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几部我最想希望看到的老电影,如果重丛戚映的话我会继续重温几遍因为真的很有意义。
第一、《大浪淘沙》
于洋的演老二,演老三、老四的刘冠雄、杜熊文后来也都很有特点的,女主角是王蓓,明牟皓齿的;写一群青年人在特殊时期寻找出路的故事,能够感觉到青春的涌动、时代的脉渗友陵搏、勇敢的激情。
第二、京剧电影《杜鹃山》。
不同于老戏、才子佳人戏,也不是简单地把正面人物都处理得高大全的,《杜鹃山》的故事曲折、节奏紧凑、人物生动,杨春霞演的柯湘、马永安演的雷刚、王忠信演的温其久都很有特点、都是个性鲜明的,京剧电影的情节比故事片还要吸引人;杨春霞的一曲家住安源的唱段,行云流水、如泣如诉的,告皮很多中老年都能哼上几句的。
第三、经典老片子《地 道战》、《永不消逝的电波》
小时候的印象特别深了,高家庄民兵挖地道、打鬼 子的故事,别说邓玉华演唱的那首《xxx的话儿记心上》还在耳边回想着,就是刘 江演的汤司令的那句台词:高!实在是高。
大家伙都记忆犹新的;《永 不消逝的电波》是根据地下党 组织的真人真事改编的,孙道临演的李侠,面对敌人的枪口,镇定地将电报稿吞进肚里,向战 友们深情地说:“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记忆特别的深刻。
B. 求带有中国戏曲,乐曲文化艺术色彩的电影,越多越好。
你不如直接找戏曲电影,这个自建国后拍了很多,包括像《五朵金花》《阿诗玛》《刘三姐》这类算在内,已经是数不胜数了。
而且那会不仅只是这些,包括像《锦上添花》这种都有少量的对歌情节,他不具备地方特色,却很有职业生活气息。
传统方面的,铡美案、桃花扇、三笑、玉堂春、女巡按、七品芝麻官等等,也都很有代表性。
而明日之歌、夜半歌声、又见梅兰芳、笛声何处这些,包括台湾,还有一部走出五月。
很多了,一时半会的只能想到这么多。很多现在电视上都看不到了……
再一个,近年发展的戏曲电视剧有几部很不错,拿捏的很合适,瘦马御史、谢瑶环等等
=======================
早期的戏曲艺术家没有传记片,都是挑选其成名选段,然后拍成戏曲电影。像《铁弓缘》,就是为了表现戏曲名家关肃霜才拍摄的,而关肃霜本人的成名曲目也有霸王别姬。
所以像你说的这种没有推介可能性,另外,我说的都是精选段戏曲电影,包含内容是一部曲目的所有精选部分,唱大戏那种,一部唱三天都有,录不下来。我之前想到了,所以才说了戏曲电视剧。
C. 《柳浪闻莺》聚焦越剧文化,像这样有戏曲元素的电影还有哪些
有戏曲元素的电影有霸王别姬,南海十三郎,秋雨,游园惊梦等。这些电影都非常优秀,都是高分,却很少有人知道。
这部电影是由吴彦祖,宫泽理惠,王祖贤主演的,这部电影和昆剧有关。王祖贤为了演好这部戏,还专门到杭州学昆剧,学唱腔,学小生身段。剧中演员的戏服就有270多件,由专门的昆剧老师对两位女主进行指导,这部电影播出后受到了大家的喜欢。传统戏曲需要传承,如果能和电影,电视剧结合起来,就会有很好的反响。
D. 有关京剧之类的电影
01 《玉堂春》 (张君秋、俞振飞主演 1949年拍摄)
02 《梅龙镇》 (张君秋、马连良主演 1949年拍摄)
03 《霸王别姬》 (梅兰芳、刘连荣主演 1956年拍摄)
04 《贵妃醉酒》 (梅兰芳、萧长华、俞振飞主演 1956年拍摄)
05 《荒山泪》 (程砚秋主演 1956年拍摄)
06 《宋士杰》 (周信芳、童芷苓、李玉茹主演 1956年拍摄)
07 《群英会·借东风》 (马连良、谭富英、叶盛兰等主演 1957年拍摄 )
08 《杨门女将》 (杨秋玲、王晶华主演 1960年拍摄)
09 《宋江杀惜》 (周信芳、赵晓岚主演 1961年拍摄)
10 《失子惊疯》 (尚小云主演 1962年拍摄)
11 《野猪林》 (李少春、袁世海、杜近芳主演 1962年拍摄)
12 《武松》 (盖叫天主演 1963年拍摄)
13 《尤三姐》 (童芷苓主演 1963年拍摄)
14 《红灯记》 (刘长瑜、高玉倩主演 1970年拍摄)
15 《杜鹃山》 (杨春霞、马永安主演 1971年拍摄)
16 《古城会》 (高盛麟、袁世海主演 1976年拍摄)
17 《姚期》 (裘世戒主演 1980年拍摄)
18 《铁弓缘》 (关肃霜主演 1979年拍摄)
19 《李慧娘》 (胡芝风主演 1981年拍摄)
20 《徐九经升官记》 (朱世慧主演 1982年拍摄)
E. 有哪些好看的京剧电影
目前国内,年轻人知道的最好的一部电影就是哥哥张国荣和,和张丰毅一起主演的《霸王别姬》,在电影中掘段州程蝶衣戒烟时,第二次说,娘,好冷,水都结冰了。叫人落泪。此前说这句话时,他还是个小孩。街面上有一具冷尸,艳红抱着他往外面跑,他说娘好冷,水都结冰了。艳红手起刀落,咔嚓,剪了他的六指,与生燃芹俱来的环境,让他懦弱而且瘦弱、敏感。打小的心理里,只有害怕,极致的害怕和逃避,也就造就了另一面极致的自尊,这从判蔽他后半生面临一切屈辱时的反应仍然可以看出。即他总是试图用一种看似委婉的辞令,来表达他的情绪。
霸王别姬的出现就像赵云的气运,简直不要太完美,电影好不好还要看能不能共情程蝶衣,一个从来没表露过自己心意的同性恋这个人物是很难让性取向正常的人共情的,但,看过电影的都能共情程蝶衣,能做到这一点的电影并不多能做到的无一不是经典。电影时间跨度很长但故事无非就是六个字,假霸王真虞姬,像整个电影都是为了这六个字服务。
霸王别姬展现的是旧时世道的阴暗,是那个时代的伤痕,让很多人都能共情。
F. 京剧电影, 谁能给我一些比较全的资料, 最好能包含演员的名字.
01、《生死恨》(1948年梅兰芳 姜妙香)
02、《借东风》(1949年马连良)
03、《游龙戏凤》(1949年马连良 张君秋)
04、《打渔杀家》(1949年马连良 张君秋)
05、《玉堂春》(1949年张君秋 俞振飞)
06、《盖叫天的舞台艺术》 包括:《白水滩》、《七雄聚义》、《茂州庙》、《劈山救母》、《英雄义》、《武松》
07、《梅兰芳的舞台艺术》(上集)(1955年) 包括:《断桥》(昆曲)、《宇宙锋》
08、《梅兰芳的舞台艺术》(下集)(1956年) 包括:《霸王别姬》、《贵妃醉酒》
09、《洛神》(1956年梅兰芳姜妙香)
10、《荒山泪》(1956年程砚秋)
11、《宋士杰》(1956年周信芳 童芷苓)
12、《群英会》(1957年叶盛兰 谭富英 马连良)
13、《借东风》(1957年马连良 叶盛兰)
14、《望江亭》(1958年张君秋 刘雪涛)
15、《杨门女将》(1960年王晶华 杨秋玲)
16、《周信芳的舞台艺术》(1961年周信芳 赵晓岚)包括《徐策跑城》、《下书杀惜》
17、《野猪林》(1962年李少春 袁世海)
18、《尚小云舞台艺术》(1962年)包括《昭君出塞》、《失子惊疯》
19、《穆桂英大战洪洲》(1963年刘秀荣 张春孝 )
20、《尤三姐》(1963年童芷苓)
21、《武松》(1963年盖叫天)
22、《铡美案》( 1964年张君秋 马连良)
23、《恶虎村》(1973年张世麟)
24、《挑滑车》(1973年张世麟)
25、《蜈蚣岭》(1973年张世麟)
26、《斩黄袍》(1976年李宗义 王泉奎)
27、《辛安驿》(1976年赵燕侠)
28、《盗魂铃》(1976年李宗义 李慧芳 )
29、《三岔口》(1976年张云溪 张春华)
30、《游龙戏凤》(1976年张学津 刘长瑜)
31、《盗仙草》(1976年刘秀荣)
32、《卖水》(1976年刘长瑜)
33、《哭灵牌》(1976年李和曾)
34、《借东风》(1976年冯志效)
35、《薛礼叹月》1976年高盛麟)
36、《贺后骂殿》(1976年张曼玲)
01、《古城会》(1976年高盛麟 袁世海)
02、《让徐州》(1976年李家载演唱 言少朋演出)
03、《珠帘寨》(1976年马长礼)
04、《二堂舍子》(1976年长春电影制片厂 武汉市京剧团 关正明 李蔷华)
05、《逍遥津》(1976年李和曾)
06、《斩马谡》(1976年李和曾 袁世海)
07、《李陵碑》(197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 李和曾)
08、《断桥》(1976年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 杜近芳 萧润德演出 叶盛兰演唱)
09、《长坂坡》(1976年长春电影制片厂 俞大陆 袁世海 刘秀荣 李世章 李嘉林)
10、《红娘》(1977年北京电影制片厂 北京京剧团 赵燕侠 刘雪涛)
11、《铁弓缘》(1979年北京电影制片厂 云南省京剧一团 关肃霜)
12、《白蛇传》(1980年上海电影制片厂 李炳淑)
13、《盗御马》(1980年昆明电影制片厂 “坐寨”、“盗马”两折 裘世戎)
14、《红娘》(1981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江苏省淮阴地区京剧团 宋长荣)
15、《李慧娘》(1981年上海电影制片厂 苏州市京剧团 胡芝风)
16、《升官记》(1982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湖北电影制片厂 朱世慧 )
17、《火焰山》(1983年长春电影制片厂 刘喜亮 王凤霞)
18、《吕布与貂蝉》(1983年八一电影制片厂 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 叶少兰 许嘉宝)
19、《三打陶三春》(1983年长春电影制片厂 王玉珍)
20、《真假美猴王》(1983年珠江电影制片厂 福建省京剧团 徐大松 王金柱)
21、《岳云》(1984年北京电影制片厂 徐卫伟)
G. 关于京剧的电影
关于京剧的电影《霸王别姬》、《定军山》、《梅兰芳》
关于京剧的电视剧《青衣》、《净魂》、《大老板程长庚》、《荀慧生》
京剧电影就忒多了《野猪林》、《杨门女将》、《穆桂英挂帅》、《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宇宙锋》、《望江亭》、《赵氏孤儿》....
还有八个样板戏,全是电影
H. 寻找有关京剧题材的电影
《人.猴》李小春主演,是讲解放前一个以演猴戏出名的演员悲欢离合的故事。
《西洋镜》,《定军山》都是以中国第一部电影的拍摄为背景的电影,但所选的角度不同,可以比较来看。
《娃娃唱大戏》讲述一群孩子在戏校学戏的经历。
《飞来的青衣》一个喜欢京剧的外国小女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