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北京电影学院有什么专业
文学系: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电影剧作、电影理论、电影批评) 导演系:导演专业。(故事片、纪录片、剪辑) 摄影系:摄影专业;(故事片摄影、纪录片摄影、科教片摄影、影视照明、) 美术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广告学专业。(影视美术设计、影视美术、影视广告、新媒体艺术、现代绘画、虚拟空间、人物造型、镜头画面设计、影视化妆) 录音系:录音专业。(录音艺术、音乐录音、声音特效、数字媒体) 管理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影视制片、发行放映、文化经济人) 电影学系:(电影研究所)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电影理论、电影批评、影视创作学)同时,负责学院的学报出版,学院信息中心的工作和学院网络的工作。 影视技术系:(数字媒体技术研究所)(影像工程、数字影视技术、新媒体技术、网络游戏) 表演学院:表演专业。(表演、配音) 摄影学院:摄影专业。(图片摄影) 动画学院:动画专业。(动画、动漫画设计、计算机图形图像,三维电脑动画) 继续教育学院:表演专业:(影视表演、节目主持人、影视模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剧作);导演专业:(影视导演、影视节目制作、编导);摄影专业:(电视摄像、图片摄影);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影视美术设计、影视化妆、);广告学专业:(广告制作);动画专业:(影视动画) 国际交流学院:导演、表演、摄影等电影、电视制专业。
B. 北电有什么专业
(一)、普通类本科招生专业:文化产业管理、数字媒体技术
(二)、艺术类本科招生专业:
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1个,北京市本科品牌专业4个,国家广电总局本科重点专业4个,国家级教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精品课程1门,省部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10门。北京电影学院具有系统、科学的电影学科专业体系,设有3个博士和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下设艺术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制作学、表演学、管理学、动画学和美术学等8个二级学科。
C. 北京电影学院有什么专业
北京电影学院有以下专业:
文学系:戏剧影视文学(创意策划)、戏剧影视文学(剧作)。
导演系:戏剧影视导演。
摄影系:影视摄影与制作。
影视技术系:影视摄影与制作、影视技术。
摄影学院:摄影。
表演学院:表演
声音学院:录音艺术、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艺术与科技。
美术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新媒体艺术、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管理学院:文化产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电影学(制片与市场)。
电影学系:电影学(电影评论)。
动画学院:动画、漫画、戏剧影视文学(动漫策划)。
数字媒体学院:数字媒体艺术。
视听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
高等职业教育学院:戏剧影视表演(高职)、影视美术(高职)。
北京电影学院2022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计划
北京电影学院严格执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下达的招生计划,按照教育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的要求,根据发展规划、办学条件、生源状况、人才需求、学科发展等因素,编制年度招生计划并向社会公布。
北京电影学院艺术类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不编制分省招生计划;普通类本科专业、艺术类高职专业编制分省招生计划。
北京电影学院本科、高职招生无预留计划。所有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的招生计划数均向考生公开公示。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北京电影学院
D.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专业
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理论艺术学剧与影视学电影学
中国电影编剧研究院:艺术学理论 艺术学
文学系:艺术硕士电影广播电视
导演系:艺术硕士 电影
表演学院:戏剧与影视学表演学艺术硕士电影戏剧
摄影系:戏剧与影视学电影制作学艺术硕士电影
声音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电影制作学艺术硕士电影音乐
美术学院:美术学艺术硕士电影 美术 艺术设计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研究院:戏剧与影视学 影视管理学
管理学院:艺术硕士 电影公共管理硕士
中国电影高新技术研究院:戏剧与影视学 电影学
摄影学院:美术
中国动画研究院:戏剧与影视学 动画学
动画学院:电影美术 艺术设计
基础部:艺术学理论 艺术学
视听传媒学院:艺术硕士 广播电视
中国电影教育研究中心:艺术学理论 艺术学
数字媒体学院:艺术硕士艺术设计
E. 北京电影学院有什么系
文学系:戏剧影视文学(创意策划)、戏剧影视文学(剧作)
导演系:戏剧影视导演
影视技术系:影视摄影与制作、影视技术
摄影学院:摄影
表演学院:表演
声音学院:录音艺术(电影录音)、录音艺术(音乐录音)、艺术与科技
美术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新媒体艺术、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管理学院:文化产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电影学(制片与市场)
电影学系:电影学(电影评论)
动画学院:动画、漫画、戏剧影视文学(动漫策划)
数字媒体学院:数字媒体艺术
视听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
高等职业教育学院:戏剧影视表演、影视美术(高职)
国际交流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5)北京电影有哪些系扩展阅读
北京电影学院是亚洲规模最大、世界著名的电影专业院校,也是北京市主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教育部重点支持建设的艺术高校,被誉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
历史沿革
北京电影学院的前身是1950年创建的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该所1951年更名为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1953年更名为北京电影学校,1956年改制为北京电影学院。
办学规模
北京电影学院占地105亩。全日制在校学历生近3000余人,成人教育本专科生、留学生、在职研究生和研究生课程班、进修及培训生3000人左右。学校正在建设新校区,占地667亩,规划在校全日制学生6000人。
办学特色
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学校建立了完整、科学的电影学学科体系;形成了以本科教学为主体,涵盖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和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的电影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北京电影学院以其办学思想科学化、专业架构整体化、教育体系系统化、人才培养精英化、学校功能一体化、实践教学规范化、教学保障现代化的办学优势,在中国电影高等教育领域处于领军地位。
经过60余年的积淀,形成了以“尊师重道、薪火相传”的校训,“修身、勤学、精艺、践行”的校风,“立德、立言、立行,求是、求美、求新”的学校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体系。以此为基础,学校致力于发展适应中国电影强国建设需要的电影教育,培养有所敬畏、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优秀电影工作者。
2007年6月,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2011、2012年美国《好莱坞报道》杂志推出的全球25所最佳电影院校的排名中,北京电影学院连续两年居全球第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