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戏剧 话剧 戏曲 电影的区别
1.表演的生活化。电影的纪实性要求电影表演必须真实、自然、生活化。电影演员是在真实的外景或逼真的内景中进行表演创作的,这就要求演员的创作与真实的环境融为一体,同样真实。戏剧演员是在虚拟的舞台和规定的情景内进行表演创作,这就要求演员的创作在假定的舞台上信任,感受真实。另外,电影摄影机的运动随时改变着观众的距离与视点。在近景和特写中,演员的一个眼神、肌肉的抽动、皱纹的颤抖都清晰可见,任何虚假、夸张的表演都使观众难以忍受。戏剧演员是在舞台上,要在全身的形体带动下去行动,完全要融入到规定情景中,和影视区别是,这里不是注重某一个地方。当然,电影表演和戏剧表演的生活化决非用生活去代替表演,不是自然主义地再现一切生活内容,它是以生活原型为基础,经过选择、提炼,再现生活中的人物性格的艺术。戏剧艺术展现手法要相对夸张。
2.表演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时空自由是电影艺术独具的特点。影片中镜头的分割与组合,可以将任何画面与其他画面并列。这种时空的自由造成电影表演的非连续性。为了生产上的需要,电影拍摄既不连贯,又不按顺序,它使演员在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断断续续甚至颠倒地生活(扮演)在角色中,然而电影在放映时又是连续的并不颠倒的,这就要求电影演员具有在非连续性的“镜头表演”中保持人物形象的统一性、完整性的能力,能保持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的连续性。这就要求电影演员充分深入地研究剧本,把握人物基调、性格及其发展,掌握剧情的矛盾冲突和人物形体、心理动作线,确定角色的重场戏、过场戏和高潮戏,处理好表演的力度和节奏。时空局限是戏剧艺术的特点,戏剧演员在几个月的时间里
话剧《茶馆》
一直从头体验到尾,可以说是一天以剧情人物生活几次,不时的体验,不时的创新,也就造成了戏剧的连续性。
3.镜头感与整体感。电影演员是在摄影机镜头前进行表演创作的,因此必须有镜头感。镜头感包括:表演生活化;对画面的想象与体会;对不同景别、不同摄影技巧的适应;对摄影棚、实景拍摄以及无观众交流、无对手交流的适应。电影演员必须学会分析分镜头剧本提供的条件并根据导演的艺术处理来设计和构思自己的表演,不同景别的镜头要以不同的表演分寸和手段来体现。远景和全景、近景与特写这两极镜头要求演员运用不同的动作幅度和功力技巧。要求更丰富的内心体验和细腻的表情。戏剧演员在舞台上进行创作,注重的是外部整体感,因为舞台是固定的,要根据场景的假定性来迫使观众相信。戏剧演员在台上分析调度,来让舞台愈加真实。因此戏剧演员更注重的是舞台整体,而不是个体。
4.生产条件对演员的要求。电影表演不仅与电影艺术的特性有密切联系,而且受到电影企业生产条件的制约,电影演员必须适应其各种条件。例如,要经受“无穷等待”的考验:拍内景,要等布光、等摄影技术条件、等美工、等化装、等道具等等;拍外景,要等日出、等日落、等下雨、等下雪等等。又如要适应各种拍摄条件,如寒冷、高温、强光照射等等。戏剧表演是与表演艺术紧密相连的,舞台的假定性可以在任何时候下雨,通过自身的表演,让观众感受到雨水。没有制约。
5.一次性的艺术。电影表演一般都是一次性的艺术,在通过后期剪辑后在电视上播出,这就是这部影视的生命结束。戏剧表演是多次性的艺术,因为戏剧演员每次演出都有新的体验,也有新的表现。可以说戏剧演员每演一次就会有不同的感受与体现。
2. 大家知道电影和话剧的区别是什么吗
电影的纪实性要求电影表演必须真实、自然、生活化。电影演员是在真实的外景或逼真的内景中进行表演创作的,这就要求演员的创作与真实的环境融为一体,同样真实。戏剧演员是在虚拟的舞台和规定的情景内进行表演创作,这就要求演员的创作在假定的舞台上信任,感受真实。
3. 话剧和电影的区别
当然有区别~话剧很考验演员的演技,因为话剧是现场一次过表演下来的,而电影则可以NG很多次
4. 话剧与电影作为不同艺术形式的最重要区别是什么
电影的出现对话剧艺术的冲击绝对是彗星撞地球式的,但正如老话所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经过这一次冲击并继续生存下来的话剧事实上比以前有了质的飞越——话剧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存在的意义。我来列一下电影出现以后话剧的发展历程:电影大约出现于1895年左右。而话剧在19世纪末到现在涌现了: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现实主义、荒诞派戏剧等等流派这里面有很多名字我们都很眼熟,因为这是工业革命带来的文化巨大改变的一个缩影,但事实上,文艺复兴在16世纪就已经完成了,在我看来如果那时候话剧开始反思自己的话至少存在主义和现实主义会早出现很多。
5. 夏洛特烦恼的电影版和话剧版有区别么
夏洛特烦恼的电影版和话剧版有区别么?
《夏洛特烦恼》-话剧比电影好笑!
电影和话剧相比较有什么优缺点呢?
电影的优势一是可以对每一个镜头可以反反复复的打磨,精益求精。二是可以运用各种拍摄手法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蒙太奇、倒叙等等。三是电影可以节奏更紧凑,更容易让观众快速进入剧情,产生共鸣。电影的劣势由于电影的特点,出现了很多明星出演的商业电影,这类电影往往不注重剧本的打磨,单纯的商业运作,影响观众的观影体验。
而话剧恰恰相反,注重剧本和表演的打磨,因为如果没有吸引人的地方,话剧是无法生存的。话剧的优势一是为了吸引观众,必须提升剧本的吸引力,反复的打磨剧本,这是话剧的故事性、严谨性、逻辑性上略优于电影。就像开心麻花团队一样,他们将反复打磨的《夏洛特烦恼》话剧拍成了电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二是话剧演员的临场表演能力强,话剧也是反复排练的结果,可以说也是演员们精益求精的成果。三是现场氛围是电影不能企及的,演员可以根据观众的反应进行临场反应,形成演员与观众的互动,比如包袱响了的时候做短暂的停顿,效果更好。
6. 电影和话剧之间有什么不同点
二楼说的没错,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话剧具有表演的一次性(即没有重来的余地),而电影没有。以下是电影与话剧的定义:电影,也称映画。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艺术。是一门可以容纳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但它又具有独自的艺术特征。电影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种艺术的特征,又因可以运用蒙太奇这种艺术性极强的电影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复制放映。话剧指以对话为主的戏剧形式。话剧虽然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但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话剧本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剧作、导演、表演、舞美、灯光、评论缺一不可。中国传统戏剧均不属于话剧,一些西方传统戏剧如古希腊戏剧因为大量使用歌队,也不被认为是严格的话剧。现代西方舞台剧如不注为音乐剧、歌剧等的一般都是话剧。话剧是一种表演艺术,期中有一些身段,而电影要更贴近生活。而且由于表演方式不同,话剧与电影念台词的发音方式似乎也有所不同。
7. 越来越多的明星涌入话剧舞台,话剧表演与影视剧表演有何不同
越来越多的明星涌入话剧舞台,话剧表演与影视剧表演不同的点有这些:首先,话剧表演是现场表演,表演难度更大。其次,话剧表演的收入比影视剧表演收入少得多。
随着张真源也涌进了话剧舞台,不少的人都在想话剧舞台究竟有没有底线,毕竟张真源本人比较年轻,而且他也是一名男团成员,这也就让人以为进入话剧舞台很简单。然而事实上我们的认知与话剧的真实情况恰恰相反,话剧其实表演起来很有难度,这导致了不少话剧演员去从事影视剧表演,更加轻松,而且演技也更好。尽管话剧更难,但话剧演员的收入要比影视剧演员少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