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1991年古月、苏林主演的电影《大决战之淮海战役》免费高清百度云资源
链接:
《大决战第二部:淮海战役》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李俊、蔡继渭等执导的战争片,由古月、苏宁、赵恒多等主演。在辽沈战役打响的同时,刘伯承、邓小平、陈毅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着手策动淮海战役。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华东野战军及时切断正向徐州收缩的黄百韬兵团的退路,并将其包围在山东碾庄地区。同时,中原野战军攻战了军事重地宿县,切断了徐州刘峙集团的陆上退路。蒋介石调杜聿明回徐州作战,敌人几路兵团云集逼近徐州,淮海战役形势异常严峻。国共双方统帅斗智斗勇,频频调兵遣将,经过十几天的激烈战斗,黄百韬兵团被歼,杜聿明集团被围困,黄维兵团全歼。蒋介石虽多方设法救援杜聿明集团,但终因军无斗志,终致全军覆灭,具有决定意义的淮海战役大获全胜。
㈡ 大决战系列电影总共拍了几部
大决战系列电影总共拍了三部,分别是《大决战之辽沈战役》《大决战2:淮海战役》《大决战3:平津战役》。
1、《大决战棚态核之辽沈战役》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李俊、杨光远等联合执导,古月、赵恒多、苏林、刘怀正、马绍信、鲁继闭誉先、张卫国等主演,于1991年在中国上映。
该片讲述解放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统帅部领导、林彪指挥的解放军为打败以蒋介石为首统帅的国民党军队而进行辽沈战役,攻链掘克锦州,全歼廖耀湘兵团,最后攻克沈阳,解放了全东北的故事。
2、《大决战第二部:淮海战役》
《大决战第二部:淮海战役》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李俊、蔡继渭等执导,由古月、苏林、赵恒多等主演。
影片较真实地再现了战争的残酷,详细描绘了解放军的指挥高明和英勇善战。历史地艺术地把十分复杂的战争用电影的手法进行了诠释。
3、《大决战3:平津战役》
《大决战3:平津战役》由李俊、韦廉执导,由古月、苏林、吴志远、赵恒多主演,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
该电影主要讲述了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后,傅作义只好宣布接受和平解决北平的协议的故事,该片于1992年01月01日在中国上映。
(2)赵恒多主演过哪些电影扩展阅读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主要剧情:1948年3月,在东北站稳脚跟的解放军,在林彪(马绍信饰)的领导下,发展为近百万大军。毛泽东(古月饰)、周恩来(苏林饰)、任弼时(路希饰)等离开西北来到河北与刘少奇(郭法曾饰)、朱德(刘怀正饰)等会合,并讨论了当时的形势。
毛泽东、朱德等及时把握战略决战时机,命令东北野战军南下北宁,强攻锦州,切断东北蒋军退华北的路。
以彻底残灭东北国民党军卫立煌(卢学公饰)集团。林彪为了有把握,提出先打长春,以围点歼灭沈阳援敌。经过毛主席多次做工作,1948年7月,林彪决定按毛泽东意见办,南下攻击锦州。此期间,蒋介石(赵恒多饰)对东北蒋军的撤、守,也犹豫不绝,出于政治利害考虑,终于没有下从东北全部撤至华北的决心。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终于在毛泽东的坚持下打响了。10月14日,东野主力向锦州发起总攻,31个小时便克锦州。接着,长春宣告解放。未几,沈阳、营口亦相继解放。在东北野战军南下北宁线同时,华东野战军胜利举行了济南战役,中央军委决定发起淮海战役。
㈢ 电影《大渡河》演员表都有谁
电影《大渡河》的主要人物有:刘伯承(傅学诚饰),毛泽东(韩适饰),朱德(刘怀正饰),周恩来(赵申秋饰),蒋介石(赵恒多饰),赵剑峰(陈宝国饰),沈晓莹(赵娜饰)。
长征途中,红军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危情下,来到金沙江与大渡河之间的群山之中。此时,蒋介石已布重兵数万,和红军拉开决战架式,妄图让毛泽东做当年的石达开。
敌情重重,风声鹤唳,毛泽东(韩适饰)、周恩来(赵申秋饰)、朱德(刘怀正饰)、刘伯承(傅学诚饰)等红军高级将领临危不惧,紧急布署了佯攻大树堡、暗渡安顺场的作战方案。
十七勇士抢渡大渡河,另一路飞夺泸定桥。蒋介石随既调整方案,妄图分割围歼渡河红军,毛泽东将计就计,分兵几路迷惑敌人,当蒋明白过来,临阵换将,令川军何湘辉(李宁饰)部回援泸定时,泸定桥头已被红军占领并控制,当蒋来电询问守桥情况时,一切已晚矣。
基本信息
这是一部爱国主义影片,电影讲述了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队伍来到金沙江到大渡河之间的天险纵横的重叠山川中。
数十万国民党中央军和军阀武装围追、堵截,蒋介石的座机也飞临川军首脑驻地,两种决定中国命运的力量对峙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等同志部署了佯攻大树堡、暗渡安顺场的战斗。
㈣ 请推荐一下反映国民党正面抗日类的电影
台湾出品的电影有:《八百壮士》《千秋英烈》《笕桥英烈传》《旗正飘飘》《梅花》
大陆出品的电影有:《血战台儿庄》《血战昆仑关》《七七事变》《喋血孤城》《大捷》。
电视剧:《忻口战役》《逐日英雄》《我的团长我的团》《滇西1944》《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远征军》
建议先观看台湾出品的影片,从更贴近史实方面讲,也更符合题主的需求。
(4)赵恒多主演过哪些电影扩展阅读
国军抗日十大名将,有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国军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第5军军长杜聿明,新38师师长孙立人,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傅作义,第五军200师师长戴安澜,第74军军长王耀武,第132师师长赵登禹。日军侵华期间,他们不畏生死,杀敌雪耻、百般血战、锻造钢军、血洒疆场、扬我国威、勇敢参加重大正面战役,转战大江南北,以澎湃的卫国情操,灵便的战术运用,为祖国立下赫赫战果,让后人膜拜。
㈤ 决战战士与敌军大决战血肉之躯与钢铁洪流是什么电影
《大决战之平津战役》。
讲述20世纪40年代末,古老的中华民族迎来了决定命运的重要时刻。国共两党的抗争进入攻坚阶段,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后,蒋介石(赵恒多饰)受到极大触动,意图撤回华北六十万国军进入淮海,构筑一条坚固的江淮防线。在此危急关头,毛泽东主席(古月饰)在西柏坡发出指令,授意林彪(马绍信饰)率领东北野战军秘密跨越长城,会同聂荣臻的华北野战军发起平津战役,分割傅作义(李定保饰)军团以作各个歼灭。傅-面婉拒美国势力入住华北的请求,一面说服总统打消军队南撤的念头,顺利在华北取得空前的权力。谁知在此期间,解放军已悄悄完成对平津的包围。傅作义感到大势已去,决定通过身为共产党员的女儿冬菊(陈红梅饰)与对手和谈。只是和平的果实来之不易,在此之前还要经受更多的考.....本片为中国共产党诞生七十周年纪念作品,是大决战三部曲的第三部。
《大决战平津战役》是由李俊、韦廉执导的战争片,[2]由古月、苏林、吴志远、赵恒多主演,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该片于1992年01月01日在中国上映。
㈥ 怎样评价电影《血战台儿庄》
我觉得这是最成功最经典的抗战故事片,从服装、道具、画面景点等等都很真实,演员表演的自然生动。不像现在的神剧,把敌人描绘的又笨又蠢,衣服着装比现代人穿的还时髦!
㈦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哪里看
西瓜视频。《大决战之辽沈战役》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李俊、杨光远等联合执导,古月、赵恒多、苏林、刘怀正、马绍信、鲁继先、张卫国等主演的剧情片,是可以在是可以在西瓜视频进行观看。电影,也被称为运动画面知拆或动态碧没画面,即“映画”,是作品视觉艺术形式,通过使用移动悔猛纳图像来表达沟通思想,故事,认知,情感,价值观,或各类大气模拟体验。
㈧ 不止王劲松一个人,令人起鸡皮疙瘩,这剧每一集都有一场王炸表演
电视剧《大决战》曝出预告的时候,皮哥曾发过一篇文章,对王劲松老师饰演的蒋介石,捏一把汗。
因为气质上,影版 《大决战》里赵恒多饰演的蒋介石太过经典,而且跟蒋介石本人也很像。
而王劲松脸型偏瘦,与年轻时的蒋介石有几分神似。
看完《大决战》预告,我其实是松了一口气的,因耐铅行为王劲松功力在,气场在,细节在。
但这两天,一部剧的放出让我对王劲松彻底改变了看法,让他饰演蒋介石,或许会是《大决战》最正确的决定之一。
这部剧就是最近大热的单元电视剧《理想照耀中国》。
在前几天放出的第八集《雪国的篝火》中,王劲松饰演了一位红军的炊事班班长“老钱”。
说实话,这一集皮哥已经等了很久了,因为一则被热传的短视频中,王劲松亲口说出了自己饰演老钱的经历。
出演完老钱后,王劲松当时就向剧组临时党支部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可见他真正将自己融入到了人物里。
《雪国的篝火》这一集,雪山和严寒都是真的,没有绿幕道具。为了演好老钱这个人物,王劲松减肥减了13斤,而且是真正穿着薄衣服在极寒情况下拍的戏。
我们看到剧中人物被冻得手抖和哆嗦的反应,都是真实的,用王劲松自己的话说:“冻得眼珠子疼。”
《雪国的篝火》讲的是红军过夹金山时,红三军团第六师第17团一连炊事班的故事。
一连走到山脚下的时候,吃的喝的几乎都没了。
老钱的炊事班一共9个人,有16岁的孩子,也有他这样的老红军。
为了让战士们不饿肚子,炊事班一直行走在队伍的最前列。不仅要找吃的,生活做饭,为了吃青稞,还要背着沉重的石磨。
为了战士们能吃饱,炊事班的人几乎都不吃东西。就连16岁的糖豆,也把吃的全贡献出去,还声称:我有糖。
队伍不断往前走,也不断有同志倒下。
老钱走在前面,生活做饭时,柴禾都受潮了。没办法,他只能把棉衣里的棉花薅出来当柴烧。
由于好久没吃饭,糖豆在路上倒下了。
战友拿出他装糖的盒子,里面全是石头。
得知糖豆牺牲,老钱心都碎了。
没办法,为了节省体力,老钱连悲伤都不敢。
他只能带着其他炊事员继续往前走。一路上因为又冻又饿,背着石磨的冲天炮倒了下去,再也没能起来。
大风雪眼看就要来,为了在雪堆里生活,老钱几乎掏空了自己的棉衣。
战士们在风雪中看到了炊事班的篝火,可激纯老钱已经又冻又饿,生命垂危。
当战士们上了雪山烤火喝水的时候,坐在石块上的老钱一动不动。
炊事员上去摸了摸他的棉衣,里面已经没有半点棉花,变成了一件破烂的单衣。
老钱最终还是倒下了。
风雪渐渐淹没了老钱的尸体,就像淹没了一座丰碑。
直到最后,什么都看不到了。
这段,也是实拍,王劲松的表演,看完令人起一身鸡皮疙瘩。
采访中,王劲松说,他一直在颤抖,因为雪盖住了他的身体,全身冻得又冷又麻又疼,把鼻子都堵住了,甚至不能呼吸,但他还是坚持着拍完了这段戏。
“我终于完成了,我心目当昌哗中老钱牺牲的那场戏。我希望它是,最接近真实,最质朴的还原。”
也是看完这一集,许多观众坚定了把《理想照耀中国》追下去的想法。
从观感上来说,《理想照耀中国》像是电视剧版的《我和我的祖国》以及《我和我的家乡》。
如果细心观察,你会发现三部影视作品的海报设计都十分相似——堆积“人头”。
这不仅仅因为它们都是相同的单元短剧形式,更是因为它们都对演员阵容有绝对的信心。
虽然《理想照耀中国》只有40集,每集只有25分钟,但它注定是2021年不可忽视的一部影视作品。
看看阵容,群星璀璨,耀眼非凡,
这或许是豆瓣有史以来最长的演员表,老中青三代演员,从流量到实力派,从小花到老戏骨,200位影视圈有名的演员参与其中。
这样强大的配置,注定《理想照耀中国》是老少皆宜的。
中老年人能从剧中找到过去的感动,青年人则能从中看到未来的理想。
再看制作,千人参演,下了血本。
《理想照耀中国》仅制作团队就有多达12家,项目组有14个,有15个独立的摄制分组,外加17个导演,22个编剧。
全体剧组工作人员有3212人,参演群众演员有6534人,满打满算加起来,整部剧的相关工作人员超过万人。
这手笔还不是最让人震惊的。
因为要多场地同时拍摄,所以在同一时间,不同的摄制组很可能分布在中国的天南海北。
76天时间里,剧组从常年积雪的喜马拉雅山,到温暖如春的太湖,从零下二十多度的长白山,到地表温度超过45度的海口,从横店到敦煌,从天水到湛江……
一部《理想照耀中国》,剧组跑遍了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河南、西藏、新疆、内蒙古、海口、甘肃、福建、云南、四川、浙江、江苏、吉林等省区市的28个城市。
用真实的足迹拍摄真实的中国故事,不得不说,《理想照耀中国》为了一部好剧拼尽了全力。
最后看质量,无可挑剔。
虽然是小荧幕的短剧,但从目前放出的几集不难看出,每一集都是按照电影的标准制作的。
第一个小故事《真理的味道》,就充满了电影艺术独有的视觉特点和镜头语言。
故事本身其实很简单,讲的是五四运动前后各种救国思潮风起云涌,有日本留学经历的陈望道(靳东 饰)受邵力子之托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事。
因为这个故事不像其他电视剧那样,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并跌宕起伏,但运镜之间却散发着电影独有的魅力。
色彩上,《真理的故事》颇有民国时期的特有质感。
深沉稳重的陈望道,疯癫极端的江流,命苦的娟子以及儒雅的邵力子,当镜头扫过,我们几乎就能窥探到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叙事上,故事并没有按照电视剧常见的叙事方式,而是在时空中寻找到一个个有意思的点,通过闪回、铺陈、蒙太奇、画外音等手段排列组合,以陈望道为中心,展示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艺术上,无论哪个年龄阶段的观众,都能读到镜头之外的暗喻和隐喻。
陈望道和江流隔着人潮对视这一段,一明一暗,一沉着一慌乱,如新旧知识分子和新旧文化的对立、交流、碰撞。
不光第一集,每一集都是这样,且每一集都有如王劲松这集一样的“王炸表演”。
《理想照耀中国》的故事,其实是分主题的。主题一共有四个: 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时期、复兴时期,横跨了中国近100年的 历史 。
100年 历史 ,如果按照正剧拍出来,那应该是一部100集的史诗才对。
但《理想照耀中国》却反其道而行之,将镜头对准那些在 历史 潮流里没什么存在感,但却鲜活、生动的人物和故事。
窥一斑而见全豹,正因为剧集的见微知著,我们这些普通观众看在眼里,才感同身受。
比如第二集这个名叫《守护》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并不是先烈张人亚,而是他的父亲张爵谦(林永健 饰)。
儿子张人亚托付给老父亲一包东西,让他无论如何一定交给共产党,因为这个东西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老人没藏过东西,放牛棚,放枕头下,放台阶下,都不安心,最后不得已,给儿子立了个衣冠冢,长年累月以守墓的形式守护着。
林永健将一个苦苦守护儿子托付的老父亲塑造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
而那种普通人在大时代下的苍茫感和无力感,也通过这个老父亲,通过一年年春夏秋冬的时光反馈给我们。
这让我们感受到,自己参与了 历史 ,自己也是 历史 的一部分。
第三集《磊磊的勋章》,亦是如此。
镜头没对准赛场上的奥运冠军,而是对准了一个再普通不过的陪练—— 刘磊磊 。
他跟家人说自己去练柔道,参加奥运会,其实只不过是国家女子柔道队的普通陪练。
每天的工作,就是被摔,当人肉沙包。
他遍体鳞伤时也曾迷茫,但最终坚持了下来。而故事的原型人物刘磊磊,当了16年陪练,练出了20多位奥运冠军,被摔284万次。
看这集的时候,不少弹幕表示:演技太尬。
其实剧中除了刘天佐以外,所有人都是运动员本人出演,包括主角刘磊磊和奥运冠军刘霞。
你看,《理想照耀中国》不仅切口小,视角毒,就连选角,也在保证基本质量的前提下给足了人文关怀。
一个奥运冠军,背后有一群人的默默付出,把这些幕后英雄拉到聚光灯下,我们才能真正找到中国能走到今天的原因。
有很多人在 历史 上没有留下姓名,《雪国的篝火》里,战斗一连牺牲的9个炊事员,留下的也只是九个昵称而已。
但不能因为他们没有名字,就将他们遗忘。
作为主旋律剧,这或许是《理想照耀中国》最显著的功能性:它让我们有机会了解这个国家因何而强大,也让我们有契机了解这些人因何被称为英雄。
总书记说过: 人民是 历史 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
唯有通过这样的剧,那些熠熠发光的星火,才指示着我们什么是正确,什么是美好,才能给予我们动力、勇气、 情感 和热情,去追随那些你曾经亲口质疑过的信念。
这部每集只有25分钟的剧,将是中国电视剧的一个新标杆。