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有关一部叫做“越位”的电影的信息
《越位》女人足球和监狱
片名:越位
英文:Offside
导演:贾法·帕纳西 Jafar Panahi
编剧:山德摩尔·罗斯廷 Shadmehr Rastin
主演:赛玛·穆巴拉克·莎西
Sima Mobarak Shahi
萨弗·萨曼达 Safar Samandar
穆罕默德·克拉波蒂 Mohammad Kheyrabadi
类型:剧情/喜剧
片长:93分钟
级别:PG(语言)
出品:Sony Pictures Classics
上映日期:2007年3月23日(部分)
http://ent.tom.com/movie/m/offside.html
里面有详细介绍包括影评和花絮
⑵ 贾法·帕纳西是哪里人
贾法·帕纳西
贾法·帕纳西,1960年7月11日出生于伊朗Mianeh,伊朗导演、剪辑、编剧、制片人。
1993年,开始给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担任助理导演。1994年,参与制作了剧情片《橄榄树下的情人》。1995年,执导了首部长片电影《白气球》,并借该片获得了第4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摄影机奖以及第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青年电影金奖。1997年,编导的剧情片《谁能带我回家》获得了第50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金豹奖、第62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奖。2000年,执导的《生命的圆圈》获得第5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2003年,执导了剧情片《深红的金子》,影片获得了第56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评审团大奖及第39届芝加哥国际电影节金雨果奖、。2006年,编导了剧情片《越位》,影片获得了第5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银熊奖,贾法·帕纳西凭借该片获得了第1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提名。
2010年,执导了剧情短片《手风琴》。2011年,凭借执导并主演的纪录片《这不是一部电影》获得了第6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金马车奖。2013年,执导并主演的半自传式剧情片《闭幕》获得了第6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提名,贾法·帕纳西则获得了银熊奖—最佳剧本。2015年,执导的电影《出租车》获得第6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
中文名:贾法·帕纳西
外文名:JafarPanahi
国籍:伊朗
星座:巨蟹座
出生日期:1960年7月11日
职业:导演、编剧、制片、剪辑师
毕业院校:德黑兰电影与电视学院
代表作品:白气球、生命的圆圈、越位、出租车
主要成就:第1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提名
第6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金马车奖
第6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最佳剧本
早年经历
1960年7月11日,贾法·帕纳西出生于伊朗Mianeh。9岁时因为和姐姐去了一次电影院而喜欢上电影,他在看电影后还会重新改剧情和台词。贾法·帕纳西的爸爸也爱看电影,但是却觉得那些电影不适合贾法·帕纳西看而拒绝带他去影院。贾法·帕纳西只能自己偷偷跑进影院看电影,因此还受到了父亲的惩罚。后来,他为了避开父亲,另找了一家影院,那家影院通常会放外国电影和艺术影片,在那里他看到了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执导的电影,由此开始非常崇拜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20世纪70年代,贾法·帕纳西开始使用便携式摄像机超8(super8)摄制8毫米电影。两伊战争时,贾法·帕纳西在部队服役,还拍摄了一部关于战争的纪录片。退伍后,贾法·帕纳进入德黑兰电影与电视学院就读,20世纪80年代中期毕业,毕业后曾独立执导过四部短片、。
演艺经历
1993年,贾法·帕纳西与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相识,开始给他担任助理导演。1994年,作为剧组主创之一,贾法·帕纳西参与制作了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执导的剧情片《橄榄树下的情人》。期间,他表现出来的才华让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非常欣赏,于是,对方将创作的剧本《白气球》交给贾法·帕纳西执导。
1995年,执导的首部长片电影《白气球》上映,贾法·帕纳西凭借该片获得了第4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摄影机奖以及第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青年电影金奖。
1997年8月23日,贾法·帕纳西制片、编导并参与剪辑的剧情片《谁能带我回家》(《镜子》)上映,影片获得了第50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金豹奖、第62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奖。
2000年,拍摄了由NargessMamizadeh、MaryiamPalvinAlmani、MojganFaramarzi等主演的剧情片《生命的圆圈》,影片获得了第5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及费比西奖最佳长片。
2003年,执导了由PourangNakhael、KavehNajmabadi等主演的剧情片《深红的金子》,影片获得了第56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评审团大奖及第39届芝加哥国际电影节金雨果奖、。2005年,贾法·帕纳西在由KambuziaPartovi执导的剧情片《跨越边界的咖啡馆》中负责剪辑工作。
2006年,编导了由李伦·勒夫、伊度·穆萨里等主演的剧情片《越位》,影片获得了第5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银熊奖,贾法·帕纳西凭借该片获得了第1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提名。2010年,执导了由KhadijeBahrami、KambizBahrami领衔主演的剧情短片《手风琴》。
2011年,执导并主演了纪录片《这不是一部电影》,影片记录了贾法·帕纳西本人因“宣传反对政权”而被囚禁家中的生活片段,他凭借该片获得了第6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金马车奖。
2013年,与坎布茨·帕特维共同执导并共同主演了半自传式剧情片《闭幕》,影片获第6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提名,贾法·帕纳西则获得了银熊奖—最佳剧本。
2015年,自编自导自演了剧情片《出租车》,这部拍摄于出租车内,记录伊朗社会精神风貌的影片获得了第6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主要作品
参演电影
出租车-2015,导演贾法·帕纳西
闭幕-2013,导演贾法·帕纳西,KambuziaPartovi
导演作品
制片作品
编剧作品
剪辑作品
获奖记录
人物评价
与其他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相比,贾法·帕纳西有着更为明确的社会批判性。他的电影《生命的圆圈》把视野从小女孩转向了整个伊朗的妇女界,以其中最弱势的一群女性:女犯人、单亲妈妈、流莺为表现对象,直接地面对残暴的现实社会,描写了伊朗社会对女性的歧视与压迫,并且以轮回的形式拍摄,无论手法或内容都叫人耳目一新。(《北京青年报》评)
贾法·帕纳西将镜头对准伊朗社会中的普通百姓,尤其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妇女和儿童,以灵敏却极具讽刺意味的方式来强调自身的人道主义立场,控诉伊朗的神权政治和封闭政策。在电影《出租车》中,他将出租车作为移动摄影棚,展现伊朗社会的精神风貌和社会现状,万花筒般地流转出伊朗社会的世间百态及对人性的思考,具有很浓厚的社会现实和政治意味。(《戏剧之家》评)
人物争议
2009年6月,在伊朗总统大选中,总统内贾德以62.63%的得票率成功连任,选举结果遭到了改革派领导人穆萨维的强烈抗议,穆萨维的支持者认为选举存在舞弊行为,德黑兰由此爆发了严重的暴力冲突,伊朗16岁少女NedaAghaSoltan在示威中遇害。在这场争议中,贾法·帕纳西支持穆萨维,并去参加了NedaAghaSoltan的葬礼。随后,贾法·帕纳西遭到短暂拘留,虽然获释,但护照被吊销,并禁止出国。
2010年3月初,贾法·帕纳西因其电影涉嫌抨击伊朗政府及支持反对党在家中被特工逮捕,随后他被关押在德黑兰的伊文(Evin)监狱。在狱中,贾法·帕纳西进行了一周的绝食抗议,并留下遗言:“我最后的希望是,我的骨灰能送回到我的家人手中,他们能将我埋在他们选择的地方。”最终,在被伊朗政府囚禁两个多月后,贾法·帕纳西在缴纳20万美元的保释金后终于获得释放。
2010年12月20日,伊朗官方宣布,因为危害国家安全和做了不利于国家形象的宣传,贾法·帕纳西被判6年有期徒刑,20年内不得制作或执导任何影片,不得写剧本,不得以任何形式接受国内外媒体采访,不得离开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