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给你什么启示
牺牲、忍让、顾全大局、舍弃个人利益、重视亲情、愚公移山的坚持,这都是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当有一天地球要灭亡,西方思维会告诉你,造一艘诺亚方舟让少数人逃跑;而《流浪地球》会告诉我们,要带着地球和全人类一起逃跑,哪怕是流浪,这就是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中国式英雄信仰,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对困难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集中力量办大事,全人类共同来拯救地球,所以好的科幻电影会给你带来思考。
❷ 电影《流浪地球》为什么让人看不懂呢
首先,承认国产科幻电影进步了,请不要急着否认,起码特效不是给五毛钱能做出来的,对么? 为什么让人看不懂,这里简单分析几个让人看不明白的地方。
这里说一下,流浪地球剧情有修改。为了过审以及应对春节档的排片剪掉了30多分钟,结果导致剧情不够连贯,有些情节或台词显得突兀,甚至有些莫名其妙,网上有爆料都剪掉了哪些内容,比如韩朵朵去地表是为了祭奠爸爸妈妈,后来兄妹俩找到父母逝去的地方,朵朵擦开冰面看到无数向上游的尸体,场面让人震撼而哀痛,再比如王磊老婆孩子都在杭州,所以火石被毁后他才会崩溃大喊:我老婆孩子白死了。
一、科幻片很魔幻。虽然不要求一定遵循科学但起码遵循点常识,用火柴点燃木星到最后要靠空间站引爆,学过高中物理就可以理解宇宙中卫星运动变轨减速相当慢,等空间站到那里,小火柴都早就焉了,许多值得吐槽的地方也就不再一一细说了,也有中科院院士吐槽过,比如停止自转还没自转实现推进可能性大,几百个人如何推动千万吨级别的撞针(别提机械臂,按力的相互作用,最前面的十来个人要承受合力,能承受这种力量还没变成肉酱,是如何做到被几顿的车压压就能死的),这些地方观看的时候观众一边尴尬癌发作一边替导演脑洞捉急,这就好像历史剧导演读完几本野史小说就直接开拍了一样。
这些地方可以看出剧情安排的相当马虎,毕竟刘慈欣只是个小说作者,并不是真正从事科研的,也会犯一些常识错误,而且其实这些都是请一些学者和刘慈欣合作完全可以解决的问题。
二、叙事不清晰。人物动机行为全都莫名其妙不能理解,比如到了最后主角队到底是在干什么?我想这也是许多观众疑问的地方,什么软件不行需要硬件?而硬件就只是把电线拔下来在插上去?有什么意义么?户口到最后在干什么?那种机械随随便便上个人就能推动?当然,这也是可以模糊的地方,毕竟编剧和我们都不了解未来的机械开法,只是为了弄出了比较震撼和急迫的感觉可以设置的,但应该还有更好的处理办法不是么?个人觉得黑进去反而更有未来感,而电影中反而给人一种几十年没动过的废旧工厂感觉,真的是支持人们离开太阳系的核心动力设施么?
三、套路很熟悉。很多朋友看的时候都会有既视感,似乎很多地方都好像在哪里看到过,毕竟人的想象力是有限的,哪怕是欧美大片,也是会出现同质化的趋势,就好像复联三的一位导演(这个记不大清了)就说过,他希望观众不要在追求超级英雄打打打,然后拯救世界,除了拯救世界,他们还有更希望让观众看到的地方。比如金刚狼的最后一部,便是英雄暮年,又或者超级英雄的日常生活等等。这里我依旧是对电影表示支持,还是有提升空间的。
四、剧情太过儿戏。比如世界政府确定不是特x普一个人把持么?公布末日情况会造成多大的恐慌,多少人还没等撞上木星就死于别人的刀下,哪怕是为了鼓励回家看看亲人,交通全面瘫痪还怎么回家?并且放弃火种计划在几分钟之内就做出来,不仅让人想起某个总统,擅自退出各种协议,没有经过专家学者的协商,个人英雄主义展露无疑,假设演员换成美国人,金发胖子,你是否还能给出高分呢?又或者杭州几十万人危在旦夕,但没有救主角的姥爷那就不应该?水军会说换位一下你也会这样想,那请问你为啥不换位到杭州那几十万人身上去呢?!
但是国产科幻是否进步了呢?确实,我们比起别的国家还有所不如,但比起以往还是要进步不少的,回想一下(甚至不用回想)网剧长刷的一句,不了解这个,为了我家欧巴,追了。靠着当红偶像都能硬火,各种无厘头抗日神剧,各种欧巴神剧,无需剧情,明星来带,相比之下,已经很好了,越来越多的国产电影也会更有内涵,更会让人看得明白。
❸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表达了什么有什么意义
《流浪地球》讲述的是在未来,太阳已经快要毁灭了,而且当时人类还没走制造大型宇宙舰船的能力。于是,就有人提出利用地球当做船体,给地球装上发动机,脱离太阳系的故事。
这部剧充分表达了作为人类这一物种,在在种族灭绝时,所表达出来的人性。有那种可以为了生命的延续舍弃自己的人,也有那种在巨大的恐慌下,盲目从众的人。
我至今都记得,在地球完全脱离太阳系后,在人类中开始有传言说太阳没事,要把那么多好人处死的时候,太阳炸了这一画面。究竟人类的人性能够扭曲到什么地步,究竟人性能光辉到什么高度。在这部剧里,我看到了答案。人性的刻画,赤裸裸的表达。
❹ 电影《流浪地球》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贯穿全片的线索是哪些
《流浪地球》的中心思想,就在韩朵朵的话里。
“希望,是这个时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
无论最终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选择希望。”
❺ 电影流浪地球对中国科幻能有什么作用
流量地球对于中国科幻和中国科幻电影,是一个示范作用,告诉从业者和资本方,讲好故事的硬科幻一样可以赚到很多钱。这样的示范,可能不能马上让国内的科幻电影和硬科幻小说一下爆发,但指出了一个清晰的方向。
这也同样在告诉其他国家的电影公司,拍科幻电影除了找好莱坞,同样也可以找中国了。内外双重因素的刺激下,这些相关产业可能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和空间。
❻ 流浪地球火爆荧屏有哪些现实意义
这是应为传统的观念都是女性带孩子成长,随着明星效应带入荧屏的男性爸爸们的带孩子举动,由此给大家生活中提供了亮点。
❼ 你觉得《流浪地球》这部中国科幻电影的意义是什么
科幻是人们基于已有的科学,对将来可能发生的事作出有根据的幻想。科幻和玄幻的最大区别是:科幻不存在超自然力,所设想的一切都可以用科学,可预见(有可能出现)的科学来解释。谁能用科学来解释怎么用发动机让地球停止自转?怎么用发动机把地球推出太阳系?
❽ 《流浪地球》的上映对天文学的科普有什么意义
当太阳的氢气燃烧殆尽后,它就会变成一颗红巨星
❾ 《流浪地球》对于中国科幻电影有怎样的意义
故事的人文内核非常非常的“中国”,是一部特效出色,剧情抓人无尿点,有充分的高潮迸发点,适合全家一起去看的灾难片。就像当年的《阿凡达》之于好莱坞一样,是一种标杆。我认为其最大的意义在于:《流浪地球》让大家都知道了,我们是可以拍出优质科幻电影的。
“宇宙之大,人类哪怕拼尽全力也只能在微不可查的维度上艰难前行,如果有跨越星海而来的敌人,我们只会弱小如尘埃。”
刘慈欣的作品里面,最为适合作为影视化敲门砖的绝对不会是流浪地球,这部作品太硬核,以至于带有浓烈的史诗色彩,但令人意外的是,这样的硬核作品一点没有向观众“服软”,反而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审美体验。“带着地球去流浪”是明显带有中国家庭观念特色的科幻设定,有知乎大神做过公式推演,要使得地球停转和逃离原有运行轨道是需要更大代价(比一千多转向发动机一万多推进发动机来得要狠的多),并且在地球进入木星轨道并逐渐接近洛希极限时,大气会首先向宇宙空间溢散再逐步根据引力渐渐吸附于木星大气层,基本不存在能够实现使气体混合的“雷管”。还有诸如地下城、运载车、火石的设定,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说明。但不得不承认,它是迄今中国科幻电影的骄傲。以后,提起科幻片,不止是好莱坞,中国也可以。
《流浪地球》堪称是中国电影工业的成年礼,为中国科幻电影照亮了道路,弥补了中国电影在科幻题材的空白。
中国电影行业在《流浪地球》之前还从未出现过任何合格的大型科幻电影,无论是《2012》还是其他有限的几部科幻电影,评价都不高,很多连平均水平都没有达到。
然而,《流浪地球》确实是让中国观众惊讶到了。
《流浪地球》的成功是中国科幻电影新的里程碑。它颠覆了之前中国科幻电影的五毛特效,剧情不够场面凑的局面,通过勇敢的尝试开辟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新元年,也为想要拍摄科幻电影的中国艺术家们开了个好头,更为他们指明了方向,中国科幻电影一定要有中国特色,特效是基础,但是中国元素才是剧情的血与肉。
❿ 《流浪地球》重映版立项,这部电影有什么重大意义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是非常好看的一部电影,它在上映之初就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很多人去影院观看这部电影,这部电影的票房高达几十亿,可见当时人们对《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的喜爱。《流浪地球》这次重映版立项,相信很多人会去影院重新温习一下这部电影。那么这部电影除了好看有什么重大意义呢?我个人认为《流浪地球》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先河,让人们认识到了中国也能拍好科幻电影,感受到了中国科幻电影的魅力。
一、《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第一部科幻电影。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上映之前,其实国内已经有过科幻电影,但是这些科幻电影都是披着科幻的皮去恋爱或者讲一些比较玄幻的故事,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这部电影从内到外都是科幻。这部电影让国内观众意识到国内有很好的科幻题材,而不会认为中国只能拍出武侠电影或者人文类的电影,拍不好科幻电影。因此《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是具有里程碑式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