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雨中曲和巴比伦河的确切出处
雨中旋律《Rhythm of the Rain》
这首曲子于1962年12月诞生,原唱是一支于1960年组队的THE CASCADES的五人男子乐队。
巴比伦河《River of Babylon》
于1972年创作,最早也出现在一部1972年的电影中《 The Harder They Come》,而第一次以单曲发行是出现在1978年的一支德国迪士高乐队Boney M(German disco band Boney M)的专辑中。
这两歌作为60-70年代的经典老歌,经久不衰。而说来源于以上两部电影更是没有任何依据,充其也只是电影引用了它们作为插曲。
Ⅱ 雨中跳舞的男人是什么电影
雨中跳舞的男人是电影《雨中曲》。
影片里一言不合就唱歌跳舞,但是他的唱歌跳舞是很能为表现剧情的,甚至为剧情添加色彩的,经典的一段应该就是男主送女主回家后,一个人在雨中唱歌跳舞《sing in the rain》的那一段了,表现了男主在爱情里欢欣雀跃的心情了,在水中踢踏舞,跳得是真的不错。
电影简评:
《雨中曲》作为好莱坞电影黄金时代的作品,演员的表演和发挥已经是如行云流水一般。歌舞片最大的优势与劣势都是夸张,如果“戏剧人生”可以用来形容生活的话,那么歌舞片便是跌宕起伏+光怪陆离人生状态的代表。
Ⅲ 有关"雨"的电影有那些
《雨中曲》金凯利的代表作,特别是里面的一段金凯利在获得爱人之后在滂沱大雨下跳的踢踏舞配上《singin' in the rain》至今仍可谓经典。
《肖申克的救赎》,蒂姆 罗宾斯和摩根 弗里曼主演。讲述一个被冤杀害妻子的银行家越狱的故事。当银行家从下水道越狱成功后,面对着瓢泼大雨他敞开双臂拥抱自由。
《青木瓜之恋》,越南电影,是陈英雄的代表作之一。女孩爱上了自己一直服侍着的少爷。女孩好比青木瓜,已经成熟的体内蕴含着女性的力量,雨后的青木瓜珠圆玉润,如同满身汗水的女孩。电影拍得相当唯美,越式的建筑和庭院,淅淅的夏雨, 让人觉得有种压抑着的悸动。
《边城》,沈从文的小说改编的电影。女孩翠翠和爷爷靠为人渡船为生,在端午节时因机缘巧合翠翠认识了大户人家的二公子,人称二老,二老对翠翠一见钟情,然而翠翠的意中人是他的哥哥大老。在一次雨中,翠翠为前来送酒的大老渡船,虽羞于面对爱人但又不舍离去,此刻雨中的女孩和爱情显得更加隽美。
《欢迎来到东莫村》,朴光铉导演的一部韩国电影。在朝鲜战争时期,双方的几名战士在迷途中都来到了与世隔绝的东莫村。见到敌军双方都异常警觉,但村民们并不知道他们在干吗,都各干各的,只有他们在大雨中相持。此刻的大雨给人一种调侃的意味,增添了在战争中的戏剧性,同时也在嘲讽这场同民族间的战争。
《暗水幽灵》,日本恐怖片,一对母女搬入新大厦但总是出现诡异的现象。整部电影基本上都在下雨,烘托出诡异的气氛和令人不安的因素。
其实还有很多恐怖片和灾难片当中会涉及到“雨”,《泰坦尼克号》沉船的时候也在下雨,《完美风暴》里和海浪作斗争时也有大雨。我所介绍的大部分还是电影中下雨的片断,不知道楼主受不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