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从细微处感知生活之美――日本电影《小森林精编版》观感
文:荆棘鸟
第一次被一部不以情节取胜的影片吸引,是看《小森林精华版》。从始至终仿佛置身于影片构建的田园风光,被各种自然美景包围,吞吐呼吸间,空气里似乎也满溢了山林气息。
《小森林精华版》是《小森林》夏秋版和冬春版的精编版。
如贺神何界定这部影片呢,不是剧情片也不是纯纪录片,我把它看作介于美食与人物风景之间的有中心人物的田园片吧。
这里不讨论影片的外在风格样式,影片融合的内容绝对不会让你失望,我是看评分进来看的,虽然整部片子围绕种植,找食材,做料理,享受美味,周而复始,但两个多小时的电影看完一点都不沉闷,反而感觉饶有趣味,大饱眼福,当得起高分。
影片大多由桥本爱饰演的女主市子的画外音串起,却绝不突兀多余,富有意蕴:
此时屏幕呈现出想象中游泳的画面,简直超现实。
还有的画外音有趣极了:
――不让空气流通的话,作物就要生病了,不过要小心露水啊。
――面片用温水揉和小麦粉,揉至 耳垂 那样的硬度,再放置两小时以上,如果放置时间不够,就没法做出有韧劲的面片。
市子在片中有一句话很有心得,蕴含意味:―― 虽然这么冷的天气很让人头疼,但有些食物只有天冷的时候才能做,寒冷也是重要的调味剂之一。
――去我家租用的田地,骑自行车得十分钟,今年的花季又是下雨又是低温,我担心得每天都去田里,看一下,拔拔草, 稻子会听着人的脚步声慢慢长大 。
确实是一部很值得安静品味的纪录片,令人无限展望片中的返璞归真的日子。
“田里杂草的生命力越来越强,这艾蒿昨天刚拔过,根部又长出嫩芽,吓了我一跳,绿色的侵略者,田野和道路都被杂草覆盖了。”
这时候画面上女主角的手背上,顷刻间长禅唯亏出植物,发芽生叶到枝叶繁茂一整个过程都秒速完成,电影用这种 特效语言来表现女主的内心活动,非常直观形象。 很有喜感。
市子妈妈突然间离家失踪,很久没音讯,常常勾起女儿回忆,妈妈炒的青菜都比自己做的好吃,因为妈妈把小青菜的筋都细心地去掉了,可那时候市子却常常幼稚地嫌弃妈妈懒。看到这里,觉得影片人物跟观众好贴近,回想一下,我们懵懂无知的成长过程中不也因自以为是的私心这样跟自己最亲近的家人产生隔阂的吗?
影片大体上用市子的回忆串起来一年四季的农村生活,女主市子在那绿色环绕的田野里进行的耕地除草犁田等农耕劳动,给观众特别美的视觉冲击,不同于寻常印象中普遍描绘的干农活场景:粗糙密布的一手老茧,饱经风霜一脸沧桑,躬耕陇亩,汗滴禾下土的忍苦耐劳,看了让你顿生大地悲悯之心甚至产生惧怕农活的心思。
而在此片中看到的肤白水灵的市子,妙手纯心从事耕作,手脚麻利,活力满满,释放健康的能量美,劳动之余咀嚼的也是自给自足的纯天然食物,有滋有味,于是对这种流自己的汗吃自己饭的生活方式心生向往。
其实,这正是电影的美化摄影想要达成的效果,片中有意选取富饶肥美适合高产种植的地域拍摄,拍摄的也仅仅片段场景,之前观看的反映农村贫苦生活的电影,会选取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利的闭塞落后的不富裕乡村,物产不丰富,甚至连供水电都困难的贫瘠地带,选取那样的角度呈现出的农村生活,表达的主题不同,表现手法自然有别。
所以,即便知道自己果真下到田间地头采种收割一天,同样累得骨头散架瘫成死狗,但影片带给你的确确实实就是田间农耕美得诗情画意,不同凡响,艺术的手法不同给人的艺术感受差别迥异。
这也算一个不太成熟的理解吧。
这部影片就是如此带给你超美的视觉享受,几乎每一个画面都是美不胜收值得收藏的美图秀,除此之外,这个纪录片还在细水长流的日常中教你慢慢体悟感受认真细致的生活:像蒸桑拿一样锄完草后,喝一杯自酿的米酒又甜又顺口,基本上不会剩的。
手捧亲手制作的盛满果酱的瓶子,透过玻璃观察那鲜活的色彩,市子想:“这个就是我现在内心的颜色吗?摘了一上午胡颓子,只得了小小山皮三瓶果酱”。第二天早上就迫不及待开了一瓶,味道浓郁有点涩,酸味很重。
吃面包干,裹上新作的果酱,听她发出真切的咀嚼声音,面包干是刚烤出来的,咬下一口听到那种声音特别的崩脆诱人,简直身临其境啊。看到她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情不自已的偷笑,能体会女主的心情一定无比美妙。
特别陶醉影片中湉淡自然的意境,人们惬意的享受日常,生活简慢闲适,不暴殄天物,最重要的是乐陶陶地沉浸在这样的慢生活中,让观众看后恨不得立马告别脚步匆匆的虚华浮躁。
同时也领悟到日益冷酷的现实社会的惨烈搏杀多么倒退,让人们错过了多少大自然中更值得你留意和玩味的妙不可言的情趣,忽略了许多让人流连忘返的美好景致。
可是竟依然有众多人驻足于喧嚣纷争中尔虞我诈,算尽伎俩,纠结迷途,无可自拔。
市子和裕太(三浦贵大饰演)在野营地干了一天活之余,津津有味地吃着亲手料理的盐烤鳟鱼,看得人垂涎欲滴,真想一饱口福。
影片还适时介绍了做鳟鱼味噌汤的秘诀:并不复杂,只要把鱼切大块放水里煮,加点味噌就行了。
片中有大量镜头回味无穷。
女主市子在锯木头,好朋友和邻家大婶不约而同与她分享糖煮栗子,大家品评完后散去,女主细致地用专用工具把锯齿里的脏物一一清理拿抹布擦拭干净,收拾好了,极其认真的对锯说:今天辛苦你了。
这种能够用心尊重和对待生活中平常物件的人,生活一定不会亏待她。其实人利用了物件创造了美好生活,有什么理由不好好伺弄,不诚意感谢,善待这些寻常相伴的普通物品呢?
实际上它们也是人们身边的另外一种形式的伙伴和朋友。这样一来你会对物件吐露心语,就一点也不足为奇。
很感念日本小孩也学大人一样在开挖雪地纳豆之前,很虔诚的对雪地祈愿:“希望你变得好吃”,看日本影视,奇妙地发现他们仿佛与身边物件、动植物环境等等息息相通,惯于向一切物事表白抒情,传递心意,互通能量。
看看打年糕做糯米团一幕,打一下,围观的人们就一边齐声祈愿:希望你变得好吃报答我们,再打一下,再同声祈愿:要变成好吃的年糕。很有节奏,极富有仪式感。
其实,日本有很多文化源自中国,所以很多情景看上去很熟悉。我国的农村也有很类似的打年糕糍粑的场景,寒冬腊月里,有人用力打,有人在一旁用手配合揉捏,还有更多人围成一圈观看。兴奋和热气远远驱赶了外围的寒气。
那种情形下的年糕出炉,是承接了众人心底的期许,经过打年糕人的千锤万击又经由搓年糕团的人揉捏成形,还有小孩子们一旁渴盼的双眼切切注视,负载了这一切的热气腾腾的年糕,就绝不同于超市货架陈列的普通食品,生冷硬僵,徒有钱币色。
乡邻们一起参与制作的年糕,被倾注了一年收获的喜悦,包裹了满满生命能量,焕发动人的独特神采,散逸浓浓的人情芳香,一定有诱人的奇异魔力,满足你的味蕾,安抚你的脾胃,口里唇齿留香,吃起来连灵魂都舒坦。
村民们合力打下糍粑,会互相送给各家尝尝,平添了过年的年味,城里有亲戚的,收到这种自家做的糍粑会不胜感激,加倍回馈。尤其在今天的快节奏社会更视为珍贵又难得的佳品,远胜过市场随处可买到的了。
如今,是不是农村年轻一背人们变得更缺乏手工制作农副食品的热情,不屑于学习,渐渐失传了那些手艺技能,还是追求效率,日渐丰富的市场就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呢?
看到女主 收割稻谷后,整齐的码放,成行成跺,犹如阅兵仪式 不由暗暗佩服,影片把田间地头的丰收美景一网打尽,一年的耕耘劳作,丰收的庄稼就像是等待主人检阅的士兵,主人的自豪和喜悦富足被精致展现,一览无余,产生美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1.看这部影片,会有很多意外惊喜和收获。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了解诸多廉价的农家美食从种植到采收直至变成盘中美味的传统制作过程,比如就地取自大自然的食材果酱、巧克力榛果酱、糖煮板栗制作,核桃饭、糯米团年糕……
2.适于推荐给学生群体
对于生活在城市的中小学生群,乡间的日常于他们越来越隔膜,日益遥远,《小森林》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美育鉴赏和社会实践课的生动教材,妙趣横生。
日常见到的果蔬怎么样从遥远地头经过多少双手来到自家厨房和餐桌上,观看一下此片会有不同程度的解惑, 懂得一食一饮,来之不易。培养惜食爱物的朴素情感,增长见闻,开拓视野,亲近自然,培植美感,从朴素的日常获得心灵的滋养。
比如观看一段生动的镜头:
等稻子长得比小鸭子高,就把鸭子放到田里,鸭子排成一排蹒跚着走过田埂,可以 吃杂草和稻穗上的虫子,而且在稻田游来游去,能给稻子根部输送氧气,把水弄浑浊了可以遮蔽阳光,这样杂草就不容易生长了,粪便可以做肥料。
这就是西洋鸭种水稻法。小森养鸭的人都不怎么想要杀或吃鸭子,就很好理解。第一次杀自己养的鸭子,是把它放在袋里抱着走了一段路,记得比想象的要重。
在你欣赏情趣盎然的画面时,让你不知不觉了解了田间耕作的知识,没有生硬冷僻的枯燥说理,却把渗透了农科知识的观念植入心田,于无意间普及了很多不曾有兴趣的新知,发现一片认识自然的新天地。
这也是我观影的意外收获。
3.观赏这部影片,对于拥挤在熙熙攘攘的都市人群,更是调剂和愉悦精神之余重新审视自己,比照内心经营人生的一面镜子。
裕太说他在离开小森后才开始真正学会尊重这儿的人以及父母,意识到他们的生活方式能让他们说出的话言之有物。
市子理解裕太从城市回来,是要真实面对他的人生,真心接受一切并认真对待,在小森生活下去,小森的老一辈也是这样,才会打心底里享受生活。
市子反思“而我回来是以努力为借口在逃避。回头看之前的足迹,发觉常常在同一个地方摔倒,尽管一直很努力,却在同一个地方转圈圈,徘徊到最后不过是回到原点,很让人失落,但也都积累了经验,所以不管失败成功,都已不再是原点,应该叫螺旋。”
“画的圆每次不断变大,所以螺旋也不断变大,想想还是应该再出去努力一把。”
市子决定再回城里,因为之前她回小森村是感觉在城里无法立足,现在发觉以这样消极的心态回到小森是对小森不尊重,她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
影片结尾,5年后她带着在城里找的丈夫重新回村了。
虽然兜兜转转一圈儿,到达的是新的起点。
影片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通片没见有人使用手机,甚至还经常有送信的邮递员出入。那些乡邮员同村民拉呱家常像自己人一样。
女主做冻萝卜,把白萝卜从中间切成二段,绿色白色分开放纵向切成片,把生萝卜片戳个洞4、5个一组串上绳子,晾在室外,利用低温将它们冻住,这样晾干的冻萝卜可以保存一年。
那个乡邮员看见了,说这里都是把萝卜煮熟了才晾干的,他老婆娘家就是这么做的,炖菜里少不了冻萝卜,没时间炖时,这样就能省事,味道也不错。
这幕对话,让我瞬间感觉乡间人与人天然淳朴气息扑面而来,心头一点微微震撼。
“吃时,冻萝卜切成三角形,用水泡开,加上用米汤水泡开的腌腓鱼一起煮,很入味,好吃,加入当季的时蔬比如胡萝卜 藕块更好,野菜和竹笋是最合适的。一边吃着这道菜一边盼着春天到来。”
我在看上段画面时,感受到女主角心驰神往,似乎在等待赶赴一场与春天的邀约。身在寒冷的冬季,心里住有春天,多么温暖热切的期盼,足以抵御多少严酷寒冷。
从平凡日常中发现美,挖掘生活真谛,使观众获得美的感知,从而更热爱自然贴近生活。应该说,它绝对不该仅仅视作一部普通电影。闲暇时,偶然静静重温任意某个片段,也一点不乏味。
-----------――――――――――――――
以上是《小森林精华版》观影杂记。并诚心实意向您推荐此影片。
遇见有缘,感谢阅读。
『贰』 女大学生提高审美的8部电影
8部教科书级时尚电影,女生提高审美必看
1. 《蒂凡尼的早餐》
这部电影讲述了农家少女霍莉·戈莱特(由奥黛丽·赫本饰演)心想过上流社会的生活,经历了种种变故后,在平凡生活中找到幸福的故事。赫本的经典小黑裙造型就出自此片。受电影的影响,几十年后的今天,很多精致的猪猪女孩衣橱里都有一件小黑裙。
2. 《赎罪》
这部电影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一个英国庄园里发生的一场改变3名年轻人命运的故事。电影的前半部尽是绚烂华丽的色彩,后半部转用素色及糜烂的造型,但都同样美到窒息。那条挂脖的真丝绿裙,绿色恰到好处的饱和度,还有贵气的版型设计,成为几乎全世界女人的梦中裙。
3. 《实习生》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70岁老年人重返职场,成为一名实习生的故事,很有生活启示意义。女主角的职场穿搭,从颜色到版型都恰到好处,可以说是永不过时的OL经典穿搭,很值得职场人借鉴。
4. 《伊夫·圣罗兰传》
伊夫·圣罗兰是法国时尚界最著名的人物之一,这部电影是关于他一生的回顾。整部电影堪称一场视觉盛宴和听觉的时尚盛宴,是学习时尚、培养时尚感的不二选择。
5. 《裁缝》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受过情伤的女人,回到家乡打扮成上流时髦女,向那些曾伤过自己的人复仇的故事。服装设计是电影的一大亮点,那些大胆鲜艳、高级的设计,会让人忍不住感叹裁缝的魔力。
6. 《卡罗尔》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19岁的少女特瑞丝,与高贵性感的中年女人卡罗尔之间的爱情故事。从拍摄场景、服装设计、背景音乐等,都充满着复古的贵族气息,卡罗尔的穿搭甚至能出一期时装画册。
7. 《绝代艳后》
这部电影讲述了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的传奇一生。电影在凡尔赛王宫实地拍摄,极力还原了玛丽皇后奢华的服装和头饰,获得第79届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大奖。满眼的马卡龙色、浪漫的褶饰和蝴蝶结,整部电影仿佛一场换装秀,呈现出极度的华丽美感。
8. 《穿普拉达的女王》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女大学生安迪,毕业进入一家顶级时尚杂志社当主编助理,最后成为一个出色的职场时尚达人。电影多次出现奢侈的时尚服饰,可谓奢侈品大荟萃,其中有一个道具是价值10万美元的项链。观众可以大饱眼福。
『叁』 适合一个人看,提升幸福感的8部电影 | 日影篇
好的电影,就是可以触动我们的心房,有时给我们带来反思与思考,有时也给我们带来积极与愉悦。有的电影看得很压抑,有的电影戏剧冲突非常强烈,有的电影就像流水一样淡然超脱,但它们都有不同层次的深刻。
有时看了部好的电影,很感激,偶尔看了部烂剧,就觉浪费了时间,所以请珍惜每一部令你心生喜欢的电影。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我们很难停下来感受生活的美,一天工作下来感觉生活很疲惫。
很多时候,当我们拘泥于自己的个人烦乱的生活时,真的可以静下心来,即便读不进去书,也可以打开电脑认真地看一部电影。 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几部可以提升幸福感的电影,让你可以片刻静下来,用心感受生活的美好。
我真的太喜欢这部电影了,看完立马写了影评,是一部看后感觉很舒服的电影。这部电影简单宁静,又不乏趣味,特别适合某个有阳光的下午,或是安静的夜晚,一个人静静地欣赏,你会被故事里的三个长得不好看但特别有趣的女人吸引的。
这部电影也让我知道,芬兰是最接近日本的欧洲国家,坐飞机只需要十个小时。一个叫幸惠的女子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经营着一家叫做“海鸥食堂”的日式餐厅,她有着简单的理想,希望通过自己的料理手艺留住客人的心,但是事与愿违,餐厅经常无人。
你以为她就这样一蹶不振吗?不会的,她还是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管顾客有多少人,她一样尽心尽力地对待每一天。
因为不同的原因,店里来了两个帮手,同是从日本单身一人来的。看过这么多电影的我,第一次觉得女二长那么“丑”,但她是最吸引我的。性格太有趣,她会想着办法为店里开创新的食谱,每次说出的话都令屏幕前我的忍俊不禁。
故事的三位女主,独自在异国他乡,长得并不算漂亮,年龄也都偏大,而且还单身。幸好她们没有生活在中国,而是在赫尔辛基独立又有趣地生活着。
她们比正当好年纪的女生们漂亮多了,因为她们不仅有趣,热爱生活,而且有着沉稳大气的智慧。
这篇文章里我主要选的是日本电影。 很多日本的生活电影,就像潺潺的流水一样,不快不慢的节奏,搭配着可口的美食,有那份用心,看完感受到的幸福不止一点点。
北海道的风景,可人的手作面包,温馨的咖啡馆,治愈系的电影。
两个厌倦了大都市生活的夫妻,将家定居在北海道的一个山丘上,共同经营着一家漂亮的面包咖啡店。故事的情节非常简单,穿插着三段他人的故事,每段故事都有着生活的味道,就像他们手下的食物一样。
虽然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有些生硬,但不能阻止我的喜欢。 真是理想中的居住。有理想,有爱人,有美食,有朋友。温馨、简单、幸福,这不就是我们向往的生活吗?
因为电影的画面太美,我常常拿出来看几个小片段,每次看都想向故事里的人一样,即使生活的环境很简单,但也要将自己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决心。
日本的美食电影拍得很好,家庭电影更是佳作频出。
不是每个家庭都很完美,总有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横亘在家人的心里头。
长子纯平15年前为救落水儿童而溺水身亡,次子没有继承父业,多年打拼之后换来的是失业。在纯平的忌日当天,子女们分别赶回家中,平静的家再次热闹起来。
大人们互相说着话,孩子们聚在一起打打闹闹。犹为记得孩子们最喜欢吃的炸天妇罗,越发感到生活的精致与优雅。
“人生路上步履不停,为何总是慢一拍?”淡淡的伤感故事,干净的画面,葱郁的树木,仿佛都在诉说着: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特别适合一个人看的电影,也适合一个人吃饭时,一边欣赏电影,一边品尝手中食物,说不定更能吃出美味来。
《小森林》有两部,分别为“冬春篇”和“夏秋篇”,都被选入了“豆瓣电影Top250”。没有多少的故事情节在穿插,有的只是一个女孩在乡村认真的生活。一种罕见的安静,罕见的简单。
看着看着,你会突然觉得好难过,一个人生活太孤单;看着看着,你又会觉得好幸福,生活很美好,即使一个人。
无法融入都市的平凡女孩市子选择回到自己的老家小森,和当地的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根据季节的更替,种植各种粮食作物。那种喜悦来自每个季节丰收的果实,以及市子每一次用心制作的食物。每一天根据时节和自己的心情,来决定今天要做的食物。
冬天大雪在屋外飘飞,女主角在温暖的房间里就着火炉烤制温香暖糯的面包;夏天虫鸣鸟叫,她用收获来的食物制作甘甜的冰镇米酒。
每一道食物,她都在认真地制作,也会认真地享用。那份对食物的感激,我们都能感受出来。而那种认真对待生活每一天的态度,更是打动了更多的观众。
对生活绝望的时候,打开这部电影,慢慢地学着感受那份美好。又闷又没有高潮的电影,但是相信你也会喜欢。 我们的社会环境越浮躁,越需要这样可以让我们静下心来,慢慢品味生活品质的好电影。
谁说平凡的人生,没有精致美好的生活?有人在电影里,学到了几样菜品;有人在电影里,看到了自己的浮躁;有人在电影里,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日子自然而然地流淌,不慌张,不着急。顺着时节的流逝,决定自己的生活。当我们找不到力量的时候,也可以从大自然里去寻找。
春、夏、秋、冬,在寂静中,不寻找,不依托。努力生活,用心耕耘,慢慢等待果实,等待一切该有的发生。生活,原来这般简单。简单的生活里,照映着深刻的人生哲学。
冬天刚刚过去,而我们也得开始好好地、用心地生活,即使生活曾经欺骗过我们。
日剧《深夜食堂》早已深入人心,夜幕笼罩下东京耀眼无比,但在都市之下也有很多人,深夜了不想回家,好像在寻找什么。深夜时分,有一家温情的小店悄然开张,每次来的人还挺多。你会因为小小的故事,感动得热泪盈眶。
大都市下,平凡人的小故事。依然还是那首熟悉的歌带我们走入故事,还是那位脸上带刀疤的帅气老板,几位常来小店的老面孔依然还在。晚上十二点,你不知道的辛酸事太多了,你没见过的社会角色也太多了,而深夜食堂却能讲述很多温情的故事。
深夜食堂,暖胃又暖心。夜色太浓,很长的深夜,很短的人生。
“如果在告别这个世界的时候,还能有感受美好的能力,那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吧。”
临海的城市镰仓,住着积极热情的三姐妹。她们的父亲早年和情人离家出走,母亲干脆将女儿们抛给外婆照顾。而外婆去世之后,她们仨继承了这栋有着悠久历史的大房子,过着平静的生活。
直到得知父亲去世的那天,她们在葬礼上结识了从未谋面的妹妹,父亲与他的情人所生。这样复杂的关系,本是令人排斥的,但在她们离开之前,看到这个还在上中学的“妹妹”从此孤苦伶仃,于是临行前邀请这位妹妹来镰仓同住。
四季更迭,没有父母的四个姐妹住在海边,组成了梦幻般美好的亲密家庭,对父母上一代的恩怨选择了宽容,个人的烦恼也有了倾吐的对象。大姐的坚韧善良,二姐笑得时候就像阳光林撒满海面一样……
生活不美好啊,但生活即使这样也可以变美好啊。我们的生活不也是这样吗?
看的时候我以为这是一部很老的电影,但没想到这是2005年上映的电影,源于电影讲的是战后的日本。
以前听《再见二丁目》时知道了日本有个城市叫二丁目,看这部电影知道了东京那边还有个地方叫三丁目。日本战后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故事质朴又十足感人。过去的生活虽然很简陋,但是它透露出来的却是那时街头巷尾、邻里相亲那种甜蜜的温馨。
平凡的生活,平凡的工作,他们依然保有对明天的希望和信念。
“明天、后天,就算是五十年后,夕阳也会一直这么美。”永远的三丁目夕阳。
这次给大家推荐八部电影,整理这些写上自己的感悟其实花费了很久的时间。希望有一天的某个时刻,当你觉得很难过而不知道该给谁打电话时,你可以打开我推荐的某部电影,让它来治愈你。想象着,那些比我们还孤独、还悲惨的他们,那样坚定而用心地生活着。
【小森林·书与电影】系列文章。
写了很久,希望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