格主要体现在深刻的社会问题探讨、儿童视角的融入、诗意的表达方式、细腻的人物刻画、传统与现代元素的融合以及生活流的叙事手法上,代表性导演包括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马基德·马基迪、贾法·帕纳西和萨米拉·马克马巴夫等。
1. 民族风格: 深刻的社会问题探讨:伊朗电影常聚焦于教育资源匮乏、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真实的画面传达出人性的复杂性。 儿童视角的融入:以儿童视角为切入点,展示底层人民和边缘人群的困境,体现了导演们深沉的社会责任感。 诗意的表达方式:通过美学风格和音乐营造出深层的情感与哲理,使电影具有浓厚的诗意氛围。 细腻的人物刻画: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展现内心世界与情感状态,使角色形象生动且立体。 传统与现代元素的融合:在电影中既展现传统伊朗文化特征,又融入现代都市生活的情景,体现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生活流的叙事手法:以生活为背景,细腻描绘人物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成为揭示社会苦难与不安的重要载体。
2. 代表性导演: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人文关怀,展现了伊朗电影的高峰。 马基德·马基迪:通过电影探讨了伊朗社会的各种问题,展现了深刻的社会洞察力。 贾法·帕纳西:其作品常常挑战伊朗社会的禁忌,展现出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萨米拉·马克马巴夫: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和深刻的主题探讨,为伊朗电影界带来了新的活力。
⑶ 从俄罗斯式黑帮美学分析其真实的民族性《锅炉工 2010》
从俄罗斯式黑帮美学分析其真实的民族性《锅炉工 2010》
《锅炉工》是一部深刻揭示俄罗斯民族性与社会现实的电影,通过黑帮美学的视角,展现了俄罗斯民族复杂而矛盾的性格特征。以下是从俄罗斯式黑帮美学出发,对《锅炉工》中真实民族性的分析。
一、俄罗斯民族的自我矛盾与黑帮美学的体现
俄罗斯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展现出一种突出的自我矛盾。他们既拥有精微的人文领悟,又时常陷入原始欲望的泥淖;既具备理想化的英雄主义,又不断陷入无休止的内耗。这种矛盾在《锅炉工》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电影中的锅炉工,作为雅库特族的成员,他的生活轨迹和命运起伏,正是俄罗斯民族自我矛盾的缩影。他曾在战场上为国家英勇战斗,获得荣誉,但退役后却生活在社会的边缘,被主流社会所忽视。这种从英雄到边缘人的转变,反映了俄罗斯民族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与矛盾。
同时,黑帮美学的体现也贯穿全片。黑帮成员之间的利益纠葛、背信弃义、原始杀戮等情节,展现了俄罗斯民族中那种原始、短视和动物般的利益争斗。这种争斗不仅存在于黑帮之间,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成为俄罗斯民族性格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二、族裔矛盾与民族性的深刻剖析
《锅炉工》通过描绘雅库特族与俄罗斯主流社会之间的矛盾,深刻剖析了俄罗斯民族的族裔问题和民族性。雅库特族作为俄罗斯的少数裔群体,他们难以融入主流社会,即便在生活上有所交会,也无法在彼此间产生伙伴的认同。
这种族裔矛盾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俄罗斯对远东的征服。俄罗斯本族在历史上一直具备英雄主义和原教旨的传统,他们视远东地区为帝国的附庸和罪人流放之地。这种地域上的划分和种族上的偏见,导致了远东部族与俄罗斯主流社会之间的隔阂和矛盾。
在电影中,锅炉工的女儿萨沙与中士的女儿玛莎之间的对比,进一步凸显了这种族裔矛盾。萨沙对俄罗斯男人放低姿态、拼命依附,却不顾念窘迫的父亲;而玛莎则带有毫无顾忌的强势,对萨沙颐指气使。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种族之间的不平等和歧视,也揭示了俄罗斯民族内部对于少数裔群体的偏见和冷漠。
三、俄罗斯黑帮的原始杀戮与背信弃义
俄罗斯黑帮在电影中呈现出一种原始杀戮和背信弃义的特点。他们之间的利益纠葛从始至终充满原始的杀戮和背信,毫无道德和契约精神。这种特点不仅体现在黑帮成员之间的争斗上,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
例如,在电影中有一个情节:野牛执行暗杀任务后去领取赏金,黑帮雇主意图在赌桌上骗走这笔钱。但野牛似乎对此了然于心,反让对方吃瘪输了钱。雇主回过神后去责问中士,却被后者抢占先机杀掉并扔进锅炉。这种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的行为,正是俄罗斯黑帮原始杀戮和背信弃义的典型体现。
四、俄罗斯式人文与写实美学的融合
《锅炉工》不仅是一部揭示俄罗斯民族性和社会现实的电影,也是一部具有俄罗斯式人文和写实美学的佳作。电影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生动的表演,展现了俄罗斯社会的真实面貌和人民的内心世界。
在电影中,导演大量采用了长镜头拍摄和业余演员的表演方式,使得电影更加贴近现实和生活。同时,电影中的镜头语言也极具表现力,如锅炉工在电车上的镜头段落,演绎出了他心绪的变迁和内心的挣扎。
此外,电影中的冷峻基调也足以震撼人心。镜头下的俄罗斯寒冷而凋敝,圣彼得堡的积雪、斑驳的墙壁、沉暗的建筑等场景,都营造出一种压抑和沉重的氛围。这种氛围不仅与电影的主题相呼应,也进一步凸显了俄罗斯民族性格中的冷峻和残酷。
五、总结
综上所述,《锅炉工》通过黑帮美学的视角深刻揭示了俄罗斯民族的真实民族性。电影中的自我矛盾、族裔矛盾、原始杀戮与背信弃义等特点都是俄罗斯民族性格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同时,《锅炉工》也展现了俄罗斯式人文和写实美学的融合使得电影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和社会意义。
这些图片进一步展示了俄罗斯族裔的多样性和黑帮美学的残酷性,为理解《锅炉工》中的民族性提供了直观的视觉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