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大全 > 台湾有哪些电影

台湾有哪些电影

发布时间:2023-04-01 08:44:15

Ⅰ 最近好看的台湾恐怖电影有那些

台湾恐怖电影推荐如下!
国产台湾恐怖电影:头七、鬼扯、中邪、尸忆、哭悲、女蛹、见鬼
山村老尸、林正英僵尸片集、僵尸2013、第一戒等!
欧美:险恶1-2、招魂1-3、死寂、安娜贝尔1-3、潜伏1-5、鬼影实录、关灯后、来玩、太平间闹鬼、灵异第六感!
各国:咒怨、午夜凶铃、鬼来电、鬼肢解、连体阴
厉鬼将映、鬼4虐、鬼乱5、鬼妻
怪奇宅、致命感应
梦魇绝镇、鬼庄园、鬼入侵、M国恐怖故事等!

Ⅱ 有什么台湾电影推荐

2019年的金马奖在大陆失声,而当选最佳剧情片的《阳光普照》不该被忽略。

随着2020年1月下旬它在流媒体平台上线,目前大陆也有资源了。

《阳光普照》讲的是台北一家四口的变故,以此带出家庭和社会问题。

父亲阿文(陈以文饰),驾校教练,校训“把握时间,掌握方向”就是他人生观,是个内敛严父,小儿子要坐牢他会劝法官别轻判,大儿子跳楼都不曾流泪。

母亲琴姐(柯淑勤饰),在夜店做妆发师,通情达理的慈母,由于生活不易,对儿子的心理变化照顾不周,面对家庭的分崩离析坚强操持。

大儿子阿豪(许光汉饰),高三复读的资优生,准女友郭晓真(温贞菱饰)很喜欢他,而他在一天晚上突然跳楼自杀了。

小儿子阿和(巫建和饰),叛逆少年,讲义气陪同好友菜头(刘冠廷饰)砍人,被判进少年辅育院三年,之前还搞大了少女小玉的肚子,提前一年半出狱后洗心革面。

话说许光汉最近在大陆很火呢,饭圈女孩新任老公,冲着他也值得看一看啊。

《阳光普照》的电影文本很不错,但又显得有点过于直白,靠人物台词来宣示旨意,少了点电影语言的艺术感。

其实影片中一些空镜头的运用很赞,人物也都在状态里,即使是没获得提名的许光汉,也呈现了到位的角色情感,导演应该更相信观众一点。

不过本片配乐我也觉得很有feel,但也没提名金马的配乐奖项,所以说观影这种事,是很私人化的,大可不必统一感受。

导演钟孟宏也参与了编剧,甚至还化名当了摄影,这三样他全拿到了金马提名,其中导演获奖,好的因他,不好的也由他背锅好了。

Ⅲ 台湾电影推荐

幻想爱情喜剧《消失的情人节》一定是第57届金马奖的最大赢家,包括五个奖项:最佳情节、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视觉效果和最佳剪辑。

《亲爱的房客》莫子怡,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陈淑芳,专注于同性家庭、收养、老年人等现实生活问题。爱没有什么不同,希望有一天每个人都能真正尊重和容忍不同的声音。

《同学麦娜丝》人会变老,存钱也要存一些老朋友,从同学那里看现代人的生活…这部电影获得了8项提名,包括第57届金马奖最佳电影和最佳导演。

《无声》聚焦聋哑人特殊群体的故事和性侵犯、欺凌等青年成长中的敏感问题,思考旁观者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孤味》一部覆盖了几代台湾女性情感脉动的电影,从主角到配角全年龄段覆盖。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每个人的初恋,无论是20年前还是20年后,都和史诗电影一样伟大,与性别和岁月无关。刻在你心里的名字会让你忘记时间。

Ⅳ 十大青春爱情电影台湾

导语:爱情不是数着日子过去,它让每个日子都变得有意义。下面是台湾青春爱情电影,希望大家喜欢:

1. 《我的少女时代》豆瓣:8.3

《我的少女时代》以90年代的台湾高中为背景,讲述了女生林真心和校园霸王徐太宇浪漫又温情的初恋故事。娓娓道来的叙事和青春无悔的情怀都让这部电影拥有着和内地青春片截然不同的气质,不堕胎、不劈腿、不疼痛的“三不”原则更是彻底向狗血剧情说再见,用诚意致敬热血又美好的青春时光。该片作为记录每个人经历的青涩岁月,以充满趣味与青春能量的坚实剧本引起观众共鸣

2.《蓝色大门》豆瓣:8.3

台湾导演对于青春片的把握让人咋舌,反正看得心里又温暖又感动就是了。

3.《麻将》豆瓣:8.5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麽。他们就等着别人来告诉他们,所以,只要你用很诚恳的态度告诉他,他想要什麽就对了。知道为什麽吗?因为没有人愿意在失败的时候承认自己的错误,他们宁愿自己是上当被别人骗而责怪别人,也不愿来骂自己……”

4.《艋舺》豆瓣:7.7

绚丽而美好的青春就是用来挥霍的。有一种青春,叫残酷!

5.《女朋友○男朋友》豆瓣:7.5

我们的友谊不会长存,因为我对你动了心。

6.《盛夏光年》豆瓣:7.2

青春是残酷的.,更是隐忍的!原来寂寞的时候,所有人都是一样的。

7.《听说》豆瓣:8.2

完全不是淡淡的台湾片味道,无声的部分还蛮温情的,但是一旦出现说话对白就变得超搞笑。

8.《转山》豆瓣:8.0

文艺青年的苦行,可见想见,影片对角色、剧组、以及演员本人都是一次磨练。

9.《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豆瓣:8.2

青春就是手牵手,坐上一去不回头的火车。

10.《逆光飞翔》豆瓣:8.3

如果喜欢的事情没有办法放弃,那就要更努力地让别人看见你的存在。这部影片没有通过情节而博取观众的同情,更多的是一份内心真挚的感动,让我们看到盲人的勇敢,看到了勇敢的力量,让我们知道勇敢是可以传递的,信心是可以共造的。

Ⅳ 台湾有哪些好看的文艺片

1. 《蓝色大门》

一部小清新的青春文艺电影,讲述三位少男少女之间青涩的初恋。孟克柔帮好友林月珍递情书给校园男神张士豪,阴差阳错间,张士豪却喜欢上了这个一头倔强短发、气质清冷的女生。一向自恋的张士豪以为孟克柔对自己也是一样的心情,直到孟克柔对他吐露心事。影片没有刻意渲染悲伤的意调,只淡淡地将发生在这个炎热夏天里,少男少女的心事铺陈直叙。

2. 《饮食男女》

影片讲述了退休厨师与三个性情各异的女儿之间的家常往事。为了刻意维系父女感情,这位固执的父亲每周末都要例行一次家庭聚餐。老父亲花上好几个小时做一桌美味的家常菜,但由于新旧观念的隔阂,饭桌上每每都有新的矛盾爆发。电影中的美食令人流连,传递的价值观引人深思。

3.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纯情的英气少年小四遇上了命运悲惨的早熟少女小明,他为了她第一次打架,拼命守护自己喜欢的人。而小明倾心于好友小马,家庭的变故,好友哈尼的离去,友情与爱情的破灭,一切对这位少年来说都太过沉重。宁静的傍晚,幽深的街道,小四刺向他心爱的女孩,同时也刺向这虚伪的世界。

4. 《麻将》

影片中的黑色幽默加深了对人性的揭露,揭示了何谓残忍与现实。一群没有精神寄托的年轻人,在一间暗无天日的小房子里组成一个犯罪团伙。一次诈骗事件,让这几个年轻人堕入无边的深渊。

5. 《冬冬的假期》

小学毕业的冬冬带着妹妹亭亭到外公家过暑假,在小镇上,他们见了潺潺的溪水、无尽的远山,还有一个奇怪的疯女人。电影从两个孩子的视角讲述了成人世界中的复杂与罪恶,这个夏天在他们眼中还美好吗?

Ⅵ 青春与写实,台湾的这些同志电影你看过几部

前几天台湾刚举行同志巡游,看起来台湾对同志的态度比内地要开放很多, 从华语同志电影的角度来看,无论产出量还是质量也都足以碾压我们。 这周末,Q叔带大家盘点一下台湾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同志电影。

提到台湾电影,不得不让人想到青春电影,白衣飘飘的校园时代,性的觉醒和青春的躁动都是非常好题材,台湾同志电影有很大一部分就是青春电影,讲年少往事,讲初恋,讲成长痛楚。

提到台湾青春片很多人都会想到这一部,两个女孩和一个男孩的故事,桂纶镁,陈柏霖嫩得都可以掐出水来。桂纶镁饰演的孟克柔在墙上反复写着:“我是女生,我爱男生?”,道出了其中隐藏的同性情愫。

《带我去远方》

故事发生在海边宁静的小渔村里。讲述一个色盲小女孩阿桂和同性恋堂哥阿贤的故事。 妹妹对阿贤哥产生了朦胧的爱恋,哥哥却爱着同性。很多感情我们都无法触及,因为它太靠近。他们都在守护彼此的秘密,一起计划离开生活的小渔村,奔赴不会被人当做异类的自由天堂。

《盛夏光年》

由张睿家和张孝全主演的这部电影,应该算是台湾同志电影中的代表作品之一了,两男一女的经典人物设定。 两个从小一起长大的男孩,长大后这份友谊在慢慢变质。大概也是从这部开始,张孝全连续演了好几部同志电影。另外还有五月天献唱的主题曲。

《女朋友·男朋友》

还是两男一女的三角恋,跟盛夏光年有点类似,这部由张孝全,桂纶镁,凤小岳主演的电影,Q叔觉得比盛夏光年要好不少。青春加上学生运动的背景,道出自由的主题。我们友谊无法长存,因为我对你动心了。

《渺渺》

范植伟,柯佳嬿和张榕容主演的这部,对比前面几部还是比较特别,说起来就是,她爱她,她爱他,他爱他的故事。他,直到他离世后才敢承认爱着他;她,直到她离开时都不敢说喜欢她。人生渺渺,世事难料。

《花吃了那女孩》

本片由四段感情故事“在一起很快乐”“不在一起很快乐”“不在一起不快乐”“在一起也不快乐”独立交错的演绎爱情的味道,四对女孩之间的故事。部分演员也都挺出名有林嘉欣、、王心凌、莫子仪、陈绮贞等。

以上就是台湾同志电影里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几部涉及青春题材的电影。华语语境里,同志也往往会牵涉到传统习俗,亲人关系,社会压力等话题,这类题材台湾同志电影也有不少佳作。

《喜宴》

前几天已经单独推荐过,李安的这部电影,讲的是一出形婚闹剧,在20年后再看,依然没有过时,借助同志的话题,表达导演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思考,亲人关系,中国传统习俗的反思。

《那天妈妈来看我》

这是一部比较让人心痛的电影,白冰冰饰演的母亲,在母亲节那天,知道了小儿子性取向和死亡消息的双重打击。最后的哭诉很揪心。.

《艾草》

同样是一部跟母亲有关的电影,58岁的母亲吴艾草早年间曾与异乡老师私奔,可算是思想开放的女性。然而她在不经意间发现了小儿子宋海是同志,留学而归的大女儿宋伶也跟黑人有了私生女。面对儿女们的离经叛道,内心陷入苦苦的挣扎中。

《夜奔》

《林冲夜奔》是昆曲中的一出剧目,本片由黄磊,刘若英和尹昭德三人主演,背景为民国,讲述海归徐少东和未婚妻英儿以及戏班主演林冲之间的感情纠葛。本片最大的亮点是那些文艺的念白。

导演徐立功说:在我的世界里,只有真爱,没有性别;性别只是肉体结构上的不同,性灵上是不分彼此的。这是一部关于爱的电影。爱是超越性别的。

《孽子》

这是一部同志剧,根据白先勇长篇小说《孽子》改编。跟国内那些耽美剧很大区别在于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同志剧,残酷而真实。

本剧也囊括了台湾不少当年的年轻演员,包括前面提到的张孝全、范植伟,杨佑宁等。故事发生在“新公园”荷花池周围的黑暗王国。“写给那一群,在最深最深的黑夜里,独自彷徨街头,无所依归的孩子们。”

《醉生梦死》

这部是去年的新片,讲社会底层人物,描述一个母亲、一对兄弟和一名房客共处一屋的悲伤故事,片中除有浓厚母子情、兄弟情,也有在张作骥电影首见的同志情。

台湾其实还有不少同志电影,比如任贤齐主演的《明天记得爱上我》,杨佑宁主演的《十七岁的天空》,杨丞琳主演的《刺青》等等,包括台湾导演蔡明亮也拍过不少涉及同志情的电影,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你看过哪些?你有什么其他好推荐,都欢迎再下方评论。

Ⅶ 求好看的台湾地区电影

海角七号 超红的 (范逸臣,田中千绘主演)
囧男孩 (是小朋友)

九降风 (是高中生的故事,九个年轻人)

《沉睡的青春》,《听说》导演郑芬芬的处女电影,张孝全和郭碧婷主演。。。。寻找初恋的电影。

《阳阳》,渺渺里那个小艾主演的,。挺养眼的。

《盛夏光年》,张孝全、杨淇、张睿家主演。讲友情与爱情的,夹杂着同性情感。我当时觉得很好看,虽然最后的故事结尾让人很无解……电影里三个人的名字也很具要象征意义呵。

《夏天的尾巴》,也有张睿家。相比之于《盛夏光年》中的悲剧与不幸,《夏天的尾巴》显得要更夏天一点。这是一部有点趋近于沸腾的青春电影,叛逆与躁动交替成为主线,辅之以音乐的柔美与圆润,宛然构成了一幅刚柔并济的青春画。

《六号出口》:青春总是那么长,但回忆起来才知道那么短。有彭于晏和阮经天。当时的阮经天还不出名哈。。。个人是不觉得好看啦。。。这部电影。

《海角七号》,故事明暗两条线很新颖。。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艋钾

Ⅷ 台湾电影详细资料大全

台湾电影乃指台湾地区人民在台湾设立公司制作、编、导、主演,以国语发音之电影片。因台湾社会自由且富有创作力,因此能给予电影工作者良好的伸展舞台。不过因为种种因素,2006年台湾电影票房于台湾市占率仅1.62%,塌亮仿呈现衰退的现象。

基本介绍

电影评论,台湾电影,历史发展,日据时期, *** 的影响,战后时期,解严时期,严后至今,衰退崩盘,低谷期,复兴热潮,困境突破,导演,理论专著,

台湾电影

台湾电影的特色,在于强调导演风格、注重台湾历史,并崇尚以电影做为宣传工作。这种特色让侯孝贤、杨德昌、蔡明亮、朱延平等导演,于国际影坛备受好评。但另一方面,因为此类型艺术电影娱乐性较差,于台湾并不叫座,反而依赖岛外票房来维持。

历史发展

日据时期

日据时代台湾自制日语电影《莎勇之钟》,李香兰主演第一部在台湾拍摄的电影是1907年2月日人高松丰治郎率领日本摄影师等一行人在全台湾北、中、南一百多处地点取镜的《台湾实况绍介》。电影内容涵盖城市建设、电力、农业、工业、矿业、铁路、教育、风景、民俗、征讨台湾少数民族等题材。第一部台湾人制作的剧情片《谁之过》于1925年由刘喜阳、李松峰等人组成的台湾映画研究会制作。不过即使剧情片,仍有相当多的影片。具有政治宣传的作用。 电影《莎勇之钟》剧照 1908年,高松丰治郎于台湾定居,开始在台湾北、中、南七大都会建戏院放映电影,并与日本及欧美的电影公司签约,建立制度化的电影发行放映制度。1924年后,台北的放映业者由日本请来一流的辩士(电影说明者),电影放映业愈加彭勃起来。1935年10月,日本“领台”40年举行台湾博览会,以及隔年台北与福冈间开辟航空通运,这两件事推化造就了日治时期台湾电影放映业的鼎盛时期。

*** 的影响

台湾自日治时期后期至解严前,电影产业的发展一直受到官营制片厂所主导。当时台湾电影的制作基本上也是以官营制片厂(台湾电影公司、中央电影公司、中国电影制片厂)所拍摄的新闻片与政治宣传片之制作为主。 1962年, *** 为促进本国电影事业的发展,由新闻局举办金马奖,颁发电影奖项鼓励优良国语影片及优秀电影工作者,也曾改由教育部文化局来主办,直到1991年,新闻局宣布决定将金马奖由官方全部转交给民间团体中华民国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主办。自1970年代以来,金马奖一直是华语电影界最受瞩目的电影盛会之一。官方的主导色彩在1980年代以后逐渐消退,但随着西方好莱坞影片的开放及风行,台湾的电影产业逐渐萎缩低迷。 近年来,由 *** 出资及主导的“电影辅导金”成为一个鼓励台湾电影产业及发掘台湾电影人才的重要方式;电影辅导金由行政院新闻局主管,其补助金额以“片”为单位,分为五百万元及八百万元两组。投入金额最少达十五部影片的一亿两千万元以上,其中,各项申请均有一定规范,例如五百万组目的乃鼓励第一次执导剧情长片新人导演键亮。事实上,今台湾电影辅导金的设施,重点落实培育电影人才、促进影片制作能达一定品质和增加影片数量与素质,最后达到产业量能皆达的目标。 电影辅导金于2012年分为一般组、新人组及纪录片组,一般组最高可获二千万元(上限)之辅导金;新人组及纪录片组最高可获一千万元(上限)之辅导金;此外,电视电影可另外申请高画质补助,金额上限为三百万元。虽此电影辅导金带来许多批评,但若以“创作来活络台湾电影产业的角度”来看,仍多受肯定,事实上,许多人认为辅导金实为台湾文化的辅导架构。 过去《电影法》中规定,中华民国国民在中华民国国内设立公司制作、编、导、主演,以本国语言发音之电影片为国产电影;而中华民国国民在国外制作、主演,并以本国语言发音之电影片为本国电影。现在的标准则改由行政院新闻局依照拍摄与制作地点、导演与主要演员,以及资金来源在一部电影中所占比例来认定。

战后时团纤期

台湾闽南语电影《旧情绵绵》,洪一峰主演。1955年,麦寮拱乐社歌仔戏团团主陈澄三与何基明导演合作,拍摄该团的拿手戏《薛平贵与王宝钏》,成为二战后第一部闽南语电影,一直到1981年最后一部闽南语电影《陈三五娘》为止,历经了二十多年的闽南语电影时代。根据统计,闽南语电影的总产量将近两千部,产量最多时一年高达120部作品问世。《薛平贵与王宝钏》在当时台湾社会引起大轰动,皆创下当时票房纪录,引来一窝风的闽南语歌仔戏跟拍风。 电影《早安台北》海报 20世纪60年代,台海情势逐渐稳定,台湾“中央电影公司”提出健康写实的制作路线,兼顾欧美写实主义电影下,聘请李行拍摄《蚵女》与《养鸭人家》两片。两片均颇叫好叫座。 20世纪60年代末期,知名导演李翰祥来台发展,并香港电影技术带进台湾。此阶段所拍电影类型除了初期的黄梅调,尚有历史宫廷片《如西施》及文艺片,其中以琼瑶原著为蓝图者占了8部。 20世纪60年代,香港卲氏公司开始制作新派的武侠片,其中的两位主要导演胡金铨与张彻后来都来台湾发展。胡金铨于1967年为联邦公司编导武侠片《龙门客栈》缔造了绝佳的票房纪录,从此武侠、功夫、武打类型的电影成为台湾电影的主流之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没落。胡金铨的电影发挥中国京剧的特色,结合弹簧床与吊钢丝的特技,运用蒙太奇电影手法,使得武打动作快速俐落,动静收放形成视觉韵律。 1971年,香港嘉禾公司推出李小龙主演的功夫片《唐山大兄》及次年的《精武门》均在台掀起一股功夫热潮,而台湾武侠主流自此就转化为功夫片、武打片继续在台湾流行。接着张彻在卲氏公司幕后支持下,于1974年率奇子弟兵姜大卫、狄龙等来台成立的长弓公司,也让功夫武打片,成为当时台湾电影的要角。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开始了一段台湾电影的政宣片时期,如《英烈千秋》、《大摩天岭》、《战地英豪》、《女兵日记》、《八百壮士》、《梅花》、《笕桥英烈传》、《望春风》、《香火》、《黄埔军魂》、《成功岭上》、《源》、《皇天后土》、《假如我是真的》、《辛亥双十》、《血战大二胆》等。 除此,叫特殊的片种则有如《汪洋中的一条船》的自我勉励写实片及如《一个女工的故事》的文艺片。之后,李行、宋存寿、屠忠训等导演拍了一些如《小城故事》、《早安台北》、《候鸟之爱》、《欢颜》等清新的小品。之后,导演林清介则在《一个问题学生》卖座后,连续拍摄相同类型,以学生生活为主题的学生电影,这些类型电影包括《学生之爱》、《同班同学》、《男女合班》、《台北甜心》、《毕业班》等。而这波电影尚有《拒绝联考的小子》、《年轻人的心声》、《不妥协的一代》。此阶段学生电影成为台湾新浪潮电影出现以前的重要台湾电影类型。这些低成本独立制作方式,也让新导演有了拍片的机会。事实上,台湾知名导演侯孝贤也在此阶段接拍了《就是溜溜的她》、《风儿踢踏踩》等两部片子。台湾电影“现代主义”化,可说是始于三支短片合而为一的黄春明原著改编电影-《儿子的大玩偶》(片中另有《苹果的滋味》、《小琪的那顶帽子》)。除了部分禁演引发的《台湾电影宣言风波》外,中影公司大胆启用新人拍摄乡土文学作品,也是确立台湾电影新浪潮的主因。事实上,于《儿子的大玩偶》之前,中影已先启用杨德昌、柯一正、张毅、陶德辰拍摄了《光阴的故事》,《在那河畔青草青》与《小毕的故事》。这些电影也促成了台湾电影的新风貌,更因票房卖座,让台湾新电影成为主流。 台湾导演:陈国富 《儿子的大玩偶》制作完成后,突破当时台湾政治与电影保守势力的抵制,于舆论、口碑与市场的支持下,为往后台湾电影的创作自由创造一片天空。其后,包括侯孝贤、杨德昌、张毅、万仁、柯一正、陈坤厚、曾壮祥、李佑宁、王童等也确定了以导演为主﹔形式新颖、风格独特、意识前进的台湾新电影。 一般来说,此波新浪潮电影中较重要的作品计有《风柜来的人》、《海滩的一天》、《看海的日子》、《老莫的第二个春天》、《玉卿嫂》、《油麻菜籽》、《童年往事》、《我这样过了一生》、《青梅竹马》、《杀夫》、《恐怖分子》、《恋恋风尘》、《桂花巷》。 该新电影绝大多数是由台湾 *** 所属的中影所投资拍摄,主要的推动者为中影主事者明骥与中高阶层的小野和吴念真。此三人,可说是促成台湾新电影的主要功臣,也对当时低迷的台湾电影产生重大影响。 在此影响下,台湾业内原本拍摄商业电影的导演见状,也将此潮流引进商业电影境地,此种以乡土小说为类型的商业电影,计有《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在室男》、《嫁妆一牛车》、《孤恋花》、《孽子》等。不过因为产量毕竟有限,1980年代台湾电影仍以如许不了主角的喜剧,与其他如著赌博片、犯罪片的商业电影。 另一方面,因为香港电影的成功,让台湾舆论上也开始出现对台湾新电影的批判声音。以艺术电影为主轴的台湾新电影的支持者与反对者逐渐壁垒分明,此因素,让集体的台湾新潮流电影方朝终于1980年代末期结束。不但如此,在票房也大为失利。不过,相对的,此艺术电影,却同时间大受国际影展与各国艺术电影市场上的欢迎。80年代起,台湾当局新设立了电影发展基金会、电影图书馆,其功能乃为保存电影资产及推广电影欣赏。同一时间,促成设定了金穗奖。以鼓励动画、纪录片、实验电影和剧情短片制作为讲目的的奖项,也让台湾电影借由剧情片、纪录片、动画、与实验电影提拔出相当多的制作人才。 第30届金穗奖主视觉图

解严时期

台湾在20世纪80年代中叶起,随着社会经济泡沫及言论自由的达成,让导演为主导的台湾电影,将电影触角伸向过去禁忌题材,并回顾与探讨台湾近现代社会、历史与个人记忆。这阶段代表作有《刀瘟》、《香蕉天堂》、《童党万岁》、《牿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等。其中最震撼台湾的莫过于侯孝贤的《悲情城市》。这部片以一九份世家各成员经历台湾光复、二二八事件、及台湾光复初期的历程,具体而微地反映台湾人的历史经验,不但票房叫座,也在威尼斯影展荣获金狮奖,使侯孝贤成为国际瞩目的知名导演。之后几年,台湾电影于世界各地大小影展获得不少得奖纪录,这使得主管电影业务的“新闻局”自1990年开始,透过电影辅导金来支持艺术电影的制作。 在票房方面获得数亿台币的空前成功、同时也获得不少奖项,叫好又叫座的结果让台湾观众开始重新关注台湾自制电影。随着《海角七号》热卖,片商与观众均对台湾电影重拾信心,多部电影亦搭上顺风车取得不错的票房,如《囧男孩》、《九降风》、《花吃了那女孩》等等。《海角七号》同时也成为战后以来最卖座的华语片及台湾影史最卖座影片的第二名。 进入21世纪,台湾电影人在选角、摄制等方面更多的走出岛外,改编自台湾女演员刘若英的作品《我想跟你走》的其中一篇短篇小说《 Happy Birthday 》,刘若英本人并担任主角。

严后至今

衰退崩盘

台湾电影的衰退,最早可追溯至1992年,当时所有电影市场的配额,是在GATT中讨论,市场一直处在不利的位置,1996年起,每年产出量一直维持在15至20部,票房市占率盘旋在全台总票房1~2%间,这悲惨的景况到2003年达到谷底,这年仅推出15部台湾影片,总票房约NT1,500万元,不到总票房的1%,这样的票房相当于《铁达尼号》的40%,台湾影片当年愁云惨雾,台湾电影可谓是 *** 放弃的产业。

低谷期

2000年后,台湾的电影偶有佳作,如2000年的《卧虎藏龙》、2002年的《双瞳》、2005年的《刺青》等;但整体上,台湾的电影市场仍由好莱坞电影主宰,持续处于弱势。 不过在另一方面,台湾电影也有新的发展。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曾发下豪愿要投入电影业。有人认为,该做法是效法Sony进军好莱坞模式,在拥有极强大硬体整合力量之后积极转进电影业,并谋取好莱坞600亿美元电影产业的代工数位商机。其中初试啼声的作品(同时也是唯一的一部)即为电影《白银帝国》。由于有郭台铭所属鸿海集团5000万美元的的大量投资,《白银帝国》成为大陆与台湾两地少见的高制作成本的商业电影。在开拍之时。而后郭台铭的精纬电影公司虽解散,但其长子郭守正的山水国际娱乐股份有限公司仍继续经营。

复兴热潮

2007年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在台湾居于优势地位的美商影视企业受到影响,使得台湾电影有了喘息的机遇。2008年,魏德圣执导的电影《海角七号》以大规模国际化商业路线(包括延揽日本歌星中孝介演出)并在内容上揉合本土特色,在票房方面成为战后以来最卖座的华语片、及台湾影史最卖座影片的第三名(不计算通膨),同时也获得不少奖项,叫好又叫座的结果让台湾观众开始重新关注台湾自制电影[19]。 随着《海角七号》热卖,片商与观众均对台湾电影重拾信心,加上好莱坞片厂筹措资金不易市场低迷因素减少大卡司的投入,多部电影亦赶上这波替补美国电影遗留下来的台湾市场争夺,因而取得较以往为佳的票房成绩,如《囧男孩》、《九降风》、《花吃了那女孩》等等;而2010年的《艋舺》,2011年的《鸡排英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赛德克·巴莱》更被视为台湾电影票房的指标,2012年《阵头》、《爱》、《犀利 *** 最终回:幸福男·不难》、《痞子英雄首部曲:全面开战》 ,2013年《大尾鲈鳗》 都是台湾破亿影片;口碑与票房都颇受肯定。和以往国片低迷期时艺术电影挂帅的状况不同,以一般大众为市场目标的商业电影重新成为台湾电影的主流,以戏院上映为主的商业纪录片也开始取得一定的发展(如《翻滚吧!男孩》等);而好票房衍伸出商机,让片商有资本继续制作吸引观众的电影,也让台湾电影市场逐渐迈向资金提供、影片内容、观众票房三者均赢的正向循环。台湾电影历经廿年不景气后,蓄积的能量终在2008年爆发开来,形成一股“国片热潮”。 2008年台湾电影总产量(指制作及完成者)为36部,总票房约6亿1,085万元,市占率12.09%,较2007年之7.38%成长约0.6倍;2009年国产电影片总产量为48部,较2008年之36部成长约33%,总票房约1亿2,499万元,市占率2.3%,衰退八成以上;2010年国产电影片总产量为50部,总票房约4亿5,117万元,市占率7.31%,较2009年成长约2倍,以产量而言台湾电影已逐渐复苏之趋势。

困境突破

自1985年年起,台湾产量与发行量较多的如学甫、龙族、丽城、中影、上上、倍伦、新船、金壂、学者、龙祥…等各公司均因各种因素萎缩产量,其制片量一路下滑。不但如此,维系电影产业的上述几家公司,产业重心也移往如有线电视的影视产业。在产业无法支持下,惟剩台湾当局于文化维持的压力下,勉为其难出资维持。1998年,台湾电影生产不到20部,2001年1-10月间,仅达11部,至2006年,台湾电影于台湾市占率则仅1.62%。 就票房方面,以台北市首轮票房为例子,台湾电影的票房收入仅有163万元,占全部台北电影票房收入不到1%,比起美国好莱坞所占台北票房的95%以上相差甚远。因为台湾电影产量极低,票房惨澹,实已不足以支撑电影工业。因此有媒体业者认为“再多的影展奖项都无法遮掩台湾电影全面崩盘的事实。”不过在另一方面,台湾电影也有新的发展。例如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即发下豪愿要投入电影业,并以电子业代工为概念,于2008年退休后拍100部以上的电影或电视剧。也有人认为,该做法是效法Sony进军好莱坞相同,在拥有极强大硬体整合力量之后,积极转进电影业,并谋取好莱坞600亿美金电影产业的代工数位商机。其中,初试啼声即为以台湾知名影评人焦雄屏主导的《白银帝国》。 电影《白银帝国》海报 《白银帝国》为台商郭台铭首度大幅投资的电影作品,于2007年上映。改编至《白银谷》,描写山西晋商的该部电影也是台湾知名影评人焦雄屏的首部导制作品,根据焦雄屏说法,她拍摄该影片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扭转近代中国对商人的偏颇感想。 《白银帝国》亦是少见的由海峡两岸合拍得高制作成本的商业电影,光是郭台铭所属鸿海集团就对该片投资5000万美金。另外,该电影的主要演员为香港电影演员郭富城及内地电影演员张铁林。而正因白银帝国的顺利开拍,有人认为郭台铭的加入,不但能于资本上挹注台湾电影,更能为台湾电影带来新想法与新视野。

导演

今台湾电影是以一群默默努力的电影工作者所支撑,也成为台湾电影的骄傲。这些工作者,除了侯孝贤与杨德昌已在国际影坛建立作者导演的地位外,台湾出身的李安、马来西亚来台的侨生蔡明亮也已成为世界瞩目的台湾导演。李安的《推手》让所谓后新浪潮电影踏出成功的一步。其后的《喜宴》也获得台湾本地与国际的票房上成功。事实上,前往美国好莱坞发展的李安,今与侯孝贤仍成为台湾电影代名词之一。 台湾导演:李安 除了李安、侯孝贤外,蔡明亮则一反新导演普遍探索怀旧或历史记忆的题材,并将触角深入都会男女生活中,其中,早其作品《青少年哪吒》观察都会青少年虚无而没出路的生命、得奖作品《爱情万岁》探触寂寞的都市男女互舔伤口、另外,几年后的作品如《河流》及《洞》更是 *** 描写黑暗都市的情景。相对的,蔡明亮电影虽给人一种现代寓言的感觉,但也因为十分灰涩难懂而曲高和寡。除此,其他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新导演,如陈国富、徐小明、王小棣、易智言、陈玉勋、林正盛、张作骥,以及独立制作的黄明川、赖声川等,也都有水平以上的作品出现。台湾电影的历史进程,自台湾日治时期后期至台湾解严前,便一直为官营制片厂所主导的情形下发展。事实上,该阶段台湾电影的制作基本上也是以官营制片厂所拍摄的新闻片与政治宣传片之制作为主。直至今,台湾当局出资及主导的台湾电影辅导金仍是一个发掘台湾电影人才的重要方式。 台湾电影 今台湾有一批年轻纪录片导演。来自台湾社会各阶层的他们,其影片题材也五花八门。题材从探索严肃社会或政治议题到有的以自己或家人、朋友为拍摄对象皆有。其纪录片主轴,也从探索社会到探索个人的生活与问题。因为配合得当,整体成绩已渐受国际瞩目,并有不少的国际重要纪录片影展获奖纪录。另外也有如无米乐的叫好叫座影片。 台湾导演:侯孝贤

理论专著

陈飞宝编,1988,台湾电影史话。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台湾电影导演协会,2000,台湾电影导演艺术。台北:亚太图书出版社。 陈儒修,1993,台湾新电影的历史文化经验,罗颇诚译。台北:万象图书。 Chen, Ru-shou Robert. 1993. Dispersion, Ambivalence and Hybridity: A Cultural-historical Investigation of Film Experience in Taiwan in the 1980s. Ph.D. diss.,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川濑健一,2002,台湾电影飨宴:百年导览,李常传译。台北:南天书局。 电影资料馆口述电影小组,1994,台语片时代(一)。台北:台湾电影资料馆。 电影资料馆“本国电影史”研究小组编,1996,历史的脚踪:台影五十年。台北:台湾电影资料馆。 电影资料馆口述电影史研究计画,1994,电影岁月纵横谈,“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委托。台北:台湾电影资料馆。 黄仁,1994,悲情台语片。台北:万象书局。 黄仁,1994,电影与政治宣传:政策电影研究。台北:万象书局。 黄仁、王唯编著,2004,台湾电影百年史话。台北:中华影评人协会。 黄秀如,1991,台语片的兴衰起落。台湾大学政治研究所硕士论文。 焦雄屏编著,1990,台湾新电影。台北:时报文化。 焦雄屏,1991,台港电影中的作者与类型。台北:远流。 焦雄屏,1993,改变历史的五年:国联电影研究。台北:万象图书。 焦雄屏编著,2002,台湾电影90新新浪潮。台北:麦田出版。 李天铎,1997,台湾电影、社会与历史。台北:亚太书局出版社。 李泳泉,1998,台湾电影阅览。台北:玉山社。 林赞庭编著,2003,台湾电影摄影技术发展概述 1945-1970。台北:文建会。 刘现成, 1994。辅仁大学大众传播学系硕士论文。 卢非易,1998,台湾电影:政治、经济、美学,1949-1994。台北:远流。 吕诉上,1961,台湾电影戏剧史。台北:银华出版部。 欧淑敏,2004,日治时期台湾电影的政教功能。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在职进修硕士班硕士论文。 Rodriguez, Hector. 1995. The Cinema in Taiwan: National Identity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 Ph.D. diss., New York University. 三泽真美惠,1999,殖民地下的“新天堂乐园”:日据时期台湾电影政策之研究(1895-1942)。台北:前卫。 Wu, I-fen. 2002. Taiwanese New Wave Cinema: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 and Cultural Landscape. Ph.D. diss., University of Essex. 叶龙彦,1995,光复初期台湾电影史。台北:台湾电影资料馆。 叶龙彦,1997,台北西门町电影史 1896-1997。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台湾电影资料馆。 叶龙彦,1998,日治时期台湾电影史。台北:玉山社。 叶龙彦,2003,八十年代台湾电影史。新竹:新竹市立影像博物馆。 Yeh, Yueh-yu. 1996. A National Score: Popular Music and Taiwanese Cinema. Ph.D. diss.,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张昌彦、李道明主编,2000,纪录台湾:台湾纪录片研究书目与文献选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台湾电影资料馆。 “中华民国”电影年国际推广组策划,1993,台湾电影精选,区桂芝执行编辑。台北:万象图书公司。

Ⅸ 台湾最近上映的电影有哪些

台湾最近上映的电影有《江湖喜事》《别让我走》《独家头条》《夏日有晴天》《忠犬流浪记》等电影。

《忠犬流浪记》是由桑凯·维杜郎执导,应昊茗、傅风男、王景晨、王硕等联袂主演的电影,于2021年8月20日全国上映。

该片根据搜救犬"叮当"真实背景原型改编,讲述了消防战士杨奇在一次地震救援中因伤提前退役,被迫与自己训养多年的搜救犬"叮当"忍痛离别。多年以后,搜救犬"叮当"却偷跑出疗养基地,沦落为流浪犬的它用尽了自己一生寻找最初训导员杨奇的感人故事。

剧情简介

杨奇是重庆某市消防官兵,叮当是杨奇入伍后训练的第一只搜救犬,一人一犬在训练的过程中,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在一次地震救援任务中杨奇为保护叮当受重伤,被迫提前退役。

离开杨奇后的叮当抑郁很久,好不容易接受了新主人林枫,却在一次火灾救援中,为救出困在烈火中的婴儿而受伤,失去了继续做搜救犬资格,受到英勇称号表彰的叮当提前被安排住进了搜救犬疗养中心。

在疗养中心的叮当,无时无刻都想着把自己训练成搜救犬、因保护自己而受伤的杨奇,终于在有一天,叮当鼓起勇气,踏出寻找自己第一个主人的道路。

Ⅹ 台湾二十部打真军电影

台湾打真军电影

1、《赶尸艳谈》

《浪女迷魂记》讲述的士司机遇到了艳遇,可事后得知是女鬼采阳捕阴,吓的司机赶紧求神拜佛的故事。

阅读全文

与台湾有哪些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花园汽车电影院怎么样 浏览:270
豆瓣上一共有多少电影 浏览:77
碎尸电影有哪些 浏览:491
请帮我放好看的电影 浏览:738
有那些好看的喜剧电影 浏览:821
什么照片小电影好 浏览:712
电影院场务该说什么 浏览:368
重生电影时长多少 浏览:127
免费恐怖好看的电影 浏览:641
三亚婚纱照微电影是什么样的 浏览:935
外国什么讽刺人性的电影好看 浏览:375
金装少年唐伯虎免费电影 浏览:492
带飞行两字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107
拍一小段电影得多少钱 浏览:245
辛亥革命有哪些电影 浏览:165
在电脑上如何播放4k电影下载 浏览:259
异灵灵异电影免费视频 浏览:832
中国有哪些有名的电影女演员 浏览:791
电影暮光之城全集免费看 浏览:836
推荐最好看的电影免费 浏览: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