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昆仑关战役为什么被禁原因是什么
该影片曾因昆仑关战役战果存在争议而被禁长达11年。
为政治与投资的问题,这部作品最终拍得很失败,原来设定的多兵种作战的场面未得到展现。90年代两岸交恶,不但严重影响了《铁血》的拍摄水准,同时也让它遭到禁播。
尽管这部片子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在国外却引起了轰动,在西班牙的电影节上好评如潮,获得“历史见证奖”,而且破例连放两场。面对着外国人士的掌声,杨光远导演说自己当时“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涌上心头”。
B. 日本有哪些战争题材的影片
日本战争题材的电影有《在这世界的角落》、《空中杀手》、《赤色天使》、《我想成为贝壳》、《二百三高地》等。
1、《在这世界的角落》
《在这世界的角落》是片渊须直执导的动画电影,由能年玲奈等担任配音,于2016年11月12日在日本公映。
该片改编自河野史代的同名漫画,以二战末期的广岛为舞台,讲述女主人公小铃嫁到住在海军军港“吴市”的婆家后,经历几次空袭拼命生存、积极面对生活的故事。
2、《空中杀手》
《空中杀手》是由押井守执导,菊地凛子、加濑亮等人参与配音的日本动画电影,于2008年8月2日在日本上映。
影片改编自小说家森博嗣同名作品,讲述了一位战斗飞行员在一个类似日本的战争世界中奋斗生存的故事。
3、《赤色天使》
《赤色天使》讲述1939年,中日战争如火如荼。年轻的女护士西樱被派往天津日本陆军医院工作。她的清纯美丽吸引着一曾出生入死的年轻士兵们。某晚,樱被坂本为首的一众伤兵强暴,作为惩罚,坂本被重新派往战场。两个月后,战事不断吃紧。
樱受遣前去援助深县的前线医院。在这里,因战火而负伤的士兵不计其数。樱和主治医生冈部(芦田伸介 饰)每天马不停蹄,为了保住更多人的性命,他们甚至不得不通过截肢等手段以缩短治疗时间。在此期间,樱见到了伤重濒死的坂本,抚慰了失去双臂极度痛苦的一等兵折原(川津祐介 饰),也渐渐陷入对冈部医生的依恋之中。
4、《我想成为贝壳》
《我想成为贝壳》是由日本TBS电视台制作发行的139分钟的家庭战争影片。该片由福泽克雄导演,桥本忍编剧,中居正广、仲间由纪惠、柴本幸、西村雅彦等主演,于2008年10月25日在日本上映。
该片改编自加藤哲太郎所著同名小说,讲述了日本高知县经营一家理发店的清水丰松在战争期间被强行征兵入伍,战争结束后,他因被怀疑在军队服役时曾听从上司的指令而杀害美军士兵而被逮捕。
5、《二百三高地》
《二百三高地》是一部剧情片。内容以日俄战争中旅顺攻围战前在203高地为主轴,依据史实描述日军第三军司令乃木希典攻取此高地的故事。
从明治37年(1904年)2月到38年(1905年)7月,约一年半的时间里,日本与俄国之间为争夺朝鲜和中国区域的控制权而爆发了日俄战争。这是一场帝国主义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而主要在中国东北进行的一场强盗战争。
这场战争中的二零三高地位于旅顺新市区西3公里,因海拔203米,被称为二零三高地。日俄战争中它是西线制高点,距市区和港口要塞较近,是日俄双方争夺的重要阵地。
C. 德国有那些禁播电影
德国电影《困惑的浪漫》
虽然只是描绘了一对男女的癫狂恋尸,却让人感觉到其中浩浩荡荡的无敌力量。2004年时,美国的《时代周刊》曾评出“史上最恶心的五部电影”,该片以笑傲江湖之势荣登榜首。
这是一部纠缠于尸体、死亡和性之间的片子,片中的男女主角是一对恋尸癖,家中收藏着各种各样丑陋不堪的尸体器官,影片里处处都洋溢着死亡的味道和意象,如剥皮的兔子、解剖的海豹和摔烂的黑猫,还有男主角梦中两人互相抛掷人头的嬉戏等等。
D. 有哪些电影是抗击八国联军的除开《神鞭》以外
义和团运动于1963年的电影《北京55日》(55 Days at Peking)中被提及。《北京55日》摄于西班牙,由于拍摄需要数千名中国演员,电影公司从西班牙全国各地几乎把找到的中国人都拉来排戏了。这样的结果导致在电影拍摄期间西班牙全国的中国餐馆几乎都关闭,因为餐馆员工(通常是业主)都被电影公司所雇用。电影公司雇用了如此多的中国人以致在几个月的时间内,西班牙全国几乎找不到中国餐馆吃饭。这套电影因为题材敏感,后来一直被禁止在香港上映,直至1980年代后期。
1975年,香港的邵氏兄弟拍摄了一部反映此事件的电影,名为《八国联军》(Pa kuo lien chun),导演张彻使用高预算拍摄了一个关于觉醒与复仇的大场景故事。[2] 《八国联军》描述了拳民的追随者因受欺骗而相信他们刀枪不入水火不伤。电影的武术导演是刘家良,由傅声主演。
1986年,中国大陆作家冯骥才关于义和团运动的小说《神鞭》被改编成电影,著名演员陈宝国参演。电影的主人公“傻二”的辫子神力无比,可作为伤人利器,被称为“神鞭”。傻二亦凭借这项才能加入了义和团。在一次和“洋人”的战斗中,傻二的战友大都阵亡,傻二的辫子也被洋枪打断,此后傻二一度陷入消沉。但在故事的结尾,傻二剪掉了辫子,变成了一位神枪手,继续和外国势力作斗争。傻二有一句总结全剧主旨的名言:“祖宗的东西再好,该割的时候还得割”。
E. 《一九四二》:等了18年,两次被禁拍摄,冯小刚最好的一部电影
苦等18年,两次禁拍,三次审查,冯小刚说:“过审那天我们都喝高了!”是什么样的电影历经这样千辛万苦才最终才得以搬上银幕,让冯导坚持这么多年也要将它拍摄完成?
——原来是2012年上映的《1942》
全片没有过度煽情的戏份,却让你体会到绝望,在一个人流离失所孤苦无依找不到希望时,原来绝望也会显得平凡。
让我们从角色设计方面看芸芸众生之相,再将影片深度剖析寻找巨灾之下的人性之真和人性之丑陋。
01、老东家
他是一个品性温和,善良,平凡的地主人家,兢兢业业只为守住一点点家业。
在经历了粮食减少,日军轰炸,亲人逐一离去,曾经的倔强一点点被消磨,所谓的自尊也转化为简单活下去的希望。
大年三十,女儿甘愿卖掉自己换来几升小米,让他这个从来只有买人没有卖人的东家彻底抛弃了自己的自尊与虚荣。
然而此时的东家并未放弃所有希望,真正的绝望是抵达唯一能够逃荒的地方陕西时却遭到乱枪扫射,最后的香火留成也没有留成的时候,他绝望了。
绝望的他只抱着死也离家近一点的念头朝着河南走去。然而结尾处的小女孩和他一起最后是回到河南活下去的,没有粮食的他们是怎么活下来的,吃的是什么?
影片最后说女孩从此之后没再见她吃过一口肉。
02、瞎鹿
也许没有太多观众会记住瞎鹿这个角色,他的存在太过于短暂,然而饥荒面前,像他这样短暂的小人物又何其多呢。
瞎鹿和老东家是一个对比,同为整个影片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角色,一个原本富裕一个原本贫穷,一个活下去了一个草率的被一巴掌拍进开水锅就再也没有起来了。
尽管花枝等了他三天,但他的死也终究只是万千“瞎鹿”中的一个而已,没有人会记得他,甚至没有人会为他流太多的眼泪,毕竟在饿死面前,流泪也是要花力气的;在死亡面前你还来不及悲伤的时候,可能你也要死了。
03、栓柱与花枝
栓柱与花枝是整个影片当中的两股精神力量,只不过花枝的精神与信念在不断被消耗殆尽,而栓柱的精神信念在最后一刻得到了升华(当然也可能是为了过审,突出人性之善日本人之凶残,不然日本人给灾民粮食真成善举了)。
从少东家对她实施强暴,花枝拼死反抗,到愿意和栓柱睡只要两片饼干就行。影片当中栓柱与花枝最后就着城内大年三十的烟火拜堂(城内阖家欢乐与城外卖女求米的对比多么讽刺。)
花枝嘴上说希望栓柱死前有个媳妇其实只是想第二天栓柱就有老婆可卖了,这样她们都能活。
这时候卖一个人能值四升小米,精神与信念还算什么?
04、东家之女
受过教育,能读书识字,大富人家出生,她是有自尊有修养有道德底线的文化人。然而经历了饥饿,身边的人相继死去,东家杀猫熬汤的时候她也只淡淡说了句:“我也要喝猫汤。”她的精神世界便是在这一瞬间崩塌的。
将书本全部撕掉烧火,证明她已经彻底摈弃了自以为豪的知识分子的骄傲,承认她只不过是一个随时面临死亡的逃荒者而已。
东家之女的变化是合乎情理的,却又是残忍至极的,为了活命大年三十将自己卖去换几升小米,十七岁的她卖入妓院服侍军大爷时候,含泪说出了那句“吃太饱了蹲不下去”闻者听之何其心酸。
从东家之女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典型人类的身心蜕化过程,这种变化不是进化也不是退化,只是适应生存法则弃其“糟粕”而已。
然而透过剧情我们更应该看到那些隐藏在黑暗中的人性一面与民族一面,以及整部影片想要体现的核心思考。
05、明流与暗流,众生并非平等
什么是“明”什么是“暗”,明是登得上台面的,暗是永远隐晦的。
顾此观之,政治家眼里“明”是外交,将领眼里“明”是战争,而统治者眼里的“明”是口蜜腹剑之流刻意伪造的虚假,真正的“暗”隐藏在死亡当中,在最隐晦的角落暗自凋零。
饥荒固然让人挨饿和死亡,而真正致使三百万人民饿死的难道不是一些人的见死不救和腐败吗?
巨灾面前并非众生平等,只有底层人民才拥有平等,那就是死亡平等。领导者和投机倒把者只要有心,依然可以夜夜莺歌,歌舞升平。
道德是什么?道德在生存面前什么都不是,至少在99.99%的人眼里什么都不是,因为我们只是人不是神。
道德在中国具有强有力的约束力,孔孟之道千年来作为中国正统思想约束着无数代人的思想,然而在吃饱面前,无论是道德还是性羞耻什么都约束不了。
06、 历史 的真实
历史 发生在过去,而我们生活在现在, 历史 是什么样的, 历史 是谁来记录的,影片当中的白修德吗?现实中是冯小刚是刘震云吗?是吗?都不是。
历史 的记录者是死去的人不是活着的人,影片最后奶奶说:“这些糟心的事我都忘了,你提它干嘛,图个啥?”
那一代活下来的人选择遗忘 历史 ,而像我们隔层断代的这一代人却不能遗忘 历史 ,对于我们 历史 是警钟也是自省。
历史 的真实就是死去的人的的确确死去了,真与假再也说不清,唯有对受难者的尊敬值得永存。
1942,死去的人再也回不来,活着的人只能被迫坚强,而后世的我们应当铭记 历史 避免悲剧再次重演。(撰文:鱼肚白)
F. 讲述南京大屠杀的电影有哪些
《南京1937》、《拉贝日记》、《黄石的孩子》、《南京!南京!》、《栖霞寺1937》等。
1、《拉贝日记》
影片《拉贝日记》由佛罗瑞·加仑伯格执导,乌尔里奇·图克尔、丹尼尔·布鲁赫、史蒂夫·布西密、张静初和香川照之等联袂领衔主演。影片取材自拉贝撰写的战时日记《拉贝日记》,通过这个“中国版辛德勒”的传奇故事,再现了南京那段惊心动魄的惨烈记忆。
影片从亲历者角度记录了“南京大屠杀”始末,是证实“南京”事件信息最为完整详实的史料。曾对纳粹主义深信不疑的拉贝,在战争的残酷现实中挺身而出,在“南京大屠杀”期间一手组建起“国际安全区”,挽救了20万中国百姓的生命。
2、《南京1937》
《南京1937》是由龙祥影业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联合制作,吴子牛执导,秦汉、刘若英等人主演的战争片。该片以1937年发生于中国南京的战事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中日结合的家庭在南京大屠杀中遭遇的故事。
3、《黄石的孩子》
《黄石的孩子》是由中国、澳大利亚、德国联合拍摄的一部抗战期间的影片。由罗杰·斯波蒂伍德执导,乔纳森·莱斯·梅耶斯、周润发、拉达·米契尔和杨紫琼等联袂出演。影片的背景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饱受战争蹂躏的中国。电影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讲述了一个英国人乔治·何克,带领60个孤儿踏上不平凡的征程
4、《南京!南京!》
《南京!南京!》是一部历史题材的电影,由陆川执导,刘烨、高圆圆、范伟、秦岚、中泉英雄等主演。影片通过一名普通日本士兵和一名普通中国士兵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经历,揭示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2009年4月22日,该片在中国内地公映;同年该片获得第57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金贝壳奖等奖项
5、《栖霞寺1937》
《栖霞寺1937》由南京三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南京精汇科技文化有限公司于2005年7月5日推出的一部 战争剧情电影,该片由郑方南执导,新华、宋军等主演。该片讲述了1937年底到1938年初南京沦陷前后,南京栖霞寺和尚寂然法师带领寺庙僧人自发创建难民护难所,不畏日军的压力与打击,保护两万多难民的故事。
G. 战争时期日本监狱的电影有哪些
《间谍之妻》《东京审判》。剧情介绍:
1、《间谍之妻》讲述了一个日本侵华战争背景下一个家庭的选择与破碎。用丈夫带回来的音像资料引出了一个夫妻两人与日本宪兵之间的故事。导演通过讲述这样一个故事蕴含了女性意识的禁锢。在当时的背景下女人的命运永远由男人掌控着,不管是死去的护士还是里子,都要依靠男人才能生存。穆尔维站在女性主义的立场上认为男性是依靠被阉割的女性形象去丰满他自身的形象,这部电影就从建构到解构再到建构女性主义,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批判。
2、法官“舌战”十大强国,将日本战犯送进监狱《东京审判》1946年3月20日受中国国民政府的委任,作为远东国际大法庭的中国法官的梅汝_(由刘松仁饰演)飞抵东京。梅汝_携同检察官向哲浚(由曾江饰演)、倪征燠(由英达饰演)为代表的正义力量,势要将日本战犯送上绞刑架,给中国人民一个交代。然而法官们因审判因量刑的问题出现分歧,梅汝_据理力争,终于以六比五的微弱优势将以东条英机(星野晃)为首的七名战犯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