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电影里程碑
关于电影发展中时代风貌和风格流派的介绍。
电影艺术在一百多年的发展中,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呈现过许多思潮、风格和流派,展示出世界电影发展的某些特点特色。 了解它们,可以充分地把握电影这门艺术的时代精神和艺术魅力,进而获得精神的启迪和艺术的感悟。
先锋派电影是伴随着19世纪末期以来的,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应运而生的。 作为电影的一种流派和一种运动,先锋派电影开始于20世纪最初的年代,经历了十余年的过程,到20年代中期达到了全面发展的鼎盛阶段。 它最早盛行于法国,后来影响到德国,之后又波及到欧洲和前苏联。 先锋派电影运动是世界电影史的第一次电影运动。
先锋派电影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创作流派,它包括了 “ 纯电影 ”、 “ 达达主义电影 ” 、 “ 超现实主义电影 ” 、 “ 表现主义电影 ” 等相互关联有相互区别的创作流派。
先锋派电影的重要特点首先是反传统叙事结构而强调纯视觉性,其次是形式方面的追求。 作为一种影片样式,也有人称为纯电影、抽象电影或整体电影。
先锋派电影主张绝对的自由想象,极端的纯粹情绪,排斥任何真实和理性含义,所以有人认为他们是 “ 三无主义 ” , 即无理性、无情节、无人物性格。 他们反对电影叙事,主张 “ 非情节化 ” 、 “ 非戏剧化 ” 的 “ 纯电影 ” 。
先锋派电影在电影美学史上和电影艺术理论的,发展中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它对电影艺术的审美潜能,尤其是电影的审美形式感的实验和探索,极大地拓展了电影的思维并丰富了电影的银幕造型语言。
诗电影,电影创作中引进了对抒情诗本质特性理解,是一种以否定情节、探索隐喻和抒情功能为主旨的电影创作主张。
诗电影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发源于法国。 早期法国先锋派电影的一些理论家和创作家就认为,电影应当像抒情诗那样达到 “ 联想的最大自由 ”, “ 电影最完善的体现 ,是电影诗 ” 。
诗电影通过运用声光色等造型、叙事结构、人物表演等艺术手段,使影片充满诗情、诗意、诗的节奏与韵律。
作为样式形态的诗电影,后来在各国的电影创作界都有较大的发展。
新现实主义电影诞生于意大利。 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兴起,到1951年以后逐渐衰落。 虽持续时间不长,但影响深远。
新现实主义主张把摄影机对准下层贫苦劳动人民,口号是 “ 把摄影机架到大街上 ”、 “ 还我普通人 ”,这就在影片制作的根本是冲破了传统模式,对电影艺术再现物质世界、显示空间现实的审美潜能作了新的重大挖掘。
新现实主义电影对于电影发展的突出意义: 一是凸显了电影的记录性。二是开创性地倡导了实景拍摄,这就使电影摆脱了长期形成的陈旧传统程序的束缚,也使电影在走向民众生活的过程中扩大了视野和空间表现力,对于后来的电影创作有着很大的启发。
新浪潮电影是继欧洲先锋主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以后的第三次具有世界影响的电影运动。 20世纪 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早期,一大批年轻的电影创作者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拍摄了属于自己的第一部影片,令人刮目相看,仿佛是一股浪潮一样,为法国电影和世界电影带来了新气象,被称为 “ 新浪潮 ” 。
新浪潮运动的流派,作家作品我们通常意义上划分为三个部分。
1 " 巴赞" (电影评论家)《电影手册》
新浪潮电影第一,对新现实主义纪实美学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
第二,提出电影应该表现人的内心生活。(包括离奇,幻想)(与好莱坞电影是用来讲故事的有本质的区别)
主张:提出“作者电影”的口号,即“拍电影,重要的不是制作,而是成为电影的制作者”。
特征: 电影采用低成本制作:启用非职业演员;不用摄影棚而用实景拍摄;不追求场面刺激和戏剧化冲突。影片在表现方法上,广泛使用能够表达人的主观感受和精神状态的长镜头、移动摄影、画外音、内心独白、自然音响,甚至使用违反常规的晃动镜头,打破时空统一性的“跳接”、“跳剪”等。还采用一些以人物为对象的使用轻便摄像机完成的跟拍,抢拍以及长焦、变焦、定格、延续、同期录音等“纪实”手法,将“主观写实”与“客观写实”相结合。电影带有强烈个人传记色彩。
创作特征:作品大多把人的内心现实与外部现实结合,表现人的内心与现实的差距和矛盾。
在剪辑上采用跳剪,循环剪辑等手法,破坏影片的时空;重视自然音效、台词和音乐;采用舞台职业演员;摄影讲究构图与布光。电影带有强烈文学、戏剧色彩。
“ 新浪潮 ” 是世界电影史上一次电影革新运动。 “ 新浪潮 ” 主张用艺术趣味代替商业趣味,是西方现代派艺术在电影领域的反映。 “ 新浪潮 ” 电影刻意描绘现代都市中人的处境、心理、爱情和性关系,与传统影片不同之处是充满了浓郁的主观性和抒情性。
1958年是“新浪潮”的诞生年,有两部处女作问世:特吕弗的《淘气鬼》与夏布罗尔的《漂亮的塞尔其》;1959年是“新浪潮”的幸福年:特吕弗凭《四百下》在当年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新浪潮”电影以表现个性为主。特吕弗的《四百下》(1959)是较早出现的代表作。他用现代主义手法叙述了他童年时代的悲惨遭遇。他信奉所谓“非连续性哲学”,认为生活是散漫而没有连续性的事件的组合,在电影创作上否定传统的完整情节结构,以琐碎的生活情节代替戏剧性情节。戈达尔是以蔑视传统电影技法闻名的“破坏美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影片在破坏传统结构方面比特吕弗走得更远,著名的《精疲力尽》(1959)就是其创作风格的最好体现。
“新浪潮”不仅促进了法国电影表现手法的多样化,也引发了现代主义电影思潮在欧美各国的第二次兴起。像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意大利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费里尼等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大部分影史家都以1964年作为法国新浪潮的终结, 新浪潮电影运动为法国乃至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电影文化遗产,在电影风格和电影表现内容、表现方法奠定了现代电影的基础,被认为是传统电影与现代电影的分水岭。
苏联电影的艺术成就在于,它能让人忘记冷战,忘记意识形态的不同。在同等条件下,他们极难得到理解与尊重,却依然运用高超的电影理念战胜了一切偏见。在冷战时期,苏联电影甚至获得了世界上所有重要的电影奖项,包括两次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战争与和平,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及多次提名,可以说是荣耀长存。 前苏联是世界电影强国之一。 从早期的无声电影到后来的有声电影 ,苏联电影都以其丰富的艺术内涵在世界电影之林占有重要地位。
苏联电影故事性强,艺术内涵丰富,题材多样化,多次获得世界上重要的电影奖项。
十月革命后,苏联电影开始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50 年代以后,苏联电影开始在作品中探讨普通人的命运, “ 非英雄化 ”、 “ 非清洁化 ” 、 “ 生活流 ” 等倾向在一些影片中多有反映。 以前在作品中回避的人性问题得以突破。
“ 好莱坞 ” 一词往往直接用来指美国的电影工业,甚至成为美国电影的代名词。
电影在美国是一种工业化商业,是娱乐的手段,电影的艺术价值往往依附于商业价值。 “ 好莱坞 ” 电影就是典型的代表。
好莱坞大片所制造的一个又一个美国神话,往往也称为美国文化和美国价值观的一种重要输出方式。
20世纪初,好莱坞只是洛杉矶郊外的一个小村庄,由景色宜人的拍摄外景地逐渐发展为众多电影公司聚集的庞大的电影城,30年代进入黄金时期。
好莱坞开创并制作了大量类型电影,如喜剧片、西部片、强盗片、歌舞片等。 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经济大萧条时期,好莱坞一直为人们勾勒着—电影,这个神话般的、理想的、具有真实表象的幻觉世界。
电影制作在好莱坞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流水线。
以娱乐性、商业性为标志的好莱坞电影每年保持着高产出率、高上座率以及广阔的海外市场,大导演、大明星层出不穷,大片出口、票房稳定,是世界电影业占据重要位置。
B. 中国电影工业水平何时能全方面追赶上好莱坞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日益提高,看电影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由于最近几年我国电影野蛮发展,以至于出现了很多不合理的情况,比如烂片横行,电影投资的一多半用来支付明星的高片酬和雇媒体、水军炒作,还有一些投机者趁机进入电影市场牟取暴利等等,使得我国的电影市场进入了一个混乱阶段。但是随着人们文化素质和欣赏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烂片的容忍也已经到了极点,因此那些投机者所制作的烂片越来越没有市场。而近些年国产高质量电影一部接着一部,无论是叙事能力和电影制作工艺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距离好莱坞还有不小的差距。
首先人家好莱坞已经发展了百年,美国又作为世界头号强国,吸引了全世界各地最优秀的电影导演、制作团队和演员,他们的电影更容易被世界所接受,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本土的影视公司实力越来越强,也吸引了其它国家的优秀电影人才为我们所用,还有我国在国外学习归来的年青一代电影人,他们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供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所以我认为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我国的电影工业水平会更加进步,进一步缩小和好莱坞的差距;然后就是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我国的电影将来也会慢慢走向全世界,让全世界人都能看到中国的电影,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电影工业的发展;最后我认为我们差不多还得用二十年时间,我国的电影工业水平才能全方位赶上好莱坞
C. 钢铁工人群像《钢铁意志》上线国庆档,影片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
定档国庆的钢铁工人群像电影《钢铁意志》将会在9月30日跟观众见面,这部电影改编自真实事件,讲述的是在解放初期的背景下,我国的鞍钢恢复生产的艰难之路,正如电影的名称“钢铁意志”那样,在钢铁工人们的努力下,终于在基础薄弱的前提下,慢慢建立了我国的钢铁工业。
电影《钢铁意志》的主演有: 刘烨、韩雪、林永健、张国强、李沛恩、吴军、冯国庆、赵晓明、田征、苏丽等等演员,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的两个角色“孟泰”、“王崇伦”是现实生活中的劳动模范。
D. 电影《珍珠港》美国是怎样进行反攻的
是美国斗志昂扬的准备轰炸任务,是美国愤怒的长达八个月的对日本的工业区,城市进行空中轰炸,是在日本拒绝投降的时候,分别投下的两个原子弹,这长达八个月是轰炸是美国对于日本袭击珍珠港的反击,这两颗原子弹是美国对执意不投降不放弃,执意侵略的回礼。
日本偷袭珍珠港激怒了美国人民,1941年12月8日,美国正式向日本宣战。全国上下抑制高涨,许多青年自愿参军,无数兵工厂通宵加班生产武器,全球第一工业强国的潜力被完全激发出来。轰炸日本要横跨整个太平洋。轰炸机全部经过改装,防弹甲板、瞄准镜、机枪,只要轰炸,不必要的部件全部拆掉,为的就是减重,炸弹能带更多,飞行距离更远。起飞前,美国让飞行员把日本假装和谈留下的友谊勋章送回去,这一波妥妥的反击呀。
E. 国外电影强(世界各国电影综合实力15强排名)
国外电影强(世界各国电影综合实力15强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