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影《回民支队》是回族反抗日本侵略,那为什么没有《汉民支队》
汗民人口众多,队伍也多,不止支队
2. 有哪些抗日民族英雄相关的电影推荐
有关抗日英雄的电影及电视剧非常,但大部分的电影都是根据原形人物改编的,从我小时候开始,至今有几部抗日电影深深影响着我,我给大家推荐一下:
高家庄民兵队长。高传宝的原型叫刘傻子,是个农民,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很鲁、很愣。高传宝在赵区长的教育下顿时醒悟,带领游击队员们利用黑夜的掩护悄悄地将地窖改造成地道,形成了既可以藏身又可以打击敌人的地下长城。高传宝率领队员们对黑风口展开了麻雀战、破袭战、爆竹战等战术,大败敌军走向胜利。
抗日战争时期,胶东抗日根据地边缘村庄赵家庄和附近几个村庄,经常遭日伪军的袭击和“扫荡”,损失惨重。为此,区武委会雷主任和赵家庄民兵队长赵虎依靠群众,想出了对策。他们一方面把几个村庄的民兵组成联防,壮大了武装力量;一方面用土造的地雷封锁了附近的日伪据点,从而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在八路军主力部队的配合下,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终于解救了被俘的群众,全歼进犯之敌。
李向阳是一个神话,一个传说。我冀中抗日根据地定县(今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的传奇英雄李向阳下山之后,他的魅力是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的,一是他的神出鬼没,二是他的口碑相传。神出鬼没,是他在影片开始时勇闯敌人封锁线而体现出来的,只见他跃马扬鞭,穿越敌人的层层包围,从一开始就给人一个神奇无比的亮相。这一情节设置,其实我们在007之类的影片中都可以看到大同小异的模式。
漫长的半个世纪,足以让人们遗忘很多。但那些反映伟大抗战的传世之作,却时刻唤醒我们的集体记忆。《铁道游击队》就是那颗“记忆树”上一段粗壮繁茂的虬枝。尽管刘洪带人“爬飞车”“搞机枪”“闯火车”“炸桥梁”的年代早已远去,但中华儿女誓将热血筑长城的铮铮铁骨,依然铭刻在人们心间。于是,一个又一个影视版本记录着那段发生在鲁南铁道线上的动人的抗日传奇,一个又一个外表性格迥异的演员塑造着刘洪这位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好汉。
政委王文清战友王复标的儿子,和王芳是兄妹,在一场战斗中喊出: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语句后壮烈牺牲,全军开展了学习他的运动。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某部师政委王文清到前线视察,在战场上遇到了老战友王复标之子王成。王成告诉王文清自己的妹妹王芳也在军中。后来在一次战役中,王成英勇牺牲,全军开展了学王成的运动。
1941年的秋天,日本侵略军对冀察晋边区的一带进行大扫荡。实行恐怖的三光政策。为了保证广大老百姓的安全以及让他们能够有充足的时间离开这块危险地带。
八路军某部班长马宝玉和战士葛振林、宋学义、胡福才、胡德林接受上级下发的命令,也就是阻击日本侵略者的任务,登上狼牙山棋盘陀主峰,日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三千兵力猛扑狼牙山,马宝玉等五位战士,凭借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与拥有飞机和大炮的日军展开了顽强的战斗。
每一部电影中的英雄人物都书写着不同地点发生抗日的故事!我们要牢牢的记住这段 历史 ,记住 历史 不是让我们的仇恨延续,而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紫日》- 抗日战争末期(中国) :
《紫日》是由冯小宁执导,富大龙、前田知惠等主演的战争剧情片,2001年5月17日中国上映。
该片以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为背景,讲述三个不同国籍的青年,在经历了重大的生死考验后,如何从敌对变成朋友的故事。
该片获得2001年第2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冯小宁)
2、《黄石的孩子》-抗日战争(中国):
《黄石的孩子》是由罗杰·斯波蒂伍德执导,乔纳森·莱斯·梅耶斯、周润发等主演的战争片,于2008年4月3日在中国上映 。
影片讲述了一个英国人乔治带领60个孤儿踏上不平凡的征程的故事。
3、《 红河谷》-抗争 (中国) :
《红河谷》是1996年拍摄的一部中国大陆电影,由冯小宁执导拍摄,宁静、邵兵等主演,反映了1904年英国侵藏战争中江孜战役等 历史 事件。该作品获得了华表奖、金鸡奖和百花奖等奖项。
影片以20世纪初的西藏为背景,演绎了一段汉藏儿女生死相依的爱情故事和并肩抗战的英雄传奇。题材厚重,涉及民族政策、宗教信仰、国际关系和藏地人文等诸多元素,气势恢宏,大气磅礴。
4、《集结号》-抗日战争(中国):
《集结号》是一部由冯小刚执导,张涵予、王宝强、廖凡等主演的传记、 历史 、剧情类型的电影,于2007年12月20日在中国上映。
该片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连长谷子地探明当年集结号的真相,为九连牺牲的战友们争取荣誉的故事。
《喋血孤城》:74军57师师长余程万将军率8000虎贲大战30000日寇,死守常德。
《血战台儿庄》:李宗仁将军率滇军、川军、西北军、桂军等“杂牌军”大战日寇,歼敌两万,取得台儿庄大捷。
《百团大战》:彭德怀元帅指挥八路军主动出击,打破敌人的“囚笼战略”,破袭敌人交通线。
《铁血昆仑关》:杜聿明将军率邻邱清泉、郑洞国、戴安澜等将军大战日寇第五师团,击毙敌少将中村正雄,收复昆仑关。
《步入辉煌》:真实记录杨靖宇将军生命里的最后8天,展现杨靖宇将军威武不屈的精神。
《回民支队》:民族英雄马本斋和他领导下的回民支队的故事。
《狼牙山五壮士》:不用我介绍,故事内容大家都知道。
《夜袭》,又名《战地潜龙》:讲述八路军129师陈锡联部夜袭日寇阳明堡机场,炸掉日寇24架飞机的故事。
《诱狼》:八路军115师杨成武部击毙日寇“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中将的故事。
《大战雪峰山》:雪峰山会战,又称湘西会战,芷江会战,王耀武将军率领国军第四方面军大战日寇,取得雪峰山大捷。
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五更寒,守猎者,雁翎队,地道战,地雷战,夜袭阳明堡,黄土岭伏击战,平型关伏击战,黄桥决战,鸡毛信,小兵张嘎,特高课在行动,川岛芳子,魔窟731,草原雄鹰,51号兵站,地下尖兵,平原游击队,八女投江,平原枪声,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狼牙山五壮士,新儿女英雄传,东进序曲,三进山城,自有后来人,芦荡火种,烈火金刚,民兵的儿子,火车司机的儿子,两个小八路,战斗里成长,吕梁英雄传,冲破黎明前的黑暗,野火春风斗古城,海狼,末代皇帝,台儿庄大战,屠城血泪,……暂时记得这些了,都是我看过的。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就下来推荐几部抗日英雄题材的电影。
1、电影(八百壮士)于1975年上映,豆瓣7.5分,讲述1937年日寇侵略上海,中国88师524团长谢晋元率480名青年军官(号称八百壮士)坚守四号仓库三个月之久,军士奋勇杀敌,很不错的一部电影,十万青年十万兵,值得一看
2、电影(金陵十三钗)于2011年上映,豆瓣8.1分,数十人组成的德国机械小股部队断后在南京城内,从日军手中救出一批学生,就此错过了出城的机会,途中遇到一名美国人与14名风尘女子,从此她们的一群将面临生与死的选择。
3、电影:( 捍卫者 )上映于2017年6月22日,豆瓣7.6分,1937年8月31日淞沪会战中,日军对宝山进行了疯狂的攻击,装备落后的姚子青率500人誓死守卫宝山县城,500人先后战死沙场,最后姚子青与余下20几人展开激烈的巷战,最终壮烈殉国! 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军人用生命换来的,勿忘国耻!勿忘烈士,致敬。
以上个人观点与看法,希望能帮到你,不喜勿喷哈。
小时候在农村,最高兴的事就是看电影,尤其是打仗的影片,只要方圆十几里的村庄放电影,就是翻山越岭、爬沟过河,也从不错过。抗日题材的影片《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嗄》《狼牙山五壮士》《吉鸿昌》《平原游击队》等等,百看不厌,有的经典话语至今都记忆犹新,如《平原游击队》片尾中,游击队大获全胜,日军被游击队全部消灭,日酋松井躲在破屋内正准备剖腹自尽时,游击队长李向阳与游击队员们破门而入,李向阳对松井义正言辞地说:“放下你的武器,中国的地面上决不能让你们横行霸道”,松井还想负隅顽抗,“呯、呯”两枪,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看的带劲、解气。
英雄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抗日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抗战影片、抗日英雄教育和影响了我们,也是最好、最生动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教育题材,电影《太行山上》就是其中的一部。
《太行山上》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韦廉、沈东、陈健执导,王伍福、宗利群、李树生等主演,影片主要反映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率领刚刚改编完的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的光辉历程。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拉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国共两党再度携手,枪口对外,一致抗日。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总指挥,辖三个师,115师师长林彪,120师师长贺龙,129师师长刘伯承,三军将士,浴血奋战。平型关,115师在师长林彪的带领下,设伏截击,成功击败板垣师团,首战告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129师先遣团夜袭日军阳明堡机场,摧毁日本战机24架,极大削弱了日军的空军优势。黄士岭战役,不可一世的日本名将阿部规秀一命呜呼,葬身在太行山上。
一个个片断,一幕幕画卷,展现了八路军英勇抗战的英雄气概,真实感人,影响深远。这部影片虽然是几年前看的,但朱德总司令的“伫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战士仍衣单,夜夜杀倭贼!”这首诗,我至今还记忆犹新。
SB悟空我来回答你,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回民支队,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鸡毛信,还有国军中国远征军,血战台儿庄,长沙会战,
《血战台儿庄》!
3. 推荐关于与少数民族相关的电影
蒙族的:
《绿草地》,宁浩的新作。
《嘎达梅林》,冯小宁作品,英雄史诗。
《图雅的婚事》,余男作品,07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最佳影片。
《黑骏马》,谢飞导演,腾格尔主演,第十九届蒙特利尔电影节最佳导演及最佳音乐艺术成就奖。
《蒙古王》,四国合拍的成吉思汗电影,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悲情布鲁克》
藏族的:
《红河谷》,冯小宁作品,宁静邵兵主演。
《喜马拉雅王子》,蒲巴甲主演的,改编自《哈姆雷特》。
《静静的玛尼石》,非常出色的西藏纪录片,经典。
《可可西里》。陆川的作品,很著名了,关于保护藏羚羊的。
《小喇嘛看世界杯》。澳大利亚和不丹合拍的电影,很有意思。
《冈拉梅朵》,今年的新片,爱情故事值得一看。
《盗马贼》,田壮壮作品,于1988年获瑞士第四届第三世界电影节弗里堡市大奖。
《小活佛》,大名鼎鼎的贝托鲁奇作品,三国合拍,寻找转世灵童的故事。
《梅里雪山》,07年的小成本影片。
《茶马古道-德拉姆》,田壮壮拍的纪录片,有关茶马古道的故事。
其他民族:
彝族:《花腰新娘》,张静初、印小天主演。《毕摩纪》,不错的片子。
壮族:《刘三姐》,老片子了。
白族:《五朵金花》、《阿诗玛》,同上。
维族:《冰山上的来客》。
一下就想起这些,严重推荐《图雅的婚事》《静静的玛尼石》这两部,比较新,成就也高。
4. 邀请你重看老电影(3):《月落玉长河》
影片 《月落玉长河》 ,根据霍达长篇小说 《穆斯林的葬礼》 改编。
《穆斯林的葬礼》 是女作家霍达1987年发表的小说,描绘了一个穆斯林家族3代人60年间的兴衰沉浮、两个不同时代不同内容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获得第3届茅盾文学奖。获奖评语:“最有生命力的矛盾文学奖经典作品”。
这部以悲凉出名的小说,真的很让人震撼!却原来,它才是我们20世纪至今悲剧结尾be的鼻祖!
霍达女士是一名生活在北京城里的回民,这本书所讲述也是北京城里的一个世代做玉器的回民家族尺枝的故事。这本书时间线很长很长,从晚清写到了文革结束以后。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尽在其中。这本小说是一部最有生命力的矛盾文学奖经典作品,在二十年的时间里发行上百万册,感动了中国几代读者。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小说。曾多次捧读它。读完这部作品,那最纯洁的梦想、最凄美的爱情、最痛楚的命运已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让我一次次落下泪来。
虽然正如霍达女士所说,她创作这部小说仅仅是为了写作,并没有想给各位读者或给这个社会带来什么。但是这部小说终究可以令人动容、让人感慨。不同的人在阅读完以后都会产生不同的感悟。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个回族家庭的悲剧似乎不可避免。
1993年,这部小说被北京电影制片厂、香港康大影业有限公司联合搬上银幕,又名 《月落玉长河》 。
导演:谢铁骊
编剧:霍达、张翠兰
主演:王诗槐、盖丽丽、史兰芽等
剧情简介:
孤儿易卜拉随长辈前往圣地麦加朝圣,途中他们经过北京,易卜拉偶然为“奇珍斋”内的精美玉器所迷,于是他最终放弃朝圣,留在这里跟随主人梁亦清(王诗槐 饰)学习琢玉手艺。在此之后,师徒俩合作为“汇远斋”制作“郑和航海船”。梁亦清三年时光里为这件宝物耗尽心血,最终玉毁人亡。为赔偿损失,更名为韩子奇(王诗槐 饰)的易卜拉在“汇远斋”苦干三年,手艺愈加精湛。回到家中后,她娶师傅的长女君壁为妻,决心重振“奇珍斋”。十年后,韩子奇名贯京城,妻贤子乖。抗日战争爆发,唯恐玉器受损,韩与妻妹冰玉(盖丽丽 饰)同赴伦敦。浮华乱世,异地他乡,韩与冰玉培养出别样的感情,更育有一女新月(史芽兰 饰)。战后回国,他们将如何面对这发生的一切……
影片各个人物和演员的演绎,生动、真切、深刻、隐忍。背景音乐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惯穿影片后半部的渲染,更增加了悲剧的效果。
小说和影片,在当时的历史的背景下,描写了回族玉器匠人梁家三代人不同的命运变迁,表现了主人公为追求理想和事业,为完善自身素质所发出的蓬勃不息的命运抗争。
回民,最早是来中国做生意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留在中国后与汉族通婚的后代。经过百年,当时的语言早已褪去,只留下了他们的信仰和词汇。而我觉得:正是这个信仰,使他们历经千年没有被融入到汉族中的原因。从这点来看不得不佩服回回这一民族。
回回民族作为穆斯林成员之一,其每日离不开的便是伊斯兰教,在这本书中便大量描写了回民对教义教规的虔诚以及遵循。在这本书中,一个民族的千年历史跃然纸上,向读者们讲述着这个令人感慨的故事。
影片名 《月落玉长河》 ,让人感觉比书名 《穆斯林的葬礼》 更提升了一个高度,不再是简单的局限在玉器方面,而是升华到一个民族的故事。
人,有人生观,也必须有人死观。穆斯林的葬礼显得与众不同。书中基本上对所有重要人物角色的死亡和葬礼都做了描册困历写。其中梁亦清、韩子奇和韩新月的葬礼书中进行了大篇幅的细致州搜描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这些人物角色的葬礼将这整部小说串联起来。葬礼作为回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已经深入其骨髓。
这是一个平凡而又闪光的穆斯林世界,对穆斯林的日常生活习惯、婚丧嫁娶风习做了详尽、细致、真实的描绘。
5. 求一部国产老电影名字 模糊记得 师兄弟两个武功都很高 一个是罪犯一个是警察他们师傅是回民
峨眉飞盗
峨眉飞盗,中国电影名,峨眉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85年;这部影片根据周纳的报告文学《峨眉文物被窃案》改编,片中讲述的是我公安机关的侦查员侦破峨眉山文物管理所文物被盗案的故事:峨眉山文物管理所珍藏的一批珍贵文物突然被盗,嘉山(乐山)市公安局刑警大队长鲁培民和侦察员赵海、徐汶根据种种迹象判断并审讯一批小贼后得出结论:劫走文物的是一个外号叫做“草上飞”的罪犯,但其凭借其高超的武艺打伤公安人员逃之夭夭,赵海请来自己的武术师父并驾车紧追,经过一场生死搏斗,“草上飞”最终落入法网,珍贵文物也完璧归赵。
6. 十七年时期的少数民族题材影片有哪些
一个基本的共识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电影史绝不应该只是汉民族的电影史,其他55个少数民族理所当然应该被纳入中国电影的生产、文化表征和传播消费范畴。最大的难点在于,对少数民族电影和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概念界定至今依然没有定论,学者们各持己见、莫衷一是[1]。笔者以为,真正意义上的少数民族电影必须具备几个要素:首先是电影的主创人员尤其是导演应当拥有少数民族身份,这种身份不是生物学上的类属范畴,而是专指文化身份,不但延承着某个民族的血缘,而且熟悉、尊重并热爱这个民族的世俗生活习性和内在精神信仰[2]。。其次,电影题材必须反映少数民族的历史和现状,这种反映不局限于影视人类学意义上的“原生态”纪录,可以是源远流长的神话传说,也可以是人情世态的精细描摹,最忌讳夸大虚构的民俗奇观化展示和对少数民族的图腾文化和宗教文化理解肤浅、隔靴搔痒。再者,电影应当起用少数民族演员,赋予他们在视觉文化中的主体位置,避免以汉族中心视点所引起的文化隔阂。笔者的思考在很大程度上综合了当前流行的“作者决定论”和“题材决定论”,事实上,这种考虑也还是处于尴尬的理想主义状态,现实中更多的是导演身份和题材的交叉游移,绝大多数此类电影被悬置起来,难以判定是否属于少数民族电影
由于我国少数民族电影领域尚未出现像戈达尔、特吕弗、费里尼、霍克斯那样具有高度自觉意识的“电影作者”,加之复杂的历史和现实政治原因,贴近少数民族电影这一标签的导演屈指可数。内蒙古电影制片厂的塞夫、麦丽丝[3],天山电影制片厂的广春兰[4],藏族导演万玛才旦[5]最负盛誉。毋庸置疑,我们所触及的少数民族电影大多只是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甚至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少数民族题材。笔者此处也采用广义上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即主要的判定标准是电影以少数民族聚居区域为场景,反映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影片的主要角色中出现少数民族。
据考证,我国在1949年之前仅有为数不多的几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瑶山艳史》(1933)、《塞上风云》(1940)和《花莲港》(1948)。从新中国成立到新世纪之初,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经历了两次繁荣,第一次是在“十七年”时期,一批涉及多个民族的电影精品集中涌现,如《五朵金花》(白族)、《回民支队》(回族)、《摩雅傣》(傣族)、《刘三姐》(壮族)、《农奴》(藏族)等。单就数量来看,1959年生产6部;1960年则出品10部,占那一年国产影片总数的近六分之一。[6] 第二次高峰出现在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从奴隶到将军》、《不当演员的姑娘》、《月落玉长河》等也广有影响。比较而言,两个时段拥有的共同特征是都注重表现少数民族的新生活、新面貌,透过新旧社会的强烈反差,有效地实践着新生政权合法化的意识形态运作。值得注意的是,“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不仅数量可观,而且样式丰富,涉及正剧片、人物传记片、惊险片和戏曲片等,基本上内置于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指导思想和“十七年”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脉络中。结合当时盛行的文艺政治论和当下掀起的老电影题材重拍之风[7],可以认为当时最具影响力和最为有效的少数民族题材叙事/电影样式是反特片。作为一种较成功的惊险片亚/准类型,少数民族题材反特片负载着特殊的政治寓意和文化内涵:一方面,它与《无形的战线》、《斩断魔爪》、《秘密图纸》、《羊城暗哨》等反特故事构成一组文本序列,分享着反特惊险片这一电影样式某些共同的能指符号和叙事模式;另一方面,鉴于题材的特殊性,它与同时期的其他类别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如《芦笙恋歌》、《阿娜尔罕》、《鄂尔多斯风暴》等表达着某种特定的“情感结构”。少数民族题材反特片是“十七年”电影这一多重话语的重要细部,由于其处于十分特殊的叉合位置,并且耦合着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社会语境,因此具有多重读解的可能。
7. 有马本斋的抗日电影叫什么名
《回民支队》
导演:
冯一夫、李俊
编剧:
冯一夫、李俊
主演:
里坡 .....马本斋
贾六 .....郭政委
胡朋 .....马母白文冠
刘季云 .....李老汉
王润身 .....韩福顺
影片类型:剧情 / 抗日战争
国家/地区:中国
对白语言:汉语普通话
色彩:黑白
电影剧情
1938年,日寇铁蹄蹂躏中华大地,冀中平原烽烟四起,曾经当过东北军团长的马本斋毅然举起抗日的大旗,带领乡亲成立了回民抗日义勇队。但在一场与日军精良部队的恶战中,因战术失当,回民抗日义勇队损失惨重,幸遇八路军伸出援助才得以脱险。马本斋断然拒绝了少数投敌分子的引诱,率部参加了八路军,并将队伍改编为为回民支队。地主出身的队副白守仁暗中与投靠日军的哈少福勾结,违反纪律,影响队伍团结,并想骗走队伍投降日寇,马本斋坚决同他斗争,并将其处死。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英勇战斗,对敌人进行沉重打击。日寇首领山本恼羞成怒,在汉奸帮助下,抓走马母以胁迫马本斋投降。马母白文冠英勇不屈、大义凛然,绝食殉国。马本斋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八路军指挥员并光荣入党,回民支队也在战斗中成长为一支革命的军队。
望采纳。
8. 隐入尘烟是回族吗
不是。《隐入尘烟》是由李睿珺执导并编剧,武仁林、海清领衔主演袜铅的农村题材电影,于2022年7月8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电影中男主和女主不是回族,电影中男主和女主穿着的衣郑好橡服喊旁并非是白色无沿小帽,所以并非回族。该片讲述了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一对底层农民夫妇在西北农村的土地上日日耕耘,俩人相互熟悉、相濡以沫,充满温情的故事。
9. 上世纪的一部电影,表现民族英雄题材是一位将军,四个字的,是哪部电影
白山黑水 (1997)
讲杨靖宇将军的,其他还有《回民支队》
导演: 张夷非
编剧: 张笑天
主演: 丁勇岱 / 许文广 / 崔岱 / 傅丽莉 / 王亚军
类型: 剧情 / 动作 / 儿童 / 历史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1997
片长: 155分钟
10. 求几部少数民族的抗日电影,
赛德克·巴莱-2012年上映电影
《赛德克·巴莱》是《海角七号》导演魏德圣所执导的史诗英雄巨作,该片是台湾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电影,筹划长达十二年、跨国动员两万人拍摄。电影在台湾上映将分为《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和《赛德克·巴莱(下):彩虹桥》两部分。影片讲述日据台湾地区时期著名的“雾社事件”,描写当地人民反抗日本统治的血泪抗争故事,涉及时代还原以及激烈的战争戏。
类型:历史,剧情,战争
主演:马志翔,徐若瑄,温岚,田中千绘,马如龙,罗美玲
片长:导演版276分钟,剪辑版153分钟
出品时间:2011
上映时间:2012年5月10日(中国)
出品公司:威视电影公司
制片地区:台湾
对白语言:日语,闽南语,赛德克语
导演:魏德圣
色彩:彩色
编剧:魏德圣
imdb编码:tt2007993
制片人:黄志明,吴宇森
中文名:赛德克·巴莱
外文名:SeediqBale
其它译名:真正的人
影片简介
赛德克·巴莱,台湾赛德克族词语,出自赛德克语 (Seediq Bale),意为:“真正的人”。
史诗英雄巨片《赛德克·巴莱》故事叙述在险恶的日据时代,赛德克族被迫失去自己的文化与信仰,男人必须服劳役不得狩猎、女人派遣帮佣不能编织彩衣,骁勇善战的赛德克族马赫坡社头目莫那鲁道,见证这三十五年来的压迫统治,看着族人过着苦不堪言的日子。因一场误会种下日警和赛德克族的紧张关系,自此族人便活在恐遭日警报复的阴霾中,忍辱负重的莫那鲁道在深思后,虽知这场战役将面临灭族危机,但他明白唯有挺身为民族尊严反击,才能成为真正的赛德克人,于是决心带领族人循着祖灵之训示,夺回属于他们的猎场。
电影故事从1895年横跨至1930年,魏德圣决定由两名素人原住民演员分别饰演青年和中年时期的英雄主角莫那鲁道,“年轻的莫那狂傲不羁、中年则是沉稳、谋略中带着杀气”,并同步公开影片中的四大主要人物:中年莫那鲁道、道泽群头目铁木瓦力斯、日警小岛源治及日军少将镰田弥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