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姜文《寻枪》里面他们说的是哪个地方方言
贵州方言,但他们讲的不怎么标准,带了点重庆口音。PS:《寻枪》这部电影就是在贵州贵阳的青岩古镇拍的。
2. 10年来的方言电影全纪录
一.《姨后现代生活》
使用方言:上海、东北、湖北方言
二.《别拿自己不当干部》
使用方言:天津方言
三.《落叶归根》
使用方言:东北、河南、云南方言
四.《疯狂的石头》
使用方言:重庆、河北、广东方言
五.《鸡犬不宁》
使用方言:河南方言
六.《三峡好人》
使用方言:山西方言
七.《江城夏日》
使用方言:武汉方言
八.《芳香之旅》
使用方言:云南方言
九.《寻枪》
使用方言:贵州方言
十.《秋菊打官司》
使用方言:陕西方言
十一.《巴尔扎克和小裁缝》
使用方言:四川方言
还有最近的《追影》之类的电影里也有。
3. 贵州电影有哪些
1.《高原阳光》 导演:胡平 主演:徐阳 唐树银 ( 关于影片:一个是在偏僻的山寨里当了36年乡村医生的李老阳,为了摆脱生活的窘迫,保住寨子里唯一的一个诊所,来到城里打工做起了最底层的职业——“背篼”挣钱还债; 一个是野心勃勃,一心想实现自己理想拍出一个好电影的年轻导演。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可以牺牲健康,牺牲爱情,甚至牺牲道义,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浮躁的现代都市青年) ( 关于导演:处女作。导演胡平曾拍摄短片《背篼》获得电影学院国际学生影展大奖) ( 关于拍摄:贵阳。我还在其中参演“背篼”之一。赫赫。在正在修建的凯宾斯基大楼拍的。还有“苏和”酒吧也有一场戏。) 2.:《扬起你的笑脸》 导演:朱一民 主演:方潇曙 廉冠 沈敏 约翰·喜德纳 ( 关于影片:在风景如画的贵州花溪河畔,举行花溪中外少年夏令营活动,吸引了一群不同肤色的中外少年慕名而来。 家住贵阳的苗族少年安小杰和美国西雅图来的华裔女孩安妮结成了对子,他们两人截然不同,一个身材矮小、性格内向;一个发育良好、充满活力。在营地里,两人从产生误会到解除误会,后来竞情同手足,结成了一对好搭档。。。。。。。) ( 关于导演:老一辈电影人。。。先后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北京电影学院 ) ( 关于拍摄:贵阳、花溪 一直没有机会观看 ) 3.:《阿娜依》 导演:丑丑 主演:丑丑 ( 关于影片:阿娜依,是一个苗族姑娘的名字,阿是称呼,娜依是芍药花的意思。芍药花是苗族人最喜爱的一种花。 阿娜依,是一个生活在苗寨里的普通而善良的苗族姑娘,从小失去父母,跟着阿婆长大。五岁开始跟阿婆学习苗族刺绣,学唱苗歌。 阿娜依有着泉水般透明的心、甜美的歌声、灵巧的双手和婀娜的舞姿,这一切不仅使得阿娜依获得了同胞们的喜爱,还让她得到侗族小伙阿憨的真挚的爱…… ( 关于导演:处女作,侗族人 第二部作品:《云上太阳》已经拍摄完成 ) ( 关于拍摄:本片剧组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的8个县进行了取景和拍摄,总行程七千多公里,参与演出的演员有来自二十多个少数民族的四千多人。 4.:《水家山寨的铃声》 导演:贾盛云 主演:纳伊莎 潘新建 ( 关于影片:一个偏远的水族山寨里,来了一位深圳的支教女教师,她亦师亦友,和孩子们建立了亲密的情感,把山寨小学办得热气腾腾,剧中有百岁老人参与办学的风趣故事,有山外人罕见的水族风习,充满传奇情节和喜剧色彩。) ( 关于导演:老一辈电影人。。其他贵州作品:《远山晴朗》 ) ( 关于拍摄:准确的说是两集主旋律的电视连续迷你剧,由于是同学参演的。所以特地关注了下,片名瞒好听的 剩下的就不一一列举了: 《一个人一座城市》《晓亮》《《旭日》《卧槽马》《飞翔的爱》《路》《阿欧桑》《山寨火种》《好花红》《炫舞天鹅》 《苗岭武王》《红棉袄》《暑假》《幸存日》《云下的日子》 《人山人海》 《突破乌江》《马红军》《天堂有泪》《 青红 》《 寻枪 》《滚拉拉的枪》《鸟巢》《水凤凰》《与你同在的夏天》 《 开水要烫,姑娘要壮 》《《与你同在的夏天》
4. 电影《瞧一桥》杀青,对于这部电影的上映你都有哪些期待
电影《瞧一桥》杀青,这部电影有很多地方值得期待的,实力演员有看点,电影主题吸引人。
这部电影是惠英红与胡先煦的首次合作,胡先煦也为了影片去考到了驾照,希望能在影片中为惠英红老师保驾护航。在拍摄过程中两位主演更是技能加满,胡先煦不仅深度体验贵州当地的生活,学习贵州方言,惠英红也首度挑战驾驶挖掘机,令人十分期待。
实力演员和鲜明的主题故事是令人非常期待的,更期待电影上映之后的剧情细致的描写。
《灵魂摆渡之黄泉篇》很好看,推荐给大家!
这个电影一贯的延续了《灵魂摆渡》电视剧中的文艺风格,讲真,对于那些喜欢文艺,诗词,艺术的人这部电影你绝对不能错过。
里面的台词真的是能够震撼到人的心灵,就比如三七的:“如意郎君,需得我真心喜欢,唯愿他好。我好或不好我都开心,那方是真心喜欢,那方是真心悦爱一人,我看长生便是。”
6. 有明显地域(城市)特色的电影电视有哪些
电视剧:《山城棒棒军》《爬坡上坎》《雾都夜话》——都是重庆方言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北京
《外来媳妇本地郎》——广东
电影:《寻枪》——贵州方言,《疯狂的石头》——重庆方言
《幻蝶》——青海方言、《红颜》——四川方言
《江城夏日》——武汉方言、《没事偷着乐》——天津方言
《股疯》——上海方言、《小武》《站台》《世界》——山西汾阳方言
《光荣的愤怒》——云南方言……
7. 电影《寻枪》中演员的语言是哪的
使用方言:贵州方言 《寻枪》被视为一部分水岭式的作品。影片中姜文对小人物塑造的驾轻就熟,宁静的情妇形象、伍宇娟的婚后妇人等众多角色的生动表现,全有赖西南方言贵阳话骨子里透出来的诙谐和调侃。剧中演员用这种柔中带刚,婉转动听的...
8. 无名之辈讲了什么故事 无名之辈电影在哪拍的
荒诞喜剧电影《无名之辈》于11月16日和观众见面,相信不少观众都是被电影片名给吸引过来的,片名无名之辈;看似很简单的四个字,实际上却是暗藏者胡很多深意的,有许多网友都好奇《无名之辈》讲了什么故事?在预告中可以看到,影片的演员阵容十分强大,由陈建斌、任素汐领衔主演,这也是二人首次在一起搭档,因此备受大家的期待!
《无名之辈》剧情介绍
《无名之辈》陈建斌剧照
据悉,《无名之辈》也是陈建斌继《一个勺子》后第一部回归银幕的作品,陈建斌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当时陆脊看到剧本以后他感觉男主马先勇的形象,和自己的口味很相似,而且影片的题材很新颖,所以他被打动了。陈建斌的演技这是毋庸置疑的,期待这一次陈建斌在新作中的精彩表现吧!
9. 影评:拍摄于贵州凯里的电影《路边野餐》
很久之前我就看过《路边野餐》这部电影,还有《百鸟朝凤》《驴得水》《十八洞村》等小众电影,为什么说它们小众呢?因为这些电影的上映都比较坎坷,题材也另类。《百鸟朝凤》讲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尴尬传承;《驴得水》把教育的喜剧演成了悲剧;《十八洞村》讲的是湖南湘西的扶贫之事。
回到《路边野餐》,这部电影初期的宣传是农民(医生)诗人、贵州凯里等元素。对比《十八洞村》的如歌田园,《路边野餐》比较冷调,老旧的舞厅漏雨的老房、天台的小诊所、贵州弯曲的小路、以及诗人老陈旁白的诗句、绿皮火车的呼啸等等。
《路边野餐》讲的是一个生活在贵州凯里的乡村医生老陈,为了寻找侄子小卫卫,带着老医生交给的卡带、衣服、旧照片从凯里来到陌生的小镇(镇远某地),在这个亦真亦幻的小镇中,他与逝去的爱人在一个神秘时空获得重逢的故事。该片于2015年8月11日在瑞士洛迦诺首映,2016年7月15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看了这部电影,我想到冗长、阴沉、慵懒。主角陈升(老陈)是凯里诊所的一个医生,《路边野餐》也是他诗集的名字。
生于1989年的年轻导演毕赣创作剧本《路边野餐》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影片中借用画面构图的生态诗意与老陈旁白的诗句来记录贵州的破碎诗意。
无论是滴答的雨滴、噗嗤的水壶、居住在水泥洞里的水果商、铁轨和绿皮火车、还有贵州当地的民歌和方言等等,在特写或冗长的镜头中,给观众一种压抑、错愕的诗意之美。
电影中老陈的诗:
人物出场定位
这些诗句是电影开始不久,主角的旁白,主角的很多诗句,都是和贵州凯里生活有关的,比如亚热带气候、用手电筒照亮衣柜等等。
电影开头《金刚经》就表明了未来、现在和过去的不可知,碎片化的镜头开始泛滥在电影的前半段。
民间流传的野人。电影中有几次提到野人,电影开始小卫卫说到电视中报道的野人,他感到害怕;后来老陈开着哥们的车行驶在浓雾弥漫的公路上,也穿插了野人报道;后来还有大卫卫教老陈赶跑野人的土方法。这里的野人,或许是民间对未知的、不可抗的事的一种寄托吧。
梦。老医生关于“爱人”的梦,老陈关于“妈妈”的梦,都是对爱的追忆和呼唤,在镇远,老陈哽咽着和漂亮的妇人谈起他的梦,关于大海、关于海豚。还有钟表匠的职业,也和梦有关,活在阴间的人托梦,是民间经常听到的话题之一,轮回、信仰这些神秘的东西,在《路边野餐》似乎很缥缈,包括小镇的那些开流行音乐演唱会的小伙、在农村打台球的小伙、拥有一个导游梦的洋洋等。
老医生因梦,回想过去美好的爱情。
老陈因梦,而上山再次祭拜母亲,而去镇远寻找梦中的东西。
洋洋因梦,送给大卫卫一根红绳,这样大卫卫开车就不会熄火,她要去远方,除非时间能倒流。
先简单介绍一下电影中的两个地标词“凯里”和“镇远”:
凯里市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东接台江、雷山两县,南抵麻江、丹寨两县,西部福泉县,北界黄平县。地势西南高,北东低,属中亚热带温和湿润气候区,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等荣誉称。闻名世界的西江千户苗寨就来自贵州凯里雷山县。
镇远县隶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距离州府凯里市190公里,位于贵州省东部,东靠湖南新晃,是贵州省的东大门,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
这里提到的是贵州凯里和镇远的风光。电影的英文名是Kaili Blues,中式翻译过来就是忧郁凯里或蓝调凯里。导演毕赣出生于贵州,这部电影中穿插的是活生生的百姓生活镜头,没有刻意去美化,看那些漏顶的瓦房、锈迹斑斑的铁轨、改建中的新农村、长满青苔的农村小路、弯曲的乡村道路、河边的旅馆、木板与铁链搭建的吊桥、拆迁即将到来的福利等等。
这部电影,除了让观众看到电影中的人生百态,也看到了电影之外导演的出发点,用诗意去解读人间的悲苦,用镜头去记录和宣传凯里。这样的勇气,很少有人能做到。
这里的诗并不美,太抽象。
这里的风景并不美,太压抑。
这里的画面并不美,零碎,冗长。
但是,我喜欢这样接地气的作品
一年多以前,我看路边野餐以后,就随手涂鸦了一段文字:
路边野餐
穿行在黄昏的山间小路
回到多年以前的土地
疯长的野草、放养的黄牛
寂静的山谷把我们围住
没有路灯、没有爱情、没有4G网络
只有煤炭、烧烤、烟酒、朋友
.
搬着石头,垒起
生火引炭,搭架,拌料
开启燕京啤酒,在夜色中迷失
扇风、沫油、翻串,样样得亲自搞
谁在歇斯底里的骂娘
谁又在旷野中唱起了情歌
.
女人,酒,烟,性,梦想,友谊
在放浪的谈笑中,我们已经慢慢变老
屁股下的土地,十年之前
种的是花生?玉米?还是黄豆?
黑夜把我们围住
我们是荒野中的小丑
.
路边野餐,不是一部电影
没有诗歌,没有收音机,没有女孩
路边野餐,欢笑和哭泣交织
昔日的草帽,丢失在哪里
篱笆已经被荒草吞噬
我们被城市和乡村遗忘
阿亮的月亮于2017年4月
《路边野餐》我看了两遍,第一遍带着好奇,第二遍是因江左融姐要看我写的影评,才再次看的,当初也是我推荐姐姐她看了这部电影,在我的心中,这不是最好的电影,但喜欢小众类电影、喜欢贵州的观众,应该抽个空看看。
作者|阿亮的月亮
原标题:《创作剧本花费3年时间,在贵州凯里拍摄的这部电影,成本不过20万,却获国内国际10多个奖项》
更多好文可点击关注专题:
驮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