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一门艺术。确实,阿恩海姆在1933年表示,他对电影尚未被艺术爱好者展开双臂接受而感到震惊,他写道:电影是“出类拔萃的艺术,电影一视同仁地提供了娱乐,让人放松心情;电影在艺术的选美大会中胜过所有历史更久的艺术;电影的缪斯女神应该众望所归地穿得越少越好”。将电影拿来和其他艺术比较异同的主张,为合法化这一初生媒体提供了一种说法,即电影不但和其他艺术一样好,而且电影应该以它自己的术语来被评断,这些评断用的术语应该与电影的可能性以及美学相关。
电影的本质是可以随时间、技术、立场不断修改的,甚至可以认为其本质在其诞生之前就存在,或者认为到目前为止都没有真正的电影,或者一生下来就死了。毕竟就算电影会说话,你问它“你的本质是什么”,它也会陷入沉思。
电影是一种表演艺术、视觉艺术及听觉艺术,利用胶卷、录像带或数字媒体将影像和声音捕捉起来,再加上后期的编辑工作而成。它能准确地“还原”现实世界,“展现”虚拟世界,给人以逼真感。
Ⅱ 关于电影
摄影影像的本体论(安德烈-巴赞)
如果用精神分析法去分析造型艺术,就可以把涂防腐香料殓藏尸体看成是造型艺术产生的基本因素。精神分析法追溯绘画与雕刻的起源时,大概会找到木乃伊“情意结”(complexe)。古代埃及宗教宣扬以生抗死,它认为,肉体不腐则生命犹存。因此,这种宗教迎合了人类心理的基本要求-----与时间相抗衡。因为死亡无非是时间赢得了胜利。人为地把人体外形保存下来就意味着从时间长河中攫住生灵,使其永生。妥善保存死者骨肉的完整外形,这曾经是天经地义的事。一具用泡碱处理过的,干瘪的,呈褐色的木乃伊也就是古埃及的第一个雕像。但是金字塔或通道中的迷宫不足以防止墓穴被盗,还要采取另外的保险措施,以防万一。所以,在石棺附近,除了撒些小麦当作死者的食物外,还放上几尊陶制的小雕像,作为备用的木乃伊,死者身体一旦毁坏,这些雕像便可充当替身。从雕像艺术这种宗教起源中,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原始功能:复制外形以保存生命。显然,在史前洞穴中发现乱箭穿身的泥雕熊表现了同种心愿更积极的一个方面:泥熊等同于知兽的神化物,为的是祈求狩猎成功。
当然,艺术与文明同时在演进,造型艺术也终于摆脱了这种巫术职能(路易十四就没有让后人把他的尸体涂上香料保存,只是请勒*布朗画了一幅肖像)。但是,降伏时间的渴望毕竟是难以抑制的,文明的进步只不过是把这种要求升华为合乎情理的想法罢了。我们不再相信模特儿与画像之间在本体论上有同一性,但是我们承认后者帮我们回忆起前者,因而使他不至于被遗忘。描形绘像的做法已经与人类本位说的实用主义无关。它涉及的不现是人生命延续的问题,而是更广泛的概念,即创造出一个符合现实原貌,而时间上独立自存的理想世界。倘若人们在我们对绘画的盲目赞叹中有没有看到用形式的永恒克服岁月流逝的原始需要,“绘画便实在太虚妄”了。如果说造型艺术不仅是它的美学史,而且应先是它的心理学历史,那么,这个历史基本上就是追求形似的历史,或者说是写实主义的发展史。
从这种社会学观点看问题,照相术与电影的出现便自然而然地解释了现代绘画肇始于19世纪中叶的精神与技术的重大危机。
安德烈*马尔罗在发表于(激情)杂志上的那篇文章中写道:“电影只是在造型艺术现实主义演进过程中最明显的表现,而现实主义的原理是随文艺复兴运动出现的,并且在巴罗克风格的绘画中得到了最极端的体现。”
确实,世界绘画曾经实现了形式的象征主义与现实主义这间不同程度不同的平衡,但是,到了15世纪,西方绘画开始不再单纯注重用特有手段表现精神现实,而力求把对精神的表现和对于外部世界尽量逼真的描摹结合起来。毫无疑义,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件就是透视画法的发明,这是第一个科学的初具机械特性的体系。透视法使画家有可能制造出三度空间的幻象,物像看上去能够与我们的直接感受相仿。
从此,绘画便在两种追求之间徘徊:一种属于纯美学范畴--表现精神的实在,在那里,形式的象征含义超越了被描绘的原形;而另一种追求是仅仅用逼真的模拟品替代外部世界的心理愿望。这种追求幻象的要求一旦有所满足,便愈益强烈,以至于逐渐吞噬了造型艺术。然而,由于透视画法只解决了形似问题,并不能表现运动,因而那里的现实主义自然只能限于探讨如何把事物的瞬间表现得富于戏剧性,即通过某种心理上的第四维暗示出在苦于静止不动的巴罗克艺术中是蕴含着生命的。
当然,伟大的画家总是把这两种倾向结合起来:他们既能把握现实,又将现实融于艺术形式中,使两种倾向主次分明。但是,我们看到的毕竟是本质迥异的两种现象,客观的评论应当善于将其区分,以便了解绘画艺术的演进。从16世纪以来,对现实幻象的追求不断从内部影响绘画。这是一种纯心理的需求,它本身并不属于美学范畴,只有从追求魔力的心理中才能找到它的根源。但是,这种需求十分强烈,在它的影响下,造型艺术的平衡被全盘打乱了。
围绕着艺术中的真实进行的论争就是由于这种误解,由于美学与心理学的混淆引起的。要求既具体又本质地表现客观世界的真正现实主义,与迷惑视觉的(或迷惑头脑的)虚假现实主义混为一谈,后者满足的是几可乱真的幻象。由此看来,中世纪艺术似乎就没有尝过这种冲突的苦头:它既有强烈的写实性,又是高雅的精神表现,它对于由新技术手段揭开的这一幕还一无所知呢。透视法成了西方艺术的原罪。
替它赎罪的人是尼埃普斯和卢米埃尔。照相术既完成了巴罗克艺术的夙愿,也把造型艺术从追求形似的困扰中解放出来。因为绘画曾经竭力为我们制造几可乱真的幻象,这种幻象对艺术来说已经足够了,但毕竟似真非真,而照相术与电影这两大发明从本质上最终解决了纠缠不清的现实主义问题。一个画家不论有多巧,他的作品总要被打上不可避免的主观印记。既然由人执笔作画,对画像的怀疑便不会消除。所以,从巴罗克风格的绘画过渡到照相术,这里最本质的现象并不是单纯器材的完善(摄影在模仿色彩方面还远不及绘画),而是心理因素:它完全满足了我们把人排除在外,单靠机械的复制来制造幻象的欲望。问题的解决不在于结果,而在于生成的方式。
因此说,保持风格与形似两者之间的冲突是较为现代才有的现象,在感光玻璃片发明之前,恐怕还找不到这类冲突的迹象。显而易见,夏尔丹的作品中令人赞叹的客观性与摄影师的客观性完全是两码事。现实主义的危机真正开始于19世纪。今天,毕加索成了这场危机的神话般人物,这场危机涉及到造型形式存在的条件及社会学基础。现代画家摆脱了追求形似的心理,把形似与否的问题丢给了平民百姓,往后,就由平民百姓一方面把照相术与形似问题等同起来,另一方面把只求形似的绘画与这个问题等同起来吧。
因此,摄影与绘画不同,它的独特性在于其本质上的客观性。况且,作为摄影机眼睛的一组透镜代替了人的眼睛,而它们的名称就叫(法文OBJECTIF)。在原物体与它的再现物之间只有另一个实物发生作用,这真是破天荒第一次。外部世界的影像第一次按照严格的决定论自动生成,不需人加以干预,参与创造。摄影师的个性只是在选择拍摄对象,确定拍摄角度和对现象的解释中表现出来。这种个性在最终的作品中无论表露得多么明显,它与画家表现在绘画中的个性也不能相提并论。一切艺术都是以人的参与为基础的,唯独在摄影中,我们有了不让人介入的特权。照片作为“自然”现象作用于我的感官,它犹如兰花,宛若雪花,而鲜花与冰雪的美离不开植物与大地的本源。
这种自动生成的方式彻底改变了影像的心理学。摄影的客观性赋予影像以令人信服的,任何绘画作品都无法具有的力量。不管我们用批判精神提出多少异议,我们不得不相信被摹写的原物是确实存在的,它是确确实实被重现出来,即被再现于时空之中的。摄影得天独厚,可以把客体如实地转现到它的摹本上。最逼真的绘画作品可以使我们更了解被描绘物的原貌,但是,不论我们怎样雄辩,它终究不会像摄影那样具有异乎寻常的威力,以博得我们的完全信任。
于是,在达到形似效果方面,绘画只能作为一种较低级的技巧,作为复现手段的一种代用品。唯有摄影机镜头下的客体影像能够满足我们潜意识提出的再现原物的需要,它比几可乱真的仿印更真切,因为它就是这件实物的原型。不过,它已经摆脱了时间流逝的影响。影像可能模糊不清,畸变褪色,失去纪录价值,但是它毕竟产生了被摄物的本体,影像就是这件被摄物。相簿里一张张照片的魅力就在于此。这是些灰色的或黑色的幽灵般的几乎分辨不清的影子,这不再是传统的家庭画像,而是能撩拨情思的人生的各个瞬间,它们摆脱了原来的命运,展现在我们面前,把它们记录下来不是靠艺术魔力,而是靠无动于衷的机械设备效力。因为摄影不是像艺术那样去创造永恒,它只是给时间涂上香料,使时间免于自身的腐朽。
其于这种观点,电影的出现使摄影的客观性在时间方面更臻完善。影片不再满足于为我们录下被摄物的瞬间情景(就像琥珀中数百年的昆虫保存完整无损),而是使巴罗克风格的艺术从似动非动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事物的影像第一次映现了事物的时间延续,仿佛是一具可变的木乃伊。
摄影影像具有独特的形似范畴,这也就决定了它有别于绘画,而遵循自己的美学原则。摄影的美学特性在于揭示真实。在外部世界的背景中分辨出湿漉漉人行道上的倒影或一个孩子的手势,这无须我的指点;摄影机镜头摆脱了我们对客体的习惯看法和偏见,清除了我的感觉蒙在客体上的精神锈斑,唯有这种冷眼旁观的镜头能够还世界以纯真的原貌,吸引我的注意力,从而激起我的眷恋。凭借着摄影技术创造出来的,我们不曾了解的或未能见到的世界的自然影像,大自然最终做到了不仅模仿艺术,还仿效艺术。
大自然的创造力甚至可以超过艺术家。画家的美学世界与他周围的世界是异质的,画框圈出了一个实体上和本质上迥然不同的小天地。相反,印在照片上一物像的存在如同指纹一样反映着被摄物的存在。因此,摄影实际上是自然造物的补充,而不是替代。
当超现实主义流派为了生出造型畸胎而求助于感光底片时,他们已经隐约地悟出了上述道理。因为对超现实主义来说,美学目的离不开影像对我们头脑产生的机械效应。想像与现实两者之间合乎逻辑的区别趋于消失。任何形象都应被感觉为一件实物,任凭任何实物都应感觉为一个形象。所以摄影曾经是超现实主义流派在创作中优先采用的技术手段,因为摄影取得的影像具有自然的属性:一种真正的幻象。超现实主义
Ⅲ 关于异能的电影都有哪些!!!!!
我来推荐一些给你经典的有: 《天地大磁撞》 《世界末日》 《怪兽格斯拉》 《X档案》 《星舰战将》 《黑洞表面》 《第五元素》 《黑衣人》 《12只猴子》 《拦截未来者》 《未来水世界》 《未来主宰者》 《火箭专家》 《全面回忆》 《深渊》 《机械英雄》 《内层空间》 《霹雳五号》 《苍蝇》 《E.T.》〈X战警〉系列《蝙蝠侠》系列 《银翼杀手》《天茧》系列 《异形》系列 《星际旅行》系列 《终结者》系列 《机械警察》系列 《侏罗纪公园》系列《回到未来》系列 〈刀锋战士〉系列《黑客帝国》系列《生化危机》系列最近上映的新片有:国内: 长江7号 功夫之王 大灌篮 大电影数百亿2 色戒 集结号 投名状 棒棒老虎鸡 命运呼叫转移 龙过鸡年 赤壁 宝葫芦的秘密 不能说的秘密 亲亲老爸 老年无所依 权力风暴 耳朵大有福十全九美 刺马 一年到头 苹果 彩票也疯狂 天下第二国外: 虎胆龙威4 谍影重重3 猎狼犬 美食总动员 兄弟 丑女大翻身 美味情缘 神枪手与智多星 电锯惊魂4 霍乱时期的爱情 怪物史瑞克3 小美人鱼 迪士尼公主 美女与野兽 变形金刚 哈利·波特5 灵魂战车 蜘蛛侠3 龙之战争 异形大战铁血战士2 国家宝藏2 火线保镖 我是传奇 魔法玩具城 贝奥伍夫 蜜蜂总动员 美国黑帮 圣诞老兄 侏罗纪公园4
*****************************本人推荐 英雄 好看~
Ⅳ 关于电影的推荐
风语者,拯救大兵瑞恩,兄弟连,深入敌后,星河舰队1,珍珠港,兵临城下
都是我自己看过的,下面是查的
《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情节就不用多说了,估计地球人都知道。故事背景为二战诺曼底战场,影片胜在战争场面特别真实。
《兄弟连(Band of Brothers)》--风格类似《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场面宏大,情节感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反映二战的电视剧。
《黑鹰坠落》--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美军入侵索马里时遇到伏击,伤亡惨重。场面真实,惨烈。
《珍珠港pearl harbor》--大量应用特效,想过眼瘾非本片莫属。
其他还有《父辈的旗帜》 《硫黄岛来信》
《战争启示录》
《兵临城下》--美国拍的反映苏联狙击手的惊险影片
《血染雪山堡(Where Eagles Dare)》--经典二战老电影,情节跌宕起伏,惊险,悬念,火爆的动作,和现在高科技的动作片相比一点都不逊色,我十多年前看过,至今记忆犹新!
《巴顿将军(Patton)》--一部史诗式传记片,大自然的优美景致和战争的氛围交织成一幅幅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画面。荣获第43奥斯卡最佳影片等7项大奖。
《坦克大决战(Battle of the Bulge)>>--描述二次世界大战末期间盟军与德军的一场坦克大战
《虎,虎,虎!(tora, tora, tora)》--反映日军空袭珍珠港的经典电影,场面宏大壮观,和后来用电脑特效拍的珍珠港对比来欣赏很有趣。
父辈的旗帜 硫黄岛来信
《战争启示录》<兵临城下> 空战电影有:《壮志凌云 》 最近拍的科幻空战片--《绝密任务》
Ⅳ 关于爱情的电影有哪些
关于爱情的电影
《地久天长》
《喜欢你》
《爱乐之城》
《后来的我们》
《昼颜》
Ⅵ 关于电影的影片都有什么
周星驰的《喜剧之王》。刘青云的《我要成名》。《临时演员》,《一炮而红》,《发胶明星梦》,《男演员》,《替身演员》,《艺术家》这个强烈推荐!不知道合胃口不!
Ⅶ 关于拍摄电影的电影有哪些
推荐热带惊雷
Ⅷ 究竟有哪些关于介绍电影的电影
关于介绍电影的电影我了解的还真不多,不过有个《佳片有约》的节目讲了很多关于好电影的题材。我认为《佳片有约》是很不错的一档节目,每周六晚的cctv6播出的电影都值得看,一般7点多黄金时段会播出一部国内动作片,然后差不多晚上10点就是《佳片有约》,此节目会选一些较为知名的电影,但我发现美国电影居多,当然很多都是上映了很多年的电影,但当时没有互联网的情况下的确满足了一些观影需求。
进阶操作,是隔着屏幕泼冷水。情人节必放BE(悲伤结局)爱情片,什么《泰坦尼克号》《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第三种爱情》…虐死单身狗,气死小情侣。但论最骚操作,必须是“尺度”。让人晕头转向的尺度。恐怖血腥、裸露情色都算轻的,政治隐喻也是家常便饭。电视小荧幕播出的电影,比获批上映的院线片,更百花齐放。渐渐地,江湖上开始流传一个说法——CCTV6:一个你永远不懂尺度底线在哪里的电影频道。
Ⅸ 关于007的电影有哪些
第1部007诺博士
第2部007来自俄罗斯的爱情
第3部007金手指
第4部007霹雳弹
第5部007雷霆谷
第6部007女王密使
第7部007永远的钻石
第8部007生死关头
第9部007金枪人
第10部007海底城
第11部007太空城
第12部007最高机密
第13部007八爪女
第14部007雷霆杀机
第15部007黎明生机
第16部007杀人执照
第17部007黄金眼
第18部007明日帝国
第19部007黑日危机
第20部007择日而亡
第21部007皇家赌场
从黄金眼开始就比较好看了,所以建议从黄金眼看
Ⅹ 关于党的电影有那些。越多越好
1、《建党伟业》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而制作的献礼影片。由刘烨、陈坤、张嘉译、冯远征等108位明星出演。该片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开始一直叙述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为止共10年间中国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大体上由民初动乱、五四运动及中共建党三部分剧情组成。
2、《建国大业》是由韩三平、黄建新担任总制片人并执导,唐国强、张国立、许晴、刘劲、陈坤、王伍福等主演的剧情片 。该片于2009年9月16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片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片,讲述了从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3、《我的长征》是一部八一电影制片厂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而拍摄的献礼电影。由翟俊杰总导演,王珈、杨军联合执导,王伍福、 王心刚、王霙、 钟秋等演员主演。制作成本为5000余万元人民币。影片以一个普通红军小战士王瑞的命运为主线,前后贯穿了长征过程中的各个重大事件。本片于2006年10月16日在人民大会首上映。
4、《少年邓恩铭》是江平、李作楠执导的一部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和邓恩铭诞辰110周年的献礼电影,主演是张一山、史磊、吴军。影片讲述了中共一大参会者邓恩铭的少年故事,再现了邓恩铭同志的成长足迹和革命经历。
5、《张思德》是中影集团、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北京市委宣传部为纪念60年前毛泽东主席在延安的演讲《为人民服务》而联合制作的大型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由导演尹力执导,吴军、唐国强主演,于2004年9月8日上映。影片刻画了张思德这个革命队伍中的普通一兵的不平凡的革命历程,以及一代伟人毛泽东和这个平凡士兵之间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