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大全 > 电影的影像风格有哪些问题

电影的影像风格有哪些问题

发布时间:2025-05-27 16:40:07

1. 由巩俐主演的《兰心大剧院》上映了,这部影片为什么全程用黑白影像

近日,由演员巩俐主演的电影《兰心大剧院》上映了,而这部影片采取的是黑白影响,根据娄烨导演自己的说法来看,采用黑白影像其实也是为了还原故事和时代,但是不得不说这是一次失败的尝试,因为这样的画质虽然让电影的氛围感十足,但是观看体验却非常差,不少观众都接受不了这么反常的画质。

最后,对于娄烨导演来说,这或许是一次“返璞归真”的尝试,但是这次尝试也说明了影视行业中的色彩,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或许采取更加“清晰明了”的镜头,反而能够让观众,更加容易沉入到电影构造的那个故事里去。

2. 一些影片分析的问题,最好结合影片分析~~

镜头内部蒙太奇是在一个镜头中,视角、背景、什么的要有大的变化。例如是一个人物的中近景,然后镜头拉成远景或全景,这就是镜头内部蒙太奇,在上个例子中它起了交待特定人物所处环境的作用。而长镜头似乎是应该比较平缓一些,表达人物感情……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本人属自学一类),如有不足之处,请高手指出,不胜感激!

电影场面调度(mise-en-scène ):场面调度一词来自法语,原指舞台上处理演员表演活动位置的技巧。在电影艺术中,它包括演员调度和摄影机调度两个方面。构思和运用电影场面调度,须以剧情、人物性格、人物关系为依据 。利用场面调度 ,可以在银幕上刻画人物、渲染气氛、交待时间间隔和空间距离,对造型也起着重要作用。

演员调度分为:

①横向调度,即演员从画面的左或右方横向运动;

②正向或背向调度,即演员面向或背向镜头纵向运动;

③斜向调度,即演员沿与镜头水平线成夹角的线路作正向或背向运动;

④上下调度,即演员从画面上方或下方垂直向相反方向运动;

⑤斜上斜下调度,即演员在画面上方或下方沿与镜头垂线成夹角的线路向反方向运动;

⑥环形调度,即演员在画面中作环形运动;

⑦无定形调度,即演员可在画面上自由运动。演员调度的着眼点,不仅在于演员在画面中构图的美感,还应遵循人物特定情景下的动作逻辑。

摄影机调度的形式即摄影机的运动形式,如推、拉、摇、跟、移、升、降等;根据镜头位置可分为正拍、反拍、侧拍等;根据镜头角度分为平拍、仰拍、俯拍、旋转拍等。

电影场面调度是演员调度与摄影机调度的有机结合,它们相辅相成,都以剧情发展、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所决定的人物行为逻辑为依据。

这两种调度的结合,通常有以下 3 种方式:

①纵深调度,即在多层次的空间中配合演员位置的变化,充分运用摄影机的多种运动形式,例如跟拍一个人物从一间房间走到屋子深处的另外几个房间。这种调度利用透视关系使人和景的形态获得较强的造型表现力,加强三度空间感。

②重复调度。在同一部影片中,相同或近似的演员调度或摄影机调度重复出现,会引起观众的联想,领会其内在的联系,增强感染力。

③对比调度。如调度上的动与静、快与慢再配以音响的强弱、光影的明暗则会使气氛更为强烈。

场面调度与蒙太奇并不相悖,这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段如果能够相互结合相互融合,电影会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随着电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场面调度的技巧和形式愈来愈丰富多彩。但是应避免两种倾向,一是过于追求画面构图效果的形式主义,另一是片面强调生活真实的自然主义。

3. 电影的影像风格如何解释

.情节的发展结构(叙事方式)是形成一部电影风格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蒙太奇的运用(就是场景与场景之间的转化方式,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连接方式,情节与情节之间的衔接方式等等)再其次才是视角,构图,运动,色彩,角色的表现方式,还有就是节奏的把握了。

4. 如何让你拍的DV影像具有“电影感”(转)

还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决定你所拍摄的影像是否具有“胶片感。”
对于图像本身来说胶片影像有以下特点:大分辨率。35mm电影底片的分辨率可以达到4K.标准拷贝的分辨率也可以达到2K以上。所以分辨率大是胶片影像的显著特点。
色彩柔和。胶片的化学特性决定其影像色彩不同于视频。
宽容度大。胶片可容纳12-14档光圈的亮度范围,而视频仅可以容纳8-10档。所以视频往往会亮部过曝,暗部失去细节。不同胶片特有的颗粒感
结合拍摄方法和剪辑风格来说还包括:小景深。小景深有利于导演引导观众更注意力集中于画面某个区域。
光比可以较大。胶片的宽容度允许导演有更大的余地设计光线。
稳定拍摄。电影在大银幕放映,对影像的稳定性要求很高。
宽银幕。宽银幕更符合人的视觉习惯。
无技巧剪辑。电影的美学特征决定叙事流畅需要使用无技巧剪辑。
光线要想DV产生好的胶片感,你需要在透过镜头的光线到达CCD之前就开始考虑。摄像机的宽容度小,所以大多电视剧的拍摄采用“满堂亮”的方法。而影片往往采用低调画面,产生影像的“质感”。所以如果DV短片要胶片感,就必须对布光考虑和设计,并且拍摄时准确曝光,记录下最大范围的影像信息,以便在后期有处理的余地。
景深电影中的近景和特写镜头往往景深较浅。当摄影机聚焦到此焦平面时,后面的背景虚化。这种视觉效果更接近人类眼睛观察事物的心理特点。而视频图像由于成像面小和光孔小的原因,视频的景深很大。它的结果是物体看起来不真实。大多数消费级摄像机做不到小景深,改进的方法是:使用ND滤镜压暗场景,开大光圈,用长焦镜头拍摄,你可以得到浅景深的效果。
图像柔和许多摄像机在图像处理时添加了图像电子锐化(sharp)的设置,锐化造成图像的“视频味”。在使用中应关掉或者减小锐化档。
色彩倾向如果你选择10个影片,分别从中节选一小段重新看的话,你会对所谓的“胶片感”有
重新的看法,因为每个电影都有其独特的影调和色彩倾向。若想片子带有暖色调。你可以用淡蓝色的调节卡来调节摄像机的白平衡。
宽银幕宽屏幕更适合人的视觉习惯,所以,使用摄像机宽屏幕模式拍摄,可以使你的视频更加具有“电影感”。

5. 如何评价蔡明亮电影郊游

《郊游》是一部充满颓废感与深刻思考的电影

  1. 影像风格与底色

    • 颓废感强烈:电影的影像充满了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颓废感,通过凋敝的城市环境和悲惨的角色境域,营造出一种压抑而深沉的氛围。
    • 底色悲凉:这种颓废和悲凉构成了电影的底色,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感。
  2. 台词与情节

    • 台词寥寥:电影中的台词并不多,且大多是生活化的闲谈,没有实际意义,也不推动情节发展。
    • 情节弱化:通过减少台词和弱化情节,电影更加聚焦于角色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环境的描绘。
  3. 长镜头与视觉冲击

    • 长镜头频繁:电影中多次出现同一场景的长镜头,这种拍摄手法让观众有更多时间去观察和感受角色的情感变化。
    • 视觉冲击力强:通过长镜头和特定职业的具象体现,电影对现代社会、金钱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诘问,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4. 艺术价值与时代意义

    • 伟大作品:《郊游》是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伟大作品,它以其宏大且错综复杂的艺术结构,成为了一件值得细细品味的艺术品。
    • 时代特征:电影属于这个时代,它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描绘和思考,反映了当代社会的某些问题和困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综上所述,《郊游》是一部在影像风格、台词情节、长镜头运用以及艺术价值与时代意义等方面都表现出色的电影。它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考,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观影体验和心灵触动。

阅读全文

与电影的影像风格有哪些问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好看动画电影90年 浏览:884
推介一些外国好看的电影 浏览:285
闪电骷髅箭头狗什么电影名字 浏览:788
印度好看电影动作大片 浏览:15
娘子关战役电影免费 浏览:27
哪吒魔童电影放映到什么时候结束 浏览:506
泰迦奥特曼打赛罗奥特曼是什么电影 浏览:591
免费裸体赌场电影房 浏览:755
生死劫电影免费完整版 浏览:341
星际类战争电影有哪些 浏览:666
陈冠希主演电影有哪些 浏览:279
万达电影院开始多久不能进去 浏览:802
安野友美电影都有哪些 浏览:777
文艺电影如何打动投资人 浏览:921
三邦电影下载怎么这么慢 浏览:477
如何删去电影弹出的字 浏览:612
山2电影什么救援 浏览:367
最长的电影续集有多少部 浏览:349
98年什么电影 浏览:375
出棋制胜电影好看么 浏览: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