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所有与南京大屠杀有关的电影
南京大屠杀 Nanking(2007)
导演:
Bill Guttentag
Dan Sturman
主演:
Hugo Armstrong
赵家玲 Rosalind Chao
斯蒂芬·多尔夫 Stephen Dorff
国家/地区: 美国
对白语言:英语/日语/汉语普通话
类型:纪录片
片长:USA:88 min
剧情
1937年冬天,日军大举攻入南京,肆意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廿万人成冷血日军刀下亡魂,数以万计的妇女被强暴凌辱。一班有心的西方传教士、商人及医生,献出有限的力量,保卫无辜的中国人。凭着有这班有心人留下的信件及日记,加上震撼的历史片段、证词及访问,试图在70年后还原南京大屠杀的真貌。两位导演以严正的态度对待历史,藉电影敲醒人性深处的良知,当厚颜的日本右翼组织高调宣告要拍摄一出推翻日军屠杀暴行的纪录...
南京1937 Don't Cry, Nanking(1995)
导演:
吴子牛 Wu Ziniu
主演:
秦汉 Han Chin
刘若英 Rene Liu
更多中文片名:
南京大屠杀
国家/地区: 中国
对白语言:英语/德语/日语/汉语普通话
一九三七年深秋,南京荒凉的铁道上,成贤带着怀有身孕的妻子理惠子(日本人)回南京的老家。在纷乱的战火中,成贤在南京的老家已成为一堆瓦砾。别人告诉他可以去到外国人保护的安全区,但成贤自认不是难民而不愿去。他找到在下关发电厂做工的幼时朋友根发。根发虽然对他带回来的日本媳妇反感,但还是接纳了他们。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日,日军开始围攻南京城,同年十月十三日南京城破。疯狂的日兵搜索,烧杀淫掠。理惠带着孩子们进了安全区,难民们得知理惠是日本人,便把所有对日本人的不满发泄在她身上,当成贤来到安全区,理惠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下来,他们不知道另一场浩劫已悄然来临……
南京!南京!(2007)
导演:
陆川 Chuan Lu
类型:剧情/战争
国家/地区: 中国
对白语言:汉语普通话
剧情
《南京,南京》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故事。片中有两条线索,通过一名普通日本士兵和一名普通中国士兵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经历,揭示在1937年南京疯狂杀戮强奸掠夺的背后,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屠城血证 Massacre in Nanjing(1987)
导演:
罗冠群 Guanqun Luo
主演:
雷恪生 Kesheng Lei
陈道明 Daoming Chen
沈丹萍 Danping Shen
1937年12月31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后,展开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国医生展涛仍在一家未及撤离的伤兵医院里紧张地救助受伤军民。他将幸存伤兵和难民带到国际红十字会在城里的安全区内。但日本侵略军随后闯入安全区进行屠杀。展涛目睹惨剧怒不可遏,决心向全世界揭露这一滔天罪行。范长乐的小照相馆日接到日军拍下的记录他们屠杀“战功”的胶卷,范将这一有利证据转给展涛后,全家惨遭屠杀。展涛亦被日军追捕。东北流亡女学生柳晶晶掩护展涛,想方设法帮助他脱险,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展涛终于将照片交到美国人凯蒂手上,但他为转移追兵视线,又只身跑入钟楼。在被日军燃起的火焰中,展涛奋力敲响大钟。凯蒂乘船离开南京,她要将这份记录了日军罪恶的屠城血证公布于世界。
另外还有旗正飘飘Flag of Honor和黑太阳南京大屠杀。
Ⅱ 电影《南京》主要讲了些什么
我听说是关于南京大屠杀的。
Ⅲ 南京!南京!电影问题
呵呵 那东西应该不会外流的了 问陆川要吧 呵呵 …………
我是找不到 哈哈…………
Ⅳ 关于电影《南京!南京!》的问题
八路在整个抗战上拿的出手的事迹没有几个
更何况南京是国民党的施政中心,不可能有八路
当时在三个月的松沪战役后,老蒋已知南京守不住
即有迁都的计划
无奈唐生智因长期受冷落,为争功邀宠,向老蒋说
决与南京共存亡.南京为当时之首都,老蒋也想好好再打一次像样的仗
南京是一定失守,那就让唐生智好好共存亡一下...
所以当国民政府离开南京前往武汉后
所以在南京的部队,接受到的命令都是死守,无任何撤退计划
当日军开始进攻时,唐生智就跑了,并下了全军撤退的命令
当时各系部队已展开,战斗中命令混乱,守桥及守门的部队所收到的命令是不准
任何部队通过...各部队在撤退时相当混乱...
南京保卫战本是可以期待,虽然两军军力相比,国军仍处於下风,但至少能让日军付出更大的代价...也可以争取更多的国际同情,却在这样的情势收场...唉...
另外不要老以为八路军穿的差,国军除嫡系部队外,穿的未必比八路好...
Ⅳ 关于电影《南京!南京!》的一个问题
其实那个日本军官不支持很多日本军官的做法。。这部影片褒奖了日本还是有好人的并不是个个都那么没良心。。。
军官最后自杀,说明连日本自己国家的人都看不下去他们做法了。。可见日本当时对我们国家的残杀是多么的不人道。。。不得人心。。
似乎也说明日本绝对赢不了中国~~··哈哈
Ⅵ 关于电影《南京!南京!》的疑问
坐在星美的电影院里,我承认,我遭受到一场心灵的杀戮。
虽然在周四的晚上,但仍然有接近五成的上座率。说明大家对这部电影的关注度,确实很高。
虽然观看的过程中,有哭泣,有叹息,有愤怒,有最后字幕时对于至今活着的小豆子表达了欣慰的掌声,但我仍然难以掩盖自己的愤怒。
这是一部被认为有着某种精神特质的电影作品。
也被认为是今年以来最重要的电影之一。
关于它,有太多的形容词和修饰语:充满诚意,记录中国人的抵抗,寻找日本人的角度,最棒的中国标签的特技……
但是,我要说,我看到的,与听到的,似乎是两条难以相交的平行线。
我没有看到抵抗。我只看到了死亡。
去看这部电影之前,我被打动的原因,就是因为陆川的话。因为他要记录一段中国人在南京大屠杀中的抵抗史。
但是,很遗憾,我没有看到抵抗——如果那短短的几分钟的巷战算是抵抗的话,我无语。我只看到了死亡:成百上千人的死亡,被机枪扫射,被赶进长江,被关押后浇上汽油扔进手雷,那个看起来英勇赴死的刘烨,完全是具有讽刺意味的苍白“英雄形象”。
那六七个日本兵,就可以把满满一屋子数百上千的人俘获,要知道一人咬他们一口都不够分的。
几乎没有一次抵抗是成功的,是有成效的。这就是抵抗吗?
我没有看到谴责。我只看到了歌颂。
用长长的篇幅,记录征服者的庆典,让我有把银幕撕碎的冲动。在此,也许陆川本人的原话更具有说服力:
那场祭祀舞蹈,可以说我有一个特别巨大的欲望想把这舞蹈拍出来,但为什么想拍这个舞蹈,我觉得这事有特别大的意义在里面,这个意义会让我睡不着觉……就觉得这件事做得特别值得。我们必须把这段鼓和这段祭祀带到所有中国人面前。因为这种威胁,这种被征服的威胁从来就没有消失过,而且人家一直在那儿继承着呢。他们可能不冲中国,就随时的。现在让我们汉族,或让我们中国人拿出一段震慑人心的代代相承的文化的东西,我觉得已经没了,我们就剩秧歌了,我们真正的东西在哪儿呢?战争的本质说到底是精神的折磨,它是一种文化在你的废墟上舞蹈。
中国的文化只剩下秧歌,日本的文化就是震憾人心的精神。所以这种真正的精神这种文化,是有资格在你被征服和损毁的废墟上舞蹈的!
杀戮者的本质,是残暴和兽性,那是应该被谴责的继承,而不是歌颂的膜拜。
一段杀戮的文化,也值得如此的歌颂?这是什么样的奴性心理?
也因为这种歌颂的心态,所以“南京!南京!”这个当时在日本以战胜国姿态传播的闪电战胜利口号,才成为陆川这部重要电影作品的篇名《南京!南京!》?
我没有看到正常的日本兵。我只看到了异常的陆川导演。
一个有人性的日本兵的视角,能代替侵华战争中那些日本兵灭绝人性的群体行为?
一个虚构出来的自杀的角川,能够代表一个永远不肯承认自己罪行的民族?如果他们都是有人性的,那为何迄今为止出来忏悔的侵华老兵屈指可数?
如果他们是有人性的,那么活活地剖开孕妇的肚子取出婴儿把玩的都是谁?那些英国和美国记者记录的图片影像中刺刀上的中国孩子,又是谁?那三十万惨死的灵魂,又都缘于哪个魔鬼的双手?
陆川也许自己很喜欢吹蒲公英,所以在一张惨烈的画卷之后,他简单地表达了未来的美好,可是,生的种子,不是在被一个良心发现的日本人放生之后种下的,是应该对历史的永远铭记和对彼岸的时时警惕,同时自己不断强大壮大,才能生长的。
我没有看到爱国情。我只看到了功利心。
一部挂着爱国旗号的电影,巧妙地用了多个片断、多个场景来记录慰安妇与士兵的“兽与欲”,那些不断穿插于故事中间的强奸、多次闪现的完全的赤裸、多次直接呈现于镜头之下乳房……
为何用四五个段落、总长超过五分钟的时间来表现日本人强奸中国女同胞?
用一个日本慰安妇以及无数慰安妇的声音、动作、画面,是为了要衬托出一个有良知的日本人,是他的思考,还是他动了情?
是因为剧情的需要?还是因为票房、话题的需要?
在这部影片中,大腿、乳房、全裸、慰安画面竟然上升到如此重要的地位,令人发指!
在第一天的首映之后,我们看到了不同的媒体反映:友好媒体继续歌功颂德,中立媒体客观报道,恶意媒体负面连牍,但至少都无法避免地记录到相同的事情——观众感受殊议,争议很大。。
观众不是傻子。
有时候,贩卖爱国热情换取财富,有投机取巧的可能。但是,在“南京大屠杀”的题材上,中国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你在记录什么,你在歌颂什么,你在表达什么,在公众的聚光灯下,你无可遁形。
所以,在影院你能听到带着愤怒情绪的叹息,也能听到“XX神经病”的责骂,还有更深了解导演诉求目的的人,会直斥为“功利心太强”,或者称之为“想拿奖想疯了”。
我想,日本人应该会感谢陆川的宽容。
所以,靖国神社是依然可以去拜的,既然南京屠城之后的胜利庆典都可以在中国得到如此淋漓尽致的表现。
所以,屠杀也是应该的,因为有中国兵,因为有抵抗的存在。
所以,不承认南京大屠杀也是可以的,《南京!南京!》里面没有任何数据去记录日本人所犯下的罪行。
如果,这部影片成为惟一一部表现南京大屠杀而终于在日本公映的先例,我不知道,中国人是应该为之骄傲,还是为之愤怒。
1937年,南京大屠杀成为中国人的国难国耻;2009年,《南京!南京!》让中国电影有新国耻的感觉!
是以为记!是以为祭!是以为忌!
Ⅶ 关于《南京》这部电影具体介绍
片名:NanKing
译名:南京
导演:比尔-古登塔格 Bill Guttentag
丹-史度曼 Dan Sturman
编剧:比尔-古登塔格 Bill Guttentag
丹-史度曼 Dan Sturman
制片人:麦克-雅各布斯
类型:纪录片
片长:88分钟
上映日期:2007年7月3日(中国)
发行:华夏电影发行公司
推荐指数:★★★★★
剧情简介
屠城的血泪和屈辱不应当也不可能被人遗忘,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心中的痛。被美国人称为“中国版《辛德勒名单》”的纪录片《南京》昨日首次在内地放映,参加看片的记者大部分落下眼泪。一名毕业于南京大学的女记者甚至在中途掩面退出。
《南京》是第一部以外国人的视角回顾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从创作开始就受到全世界关注,并已在今年的美国圣丹斯电影节上引起轰动。昨日在上海举行媒体看片时同样让每个记者都大为震动。导演之一丹·史度曼曾表示:“希望避免典型的纪录片手法,如一个又一个专家讲述,展示大量静态的照片等,而是希望通过表演和片中传达的情感力量带给观众深入心灵的震撼”。电影中有大屠杀幸存者的讲述、从6个国家搜集到的各种音像和文字资料甚至包括一名叫约翰·麦基的西方人用16毫米小摄影机冒死拍摄的40分钟录影带等珍贵资料都极大地震撼着所有观众,尤其是短片中直接表现日军暴行的内容被评为“《南京》中最让人背脊发凉的片段之一”。除了资料展示,为了把德国人约翰·拉贝、美国人米妮·沃琴(沃琴回美国不久即精神崩溃自杀身亡)等人极其真实而富有感染力的信件、日记等珍贵文献表现出来,导演还请到如乔根·普罗斯诺、伍迪·哈里森、玛利尔·海明威等多名好莱坞明星扮演目击者,在片中朗读当年这些文字记录。
影片简评
记忆是有重量的。在《索菲的抉择》中,当索菲把奥斯维辛记忆向斯丁沟讲述完之后,走向了死亡。在现实世界,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写完她的《被遗忘的大屠杀》,选择了开枪自杀。但是今天,我们谁来承受她们不能承受之重?无论如何,正像一个叫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美国导演,以一部《辛德勒名单》承载起人类关于奥斯维辛的记忆那样,同为美国人的泰德·莱昂西斯以及比尔·古登泰格、丹·斯图尔曼,以一部《南京》提示我们对于大屠杀历史的记忆。
首映盛况
为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由美国公司投资制作并以西方人视角讲述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南京》,今日下午在北京正式首映。放映前的发布会上,一位大屠杀中的中国幸存者讲述了自己当年的悲惨遭遇,联系影片中对日军暴行的揭露,区别于剧情片的煽情技巧,《南京》以其朴素的回忆话语、真实的历史影像,让很多观众动容落泪。
============================================
《南京》导演:遗憾,被采访的日本老兵很少有悔意
由美国导弹比尔·古登塔格执导的纪录片《南京》今日起将在全国正式公映,比尔·古登塔格前日(7月5日)现身广州,谈起了该片拍摄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南京》是第一部以外国人视角回顾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主要情节围绕以华群女士为首十几位驻华西方人士,包括几名美国传教士和一个德国商人展开。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运用他们在南京的影响力,于1937年12月在南京建立了一个国际安全区,保护了25万中国人的安全。
该片出品人、美国在线副总裁泰德·莱昂西斯2005年初看到一张旧的《纽约时报》上刊登了《被遗忘的大屠杀:1937南京浩劫》一书作者张纯如自杀身亡的讣告。随后,他购买了张纯如的书并阅读了《拉贝日记》,“我看完这些资料后完全惊呆了,没想到在上世纪30年代还有这样惨绝人寰的兽行发生。我觉得张纯如的眼睛在告诉我,一定要让更多人知道这段历史,所以我决定投资拍摄这部电影。”
起初对这段历史也不是很了解的导演比尔·古登塔格对记者说,他和泰德的心愿一样:希望有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
由美国导演比尔·古登塔格执导的纪录片《南京》前日(7月5日)在广州飞扬影城举行了一场特别的放映场,日本、芬兰、荷兰、泰国、新加坡的各国驻广州领事馆的总领事、文化领事以及部分观众一起观看了影片,之后还和导演进行了交流。导演比尔·古登塔格透露,他们目前还没接到任何来自日本方面的意见,同意《南京》在该国公映。
记忆!遍寻各国珍贵史料
谈到中国之前已有许多导演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拍过影片,对此,比尔·古登塔格说,这些影片他基本没有看过,但他知道现在中国导演陆川正要开拍《南京!南京!》,自己在北京也和陆川见过面,觉得他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导演,相信拍出来的影片也会同样有力量。
同时,比尔·古登塔格认为,这样题材的影片本来就不应该只有一部,就像反映德国历史的就不应该只有《辛德勒的名单》,相信以后还会有更多反映南京大屠杀的影片出现。
《南京》因为出现大量真实的历史图片、文献以及当年西方人士留下的对日军屠城暴行的亲笔记录等珍贵史料而受人注目。这些资料,是摄制组用了两年时间,辗转中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美国等地寻找到的。其中有一段长达40分钟的真实记录了南京大屠杀惨状的史实片段更是首次出现在银幕上。除此以外,影片摄制工作人员还辗转多国,采访了近80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当年的日军老兵,真实地还原了那段最黑暗的岁月。
遗忘?日本老兵罕有悔意
对于这次在日本的拍摄,导演比尔·古登塔格说,他拍摄该片完全是站在中立的角度来透视历史,但是整个拍摄中,他还是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剧组共有3位日本工作人员,影片拍摄到中途,3人纷纷要求退出,“可能是迫于某方面压力”。而扮演日本军官的日本演员,其博客上也被人发了死亡威胁书。
不过,导演说,这些退出的员工都是年纪大的,后来重组的工作组当中,来自日本的都是年轻人,大家合作得很好。
不过,导演很遗憾地表示,他们在日本采访的250名老兵中,只有7名表示了悔意。有的老兵在回忆这段历史时,竟然只记得,第一天进南京城天气很热,只想能喝到水。此外,让导演深感遗憾的还有,目前这段历史的幸存者在减少,不到500个,如果5年前就开始收集资料的话,可能会更容易一些。
荣誉!观众热泪高于奖项
据了解,《南京》已经开始全球发行,中国和其他亚洲地区是第一站,美国也将在下半年大规模公映该片,但比尔·古登塔格前日(7月5日)表示,“日本至今都没有发行商来买,我个人还是希望能够在日本公映,我拍这部电影只是呈现真相。”
《南京》曾于今年1月在美国圣丹斯电影节首映,获最佳纪录片剪辑奖;4月在香港国际电影节获最佳人道主义影片;6月在上海第十届电影节上映了两场,场场爆满。相比奖项,导演比尔·古登塔格印象更深刻的是观众的反应,他说,该片在美国电影节上映时,很多不了解这段历史的观众都买票进场观看,当时还曾有一名日本皇室军队的观众握着他的手流泪。
遗憾!影片无望日本公映
除了在以上几个电影节亮相外,导演还申请了带该片去参加今年10月的东京电影节以及明年的奥斯卡。他本人已经拿过两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但遗憾的是,他申请前往东京国际电影节参展的要求,迄今还未得到日本方面的回应。
不过,导演强调,虽然日本方面怕题材太敏感,而不敢接这部影片,但他相信在日本还是有群体是想看到该片的,尤其是青少年。同时他强调,自己的作品不是反日,而是反战片,日本人如果及早认清这段历史,对他们的将来发展也有好处。
=============================================
Ⅷ 关于南京南京电影剧情的几个问题.
这位同志可能想了解电影的内在情节,但是,请问一下,你觉得日本人为什么屠杀南京城里的人?想明白就知道为什么唐先生死了,而现在称在那场屠杀中没有死的人叫幸存者了!
至于为什么唐先生死后,日本将军那样的表情,我想跟结局那个日本人自杀是一个原因吧!我个人理解就是,人的本性都是不愿意战争的!那场屠杀对于中国人和日本人来说都是违背人类本性的吧!
Ⅸ 电影《南京》主要内容
一部由美国人制作、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纪录片《南京》,在北京首映,给现场观众以强烈的震撼。
《南京》由美国在线副总裁特德·莱昂西斯个人投资200万美元拍摄,曾获奥斯卡纪录短片奖的导演古登泰格和斯图尔曼联合执导。影片从西方人的视角,讲述了70年前发生在中国的那场浩劫。
莱昂西斯表示,是《拉贝日记》和华裔女作家张纯如,让他了解到这段骇人听闻的历史。当年,莱昂西斯看到张纯如的讣告后,立即找来相关史料和其作品《南京大屠杀:被二战遗忘的浩劫》阅读。看完后,他为自己对这段历史的无知感到羞愧,“大多数美国人根本不了解这段历史,我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几近湮没的真相公之于众。”
Ⅹ 关于电影《南京南京》的疑问
是自己的孩子,前面是有铺垫的。
导演用在这里是为了说明:我们的民族还在继续繁衍,不会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